❶ 外匯儲備和貨幣發行量之間的關系
1、貿易順差是當前造成中國市場輸入性通脹的關鍵因素——100分
2、擴大內需,加強進口減少出口是解決此問題長期看來最有效的方法——40分(中國已經完全融入在歐美主導下的世界產業鏈中,很多時候並不是說你不想通脹你就不通脹的,外因起決定性因素,除非你閉關鎖國。輸入性通脹並不是僅僅指的是順差,美帝拉高大宗,同樣給你輸入通脹,石油、鐵礦石、糧食等等你去在高價位上加強進口吧,仍舊是通脹)
3、買入美債穩定匯率,借口,忽悠!
4、緊縮啊,比如加息
5、這70億人民幣為何要填補?你用70億人民幣購買了10億美元用於支付國際支出,其本質不就是人民銀行在回收債務嘛!
6、稅收有回籠貨幣的作用—0分(我所理解的回籠貨幣應該是央行回收債務,暨:緊縮。稅收與緊縮沒有什麼關系吧)
❷ 外匯儲備和通貨膨脹的問題
那都是在放P,外匯絕對是越多越好。
沒有任何國家不希望外匯一年比一年多。我學經濟學出身的,但相當鄙視高鴻業等屍位素餐的人的理論!
外匯越多越好,證據就是國家每年都在盡可能增加外匯儲備。如果外匯多真的會讓政府頭疼的話,那乾脆停止資源性商品出口不就行了嗎?給華夏子孫造福,給千秋萬世蔭蔽,豈不一舉兩得?
其實中國至今仍然在進行著大量的資源性商品輸出,目的就是---得到更多的外匯。
外匯絕對不會造成通貨膨脹,反而可能造成通貨緊縮,原因就是外匯是商品,而不是貨幣。因為外匯本職上就是本國商品的外國表示形式,外匯是不可能在國內大規模流通的,更不可能作為商品媒介廣泛流通!就算有人炒匯,試問下,全國的儲蓄總額能炒動一年的外匯總額不?
所以說,高鴻業那伙人純屬扯淡,外匯當然是越多越好!而不會帶來通貨膨脹壓力。
另外,中央政府頭疼外匯過多,其實是在擔心「外匯通貨膨脹」,相對於國內其實屬於通貨緊縮。因為在地球范圍內,短期財富和商品總額是一定的,如果中國的外匯持有大於資本輸出和資本買入總和,中國的經濟狀況相對於世界經濟就會上升(名義額度而已,實際上短期之內不可能上升),人民幣就會升值,相對於國內來說,外匯就會貶值。但是相對國際來講,中國持有的外匯並沒有貶值,只是國內物品增值而已。但是會影響到出口貿易。
但是反過來說,出口就是為了得到外匯,得到外匯的必然結果就是像上文說的一樣。如果說政府怕這種情況發生,哈哈,就太愚蠢了!試想一下,即使外匯貶值,拋出外匯進口糧食,礦產之類的東西不就可以了嗎?所以政府根本不會害怕外匯過多。所謂「外匯威脅論」只是高鴻業等空頭理論學者們的謬論而已。政府之所以支持,僅僅是為了國內通貨膨脹找借口而已。當然,任何國家都會這么做。
至於為什麼不用外匯來買金屬貨幣?呵呵,沒有國家會傻到這種地步的!因為一個國家的紙幣和黃金儲備直接掛鉤。舉個例子吧:
如果A國有100斤黃金,而只發行了10萬塊錢,則一塊錢平均對應的一兩黃金。如果A國拿1萬塊錢來進口B國的商品,B國就會擁有這個國家1萬塊錢的外匯,B國就會擁有9萬塊錢的紙幣,11萬塊錢的商品和100斤黃金,B國會擁有A國1萬塊錢的外匯。
此時A國單位商品的名義價值為 9萬/11萬=0.82元,實際價值金為100斤/11萬=0.91兩,一單位貨幣的黃金代表量為1.11兩
此時,B國如果用這1萬塊錢外匯購買A國商品,則可以購買1萬/0.82元=1.22單位商品。
但如果B國把這些錢換成A國的黃金,然後用黃金來購買商品,則會出現下面情況。
1萬外匯×1.11兩/元=11.1斤
如果A國答應這筆交易,則A國會發生一下狀況。
紙幣總額10萬元,黃金88.9斤,商品11萬單位。
此時每單位食品的實際價值為88.9斤/11萬=8.08兩
B國如果再用這11.1斤黃金來購買A國商品,則可以得到11.1÷8.08=1.37單位商品。
所以,從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任何商品輸入國(貨幣輸出國)都不會同意外國用所持有外匯來兌換本國金屬貨幣。否則就像上文所說,在國際貿易中凈損失1.37-1.22=0.15單位商品!
這下明白了不?反正我是累得不輕。
❸ 國際儲備與進出口的關系。
哈哈哈 我也在看這里 說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國際儲備與進口規模有同向關系在於你要進口就需要支付外匯,希望持有更多國際儲備。而實際上進口會花掉外匯,減少國際儲備,只有真正的凈出口才會收到外匯,使國際儲備增加。有點像一個是你買東西當然是你有更多的錢才能買,實際上使的你的錢更少了。
❹ 美國是糧食出口國,中國是進口國,它要對付中國只需不賣糧食給中國就行
作為一個發達國家,美國的機械化水平和工作水平,是遠遠高於我國的,美國擁有這么大的平原,但本身國家人數卻只有中國的1/13,不需要那麼多的糧食。美國政府鼓勵農民,種植大豆來保證出口。對美國農民來說種大豆,雖然掙不了很多錢,但是可以領取政府的補貼這也是筆不小的數目。
歸根結底,美國出口這么多糧食。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占據國際市場。糧食在國際市場的佔比越大,美國就越有機會利用糧價的波動控制市場。
(4)外匯儲備和糧食進口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應當明確國家糧食安全責任的主體,應當明確確保糧食安全是中央和地方兩級政府的主要責任。我國已經具備相應的實力,2007年財政收入已經達到5萬多億元,我國完全有能力建立我國糧食安全的保證體系。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國際上各國政府強化支持農業基礎建設,對提高農業生產能力產生了長期性的促進作用。因此要以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為契機,加大對農業生產基礎設施進行投入。
協調糧食增產與農民增收的一致性。對糧農來說,要藏富於民,第一要提高糧食的收購價,讓種糧農民在提高產能的同時增加收入。要提高糧農的補貼,雖然我國實施的對種糧農民生產和收入的補貼。
❺ 外匯儲備意味著什麼
外匯儲備可以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國內經濟平穩。
外匯儲備是每一國家的貨幣當局所持有並且是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也就是各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的中的外匯資產,表示了一個國家政府所持有的能夠兌換外幣的債權能力的大小。
從當前及以後一段時期國際經濟形勢來看,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經濟關系錯綜復雜,造成我國外部風險挑戰增多,並且,今後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增長或進一步放緩,結合海外一些國家經濟面臨的復雜形勢,均增加了國際市場資本出現不穩定和不確定性風險。
長期看,國內經濟的趨勢是向好的,這不僅給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奠定了平穩的基礎,也加強了我國經濟抵禦海外市場帶來不確定性風險的能力。
(5)外匯儲備和糧食進口擴展閱讀
積極影響
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資信。外匯儲備是體現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
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位,標志著我國對外支付能力和調節國際收支實力的增強,為我國舉借外債以及債務的還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證,對維護我國在國際上的良好信譽,吸引外資,爭取國際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使我國中央銀行有效干預外匯市場,支持本幣匯率。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保證我國能夠從容應對突發金融風險,滿足有效干預外匯市場、維護本幣匯率穩定的需求。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人民幣的良好表現再次證明,充足的外匯儲備對於穩定人民幣幣值、維護投資者信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❻ 外匯儲備的詳細含義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內行及其他政府機容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❼ 外匯儲備從哪裡來等於出口額減進口額嗎
外匯存底的來源,主要是央行以人民幣在外匯市場買進外匯所累積而成,少部份是由外匯存底本身的孳息收益,以及外匯存底中其他幣別對美元之匯兌損益所產生。當匯率固定不變時,一國所賺進的外匯(經常帳順差)再加上向國外借入的外匯(資本帳或金融帳順差),扣除民間持有的外匯,剩下的部份大約就是央行買進的外匯。
換句話說,一國的國外資產,有可能是散布在民間,也有可能是由央行持有。外匯存底除了可以提供央行干預外匯市場的籌碼外,尚可充當政府清算國際收支的工具,因此外匯存底的運用應以具有變現性快的流動資產為主,不宜進行中長期之投資。
眾所周知 外匯儲備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一是經常項目順差,二是資本項目順差。部分外匯儲備其實是通過「通貨膨脹稅」獲得的;央行購買外匯所使用的人民幣中有一部分貨幣屬於「經濟發行」。而這樣過多的外匯儲備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年積累的經常項目贏余,另一方面是多年流入的外資。 經濟大國的外匯儲備,最主要的來源是對外貿易順差。
中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貿易順差的快速增加 外匯儲備有3大作用:一是支付,國家進口重要戰略物資和關鍵技術必須用外匯購買;二是保障金融安全,這是最關鍵的,比如發生戰爭、災害或國際經濟形勢突然變化,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資,央行可以用充足的外匯儲備來對付突發的金融風險;再比如,一旦本國貨幣面臨貶值的風險,政府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干預外匯市場,應對金融危機;還有一點是軟作用,但在現代經濟中也極為重要。
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實力的象徵,能夠產生巨大的心理作用,讓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經濟安全和該國貨幣的幣值充滿信心,同時也能增加這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的金融影響力和在國際經濟組織中說話的分量。
❽ 國家為什麼要購買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不是主動持有的。更多的時候是被動持有的。
我們國家的企業和個人獲得了外匯收入之後,通過商業銀行結匯(把外匯賣給銀行,換取人民幣),商業銀行除自身經營需要持有一部分外匯資產(包括在銀行間市場進行外匯交易),再和央行交易,以外匯換取人民幣。於是央行賬戶里就支出人民幣,買進了外匯。因為外匯在國內是不流通的,所以中國人(包括企業)要把他們賺到的外匯用於生產、生活,就一定會結匯,最終就是把外匯賣給了央行。
同時中國人要支出外匯,比如進口貨物、留學、旅遊等,就會完成一個和上面相反的流程,最終跟央行買外匯,把人民幣還給央行。
於是,問題來了。中國總體上出口大於進口,也就是美國人總說的國際貿易順差。中國央行累積的外匯就越來越多,於是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外匯儲備。
當然,央行可以通過主動出售或買進外匯來調整這個外匯儲備的規模,但是這回影響到本幣的匯率,所以央行對此都很慎重。
外匯儲備的作用:1、可以穩定本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幣值。比如通過央行主動買進或賣出外匯,調整匯率。比如日本前一段就是這么做的。2、為進口和對外投資提供支持,人民幣在國際上是不流通的,要進口、對外投資還是要外匯,這個時候企業就要跟銀行系統來換,實際上就是在消耗國家外匯儲備。
❾ 外匯儲備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每個國家都有外匯儲備嗎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
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所以都會有外匯儲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