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解釋一下掉期和互換
1掉期交易(Swap Transaction)也叫互換交易,是中文翻譯的差別,它是指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交易形式。
2更為准確地說,掉期交易是當事人之間約定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等價經濟價值的現金流(Cash Flow〕的交易。
3較為常見的是貨幣掉期交易和利率掉期交易。
4貨幣掉期交易,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交換交易,在一般情況下,是指兩種貨幣資金的本金交換。利率掉期交易、是相同種貨幣資金的不同種類利率之間的交換交易,一般不伴隨本金的交換。
5掉期交易與期貨、期權交易一樣,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金融衍生產品之一,成為國際金融機構規避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的重要工具。
② 外匯風險的轉嫁方法有哪些
方法:
(1)採取貨幣保值措施
由於外匯風險產生於貨幣匯率,即貨幣對外價值的變動,因此,可主動採取各種措施對貨幣保值,以消除風險。一般可通過遠期外匯交易、掉期交易、外匯期貨交易、外匯期權交易達到貨幣保值的目的。遠期外匯交易廣泛應用於進出口貿易、國際短期投資和借款中的貨幣保值;掉期交易常用於短期投資或短期借貸業務的外匯風險防範;外匯期權交易在避免外匯風險方面比遠期外匯交易和外匯期貨交易顯然更為靈活,但其成本也較高。
除上述幾種外匯交易之外,還可利用貨幣市場保值、超前或滯後收付外匯、貨幣保值條款等方法達到貨幣保值目的。
(2)貨幣互換交易
貨幣互換交易((currency swap),適用於中長期借貸或籌資業務的外匯風險轉移。較常見的為固定利率的兩種貨幣的債務互換(debt swap)。這種交易是兩個獨立的籌資者,利用各自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籌資的相對優勢,以固定利率籌措到一筆到期日和計息方法相同,但幣種不同的資金,然後,通過中介人(通常是銀行)簽訂貨幣互換協議,調換所借債務的貨幣種類,按期以對方借進的貨幣還本付息。貨幣互換一般以即期匯率為基礎,兩種互換貨幣之間存在的利差,則按利息平價原理,由資金借入利率較低者向資金借入利率較高者定期貼補。進行貨幣互換交易的目的是避免外匯風險,降低籌資成本。
③ 如何利用互換工具管理外匯風險
主要是對沖風險,以期保值
④ 比較遠期外匯合約、外匯期貨合約、期權合約、貨幣互換這四種套期保值方法在交易風險管理中的利弊。
首先解釋下你說的四個概念:
遠期外匯合約()又稱期匯交易,是指買賣外匯雙方先簽訂合同,規定買賣外匯的數量、匯率和未來交割外匯的時間,到了規定的交割日期雙方再按合同規定辦理貨幣收付的外匯交易。
外匯期貨合約是一種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的法律契約。該合約規定交易雙方各自支付一定的保證金和傭金,並按照交易幣種、數量、交割月份與地點等買賣一定數量的外匯。在實踐中,交易雙方很少進行實際貨幣的交割,而是在到期前作反向操作使原有合約對沖掉。
外匯期權(foreignexchangeoptions)也稱為貨幣期權,指合約購買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期權費後,所獲得的在未來約定日期或一定時間內,按照規定匯率買進或者賣出一定數量外匯資產的選擇權。外匯期權是期權的一種,相對於股票期權、指數期權等其他種類的期權來說,外匯期權買賣的是外匯,即期權買方在向期權賣方支付相應期權費後獲得一項權利,即期權買方在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後,有權在約定的到期日按照雙方事先約定的協定匯率和金額同期權賣方買賣約定的貨幣,同時權利的買方也有權不執行上述買賣合約。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簡單來說,利率互換是相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而貨幣互換則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系並沒有改變。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貨幣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籌資成本及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貨幣互換的條件與利率互換一樣,包括存在品質加碼差異與相反的籌資意願,此外,還包括對匯率風險的防範。
這四類外匯工具起到的作用類似,但適用的對象不一樣而已,而不是因為各自的利弊而又選擇的區別。遠期外匯合約和貨幣互換適合國際政府,銀行,企業之間的規避匯率波動對利益的影響,而外匯期貨和期權則是投資機構使用的工具,當然現在都會結合使用,無論哪一種方式,最終的結果只能有一方有利。如果還不明白再追問
⑤ 外匯風險管理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外匯風險管理的目標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力爭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現 金流量的不確定性。控制或者消除業務活動中可能面臨的由匯率波動帶來的不利 影響。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外匯風險管理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全面重視原則。要求發生涉外經濟業務的政府部門、企業或個人對自身 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高度重視。外匯風險有不同的種類,有的企業只有交易風 險,有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折算風險。不同的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有差異,有的是有 利的影響,有的是不利的影響。因此,涉外企業和跨國公司需要對外匯買賣、國 際結算、會計折算、企業未來資金運營、國際籌資成本及跨國投資收益等項目下 的外匯風險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胸有成竹,避免顧此失彼。造成重大的損失、 (2)管理多樣化原則。要求涉外企業或跨國公司靈活多樣地進行外匯風險管 理。企業的經營范圍、經背特點、管理風格各不相同,涉及的外幣的波動性、外幣凈頭寸、外幣之間的相關性、外匯風險的大小都不一樣,因此每個企業都應該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尋找最適合於自身風險狀況和管理需要的外匯風險戰術及具 體的管理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部約束因素會不斷變化,因此企業的外匯風, 險管理戰略也需要相應地更改,企業不能抱殘守缺,長期只採用一種外匯風險管理方法。 (3)收益最大化原則。要求涉外企業或跨國公司精確核算外匯風險管理的成 本和收益。在確保實現風險管理預期目標的前提下,支出最少的成本,追求最大 化的收益。這是企業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基石和出發點,也是企業確定具體的風 險管理戰術、選擇外匯風險管理方法的准繩。外匯風險管理本質上是一種風險的 轉移或分攤,例如採用遠期外匯交易、期權、互換、期貨等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 值,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此為代價來固定未來的收益或支出,使企業的現金 流量免受匯率波動的侵擾。一般地,外匯風險管理支付的成本越小,進行風險管 理後得到的收益越大,企業對其外匯風險進行管理的積極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⑥ 什麼是貨幣互換機制
貨幣互換(currency swap)
1 貨幣互換概述
2 貨幣互換優點
3 貨幣互換的交易機制
4 貨幣互換交易價格的報價
5 貨幣互換功能
6 貨幣互換的定價
7 貨幣互換實例
貨幣互換概述
利率互換與貨幣互換在互換交易中佔主要地位。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簡單來說,利率互換是相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而貨幣互換則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系並沒有改變。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
貨幣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籌資成本及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
貨幣互換的條件與利率互換一樣,包括存在品質加碼差異與相反的籌資意願,此外,還包括對匯率風險的防範。
貨幣互換優點
①可降低籌資成本
②滿足雙方意願
③避免匯率風險,這是因為互換通過遠期合同,使匯率固定下來。這個互換的缺點與利率互換一樣,也存在違約或不履行合同的風險,如果是這樣,另一方必然因利率、匯率變動而遭受損失
這里須注意的是,貨幣互換與利率互換可以分別進行,同時也可結合同時進行。但操作原理與上述單個互換一樣。
互換交易形式除上述利率互換和貨幣互換兩大形式外,還有其他許多形式,這里介紹3種。
(1)平行貸款(parallel loan)。
(2)背對背貸款(back-to-back loan)。
(3)中長期期匯預約(medium and long-term foreign exchange contract)
貨幣互換的交易機制
使用貨幣互換涉及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識別現存的現金流量。互換交易的宗旨是轉換風險,因此首要的是准確界定已存在的風險。
第二步是匹配現有頭寸。只有明了現有頭寸地位,才可能進行第二步來匹配現有頭寸。基本上所有保值者都遵循相同的原則,即保值創造與現有頭寸相同但方向相反的風險,這就是互換交易中所發生的。現有頭寸被另一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頭寸相抵消。因而通過配對或保值消除了現有風險。
互換交易的第三步是創造所需的現金流量。保值者要想通過互換交易轉換風險,在互換的前兩步中先抵消後創造就可以達到目的。與現有頭寸配對並創造所需的現金流量是互換交易本身,識別現有頭寸不屬於互換交易,而是保值過程的一部分。
貨幣互換交易價格的報價
貨幣互換報價的一般做法是:在期初本金交換時,通常使用即期匯率,而在期末交換本金時,則使用遠期匯率。遠期匯率是根據利率平價理論,計算出兩種貨幣的利差,用升水或貼水表示,與即期匯率相加減,得出遠期匯率。目前流行的另一種貨幣互換報價方式是:本金互換採用即期匯率,而不採用遠期匯率。貨幣互換的利息交換則參考交叉貨幣利率互換報價。
貨幣互換功能
(1)套利。通過貨幣互換得到直接投資不能得到的所需級別、收益率的資產,或是得到比直接融資的成本較低的資金。
(2)資產、負債管理。與利率互換不同,貨幣互換主要是對資產和負債的幣種進行搭配。
(3)對貨幣暴露保值。隨著經濟日益全球化,許多經濟活動開始向全世界擴展。公司的資產和負債開始以多種貨幣計價,貨幣互換可用來使與這些貨幣相關的匯率風險最小化,對現存資產或負債的匯率風險保值,鎖定收益或成本。
(4)規避外幣管制。現有許多國家實行外匯管制,使從這些國家匯回或向這些國家公司內部貸款的成本很高甚至是不可能的。通過互比互換可解決此問題。
貨幣互換的定價
與利率互換不同,貨幣互換交換本金,貨幣互換可以看成是不同幣種債券的組合,然後再加上一個外匯市場交易。
貨幣互換實例
第一份互換合約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初,從那以後,互換市場有了飛速發展。這次著名的互換交易發生在世界銀行與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間,它由所羅門兄弟公司於1981年8月安排成交。
1981 年,由於美元對瑞士法郎(SF)、聯邦德國馬克(DM)急劇升值,貨幣之間出現了一定的匯兌差額,所羅門兄弟公司利用外匯市場中的匯差以及世界銀行與 IBM公司的不同需求,通過協商達成互換協議。這是一項在固定利率條件下進行的貨幣互換,而且在交易開始時沒有本金的交換。
世界銀行將它的 2.9億美元金額的固定利率債務與IBM公司已有的瑞士法郎和德國馬克的債務互換。互換雙方的主要目的是,世界銀行希望籌集固定利率的德國馬克和瑞士法郎低利率資金,但世界銀行無法通過直接發行債券來籌集,而世界銀行具有AAA級的信譽,能夠從市場上籌措到最優惠的美元借款利率,世界銀行希望通過籌集美元資金換取IBM公司的德國馬克和瑞士法郎債務;IBM公司需要籌集一筆美元資金,由於數額較大,集中於任何一個資本市場都不妥,於是採用多種貨幣籌資的方法,他們運用本身的優勢籌集了德國馬克和瑞士法郎,然後通過互換,從世界銀行換得優惠利率的美元
⑦ 為什麼互換人員法在現實中是行不通的
因為人的素質和技能都是不同的,
互換取代不了的。
⑧ 外匯風險管理的一般方法
(一)企業經營中的外匯風險管理
1.選好或搭配好計價貨幣
(1)選擇本幣計價
選擇本幣作為計價貨幣,不涉及到貨幣的兌換,進出口商則沒有外匯風險。
(2)選擇自由兌換貨幣計價
選擇自由兌換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便於外匯資金的調撥和運用,一旦出現外匯風險可以立即兌換成另一種有利的貨幣。
(3)選擇有利的外幣計價
注意貨幣匯率變化趨勢,選擇有利的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這是一種根本性的防範措施。一般的基本原則是「收硬付軟」。由於一種結算貨幣的選擇,與貨幣匯率走勢,與他國的協商程度及貿易條件等有關,因此在實際操作當中,必須全面考慮,靈活掌握,真正選好有利幣種。
(4)選用「一籃子」貨幣
通過使用兩種以上的貨幣計價來消除外匯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比較典型的「一籃子」貨幣有SDRs和ECU。
(5)軟硬貨幣搭配
軟硬貨幣此降彼升,具有負相關性質。進行合理搭配,能夠減少匯率風險。交易雙方在選擇計價貨幣難以達成共識時,可採用這種折衷的方法。對於機械設備的進出口貿易,由於時間長、金額大,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2.平衡抵消法避險
(1)平衡法亦稱配對法(matching),指交易主體在一筆交易發生時,再進行一筆與該筆交易在貨幣、金額、收付日期上完全一致,但資金流向相反的交易,使兩筆交易面臨的匯率變化影響抵消。
具體包括兩種:
一是單項平衡法。這種方法又可包括兩方面,第一,嚴格意義上的單項平衡;第二,一般意義上的單項平衡。是指在外匯交易中做到收付幣種一致,借、用、收、還幣種一致,藉以避免或減少風險。
二是綜合平衡法,是指在交易中使用多種貨幣,軟硬貨幣結合,多種貨幣表示頭寸並存,將所在單項多頭與空頭合並,由此使多空兩相抵消或在一個時期內各種收付貨幣基本平衡。該平衡法比單項平衡法更具靈活性,效果也較顯著。
(2)組對法(pairing)指交易主體通過利用兩種資金的流動對沖來抵消或減少風險的方法。
它與平衡法相比,其特殊點在於:平衡法是基於同一種貨幣的對沖,而組對法則基於兩種貨幣的對沖。組對法比較靈活,也易於運用,但若組對不當反而會產生新的風險。因此,必須注意組對貨幣的選擇。
(3)借款法(borrowing)指有遠期外匯收入的企業通過向銀行借入一筆與遠期收入相同幣種、相同金額和相同期限的貸款而防範外匯風險的方法。
其特點在於能夠改變外匯風險的時間結構,把未來的外幣收入現在就從銀行借出來,以供支配,這就消除了時間風險,屆時外匯收入進賬,正好用於歸還銀行貸款。不過該法只消除了時間風險,尚存在著外幣對本幣價值變化的風險。
(4)投資法(investing)指當企業面對未來的一筆外匯支出時,將閑置的資金換成外匯進行投資,待支付外匯的日期來臨時,用投資的本息(或利潤)付匯。
一般投資的市場是短期貨幣市場,投資的對象為規定到期日的銀行定期存款、存單、銀行承兌匯票、國庫券、商業票據等。這里要注意,投資者如果用本幣投資,則僅能消除時間風險;只有把本幣換成外幣再投資,才能同時消除貨幣兌換的價值風險。
投資法和借款法都是通過改變外匯風險的時間結構來避險,但兩者卻各具特點,前者是將未來的支付移到現在,而後者則是將未來的收入移到現在,這是主要的區別。
3.利用國際信貸
(1)外幣出口信貸(指在大型成套毆備出門貿易中,出口國銀行向本國出口商或外國進口商提供低利貸款,以解決本國出口商資金周轉困難或滿足外國進口商資金需要的一種融資業務。export credit)
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設備貿易中,出口商把經進口商承兌的、5年以內的遠期匯票無追索權地賣斷給出口商所在地的金融機構,以提前取得現款的資金融通方式。該法有四個特點:①貸款限定用途,只能用於購買出口國的出口商品;②利率較市場利率為低,利差由政府補貼:③屬於中長期貸款;④出口信貸的發放與信貸保險相結合。它包括兩種形式:一是賣方信貸(supplier's credit),即由出口商所在地銀行對出口商提供的貸款;二是買方信貸(buyer's credit),即由出口商所在地銀行對外國進口商或進口方的銀行提供的融資便利。出口商可以利用賣方信貸避免外匯風險。
是出口商以商業信用方式出賣商品時,在貨物裝船後立即將發票、匯票、提單等有關單據賣斷給承購應收賬款的財務公司或專業機構,收進全部或大部分貨款,從而取得資金融通的業務。
(2)福費廷(forfamng)
在這種交易中,出口商及時得到貨款,並及時地將這筆外匯換成本幣。它實際上轉嫁了兩筆風險:一是把遠期匯票賣給金融機構,立即得到現匯,消除了時間風險,且以現匯兌換本幣,也消除了價值風險,從而,出口商把外匯風險轉嫁給了金融機構;二是福費廷是一種賣斷行為,把到期進口商不付款的信用風險也轉嫁給了金融機構,這也是福費廷交易與一般貼現的最大區別。
(3)保付代理(factodng)
出口商在對收匯無把握的情況下,往往向保理商敘做保付代理業務。該種業務結算方式很多,最常見的是貼現方式。由於出口商能夠及時地收到大部分貨款,與托收結算方式比較起來,不僅避免了信用風險,還減少了匯率風險。
在以上三者國際信貸中,出口信貸與福費廷屬中長期融資,而保付代理業務則是短期貿易信貸的一種,其特點是:①不能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權;②保理組織提供廣泛、綜合的服務;③保理組織預支貨款。進出口商保理組織在該業務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4.運用系列保值法
(1)合同中加列保值條款
保值條款是經貿易雙方協商,同意在貿易合同中加列分攤未來匯率風險的貨幣收付條件。在保值條款中交易金額以某種比較穩定的貨幣或綜合貨幣單位保值,清算時按支付貨幣對保值貨幣的當時匯率加以調整。在長期合同中,往往採用這類做法。這種方法主要有:①黃金保值條款;②硬幣保值;③「一籃子」貨幣保值。就是在合同中規定採用多種貨幣來保值,其做法與原理和硬幣保值相同。
(2)調價保值
調價保值包括加價保值和壓價保值等。在國際貿易中出口收硬幣,進口付軟幣是一種理想的選擇,但在實際當中有時只能是「一廂情願」。在某些場合出口不得不收取軟幣,而進口被迫用硬幣。此時就要考慮實行調價避險法,即出口加價和進口壓價,藉以盡可能減少風險。具體有兩種方法:①加價保值;②壓價保值。
5.開展各種外匯業務
(1)即期合同法(spot contract)
指具有近期外匯債權或債務的公司與外匯銀行簽訂出賣或購買外匯的即期合同,以消除外匯風險的方法。即期交易防範外匯風險需要實現資金的反向流動。企業若在近期預定時間有出口收匯,就應賣出手中相應的外匯頭寸;企業若在近期預定的時間有進口付匯,則應買入相應的即期外匯。
(2)遠期合同法(forward contract)
指具有外匯債權或債務的公司與銀行簽定賣出或買進遠期外匯的合同,以消除外匯風險的方法。
具體做法是:出口商在簽定貿易合同後,按當時的遠期匯率預先賣出合同金額和幣別的遠期,在收到貨款時再按原訂匯率進行交割。進口商則預先買進所需外匯的遠期,到支付貨款時按原定匯率進行交割。這種方法優點在於:一方面將防範外匯風險的成本固定在一定的范圍內;另一方面,將不確定的匯率變動因素轉化為可計算的因素,有利於成本核算。該法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實現兩種貨幣的風險沖銷,能同時消除時間風險和價值風險。
(3)期貨交易合同法(future contract)
指具有遠期外匯債務或債券的公司,委託銀行或經紀人購買或出售相應的外匯期貨,藉以消除外匯風險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有:①「多頭套期保值」;②「空頭套期保值」。
(4)期權合同法(option contract)
該法與遠期外匯合同法相比,更具有保值作用。因為遠期法屆時必須按約定的匯率履約,保現在值不保將來值。但期權合同法可以根據市場匯率變動作任何選擇,即既可履約,也可不履約。最多損失期權費。進出口商利用期權合同法的具體做法是:①進口商應買進看漲期權;②出口商應買進看跌期權。
(5)掉期合同法(swap contract)
指具有遠期的債務或債權的公司,在與銀行簽訂賣出或買進即期外匯的同時,再買進或賣出相應的遠期外匯,以防範風險的一種方法。它與套期保值的區別在於:套期保值是在已有的一筆交易基礎上所做的反方向交易,而掉期則是兩筆反方向的交易同時進行。掉期交易中兩筆外匯買賣幣種、金額相同,買賣方向相反,交割日不同。這種交易常見於短期投資或短期借貸業務外匯風險的防範上。
(6)利率互換(interest rate swap)
它包括兩種形式:一是不同期限的利率互換,其原理如表5-1所示,另一種是不同計息方式(一般是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互換,其原理如表5-2所示。通過互換降低籌資成本,減少風險。
(7)其他規避風險措施
主要包括:①易貨貿易;②提前或延期結匯。
(二)銀行在經營中的風險管理
如上所述,外匯銀行是外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它不但可為客戶買賣充當經紀人,還可自營買賣,賺取差價利潤。因此,銀行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十分重要。
1.內部限額管理
這種管理主要是為了防止外匯買賣風險,包括自營外匯業務風險和代客戶買賣風險。當銀行代理客戶買賣中形成敞口頭寸時,風險也隨之降臨。
首先,銀行在制定限額時,必須分析影響限額規模的各種因素,包括:
(1)外匯交易的損益期望
在外匯交易中,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銀行最高領導層對外匯的業務收益的期望越大,對外匯風險的容忍程度越強,其限額也就越大。
(2)虧損的承受能力
在外匯交易中,控制虧損程度要比達到盈利目標容易一些。銀行虧損承受能力取決於資本規模的大小。虧損的承受能力越強,則交易額就可以訂得越大。
(3)銀行在外匯市場上扮演的角色
銀行參與外匯市場活動,可以是一般參加者(ordinary participant),也可以是市場活躍者(jobber),甚至可以是市場領導者(market-1eader)。銀行在市場扮演的角色不同,其限額大小也不同。
(4)交易的幣種
交易的幣種越多、交易的筆數和交易量自然也大,容許的交易額度也應當大些。
(5)交易人員的素質
交易人員的水平越高、經驗越豐富,容許的交易額也應當越大。
其次,在上述基礎上確定交易限額的種類,包括:
(1)即期外匯頭寸限額(spot foreign exchange position limit)
這種限額一般根據交易貨幣的穩定性、交易的難易程度、相關業務的交易量等因素確定。
(2)同業拆放頭寸限額(money market position limit)
這種限額的制訂要考慮交易的難易程度、拆放期限長短、拆放貨幣利率的穩定性等。
(3)掉期外匯交易限額(swap position limit)
該限額的制訂,必須考慮期限長短和利率的穩定性。同時,還應制定不對稱遠期外匯買賣限額(gapping limit)。
(4)敞口頭寸(open position limit)
敞口頭寸是指由於沒有及時抵補(covered)而形成的某種貨幣買入過多(long position)或某種貨幣賣出過多(short position)。敞口頭寸限額一般需規定敞口頭寸的金額和允許的時間。
(5)止蝕點限額(cut-losslimit)
2.外部限額管理
這種管理辦法主要是為規避交易中存在的清算風險、信用風險和國家風險。
具體措施有:
(1)建立清算限額
指銀行為了防範清算風險和信用風險,根據同業銀行、客戶的資本實力、經營作風、財務狀況等因素,制訂能夠給予的限額,並根據情況變化對該限額進行周期性調整。
(2)建立拆放限額
指銀行根據同業銀行的資產和負債、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確定拆放額度。對於不同的同業銀行,拆放的額度是不一樣的。拆放額度應根據情況的變化進行調整,交易員必須根據規定的額度進行拆放,超額拆放則視為越權。
(3)建立貸款限額
指銀行一般根據不同的地區、國家=銀行同業設立限額,使信貸資金有一個合理的分布比例。除了對貸款總額控制外,還應調整貸款費用來進行風險補償,即區分不同的對象分別採用不同的貸款利率和費用。
(三)外匯儲備風險管理
外匯儲備風險管理,是一國金融宏觀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儲備貨幣匯率變動同樣對其價值影響巨大,如果儲備貨幣發生貨幣危機,則會給以這種貨幣作為國家儲備資產的國家,帶來極大的損失。因此,對外匯儲備進行管理,意義非常重大,尤其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
外匯儲備風險管理的方法,可歸納為四種:
(1)質量管理,重點在於選擇最佳儲備貨幣;
(2)數量管理,核心是測量出一定時期里一國應持有的最佳或最適儲備量,
(3)結構管理,關鍵在於對有關儲備貨幣進行有效的組合,使外匯儲備資產保值,
(4)投資管理,主要設立專門化的經營與投資機構,依法對外匯儲備資產進行投資,使其盡可能在保值的基礎上增值。
⑨ 利率互換與外匯互換的異同有哪些
利率互換指交易雙方同意在約定的期限內,按照一定名義本金額,相互支付兩個不同... 1、客戶與銀行簽訂《代客外匯理財業務總協議》; 2、客戶向銀行提出需求,銀行...
外匯互換交易是指交易雙方相互交換不同幣種但期限相同、金額相等的貨幣及利息的業務外匯互換交易主要包括貨幣互換和利率互換。這些互換內容也是外匯交易有別於掉期交易的標志,因為後者是套期保值性質的外匯買賣交易,雙面性的掉期交易中並為包括利率互換。
1.貨幣互換交易
貨幣互換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向對方提供一定金額某種國家貨幣的本金,並在互換交易期限內相互逐期支付利息,在期滿日再將原貨幣交換給對方的一種交易方式。
是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在化工品物流、橡膠、化工、石化、冶金、能源等領域從事物流、實業投資、貿易等經營項目的公司,客戶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貨幣互換與遠期交易的結合
貨幣互換與遠期交易的結合形式,是指外匯現貨和外7[遠期同時發生的互換交易。這里需要理解的一個問題是:外匯的現貨買入和遠期售出,實際相同於本幣的現貨售出和遠期買入。借入一定時期一定金額的外匯,那麼在期滿日就需要發生一次本幣和外匯的互換交易。例如,一家美國公司借入1年期1000萬英鎊,在1年後該公司需要用美元兌換1000萬英鎊及1年期的利息金額,償還給對方。在1年的借款期內,美元與英鎊的匯率可能會發生變化,該美國公司可以採用外匯遠期交易方式來規避其外匯風險,不過遠期交易的金額需等於借入金額加利息金額的總和。因此,貨幣互換與遠期交易的結合形式,一般的情況是某家公司或有關機構借入(或購買)一定期限一定金額的外國貨幣,並同時做該外國貨幣相同金額的一筆遠期交易,以規避期滿日時本幣短期位置的外匯風險。
以近期互換市場的發展看,互換交易的運行有這樣幾個特點和發展趨勢。
1.互換市場參加者的構成由直接用戶(End-user)向金融中介(Intermediaries)轉移。互換市場主要由兩部分參加者構成。一部分是直接用戶,另一部分是金融中介。兩者運用互換市場的目的不同。直接用戶運用互換市場的主要目的是:
獲得低成本的籌資;
獲得高收益的資產;
對利率、匯率風險進行保值;
進行短期資產負債管理;
進行投機。
直接用戶包括銀行、公司、金融和保險機構、國際組織代理機構和政府部門等。金融中介或銀行間運用互換市場主要是為了獲得手續費收入,或從交易機會中獲利。它包括美國、日本、英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一些銀行和證券公司。對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來說,互換交易是一種具有吸引力的脫離資產負債表的收入來源。從互換市場實際構成中可以看到,直接用戶參與交易的金額要大於金融中介參加交易的金額。1988年底,利率互換總的未償名義本金額10.102億美元中,直接用戶互換金額是6.689億美元,國際互換商協會成員銀行間的互換金額是3.413億美元。進入90年代,隨著公司收購兼並浪潮的減退,運用互換市場的杠桿性交易以及與兼並有關的互換交易不斷減少,直接用戶對互換的需求增長幅度減少。相比之下,金融中介對互換的運用增加較多。1990年底時,在總的利率互換未償名義本金額中,直接用戶和金融中介所佔比重分別為61%和39%。到1991年上半年,銀行間新安排互換額已達3.354億美元,佔新安排的總利率互換名義本金額的44%。
2.互換交易者對夥伴風險(Counterparty-risk)方面的考慮更加敏感。互換市場有雙重特徵。一方面,互換市場具有批發市場特徵。交易雙方遵循預先確定的規則,由屏幕進行交易,大約有1/3的利率互換和1/4的通貨互換都進行著較為標准化的交易;另一方面,互換交易由場外交易方式進行,具有零售市場或隨意性特徵,每筆交易需要分別安排。這雖然對交易雙方來說更具有靈活性,但往往因這種個別安排或直接用戶的套頭動機使互換市場有較大的不透明性,加之各國當局對這種場外交易的法律規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市場潛在的風險很高。1991年1月,英國上議院通過一項法令,規定政府當局,包括地方當局官員參與互換交易以及與之有關的交易是非法的。這項法令使許多參與互換交易的銀行蒙受損失。
90年代以來,由於西方銀行業陷入普通的危機,銀行破產案以及信用等級下降情況甚多,這給互換交易參加者帶來潛在的夥伴風險。市場對夥伴風險增大的反應是,新安排的利率互換期限普退縮短,較長期的互換要有那些具有更高信用級別的機構來安排。為減低互換交易中的信用風險和支付風險,國際互換商協會也在「利率和通貨互換協議」修訂本中,對會員在交易存在期內的信用風險加以控制。標准協議運用一系列條款,如陳述、約定事項、違約事項和終止事項、非法事件、信譽改變事件和銀行資本改變等,規定交易雙方有關信用方面的權利和義務。
同時,為減少交易對手支付方面的風險,標准協議在「總協議」中規定軋差支付的支付方式,即交易雙方在交易支付日將所有同種貨幣的互換交易收入與支出相互軋抵,由支付金額較大的一方支付軋抵後的差額。「利率和通貨互換協議」是互換交易中具有一定約束力的法律文件,運用這一協議的市場參與者,通過上述風險管理條款能減低互換交易中財務及信用風險。但從市場總體看,由於場外交易工具本身都缺乏統一的協議會計制度和財務公開系統,即使交易者們更為關注對手的財務狀況,謹慎行事,也難以有效地避免交易過程中由夥伴風險帶來的損失。
3.在利率和通貨互換的貨幣構成中,美元標值的和有美元一方參加的互換占總互換額的比重明顯降低。1988年底,以美元計值的利率互換額為7282億美元,占同年總利率互換末償本金額的72%,其他通貨計值的利率互換僅占總利率互換的28%。1989年,美元計值的利率互換額占總利率互換的66%,而包括日元、英鎊和馬克等在內的其他通貨標值的利率互換額已佔總利率互換額的34%。到1990年底,美元標值的利率互換只佔總利率互換的55%,其他貨幣計值的利率互換額比重已達45%。這其中,以瑞士法郎、英鎊和加拿大元標值的利率互換增長最快。
1991年底,美元標值和其他非美元通貨標值的利率互換額占總未償利率互換頻的比重已分別達49%和51%,美元標值的利率互換占絕對優勢的地位已發生了逆轉,這其中,德國馬克、法國法郎和義大利里拉標值的利率互換增加員為明顯。在通貨互換的貨幣構成中也反映了同樣的特點。有美元一方參加的通貨互換雖然仍是通貨互換的主要業務,但在非美元通貨間安排的互換額增長較快。互換市場中美元作用的降低與市場結構變化有關。近年來,互換業務的直接用戶逐步由美國市場向歐洲的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以及亞洲的非金融公司轉移。新的直接用戶多以非美元互換作交易。同時,非美元貨幣的較高利率水平以及幣值較強的易變性,也促進了非美元互換業務的擴大。
⑩ 根據交易目的和交易原理,試比較外匯互換與外匯掉期的異同
外匯掉期交易實際上由兩筆交易組成:一筆是即期交易,一筆是遠期交易。外匯掉期交易是在某一日期即賣出甲貨幣,買進乙貨幣的同時,反方向地買進遠期甲貨幣,賣出遠期乙貨幣的交易,即把原來手中持有的甲貨幣來一個掉期。掉期交易的目的在於滿足人們對不同資金的需求,即外匯保值和防範匯率風險。
外匯互換是指交易雙方相互交換不同幣種,但期限相同、金額相等的貨幣及利息業務。其中可能既涉及利息支付又涉及本金支付的互換。。外匯互換交易的目的不全是套期保值。但只有雙方都為風險對沖者時,才可能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