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我國利率期貨現狀

我國利率期貨現狀

發布時間:2021-09-28 22:59:37

㈠ 2000年後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概況

WTO後中國期貨市場:現狀、問題和對策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內投資者,無論是商品生產者還是需求者,無論是證券市場的參與者還是外匯市場的參與者,都迫切地需要規避價格風險的手段,這給中國的期貨市場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而入世後資本市場的開放將使中國期貨市場直接面對國內外游資的沖擊,市場發展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改進?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市場是否能承受住入世的沖擊,是否能把握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取得跨越式發展。

一.期貨市場發展現狀

2001年對中國人來說是喜慶的一年:北京申奧成功、男足首進世界盃、中國正式加入WTO,等等;2001年對中國期貨市場來說也是喜慶的一年:經過六年的規范整頓之後,市場出現了恢復性增長,交易額和交易量比2000年增長近一倍,期貨市場在沉靜多年後逐步重新受到社會和投資者的關注。盡管從交易量來看市場似乎已經走出了低谷,在政府重拳規范治理後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易,但要說市場信心已完全恢復還為時尚早,從圖1可以看到由於期貨市場各類風險事件頻發,市場起伏跌宕,要想達到或超過1995年的歷史高位,市場還得先在質上給投資者更大的信心。

資料來源:2001年及以前的統計數據來自《中國證券期貨年鑒》,1995-2001,2002年數據來自鄭州商品交易所研發部。

期貨市場和其它資本市場一樣,其基本功能發揮情況和與國際市場的聯系程度將決定它是否能在國際化過程中經受住考驗。下面分別考察上海銅、大連大豆和鄭州小麥三個市場在不同階段的表現情況1。

1. 期貨和現貨價格關系

商品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的發揮取決於期貨和現貨價格關系,下列圖表說明了各個市場的情況。

圖2和表一說明上海銅期貨市場的走勢和現貨市場非常緊密,這表明期銅市場起到了很好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從各階段看,第二階段期貨、現貨價格相關性比其他兩階段差,第三階段的相關系數較前兩階段都高,說明上述兩個功能的發揮越來越好。

圖2 滬銅期貨、現貨價格走勢表 1 滬銅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9704 0.9598 0.9307 0.9822
資料來源:上海期貨交易所,其中期貨價格為三月合約日收盤價,現貨價1993年-1998年2月23日采自國家物資信息中心,之後采自安泰科《中國金屬通報》時間區間 1993.03.01-2001.12.28

從圖3看出,連豆市場期現貨價格相關性較好,但表2表明從1996年3月到2001年1月間雖然二者總的相關性不錯,為0.8288,但期間變化很大,1999年為0.7181,1999年後只有0.1092。而2000年9月到2001年8月二者的相關系數也不超過0.5。這說明大豆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發揮不是很好。

圖 3 連豆期貨現貨價格關系 表 2.連豆期貨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8388 0.7181 0.1092/<0.5①

資料來源:大商所市場部。大豆現貨價格為吉林玉米批發市場、黑龍江糧油批發市場的每周現貨價的算術平均價,期貨價格為每周各合約結算價加權平均價。

分析圖4和表3,發現1996年以前鄭麥市場功能發揮比其他市場好,相關系數為0.97,但1996年以後就遠不及其他兩個市場,尤其是1999年以後相關系數僅為0.19,市場完全沒有發揮其基本功能。

圖 4 鄭麥期貨現貨價格關系 表 3 鄭麥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838931 0.9720 0.8559 0.1892

資料來源:鄭商所研發部。時間為1994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貨價格為鄭商所小麥交割月價格的每旬平均值,現貨價格為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小麥車板交貨價。

從以上分析得出,國內三個交易所在價格發現這一基本功能上表現各異。滬銅無論是總的情況還是各個階段表現最好,期貨現貨價格相關性強,市場運行平穩,連豆和鄭麥總區間和前兩個階段表現還好,但第三階段很差。

2. 國內外市場關系

從圖5和表4可得,滬銅從上市以來一直和全球最大的金屬期貨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保持著非常好的相關關系,滬銅價格不僅很好的反映了國內市場的供需情況,而且反映了國際市場的供需狀況,這說明滬銅市場和國際聯系緊密,是一個相對開放的,較成熟的市場。

圖 5 上海和LME三個月合約價格關系

表 4 上期所和LME期貨價格相關系數

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9542 0.9193 0.9128 0.9449

資料來源:上期所信息部,時間為1993.03.31-2002.02.28

由於缺少相關詳細數據,對連豆國內外關系的分析引用大商所研發部的資料,不能分階段對比。從圖6和表5中看出,連豆與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期貨市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聯系比較緊密,相關系數達到0.85左右,這說明作為中國大豆期貨價格很好的反映了國際期貨價格,能同時反映國內外的供需狀況,是一個較成熟的市場。

圖 6 大商所和CBOT的S0109合約價格走勢對比

表5 大商所與CBOT各合約相關系數統計表

合約
S0109
S0111
S0201
S0203

相關性
0.913
0.917
0.805
0.794

資料來源:大商所研發部,他們研究的是幾個代表性合約2000年到2001年與CBOT對應合約的相關情況。

從圖7和表6可得,鄭商所期貨價格和國際期貨價格的相關性不是很好,尤其是第三階段,相關系數僅為0.053,而且鄭商所小麥價格一直比CBOT高,這一方面說明小麥期貨作為最大的在交易期貨品種,和國際的聯系不緊密,市場開放度不夠,不能反映國際市場的供需狀況;同時也說明我國小麥現貨市場和國際市場存在差距,由於小麥是最大的糧食品種之一,國家和地方存在一定的保護政策,使得各地的現貨市場以及國內外的現貨市場出現分割,造成信息流和物質流不能同步,從使市場間長期維持較大差價,資源不能被有效配置。

圖 7 鄭商所和CBOT近交割月合約價格走勢對比

表6 鄭商所和CBOT期貨價格相關系數

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4530 0.5806 0.6357 0.0534

資料來源:鄭商所研發部。時間區間為1993年6月到2001年12月,數據由劉少華老師提供。

通過以上分析,從和國際市場的相關性角度來看,滬銅市場比較成熟,而且在不斷進步,連豆市場稍差,鄭麥市場則幾乎和國際市場不相關。結合期現貨關系分析,可以認為在規范程度和市場功能發揮程度方面,滬銅最成熟,連豆次之,鄭麥最後。

二.中國期貨市場存在的問題

雖然兩次治理整頓使中國期貨市場從無序到初步規范化發展,雖然中國期貨市場在2001年出現了六年來的首次恢復性增長,但以上結果表明中國期貨市場離規范和成熟還很遠,市場存在以下問題:

1.市場法制不健全,市場信用不夠。中國期貨市場已經經過了12年的發展了,但「期貨法」始終不能推出,和證券市場相比,期貨市場的立法和執法都嚴重滯後了。

2. 現貨市場不發達,國內缺少大型的規范的現貨批發市場,和國際市場聯系也不夠,削弱了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發揮的效果。當代的經濟越來越全球化,這就要求市場的價格不僅要能反映國內市場的供求情況,而且還要能反映國際市場的供求狀況。成熟的現貨市場和遠期市場是期貨有序市場發展的必要條件[46],只有成熟的現貨市場才能形成有代表性的現貨價格,只有成熟的遠期市場才能培養人們的套保意識,只有有了具有代表性的現貨價格和良好的套保意識,期貨市場才能很好的發揮其基本功能。

3. 期貨市場中品種結構不合理,缺少金融期貨等衍生品,限制了期貨市場的規模擴張。現在交易的12個品種中只有小麥和銅屬於大品種,但因交割標準的限制,實際符合標準的現貨量也不是很大,這使得現貨大戶或資本大戶有力量操縱市場價格。從國際的經驗來看,金融市場最終主角是金融衍生品,包括股指期貨、匯率期貨、利率期貨和相關的期權,而這些產品中國市場都沒有。

4. 融市場開放程度不夠。我國利率和匯率都沒有實現市場化,金融行業對境外資本又一直採取禁入態度,所以限制了國內外游資的流動性,造成市場缺血。

三. 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為了應對WTO後市場地挑戰,筆者認為中國期貨市場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 加強市場法制建設,完善市場監管和自律體系。一方面要盡快出台《中國期貨法》和相關法規,完善法制建設,另一方面則要建立行業自律體系,加強行業職業道德建設。

2. 加強糧食和相關產業流通體制改革,建立發達的現貨市場。首先在對農產品的補貼上政府可以考慮借鑒發達國家差價補貼或是幫助農民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等經驗來替代定價收購。這樣一是能使我國農業政策和世界接軌,適應加入WTO以後逐步開放市場的挑戰;二是能使我國現貨市場的價格更全面的反映整個市場的供求狀況,有利於現貨市場的完善和形成權威的現貨價格信號,從而為期貨市場提供正確的信息。其次要加快糧食批發市場整合步伐,建設現代的大型糧食批發市場。

3. 培養理性的市場主體,保證期貨市場健康發展。我國現階段從事期貨經紀業務的公司大多剛達到證監會要求的資本底線,嚴重限制了公司各項業務的開展。要借鑒證券市場發展的經驗,在市場規則的指導下培育大型的期貨公司和專業投資集團,以保證期貨市場快速理性的發展。在發展現有投資機構的同時,考慮建立期貨投資基金,為期貨市場增資。中國資本市場的現狀不是缺少資金,而是缺少有效的投資方式,國際資本市場和國內股票市場發展的經驗表明,建立投資基金可以加快市場完善的步伐。

4. 開發和恢復上市更多的期貨品種,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渠道。我國現在新品種上市還是審批制,不能由市場說話,應該參照國際經驗,引入核准制,讓市場決定期貨品種的存亡。即使暫時保留審批制,經過多年的治理整頓,當年造成風險事件的主客觀環境都已得到改善,應該順應市場需要,盡快推出這些期貨品種,以適應加入WTO後各行業面臨的國內外競爭。

5. 加快資本市場的整合和開放步伐,為中國資本市場在國際中爭取一席之地。我國資本市場不僅和國外有割裂,就是國內的各個市場,也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股票市場、利率市場、期貨市場和保險市場等等幾乎互相隔絕,尤其是期貨市場和其他市場之間更是如此。一方面要放鬆對資金自各市場間流動的限制,包括在國內外市場間的流動的限制,最大限度的發揮資本的效率;另一方面要開發聯系各個市場的金融產品,現階段主要是推出金融期貨,如股票期貨、股指期貨和利率期貨等,為資金流動提供渠道。只有有了充分的市場流動性和多樣的投資工具後,才能吸引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只有有了規范運作的市場環境和適度的規模,中國資本市場才能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㈡ 我國外匯期貨現狀

你找不到的原因是因為本來就沒有。我國的期貨業務中目前沒有外匯的品專種,股指期屬貨已經算是非常新的期貨產品了,我國的期貨交易品種基本沒有什麼重大的更新。
個人可以參與境外的外匯期貨的交易,國家對於個人境外投資是不鼓勵也不反對的態度,公民投資人自行決定。
黃金期貨,上海黃金交易所有黃金交割品種,具體的投資方式是在上期所的會員單位進行開戶,入金進行交易即可。

㈢ 我國發展過利率期貨嗎老師說曾經有過但目前暫停了,但我怎麼找不到證據呢急用,勿灌水,謝謝

我國曾經有過國債期貨,國債因為信用風險很低,幾乎只受利率變化的影響,所以可以當做利率衍生工具來用。你們老師說的,十有八九是指國債期貨。

㈣ 為什麼利率上升,利率期貨的價格下降,能不能通俗解釋一下

到期價值為:1000*(1+6%)=1060
現在市場的實際利率是8%,設該存款憑證現在的價格x,
則:8%=【(1060-x)/x】*12/3
即:1.02x=1060
x=1039.22
答案是d。

㈤ 利率期貨的發展前景

從「十二五」規劃中可以看出政府正加大對債券市場發展的重視,努力建設一個產品序列齊全、功能完備、具有相當規模的債券市場體系。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政府部門將積極配合減少行政管制、鼓勵金融制度與工具的創新,並且會在信息披露、信用評級、會計、稅收等方面進行制度和體制改革。當前中國期貨與債券市場正處於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的關鍵時期,在良好的政策環境下,開展利率期貨交易的條件正在逐步形成。
首先,利率期貨可以對沖系統性風險,維護社會經濟穩定。前期因歐美國家流動性泛濫引發全球通脹水平迅速上升,對新興經濟體造成較大傷害,各國政府多次通過調高基準利率等貨幣手段應對通脹,全球整體利率波動明顯加大,造成借貸雙方都面臨很大的利率風險,對企業的資金鏈形成很大壓力。在國內市場,利率期貨的適時推出可以為廣大機構和社會公眾提供一個規避利率風險的工具,對於企業穩定經營、提高抗風險能力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其次,利率期貨的套保功能可以提高債券市場的活躍度。目前國內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不夠合理,國有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持有大部分國債與銀行間債券,這就形成了一定的行業壟斷。在缺乏有效避險工具的情況下,這些機構投資者寧願採取長線持有的策略,因此難以在市場變動時產生分歧而達成交易,導致整個債券市場流動性較差。推出利率期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這種局面,由於期貨市場採用保證金交易並引進做空機制,一方面使得現有投資者在利率變動時可以主動規避風險,而不是採取被動持有的策略;另一方面還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投機者進入債券市場,改變債券現貨市場投資者分布不均的局面,擴大債券需求,改善債券流動性,促進利率期限結構趨向合理,進而推動債券市場不斷發展成熟。
再次,利率期貨將推動利率市場化目標盡快達成。現貨交易方式決定了我國的國債交易具有以下局限性:一是交易成本相對於期貨過高,市場對利率的反應不如期貨靈敏;二是由於現貨市場分割,形成的國債收益缺乏權威性和指導性;三是現貨交易形成的收益率只能反映當前時點上不同期限的利率,無法對未來時點的利率水平進行合理預測,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市場利率體系。如果有了一個集中交易的國債期貨市場,其在交易過程中形成的收益率就是市場利率,並通過期貨和現貨之間的套利活動,促進現貨市場形成一個統一的基準市場利率,逐步形成一個從短期到長期的完整的國債收益率體系,為金融市場提供重要的收益率曲線信號,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發揮相應的作用,同時給國家判斷金融形勢和進行金融宏觀調控提供依據。
最後,利率期貨還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宏觀調控的成本。利率期貨價格走勢的前瞻性能為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而且利率期貨的敏感性與延伸性能夠縮短中央銀行通過金融市場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距離,有助於提高公開市場的操作效果。

㈥ 利率期貨的發展現狀怎麼寫

期貨市場和其它資本市場一樣,其基本功能發揮情況和與國際市場的聯系程度將決定它是否能在國際化過程中經受住考驗。下面分別考察上海銅、大連大豆和鄭州小麥三個市場在不同階段的表現情況1。

㈦ 中國推出利率期貨的意義

首先,利率期貨將為商業銀行提供規避利率風險的工具。

近年來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利率風險正逐步成為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以我國商業銀行現有的風險管理水平,並不能很好地應對利率市場化所帶來的挑戰,而開展利率期貨交易則可以極好地規避利率風險,從而確保商業銀行更好地安全經營。從這個角度上講,推出利率期貨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股指期貨。股指期貨的最終標的物是股票,股票僅僅是以間接提供流動性的方式保障資本市場融資的正常進行。而利率期貨則直接影響到所有有融資或者放貸需求的大型機構和公司,如銀行、非銀行金融企業、有貸款需求的生產企業等。銀行貸款業務直接決定了市場的流動性,因而利率期貨較股指期貨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更為直接,需求也更加廣闊。

其次,利率期貨有利於培育期貨業的機構投資者群體。

利率期貨市場與期指市場相比,有套保需求的資金量更大,套保資金會掌控利率期貨市場,占據重要角色。多方、空方都有旗鼓相當的自然需求,因此不需要過多的投機資本金來彌補空白。利率期貨本身的性質決定它不會是一個投機濃重的品種。而這正符合中國證監會和期貨業協會著力培育期貨業的機構投資者群體的需求。

第三,利率期貨的推出將對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起到推動作用

利率市場化一直是我國金融界長期關注的熱點問題。2000年以來,我國由開放外幣貸款利率開始邁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但在一個僅有現貨的國債市場上,要真正形成完整合理的利率體系是十分困難的。這是由於在現貨交易的局限之下,國債現券交易具有種種缺點和不足,例如交易成本高,對市場反映不敏感;市場分散,形成的利率缺乏權威性;利率僅能反映當前市場狀況,而無法對未來的利率水平進行預測等。

而國債期貨作為利率期貨的一個主要品種,其在交易中形成的利率,則超越了地域的限制,是真正由市場形成的利率。並且不同期限的國債期貨交易價格則代表了不同期限的市場利率水平,從而形成了國債現券難以完成的完整的利率體系。另外,在我國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規避其中帶來的風險顯得愈加迫切,而利率期貨則極好地迎合了這一需求。

第四,有助於提高國內金融機構的競爭能力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逐步國際化,外資銀行進入國內的市場限制逐步取消。國內銀行即將在同一水平線上同外資銀行展開全面的競爭。但面對更加復雜的市場,長期處於溫室環境下的國內銀行明顯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在當前環境下開展利率期貨交易,可以為國內銀行提供避險工具,豐富其風險管理的經驗,從而有效提高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第五,有利於提升我國在國際利率市場上的話語權。

目前中國有人民幣國際化的訴求,而創造一個國際化的人民幣債券市場、創造以人民幣主導的收益率曲線、建立利率期貨,可以幫助中國在不降低人民幣「含金量」的前提下,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

由以上種種理由可以得知,開展利率期貨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而目前我國是否具備了足夠成熟的環境來將這種新的金融產品推向市場呢?答案是肯定的。

正像文章所曾提到的,我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正以放開大額外幣存款利率為第一步,逐步進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如今經過十幾年的利率改革,我國在利率水平、利率結構和利率機制的調整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從宏觀經濟環境上看,目前我國的宏觀經濟穩定,政府的金融監管能力和風險防範意識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已初具規模,商品期貨已發展超過十年,股指期貨也推出了近一年,積累了足夠的監管經驗。而從微觀環境上看,我國的國有企業、商業銀行已經具備了對於利率市場化所帶來風險的承受能力,在市場環境中對於利率的敏感性正在不斷增強,而內部管理體系也日趨完善。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上看,美國和日本都在利率市場化進程完成之前建立和發展了國債期貨市場。國債期貨市場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正處於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之中,正是建立利率期貨市場的良好時機。

㈧ 我國股指期貨發展的現狀

股指期貨是從股市交易中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的交易方式,它是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屬於金融衍生產品的范疇。盡管股指期貨是金融期貨中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但它的發展歷程並非一帆風順。縱觀股指期貨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初生期、成長期、停滯期和繁榮期四個階段,這期我們先介紹頭兩個階段: 1.初生期(1982—1985年) 20世紀70年代,西方各國受石油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十分不穩定,利率波動頻繁,通貨膨脹加劇,股票市場價格大幅波動,股票投資者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實現資產保值的金融工具。於是,股票指數期貨應運而生。 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開辦了價值線指數期貨合約,宣告了股指期貨的誕生。隨後,許多交易所都開始了股指期貨的嘗試和探索。同年4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開辦標准普爾500指數期貨合約,1984年,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金融時報100指數期貨合約。這一時期,無論交易所還是投資者,都對股指期貨特性不甚了解,處於「邊干邊學」的狀態之中,市場走勢還不太平穩。

㈨ 利率期貨套期保值一道問題

金融市場對於利率期貨的報價方式是以100減去利率。

如果預期利率下跌,那麼就意味著利率期貨報價上升,相反預期利率上升,那麼就意味著利率期貨報價下跌。報價上升當然是做多頭的,報價下跌當然是做空頭的,而對於利率遠期來說,利率期貨實際上是利率遠期的規范化合約。根據上述的情況可以得出答案是AC的結論。

㈩ 我國有哪些種類的利率期貨

目前交易所交易的還沒有利率期貨。只有兩種金融期貨:滬深300指數期貨和國債期貨。

閱讀全文

與我國利率期貨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會招商局集團 瀏覽:674
銀行理財產品結構單一 瀏覽:896
002638歷史最高價格 瀏覽:420
濰坊銀行貸款業務員的傭金 瀏覽:509
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 瀏覽:347
華電國際股份滬港通 瀏覽:556
保險傭金收入計稅方法 瀏覽:191
黃金人民幣貴金屬質押融通 瀏覽:695
溫室股份業績 瀏覽:90
華錦股份公司 瀏覽:738
深蘭科技歷次融資 瀏覽:208
青島小橋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281
australia與cny的匯率 瀏覽:83
資本杠桿比率 瀏覽:219
金融機構法律界定 瀏覽:999
幣諾交易所 瀏覽:184
長安銀行的理財怎麼樣 瀏覽:415
第一家開展網上個人理財業務的銀行 瀏覽:171
山東中小企業融資 瀏覽:893
雷亞爾對美元遠期匯率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