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外匯風險外匯風險有哪三種類型
外匯市場的投資投機者,經常說外匯市場如何如何賺錢。但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則把全球匯市的波動起伏視為風險,不論是參加外匯交易的個人還是銀行、企業,只要有外匯,就有外匯風險。一般地說,人們將「因匯率變動而蒙受的損失以及將喪失所期待的利益的可能性」稱為外匯風險。通常還將承受外匯風險的外幣金額稱為「受險部分」。
自1973年實行浮動匯率制以來,貨幣匯率波動頻繁,不僅幅度大,而且各種主要貨幣之間經常出現強弱、地位互相轉換的局面。我國在改革開放前,由於一直實行嚴格的外匯管理,匯率調節機制僵化,且多數涉外企業沒有真正成為自負盈虧的主體,所以外匯風險主要由國家來承擔。隨著我國外匯體制改革的推進,我國進入WTO的日益臨近,銀行、企業已經不能依賴政府的庇護,因此,如何防範外匯風險就成為銀行、企業、個人的燃眉之急。
外匯風險的表現之一是:外匯交易風險。由於進行本國貨幣與外幣的交換才產生外匯風險。以外匯買賣為業務的外匯銀行負擔的風險主要是外匯風險。銀行以外的企業在以外幣進行貸款或借款以及伴隨外幣貸款、借款而進行外匯交易時,也要發生同樣的風險。個人買賣外匯同樣也存在風險。
外匯風險的表現之二是:為了將來進行外匯交易而將本國貨幣與外幣進行兌換,由於將來進行交易時所適用的匯率沒有確定,因而存在風險。這是一般企業以外幣計價進行貿易交易及非貿易交易時產生的風險,因此也稱為「交易結算風險」。
外匯風險的表現之三是:企業進行會計處理和進行外幣債權、債務決算等時候如何以本國貨幣進行評價的問題。比如在辦理決算時,評價債權、債務,因所適用的匯率不同,就會產生賬面上損益的差異,因此也稱為「評價風險」或「外匯折算風險」。
外匯風險表現之四是:經濟風險——指企業或個人的未來預期收益因匯率變化而可能受到損失的風險。
外匯風險的表現之五是:國家風險——即政治風險。它是指企業或個人的外匯交易因國家強制力而終止所造成損失的可能性。來源:fx678
⑵ 舉例說明什麼是外匯風險
案例7 外匯風險案例:百富勤破產案
百富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Peregrine Investments Holdings Limited)成立於1988年底,由集團主席杜輝廉和董事兼總經理梁伯韜在香港創辦。在短短的幾年間,其業務已遍及亞太各地。該集團主要為客戶提供各類型的綜合投資銀行及證券經紀服務。百富勤由最初3億港元的資本發展成為擁有240億港元總資產的跨國投資銀行,在東南亞及歐美共設有28家分行,業務遍及證券、期貨經紀、基金管理、投資融資、包銷上市等。
1997年下半年爆發了滌盪全球的金融風暴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泰株、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吉特、印尼盾和新加坡元兌美元的匯率大幅下跌,屢創歷史新低。由於百富勤大量投資於東南亞市場,持有巨額亞洲貨幣債權,此番東南亞貨幣狂瀉給它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同時匯市的動盪也帶來了股市的暴跌,10月23日恆生指數由11700點暴跌至10426點,跌幅達到10.4%。10月24日,恆生指數略有反彈,但在10月28日恆指再次暴跌1438點,創歷史紀錄,收報9059點。從10月20日到28日,恆生指數在短短的幾天里跌去4541點,跌幅達33.4%。若以香港股市7月3日的3000億美元的市值計算,到10月28日已損失約1400多億美元。作為從事證券業務的百富勤在1997年7月至10月的股票損失估計至少近10億港幣 。
1998年1月12日下午5時,百富勤宣告破產。
-------------------------------------------------------------------------
【案例分析題】20×7年1月,中華集團公司與美國某公司簽訂出口訂單1 000萬美元,當時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20, 6個月後交貨時,人民幣已經大大升值,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00,由於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該公司損失了200萬元人民幣。
這一事件發生後,該公司為了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切實提升公司外匯風險防範水平,於20×7年3月召開了關於公司強化外匯風險管理的高層會議,總結本次損失發生的經驗教訓,制定公司外匯風險管理對策。有關人員的發言要點如下:
總經理陳某:我先講兩點意見:(1)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對於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2)外匯風險管理應當抓住重點,尤其是對於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的管理,必須制定切實的措施,防止匯率變化對於公司利潤的侵蝕。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我完全贊同總經理的意見,在人民幣匯率比較穩定的背景下,我們只要抓好生產,完成訂單,利潤就不夠實現,而目前我國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發生了變化,我們不能再固守以往的管理方式,漠視匯率風險,必須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必要的保值措施。另外,總經理提出的加強折算風險管理的觀點也十分重要,我們建立的海外子公司即將投入運營,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避免出現賬面損失。
總會計師李某:加強外匯管理的確十分重要。我最近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發現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金融工具還是比較多的,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因此強化外匯風險管理,首先必須重視對於匯率變動趨勢的研究,根據匯率的不同變動趨勢,採取不同的對策。
董事長張某:以上各位的發言我都贊同,最後提兩點意見:(1)思想認識要到位。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了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在此宏觀背景下,採取措施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十分必要。(2)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
要求:
(1)題目中給出的匯率是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還是間接標價法?
(2)題目中的舉例體現的是哪一種風險?
(3)從外匯風險管理基本原理的角度,指出總經理陳某、常務副總經理吳某、總會計師李某以及董事長吳某在會議發言中的觀點有何不當之處?並分別簡要說明理由。
【分析提示】
(1)直接標價法
(2)交易風險
(3)
——總經理陳某:
有關外匯風險管理重點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經濟風險比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更為重要,因為其影響是長期性的,而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的影響是一次性的。
——常務副總經理吳某:
(1)對所有的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資產和負債由於匯率變動可能出現增值或減值,這種增值或減值可能自然抵銷,因此不需要對所有外匯資產和外匯負債採取保值措施。
(2)對於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減少折算風險的同時可能會增加交易風險,因此,如果折算風險不對現金流量產生影響,就不必對折算風險進行套期保值。
——總會計師李某:
(1)「採取任何一種金融工具進行避險的同時,也就失去了匯率向有利方面變動帶來的收益」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採取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貨等金融工具避險,通過鎖定匯率,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但同時也失去了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而採取外匯期權金融工具避險,既可以迴避匯率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又可以享受匯率有利變化帶來的收益。
(2)「外匯的損失和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時間和幅度」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的損失和收益取決於三個因素:(1)受匯率變動影響的外匯敞口;(2)匯率變動對外匯資產和負債的影響程度;(3)匯率變動時間和幅度。
——董事長張某:
「建議財務部成立外匯風險管理的小組,由財務部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外匯風險管理的日常工作」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外匯風險包括經濟風險、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其中經濟風險涉及生產、銷售、原材料供應以及區位等經營管理的各方面,因此,經濟風險的管理超出了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通過調整企業經營策略和採取內部管理辦法來達到管理經濟風險的目的。
⑶ 外匯風險是什麼
指一個金融的公司、企業組織、經濟實體、國家或個人在一定時期內對外經濟、貿易、金融、外匯儲備的管理與營運等活動中,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債權、權益)與負債(債務、義務)因未預料的外匯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價值的增加或減少的可能性。
⑷ 國內外匯風險有哪幾種類型
外匯風險主要可以包括:交易風險、換算風險和營運風險。
交易風險
當企業以契約的形式與交易方之間形成了義務、責任的時候,並且契約是以非計帳本位幣計價的時候,交易風險隨即產生。表現形式可以包括:未交付貨物或提供服務的訂單,各種形式的應收款、應付款,已確定的未來的資金流入或流出。
例如:某中國公司與美國公司簽訂一筆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合同。從中國企業在簽署美元訂單之日起,到收到貨款的時候,都將面臨著匯率的風險,尤其是在當前人民幣不斷走高,美元不斷走低的趨勢下,企業面的風險就更大了。
報表換算風險
根據會計程序,在每年會計年度結算時,公司必須編列合並會計報表,如果有公司在海外的話,就可能承受換算風險。境內母公司將海外關聯公司以外幣表示的財務報表重新以母公司的計帳本位幣表示,進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而折算匯率的變動可能造成母公司凈值或凈利的增加或減少。
營運風險
營運風險是指公司非合約現金流的本國貨幣價值有可能因非預期的實質匯率變化而產生變化,因而影響公司整體的價值。一家公司所承受營運風險的程度則是衡量實質匯率變化會影響公司整體價值到何種程度。營運風險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兩國經濟因素的相對變化而引起實質匯率變化,進而影響到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情勢,因此營運風險又稱競爭性風險。
⑸ 企業主要面臨哪些外匯風險
企業主要面臨的外匯風險,還是由於外匯的升值和貶值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所造成的利潤的減少
⑹ 「外匯暴露」和「外匯風險」有什麼不一樣
「外匯暴露」(foreign exchange exposure)和「外匯風險」(foreign exchange risk)這兩個術語經常被人們等同使用,但事實上,它們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外匯暴露是指資產或債務的本幣價值對匯率變化的敏感度。例如,若一公司的市值由於匯率的波動而發生變化,那麼該公司就處於暴露狀態。公司的市值變化越大,它就越敏感,或者說,它的暴露程度就越大。而外匯風險卻不同,它是指由於匯率發生未曾預料到的變化,而引起資產或債務本幣價值的波動。例如,一家公司若面臨外匯風險,則它必然處於暴露狀態,同時匯率也必定發生不可預知的變化。匯率的不可預知性越大,外匯風險也就越大——至少在外匯暴露程度既定的情況下是這樣。
⑺ 什麼是外匯風險外匯風險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
外匯風險(ForeignExchangeExposure)是指一個金融的公司、企業組織、經濟實體、國家或個人在一定時期內對外經濟、貿易、金融、外匯儲備的管理與營運等活動中,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債權、權益)與負債(債務、義務)因未預料的外匯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價值的增加或減少的可能性。
外匯風險有三種類型:
交易風險,這是指在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風險;
折算風險,這是指海外子公司以外幣計價和財務報表合並到母公司的財務報表時資產和負債的價值隨匯率變動而變化的風險;
經濟風險,這是指公司的價值由於未來經營收益受未預期的匯率變動而引起的變化。
⑻ 外匯風險
可以選擇做外匯掉期交易,對沖外匯風險。
以前人民幣匯率波動率在正負2%,中國央行傾向於人民幣市場化,波動區間有望加大,8月人民幣連貶,打開了人民幣貶值空間,德國商業銀行預測,至2015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將觸及6.55,至2016年底目標則看至6.9。
如果人民幣貶值,則利好中國對外貿易,如果升值,則利空中國對外貿易。
⑼ 外匯風險中,什麼風險是最主要、最常應對的外匯風險
外匯的風險就是資金管理,在每一次的交易中,進單與出單最主要。在哪個價位該進,哪個價位該出。特別是出場一定要把握好趨勢才下進單。每個月都有數據出來,波動都是非常大的。必須看好多空才進單,而且對根據自己的把握確定下多少手。一般情況下只使用賬戶的10-15%資金。這樣才更有保障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