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際運輸方式有哪些
國際運輸方式:
1、海洋運輸:在國際貨物運輸中,海洋運輸(ocean transport)是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我國絕大多數進口貨物都是通過海洋運輸方式運送的。
主要有以下優點:通過能力大,海洋運輸可以利用四通八達的天然航道,它不像火車、汽車受軌道和道路的限制,故其通過能力很大。
缺點:海洋運輸雖有上述優點,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海洋運輸易受氣候和自然條件的影響,航期不夠明確,而且風險較大。此外,海洋運輸的速度也相對較慢。
2、鐵路運輸:在國際貨物運輸中,鐵路運輸(rail transport)是現代化運輸業的主要運輸方式之一,僅次於海洋運輸的主要運輸方式,海洋運輸的進出口貨物,也大多是靠鐵路運輸進行貨物的集中和分散。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它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較,具有以下特點:鐵路運輸的准確性和連續性強,鐵路運輸幾乎不受氣候影響,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晝夜地進行定期的、有規律的、准確的運轉。
3、航空運輸:航空運輸(air transport)是一種現代化的運輸方式,它與海洋運輸、鐵路運輸相比,具有運輸速度快、貨運質量高、且不受地面條件的限制等優點。因此,它最適宜運送急需物資、鮮活商品、精密儀器和貴重物品。

(1)國際貿易運輸外匯擴展閱讀:
國際運輸方式合理選擇:
在各種運輸方式中,如何選擇適當的運輸方式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問題。一般來講,應從物流系統要求的服務水平和允許的物流成本來決定。可以使用一種運輸方式也可以使用聯運方式。
決定運輸方式,可以在考慮具體條件的基礎上,對下述五個具體項目認真研究考慮:
(1)貨物品種
關於貨物品種及性質、形狀,應在包裝項目中加以說明,選擇適合這些貨物特性和形狀的運輸方式,貨物對運費的負擔能力也要認真考慮。
(2)運輸期限
運輸期限必須與交貨日期相聯系,應保證運輸時限。必須調查各種運輸工具所需要的運輸時間,根據運輸時間來選擇運輸工具。運輸時間的快慢順序一般情況下依次為航空運輸、汽車運輸、鐵路運輸、船舶運輸。
② 國際貿易外匯折算的問題.
我的理解是:
價格是銀行的,只有銀行才有定價格的權利, 賣出價是銀行賣出貨幣的價格, 買入價是銀行的買入貨幣的價格。我這樣理解符不符合書本沒確認過,不過你只要記住,你跟銀行換貨幣它是有成本的,所以它是不能吃虧的,這個原則下就不能錯。矛不矛盾的,意義不大。
③ 國際貿易中,如何理解 信用風險、運輸風險、價格風險、外匯風險、政 策風險等
信用風險是指交易對方不履行到期債務的風險。由於結算方式的不同,場內衍生交易和場外衍生交易各自所涉的信用風險也有所不同。
————
國際貿易運輸風險一:海上風險
海洋運輸的過程中,一旦出現天氣變化或者因為其他一些什麼因素,就很容易出現風險。這些風險就被統稱為海上風險,在海上風險中,還可以具體分為因自然環境發生改變引起的自然災害,比如說雷電、海嘯、雷電、洪水、火山爆發等,以及因人為因素導致的擱淺、觸礁、碰撞、火災等意外事故。一般來說,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海運保險中,很多險種也可以有效地對這些意外事故進行保險。
國際貿易運輸風險二:外來風險
外來風險和海上風險很容易被人混淆。一般來說,海上風險是直接作用於船隻,導致貨物發生意外情況,而外來風險則是直接作用於貨物,即在船隻正常的情況下,貨物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在外來風險中,主要分為一般外來風險和特殊外來風險,一般外來風險是指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由於船員的偷竊造成的貨物丟失,因為下雨、受潮、受熱、霉變、生銹等原因造成的貨物損壞的風險。特殊外來風險主要是指起運港或者目的港發生一些大規模的突發事件,比如說由於戰爭、罷工或者其他管制措施導致船隻無法出入港口或者進出口貿易無法繼續進行所造成的風險。
國際貿易運輸風險三:欺詐風險
國際貿易運輸過程中的欺詐風險是危害最大的風險,欺詐風險的種類非常多,有單證欺詐、繞航非法銷售貨物、沉船等類型。一般來說,欺詐風險存在於交易商、船東和租船人之間,是一種具有主觀意識的商業行為,這一點要和外來風險中的船員盜竊相區分。在諸多欺詐事件中,根據參與者的不同,主要分成貿易商自謀的國際海事欺詐、貿易商與船東共謀的國際海事欺詐以及船東自謀的國際海事欺詐,因為參與者不同,所以三種欺詐行為的受害人也各不相同。
————
④ 國際貿易中貨幣是如何兌換流通的
外匯的含義 外匯是「國際匯兌」(Foreign Exchange)的簡稱,有動態和靜態兩種含義。由於各國貨幣所代表的價值及其貨幣名稱、貨幣單位各不相同,一國的法償貨幣不能在他國流通使用,因此在國際經濟交往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國家間的債權和債務關系,必須進行國際匯兌,即把一種貨幣通過「匯」(國際結算)和「兌」(外匯交易),轉換成另一種貨幣,實現資金的國際轉移,清償國際間的債權和債務。國際間的這種匯兌活動,是外匯的動態含義。在現代社會,由於各國銀行集中了本國對外國的債權要求和債務責任,銀行進行國際匯兌時,只需調整各自在對方銀行對應帳戶的存款余額就可進行債權和債務的相互抵銷。因此現代國際匯兌的產生是以發達的銀行制度為前提的。
國際貨幣信用活動中所廣泛使用的「外匯」一詞,是對外匯的靜態形式而言。外匯的一般涵義,是指以外國貨幣所表示的國際支付手段,即可以直接償付對外債務,實現購買力國際轉移的外幣資金。所謂支付手段,是指可以用作國際支付使用的外國現鈔、銀行存款以及各種票據和有價證券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匯所作的解釋是:「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機構、外匯平準基金組織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債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這個解釋把外匯只作為一項儲備資產。
按照我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外匯包括①外國貨幣:包括鈔票、鑄幣等;②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息票等;③外匯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④其他外匯資金。
國際結算是指在國際間辦理貨幣的收付以清償位於不同國家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的行為。
國際債權債務關系的產生來源於國際間經濟、政治及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原因:國際貿易是主要原因,因而國際貿易結算是國際結算的主要組成部分;另外,由國際間非貿易往來、國際借貸或資本輸出入而發生的資金往來關系,也要通過國際間的貨幣收支調撥予以清償,便產生了國際結算。
國際支付按資金運送方式不同,大致分為現金結算和非現金結算:
國際貿易通常用美元計算,現金支付方式在現代國際交易結算中較少使用,原因是:①各國貨幣制度不同,一國法定貨幣現金輸往國外,既不流通,也不生息;②無論是貨幣現鈔還是黃金,將它們直接輸往國外,運輸途中風險大,手續繁雜,費用高(涉及包裝費、裝運費、保險費等附加成本);③國際間的債權債務通常交叉並存,其中大部分可以通過債權債務的轉讓和調整進行集中沖抵,無須每筆交易往返運送現金完成國際支付。因此,只有在少數情況下,如出國旅行或一國對外收支出現逆差必須以黃金輸出作最後清算時,才使用現金支付。
一般是通過以商業銀行為中心的多邊清算完成
多邊債權債務通過商業銀行的借貸而進行沖抵,可用以下日本居民通過日本東京銀行對外發生的經濟交易為例來說明:
(1)日本商人甲從沙烏地阿拉伯進口石油支付1億美元;
(2)日本商人乙對英國出口汽車收入1億5千萬美元;
(3)日本商人丙從美國購買農產品支付3000萬美元;
(4)東京銀行貸給新加坡企業三年期貸款2000萬美元;
(5)日本商人丁匯給其瑞士子公司100萬美元。
以上交易涉及5個國家。若東京銀行在美國紐約花旗銀行開立一個美元帳戶,則所有客戶對這5個國家的美元債權債務可以集中在這一個美元帳戶上相互沖抵,參見表1-2。
表1-2 紐約花旗銀行的東京銀行帳戶變化
借方(百萬美元)
(1) 100
(3) 30
(4) 20
(5) 1
貸方(百萬美元)
(2) 150
從上表可以看出,日本對外經濟聯系而發生的對不同國家的美元債權債務可以通過美國商業銀行的帳戶變動而大部分得到抵銷,它所需要清算的僅是一個差額(本例中是1百萬美元)。實際上,這個差額也並不需要每月底或每年底進行清算,因為在商業銀行之間一般都相互提供透支額度,只要不超過這個額度就無需清償。
國際結算的支付工具主要使用的信用工具是票據,一般包括匯票、本票和支票。此外,還有旅行支票和信用卡。
詳可參考 張陶偉編著,《國際金融原理》第一版,1995.9,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⑤ 有關國際貿易進出口還有外匯,國際結算
這個現在主要還是以美元結算(但是現在我國也在推廣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你說的給國內銀行支付人民幣,國內銀行付美金,其實是 你公司在銀行用人民幣購匯,在付出去。
⑥ 在大陸做外貿怎麼接收外匯
你好,奧德盛在這里提供3種形式接收外匯,你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種形式。
一、開設國內外幣銀行賬戶
在國內,個人可以開設一個外幣銀行賬戶,該賬戶可以接收外匯。這種形式對於剛進入外貿行業的個人工作者是適合的,不過對於規模較大的公司則有很多不便,因為這種賬戶的體現和結匯都有其限額,而且賬戶資金不能自由轉出。
二、委託代理公司接收外匯
也有很多小規模的外貿公司和個人直接委託第三方代理機構接收外匯,這種形式需要向被委託方繳納一定數額的代理費用。而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選擇口//碑良好、有較高/誠/信/度的正/規/公司,避免出現款項被詐/騙/或被拖欠的情況。
三、開設香港公司賬戶
開設離岸銀行賬戶接收外匯是被普遍高度認可的一種形式,國人以開設香港的銀行賬戶居多。開設香港離岸賬戶的前提必須先注冊香港公司,而香港公司本身對於外貿操作就有相當大的優勢。並且香港公司賬戶資金進出自由、自己可以自由收匯和轉出。
開設香港公司賬戶包括開設香港本地賬戶及離岸賬戶兩種形式,對於這兩種形式的區別,建議向奧德盛咨詢。
⑦ 在國際貿易中,發生外匯余額的變動時,年末結算用哪個匯率水平如何建立匯率損益科目
企業選用匯率有二種,一種是變動匯率,就是每次業務當時的匯率,一種是固定匯率,就是每月一日時的匯率作為當月全部業務的匯率.
企業不管用哪一種匯率,都要設立"匯兌損益"賬戶.
匯兌損益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外幣貨幣性項目因匯率變動而形成的收益或損失。
二、本科目一般無明細科目。
三、匯兌損益的主要賬務處理:
本科目借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失,貸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收益。期末各外幣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應按照期末匯率摺合為記賬本位幣。按照期末匯率摺合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外幣科目余額之間的差額,如為貸方余額,借記外幣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借方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外幣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⑧ 對外貿易運輸方式和費用
轉自他人
一、自營出口貨物的會計核算
一、國內貨物采購業務的帳務處理
根據《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國內購進用於銷售或出口的貨物的進貨原價為采購成本,購進貨物所發生的進貨費用,包括貨物到達交貨地車站碼頭以前支付的各項費用和手續費,計入經營費用。
1、購進貨物驗收入庫,同時支付貨款時,
⑴採用支票、銀行匯票等票據結算的,
借:商品采購
經營費用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稅額記帳)
貸:銀行存款或其他貨幣資金
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
貸:商品采購
⑵採用商品匯票等結算方式的,
借:商品采購
經營費用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交貨費用)
應付票據(商品進價+進項稅額)
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
貸:商品采購
2、購進商品的溢余和補缺
⑴購進商品發生溢余時,
借:庫存商品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查明原因,分別不同情況處理:
A.屬於自然溢余,抵減「經營費用」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經營費用-商品溢余
B.屬於供貨單位多發商品,本企業同意補作購進,補付貨款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C.屬於供貨單位多發商品,本企業不同意補作購進,應按溢余金額減少庫存,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庫存商品
同時將溢余的商品作為代管商品處理。
⑵購進貨物發生短缺與損耗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商品采購 (進價)
查明原因後,分別處理:
A.屬於正常損耗,不作「進項稅額轉出」;
B.屬於應由供貨單位、運輸部門、保險公司或其他過失人負責賠償的損失,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C.屬於無法收回的其他損失(經批准後列作「經營費用」)
借:經營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D.屬於自然災害或責任事故造成的損失,應將扣除殘值和保險公司賠款後的凈損失轉作「營業外支出」。
借:營業外支出
銀行存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二、銷售出口貨物業務的帳務處理
1、商品托運出口
⑴出庫待運時,
出口企業儲運及業務部門根據分工按出口合約或信用證規定,做好包裝等工作,並備妥發票、裝箱單以及其他出口單證後,應即開具出庫單交由對外運輸單位,辦理出口待運手續。財會部門應根據出庫憑證,作會計分錄。
借:待運和發出商品-××商品
貸:庫存商品
⑵出口交單時,
出口商品已經裝船裝車並取得已裝船提單或鐵路運單時,儲運部門應即根據信用證或出口合同規定,將全套出口單證向銀行辦理交單手續,同時將出口發票註明交單日期,送財會部門據以作銷售處理。
借:應收外匯帳款-有(無)證出口-美元
-人民幣
貸:自營出口銷售收入-人民幣
⑶結轉銷售進價,
對已裝運出口的商品在向銀行交單轉銷售收入時,應即結轉銷售進價。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商品類別
貸:待運和發出商品
或 貸:庫存商品
或 貸:應付帳款-供貨單位(貸款部門)
或 貸:加工商品-加工單位-××商品
⑷出口收匯時,
銀行收到出口企業全套出口單證經審核無誤後,即按規定向國外銀行辦理收匯或托收手續。銀行在收妥外匯後,即按當日現匯買入價折人民幣,開具結匯水單將人民幣轉入出口企業帳戶,出口企業據以作會計分錄。 借:匯兌損益
銀行存款
貸:應收外匯帳款-有(無)證出口-美元
-人民幣
2、支付國外費用
⑴國外運費
商品裝運出口後,出口企業收到對外運輸單位收取外幣運費單據時,應向外匯銀行申請外匯劃撥收款單位,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或貸方用紅字記帳)
貸:銀行存款
⑵國外保險費
出口企業收到保險公司送來出口運輸保險單或發票以及保險費結算清單時,即應作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或貸方用紅字記帳)
貸:銀行存款
⑶國外傭金
國外傭金是根據出口合同規定的傭金率為付佣方式進行支付的。付佣方式一般有三種:
A.明佣。它是根據成交的價格在出口發票上註明的內扣傭金。在會計上可按出口發票所列貨款的凈額作「自營出口收入」
B.暗佣。它又稱發票外傭金,是指不走出口發票上列明的傭金,而是在買賣合同中規定傭金率和支付方法。這種傭金一般是支付給中間商或代理商的。支付方法有兩種,一是議付傭金,另一種是出口方收妥全部貨款後,將傭金另行匯往國外。財會部門收到業務部門送交的有關單據時,分別支付方法,作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或貸方用紅字記帳)
貸:應付外匯帳款-應付傭金
採用議付傭金的,由於銀行已代扣應付傭金,在收匯時已將議付的傭金在「應收外匯帳款」中直接扣減,當時收匯時作會計分錄,
借:匯兌損益
銀行存款
應付外匯帳款-應付傭金
貸:應收外匯帳款-有(無)證出口
採用匯付傭金的,在收妥貨款後對外支付,並作會計分錄,
借:應付外匯帳款-應付傭金
貸:銀行存款
C.累計傭金。它是指出口企業對包銷、代理客戶簽訂合約,規定在一定時間內推銷一定數量(或金額)以上的某種商品後,按其累計銷貨金額和傭金率支付給客戶的傭金。支付時,作會計分錄:
借:經營費用-累計傭金
貸:銀行存款
⑷預估國外費用
季度預估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或貸方用紅字記帳)
貸:應付外匯帳款-應付傭金
其他應付款-預估國外運保費
季度預估後,次季實際支付運保費時,可先沖轉原分錄,再按以上規定作會計分錄。
3、支付國內費用
出口商品在托運以後,發生的出倉運輸、裝船等費用,包括有關商品自所在地發運至邊境、口岸的各項運雜費,均應憑各項原始單據支付,並按費用不同性質,分別以有關經營費用、管理費用科目處理,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經營費用
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4、出口銷售退回
商品出口銷售後,如因各種原因,經雙方協商同意,退回原貨或另換新貨,或退貨後轉內銷處理,出口企業應分別不同情況進行財務處理:
⑴對已同意全部退回的商品,業務部門在收到對方裝運提單時,應即交由儲運部門辦理接貨及驗收、入庫等手續,財會部門應憑退貨通知單,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或貸方用紅字記帳)
貸:應收外匯帳款
或 貸:應付外匯帳款
同時沖銷原銷售進價,即作:
借:庫存商品
貸: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已申報退稅的出口貨物到其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出口商品退運已補稅證明》,補交應退稅款。補交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自營出口銷售成本(消費稅)
貸:自營出口銷售成本(按征退稅率之差計算)
銀行存款
⑵如退回調換商品,不論部分或全部,除應先按上述①作沖轉銷售成本分錄外,在重新發貨時,應按自營出口同樣作銷售收入及成本的帳務處理。有時如調換的出口貨物不變更品種、數量,對原銷售進價影響不大,也可以簡化帳務處理。
對已申報退稅的出口貨物,到其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出口商品退運已補稅證明》,補交應退稅款,會計分錄同上。更換的貨物重新報關出口後,再按規定辦理申報退稅手續。
⑶如退回的出口貨物轉作內銷處理,出口企業除按①作沖轉銷售成本分錄外,對已申報退稅的應按規定持有關證明到其主管的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出口商品退運已補稅證明》,補交應退稅款,同時申請《出口轉內銷證明單》。作如下會計分錄:
補交應退的稅款時,會計分錄同上。
出口企業取得《出口轉內銷證明單》後,按有關金額計算內銷貨物的進項稅額,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收出口退稅 (按退稅率計算)
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按征退稅率之差計算)
三出口貨物退(免)稅的帳務處理
出口企業將出口貨物的退稅憑證(主要有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發票、收匯核銷單、增值稅專用發票、出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專用繳款書等,下同)收齊,並按要求裝訂成冊,填列《出口貨物退(免)稅申報表》後,按期向其主管的稅務機關申報退稅。
1、出口企業申報出口退稅時,應根據購進出口貨物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金額或出口貨物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上註明的金額和出口貨物的退稅率計算申報的應退增值稅,根據《出口貨物消費稅專用繳款書》上註明的稅款確定應退的消費稅後,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
-消費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指消費稅)
2、出口企業申報出口貨物退稅手續後,應根據出口貨物購進金額和出口貨物征稅率與退稅率之差,計算出口貨物不得退稅的稅額,同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實際收到退稅款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
-消費稅
4、對不符退稅規定、退稅憑證不全或其他原因造成無法退稅的,應調整出口銷售成本,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應收出口退稅-消費稅
5、對已申報退稅的出口貨物,實際收到出口退稅如與原申報退稅數不相符時,應調整差額,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貸: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
-消費稅
6、對已辦理申報退稅的出口貨物,如發生退關或退貨的,出口企業應按規定到其主管的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商品退運已補稅證明》,根據其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應補交稅款,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自營出口銷售成本(消費稅)
貸:自營出口銷售成本(不予退稅)
(按征退稅率之差計算)
銀行存款
對出口企業尚未申報退稅的退關退貨,不應補交稅款,也不作上述會計分錄。
[例1]外貿企業自營出口貨物的會計核算
1、某進出口公司,購進商品已驗收入庫,貨款採用銀行匯票支付,取得准予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1份,註明的金額30萬元,註明的稅額5.1萬元,支付經營費用10萬元,財會部門根據有關票據,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 300,000.00
經營費用 10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000.00
貸:銀行存款 451,000.00
商品驗收入庫,作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 300,000.00
貸:商品采購 300,000.00
2、根據合約規定出口上述外購待運×商品-批計10,000打,成本單價每打人民幣30元(不含增值稅),財會部門應根據收到的出庫憑證,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待運和發出商品—×商品 300,000.00
貸:庫存商品—×商品 300,000.00
3、上述出口商品發票金額為USD50,000.00(CIF)價,財會部門應根據出口發票所列收款原幣金額及當日或前一天銀行現匯買入價(注1美元=人民幣8.28元)摺合人民幣,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外匯帳款—客戶名稱 USD50,000 414,000.00
貸:自營出口銷售收入—×商品 414,000.00
4、結轉上述出口商品銷售進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商品 300,000.00
貸:待運和發出商品—×商品 300,000.00
5、銀行在收妥外匯後,即按當日現匯買入價(注1美元=人民幣8.26元)摺合人民幣,開具結匯水單將人民幣轉入該公司帳戶,計算匯兌損益,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匯兌損益 1,000.00
銀行存款 413,000.00
貸:應收外匯帳款—客戶名稱 USD50,000.00
414,000.00
6、上述出口商品支付海運費港幣25000.00元(當日港元銀行賣出價1港元=人民幣1.11元),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商品 27,750.00
貸:銀行存款 27,750.00
7、上述出口商品支付海運保險費USD500.00(當日銀行賣出價1美元=人民幣8.27元),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商品 4,135.00
貸:銀行存款 4,135.00
8、上述出口商品應付國外中間商2%傭金(按出口交單日轉售時銀行買入價1美元=人民幣8.27元),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商品 8,270.00
貸:應付外匯帳款—客戶名稱 USD1000.00
8,270.00
9、上述出口商品支付市內運雜費人民幣5,200.00元,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經營費用—運雜費 5,200.00
貸:銀行存款 5,200.00
10、上述出口商品申報退稅時,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 45,0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45,000.00
同時結轉出口貨物不得退稅的稅款,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不予退稅) 6,0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6,000.00
11、由於種種原因,經雙方協商,上述出口商品同意全部退回,財會部門應憑退貨通知單,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 414,000.00
貸:應付外匯帳款—客戶名稱 USD50,000.00
414,000.00
同時沖銷原銷售進價,即作:
借:庫存商品 300,000.00
貸: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300,000.00
如退回的出口貨物已申報退稅,應補交退稅款(設退稅率為15%),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51,000.00
貸:自營出口銷售成本(不予退稅) 6,000.00
銀行存款 45,000.00
12、實際收到退稅款40,000.00元,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40,000.00
貸: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 40,000.00
13、經稅務機關審核,對已申報上述出口貨物應退稅款中,其中5,000.00元,屬企業計算有誤,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5,000.00
貸: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 5,000.00
14、企業出口另外一批商品,由於退稅憑證不齊,造成無法退稅,計應退稅款30,000.00元,應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30,0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0,000.00
下面用「丁」字式欄反映外資企業自營出口業務「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會計科目核算的全過程。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借方 貸方
①51,000.00 ⑩45,000.00⑩6000
¡51,000.00 ∑51,000.00
二、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的會計核算
進料加工是指出口企業自行(或委託其他單位)進口原輔料件,通過自行加工或以委託、作價形式加工成品後再行復出口的業務。進料加工實際上經歷三個過程,即:進口、加工及復出口。在會計核算上,復出口的會計處理同自營出口貨物,對其進口、加工過程及申報退稅,按以下進行帳務處理:
一進口原輔料件業務的帳務處理
1、報關進口
出口企業應根據進口合約規定,憑全套進口單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商品采購-進料加工-××商品名稱
貸:應付外匯帳款(或銀行存款)
支付上述進口原輔料件的各項目內直接費用,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商品采購-進料加工-××商品名稱
貸:銀行存款
⑨ 國際貿易交易完成後,賣方出貨所得的外匯收入可否不立即兌換為本幣
你好,你這1萬美金是貨款嗎? 客戶打過來可以不用及時結匯,但是不能拖的太久,因為外匯局那邊需要核銷的。只有結匯後才能核銷。核銷期限是出口日後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