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主要期貨市場有那幾個
期貨市場:
上海期貨交易所
上海期貨交易所是依照有關法規設立的,履行有關法規規定的職責,受中國證監會集中統一監督管理,並按照其章程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黃金、銅、鋁、鋅、燃料油、天然橡膠、鋼材等七種期貨合約。
大連商品交易所
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是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成立以來,大商所始終堅持規范管理、依法治市,保持了持續穩健的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交易品種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啤酒大麥,正式掛牌交易的品種是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中金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金融期貨交易所。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成立,對於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發揮金融市場功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上市的期貨品種為股指期貨(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
鄭州商品交易所
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是經中國國務院批準的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在現貨遠期交易成功運行兩年以後,於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期貨交易。1998年8月,鄭商所被中國國務院確定為全國三家期貨交易所之一,隸屬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垂直管理。上市交易的期貨合約有小麥、棉花、白糖、精對苯二甲酸(PTA)、菜籽油、綠豆等,其中小麥包括優質強筋小麥和硬冬白(新國標普通)小麥。
FX168財經網為外匯黃金原油期貨資訊以及行情,並且有相應的技術分析。
Ⅱ 期貨的缺點是什麼
期貨的缺點:
1、杠桿作用很大。所以,現貨市場價格的輕微波動對期貨的影響很大,如果現貨市場價格的波動對期貨不利的話,就必須要追加保證金。如果不追加,就會被強行的平倉如果現貨市場價格波動對其不利,就必須追加保證金。如不追加,則被強行平倉,損失巨大。
2、對未來現貨市場的投資或者規避風險就是期貨。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不確定性使期貨投資難以把握。
3、目前中國的期貨發育還不完善(特別是金融期貨)。因此,存在一定的制度上缺陷的風險。
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
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
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大部分人認為對期貨的不恰當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以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這是不正確的看法,可以同時做空做多,才是健康正常的交易市場。
Ⅲ 誰對「我國股票市場和商品期貨市場的聯動性」有研究分享一下觀點看法吧
這個分析要全面的話工作量可能比較大。不同時段的相關性表現不一樣,你可以試試打開一個文華軟體,在文華加權(7186)的頁面疊加上證指數,觀察他們的歷史運行走勢。也許能給你一個直觀的感受。
但是,不同的指數運行的走勢對同一事件的反應靈敏度不同,股票和商品期貨畢竟不是同一類品種。股票更多的受到貨幣的供給因素以及市場的參與氛圍影響,而商品期貨價格波動更多的和市場需求和供應角度緊密相連,兩個品種有著不同的屬性和使命,制度建設的完善程度和利用這一市場的人群的能力和目的也不一樣。
說的有點多,希望能有幫助。
如果你要截圖,M我發給你。
Ⅳ 我國的商品期貨有哪些種類
商品期貨主要包括農副產品、金屬產品、能源產品等幾大類。那麼,目前國內可以上市交易的商品期貨的種類有哪些呢?
(1)上海期貨交易所:銅、鋁、鋅、天然橡膠、燃油、黃金、鋼材期貨、白銀期貨。
(2)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豆粕、豆油、塑料、棕櫚油、玉米、pvc期貨、焦炭
(3)鄭州商品交易所:小麥、棉花、白糖、pta、菜籽油、稻穀期貨、甲醇期貨
更多內容參考天狼星商品期貨網
Ⅳ 美國政府對期貨市場的監管模式對我國完善期貨市場監管體系有何借鑒意義
1. 美國期貨市場的監管模式
l 1974 年以前,美國期貨市場都由交易所自我管理,交易所通過執行各種規則和發揮理事會、專業委員會及各職能部門的作用,有效實施自我管理。
l 20 世紀70 年代期貨交易品種擴大到金融產品後,由政府、期貨業協會和交易所組成的三級監管模式逐步形成。
l 1974 年美國國會在原來《商品交易所法》的基礎上通過了系統嚴密的《商品交易委員會法》,並成立了全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CFTC 是美國期貨市場最高權力和監管機構,它通過制定嚴密高效的法規貫徹實施國會通過的法律,宏觀上對市場參與者進行管理。
l 1981 年美國期貨業協會(NFA)注冊成立,協會會員遍及期貨公司、咨詢顧問、基金經理、結算銀行、交易所、社會公眾及有關商業機構,具有充分的廣泛性。期貨業協會代表著整個行業各方面的切身利益,真實反映著行業的呼聲和要求。在美國三級監管模式中,在政府宏觀管理下,交易所和期貨業協會的自律管理至今一直發揮著市場管理的基礎和核心作用。
中國期貨市場是適應現貨貿易的需要在遠期現貨市場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最早的鄭州商品交易所和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就是以原有現貨批發市場為依託成立的。在舊的計劃經濟條塊分割的格局下,在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支持下建立期貨市場是歷史的必然。
l 在1992-1998 年期間,中國期貨市場的政府監管實質上也主要是由各自的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實施的,同時交易所自我管理發揮著重要作用。當時在此背景下,各期貨交易所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新品種不斷推出,市場規模逐年擴大。當然,其中存在的問題也很快暴露出來,一是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難以實現專業化管理,有時為了追求地方和行業利益,對交易所放任不管;二是市場缺少應有的法律法規,導致交易所自律管理無所遵從,有些交易所過分追求市場規模和短期利益,甚至縱容過度投機和違規操縱行為,市場功能受到較大扭曲。所以,在此期貨市場多頭分散管理期間,國務院從1993 年開始多次發布行政命令,停止了大部分上市品種的交易,交易所也由15 家減少到3 家。
l 1998 年以證監會為中心的集中監管模式形成。中國期貨市場的清理整頓基本結束,原來隸屬於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交易所正式收歸證監會。此後,1999 年6 月《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頒布,中國證監會也出台了關於交易所、期貨公司等四個配套管理辦法,進一步確定了以中國證監會為中心的集中監管模式。這種監管模式是與清理整頓的歷史階段相適應的,它把中國期貨市場由盲目、無序發展導向了理性、有序發展的軌道。
l 以政府監管為主,還是以自律監管為主,目前已是中國期貨市場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政府監管而言,政府監管具有統一性、權威性、強制性,能夠切實貫徹落實國家法律法規,克服市場失靈,保護市場參與者合法利益,維護市場長期穩定發展。但是,政府監管也具有被動性、滯後性、突然性和不可逆性。行政監管只能是事後干預,突然採取行政干預容易給市場帶來硬傷和後遺症,干預過多過細容易導致市場低效率和無活力。所以,以政府監管為主,只能是在期貨市場出現混亂、偏差和風險時採取的階段性政策,一旦市場恢復了有序發展,政府應主要用法律法規對市場進行宏觀管理,讓市場充分發揮自律管理職能。以自律管理為主,可以減輕政府部門的壓力,分散市場監管風險,有利於市場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完善。
近十年來,世界期貨市場國際化、一體化步伐加快,成功的期貨市場監管模式也呈現出趨同性:
l 從監管體制看,三級監管模式已被各國普遍認可。這種分層化監管,有助於環環相扣,層層控制,互相制衡,分散風險,有利於不同層次藉助於市場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對市場綜合監管。
l 從監管重點看,大多都把交易所和行業協會的自律管理作為期貨市場監管的基礎和核心力量,尊重市場規律,保證監管的市場化和靈活性。
l 從監管的手段看,各國都強調政府要從宏觀上對市場進行法制化管理,保證期貨市場發展的有序性、穩定性和持續性。
l 從發展角度看,各國都在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總結監管經驗教訓,分析檢查各自監管模式的有效性,在實踐中對其不斷進行改進和調整,從而更好的保護期貨市場的競爭性、高效性和流動性,提高為市場參與者服務的水平。
哥們你是寫論文用吧,不給分真心有點少。
這是中大高博士的論文,摘了一部分給你了,希望有用
Ⅵ 為什麼很少人做商品期貨
期貨的主要功能是給企業做套期保值的,當然裡面也有好多資金在是做投機,賺取差價,但由於商品期貨受國際大金融形式和重大事件的影響比較大,不確定性很高,風險是很大的。而且期貨是保證金交易,杠桿放大了收益的同時也放大了風險。所以綜合來說商品期貨由於種種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所以做商品期貨的人比之於做股票投資的人來說就要少些了。
Ⅶ 我國商品期貨交易所有幾家
商品期貨交易所有三家: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
還有剛成立沒多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關於期貨方面的共有四家。
上海:鋁,銅,油,膠
大連:大豆一號、大豆二號、玉米,豆油,豆粕
鄭州:棉,糖,強筋小麥,硬冬小麥
一般品種在正常情況下收取的保證金是5%。
漲跌停板一般在3%—4%。
Ⅷ 誰能告訴我商品期貨有什麼優勢
期貨,就是一種合約,它與現貨相對,而這種合約所對應的現貨可以是某種商品,也可以是一種金融工具,還可以是一種指標,而期貨交易則是經濟發展的產物。期貨交易有什麼利弊?下面就來介紹一下。
期貨交易是在現貨交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與期貨交割不同,它是通過交易所買賣期貨合約的一種交易形式。既然是一種交易,就會有盈利和虧損,期貨交易有什麼利弊呢?
首先,先介紹一下期貨交易的優點:
第一,流動性強,收益高。股票的流動性比較強,投資者可以隨時買入或者賣出,資金的流動性增強,收益的水平也就有一定的提升。
第二,可以降低損失。一般情況下,股票的收益是不固定的,它跟隨公司的收益變化而變化,而在通貨膨脹的時候,公司的收益增長率一般大於通貨膨脹率,這時候股東的股利就可以抵消因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
第三,可以控制股份公司。投資者是公司的股東,就有權利參加公司的相關活動,當投資者的股份占額較大時,就有控制股份公司的權利。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優點就會有缺點,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期貨交易的弊端。
第一,期貨交易制度的不完整。我國的交易制度都是當天買入在第二天才能賣出,這樣一來,這種漏洞就會被利用,眼睜睜的看著被人打壓,自己卻無法出貨,以致於造成虧損。
第二,做空機制沒有限制。股指期貨的推出,是希望減少甚至避免單邊上漲,但由於做空機制沒有受限,就會使股票市場受壓,股民就會斬倉割肉,最終讓別人趁機得利。
第三,期貨交易市場投機嚴重。一些投資者利用杠桿作用,賺取更多的利益。
以上就是有關期貨交易的知識以及期貨交易中存在的利弊,希望大家能夠利用好它的優點,盡量避免弊端,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Ⅸ 我國能源期貨市場
原油期貨標的商品的選擇。雖然我國將首先從燃
料油期貨入手,但原油期貨將是最終目標。目前,世界三大
原油期貨分別是NYMEX 的輕原油期貨(WTI) 、IPE 的布
倫特(Brent) 原油期貨和東京工業品交易所( TOCOM) 的中
東原油期貨,其標的產品分別是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
北海的布倫特原油和中東地區的原油。由於這三份合約已
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大批套期保值者和機構投資
者的參與,因而我國如果推出以這三種原油為標的的期貨
極有可能遭受失敗。我們應該從國內的原油品種中選擇供
應穩定、安全,且已經形成完善市場的某種原油作為我國原
油期貨的標的商品。大慶原油是一個不錯的備選對象,況
且在1993 年我國推出石油期貨時以大慶原油為標的的原
油期貨取得過巨大的成功。
市場參與者的構成。期貨合約取得成功的一個重
要因素就是存在規模巨大的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我們應
該允許國外的套期保值者進入我國的石油期貨市場規避風
險,這樣能進一步擴大市場的容量。對於國內的機構投資
者,規定其參與期貨市場持有頭寸不得超過其資本金的一
定比率來控制風險, 而對於國外機構投資者, 可以仿效
QFII 的相關規定,給予符合規定的境外機構投資者一定金
額的投資規模,以活躍市場。同時,提高散戶的准入門檻,
將散戶的比率控制在一定的規模以下。
局部和整體的關系。上述分析可知,國外經驗表
明,首先推出的石油期貨合約取得成功後,後繼者難逃失敗
的命運。為避免重復推出帶來的人、財、物方面不必要的浪費,防止國內期貨交易所為了爭奪客戶而惡性競爭,管理部門應杜絕國內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相同或相似燃油期貨產品現象的發生。
近年來,亞太地區石油消費快速
增長,使得亞太地區在世界石油市場
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石油的「亞洲
定價權」也就成為了眾多國家的爭奪
目標。
據了解,目前亞洲地區並沒有成
功的原油期貨市場,這也導致在全球
石油價格體系中一直存在「亞洲升
水」的現象,即中東原油銷往中國等
東北亞地區的價格比銷往歐美地區的
價格每桶要高大約1~3美元。
1999年,日本在東京商品交易所
推出汽油、柴油品種,確立了東北亞
市場的原油基準價格。韓國也增加了
油品交易種類,試圖打造亞洲能源定
價中心。
今年5月5 日,伊朗宣布成立以歐
元計價的石油交易所,試圖改變國際
石油體系的框架,打破業已形成的石
油利益分配格局。卡達計劃建立一
家名為國際商業交易所的能源交易
所,預計2006 年11 月份開業,並提
供電子交易。俄羅斯打算於2007年推
出以盧布計價的原油期貨交易。
西方大國也試圖抓住現在的時
機,控制亞洲石油的定價權。美國的
紐約商業交易所今年准備與阿拉伯聯
合酋長國合作,在迪拜建立石油交易
所,牽制亞洲產生獨立的石油交易機
制和價格形成機制。
中國的機遇與挑戰
有關人士表示,相對日本、新加
坡和印度等亞洲國家而言,中國在建
立區域性的石油交易中心方面有更多
的優勢。但如果不加快建設和完善本
國的原油期貨市場,就有可能失去在
亞太建立原油定價中心的戰略機遇。
據了解,中國不但是重要的石油
消費國,而且年產原油1.7 億噸,是
世界第五大石油生產國。隨著中哈、
中俄原油管道的建成,以及國內石油
儲運和煉制設施的不斷完善,中國在
連接中東、中亞石油生產國和東北亞
主要石油消費國的能源陸路通道中將
處於越來越有利的樞紐地位,有很大
可能發展成為亞洲石油中轉、加工、
交易和定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