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量化對沖是天使還是魔鬼
從廣義而言,凡是藉助現代統計學和數學的方法,從龐大的歷史數據中選擇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事件以形成策略,然後用數量模型驗證及固化這些規律和策略,最後嚴格執行的方式,都可以稱為量化交易模式。
在中國,從2004年第一隻公募量化產品成立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根據華寶證券的統計,2014年通過信託平台發行的量化對沖基金達到522隻,另外還有72隻券商資管產品發行,保守估計2014年全年新發行的量化對沖產品就超過600隻。
從客觀條件而言,量化交易的實現必須具備四個條件:充分的市場流動性;強大的計算設備;快速的網路;低廉的手續費。在當下的中國,技術和費用都是可以通過「投入」解決的問題,但一些中國特色的障礙仍需直面。
一是原始數據質量不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由於金融市場歷史有限,很多公司或產品的數據不全面,而且規范性也有所欠缺。
二是可選擇的工具有限。以境內證券市場為例,股票期權仍屬試點階段,如果是跨境套利,則在監管和轉換上均有成本,別的暫且不提,僅資金進出、境內外兩個賬戶的資金調配、市場假期不同的處理,就需要境內外雙方的磨合。
三是總體規模太小,流動性不夠。以對沖基金為例,根據華寶證券的測算,截至2014年底,國內量化對沖私募的管理資產規模約1500億元,與全球2.7萬億美元的規模相比,約佔0.9%,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四是廣大投資者對量化的認識仍然不足。量化基金往往以風險中性策略為主,好處是不論牛市還是熊市都更易獲得穩定收益,但壞處是在大盤單邊上揚的環境里,這點收益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遠不如抓住一隻大牛股來得強。
第五點也可以說是最主要的一點:人才儲備缺乏。從主觀條件來看,策略的制定,最終考驗的是對市場的了解,以及量化人才本身具備的能否將「想法」轉化為「實際」的能力。在華爾街,大批物理、數學、計算機背景的專業人士投身於量化交易。甚至有人戲稱,物理博士可能在實驗室,也可能在華爾街做模型,而在中國,類似高端人才的儲備及與金融業的融合明顯不足。
量化路上的新難題
即便水土不服的問題得到解決,也並不是傍上了量化就可以躺著賺錢了。未來之路究竟如何,恐怕還需要認真思考以下一些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系統一旦出現程序故障,是否會帶來殺傷性的沖擊?
2010年5月6日,高頻、演算法和交易機器人突然出現失控,聯手製造了臭名昭著的道瓊斯市場崩盤,俗稱 2:45閃電崩潰(The Flash Crash of
2:45 p.m.)。道瓊斯工業指數在五分鍾內下跌了近1000點,整個市場9%的財富瞬間蒸發。當時,大多數高頻量化交易公司都從中大賺了一筆。
2012年8月1日,曾經是行業標桿的Knight Capital則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由於新使用的交易軟體突然出現故障,
45分鍾內,Knight買賣了價值約70億美元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平均每秒約260萬美元。每次買進時,計算機演算法就會提高市價,而其他公司當然樂見接盤俠的出現,於是Knight被迫花費了4.4億美元來彌補錯誤,公司市值下跌40%,最終導致被收購。
在中國,「光大烏龍指事件」可謂一次史無前例的負向試驗。2013年8月16日,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的套利策略系統發生邏輯判斷失誤,導致出現價值234億元人民幣的錯誤買盤,成交約72億。當日,上證綜指一度上漲5.96%,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等權重股盤中一度漲停。雖然其後公司沽出ETF與股指期貨
,依然對當日中國A股市場造成巨大沖擊,並為公司帶來1.94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第二個問題是:即使系統無瑕疵,模型本身是否會老化?
量化交易主要依賴於數學模型的設計與執行。一個好的量化交易策略可以挖掘出別人尚未發現的市場機會,並及時抓住該機會獲取收益。但一個現實是,套利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一個零和市場,如果市場參與者紛紛看到了這個機會,並陸續琢磨出相應的投資程序,則盈利空間必然很快壓縮。換句話說,模型也面臨著老化的壓力。
一般而言,成熟的量化投資部門會設有一個策略模型池,其中包括了許多的交易策略,每一個或者多個交易策略對應一個市場產品、市場行業或者市場特徵。為了提升整體盈利能力,一種方法是完善交易策略池,使用動態方法調用不同的策略,在多種策略上實現資金的動態分配;另一種方法是對每一個模型進行完善升級。但這個升級過程是否有效,對人力資本的考驗非常巨大。
當市場進階到成熟階段,套利機會基本被抹平,那麼只能從「工具」下手進行提升。比較典型的就是具有短持倉特徵的高頻交易模式。當年收購騎士的另一家量化交易巨頭Getco,是被公認為在速度方面具有無可比擬優勢的演算法交易公司。公司為保持幾毫米的優勢花費巨大,但問題是:別的公司也同時在這么做。競爭從未停止,最終結果就是越先進,邊際利潤越稀薄
2. 量化對沖的量化對沖基金特點
量化對沖產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1、投資范圍廣、投資策略靈活;2、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3、更好的風險調整收益;4、與主要市場指數相關性低、具備資產配置價值。
1、投資范圍廣、投資策略靈活普通公募產品由於投資范圍受限,參與衍生品投資的比例較低,例如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指引》規定,基金持有的買入股指期貨合約價值不得超過基金凈資產的10%,基金持有的賣出期貨合約價值不得超過基金持有的股票總市值20%。且必須以套期保值為主,嚴格限制投機。而對於部分私募量化對沖產品(如私募基金、公募專戶、)而言,不僅可以在現金、銀行存款、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金融衍生品、商品期貨等各類資產間靈活配置,而且沒有投資比例上的限制,極大地提高了投資的靈活性。
2、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由於公募基金有投資范圍和倉位限制,如股票型基金不得低於60%的規定(部分基金更高),只能靠買入持有或者降低倉位管理資產,更多是靠天吃飯,使得在下跌行情中無法避免系統性風險,因此公募產品業績的考核一直更加註重相對收益排名,於是造成前述某些基金雖然跑贏了市場但依然虧錢的窘境。而對沖基金投資策略靈活,可以通過做多/做空、股指期貨對沖等方法降低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無論市場上漲還是下跌,均能獲取一定風險下的絕對收益,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另一方面,近些年來我國A股市場始終處於弱勢震盪狀態,行業板塊之間輪動特徵明顯,因此公募產品業績波動巨大,今年業績第一的基金明年很可能倒數第一,大有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之態勢。受此影響,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愈發降低,其對穩健收益的追求愈發迫切,絕對收益產品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重視和歡迎。
3、更好的風險調整收益通過比較海外對沖基金和主要市場指數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到,長期中各類策略對沖基金的累計收益均超於了主要市場指數,均實現了正年化收益率。在市場下跌時,對沖基金也體表現一定的抗跌性,如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整體來看,對沖基金在獲取穩定收益的同時提供了更好的防禦性。從風險調整後收益指標來看,各類對沖基金的夏普指數和索丁諾指數均大於主要市場指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對沖基金之間表現也有所差異,單純收益角度來看,事件驅動策略對沖基金錶現最好,過去13年間累計收益達321.19%。而採用相對價值(套利)策略的對沖基金夏普比率最高為1.96,較其他策略的對沖基金有更好的風險調整後收益。
4、與主要市場指數相關性低、具備資產配置價值考察過去13年間各對沖基金指數與全球主要市場指數的相關性可以看到,除恆生指數外,對沖基金與主要市場指數間的相關性都比較低,其中日經255和法國CAC指數與各對沖基金指數均呈負相關,因此將對沖基金加入投資組合後可以降低組合整體的收益波動並提高組合的風險調整後收益。另外,各類對沖基金指數間的相關性較高,因此在採用不同策略的對沖基金間配置不能有效降低組合的整體風險。
3. 股指期貨量化對沖深度貼水是什麼原因
目前國內對沖手段有限,採用股指期貨對沖,屬於股指期貨的賣方,也就是遠期空頭。無論在交易所集中競價還是做市,正常的供需打破,供給大於需求,造成了貼水。另外還有一點,因為國內的對沖手段有限,容易造成搶跑,進一步造成了貼水。據相關研究顯示,在股指期貨未受限制的幾年,靠股指期貨貼水能拿到12%年化的收益。進一步的研究,你可以在Ricequant平台來實現,尋找其中的套利機會。
4. 最近經常聽人提起量化對沖,請問量化投資受熱捧的原因是什麼
量化投資受熱捧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 量化投資產品是一種風險較低同時收益可觀的理財產品。長期來看,年化15%-20%的收益率是可以持續的,而量化投資的最大風險一般在10%-15%左右。量化投資是一種可以長期持續穩定的盈利模式,而這種盈利能力的關鍵在於量化模型的好壞。可以說量化投資更接近科學的領域而不是金融的領域,量化投資的專家基本都是數理和計算機專業畢業,他們的專長是數理分析和數學建模。
二、 量化投資與股票市場的相關性很低,量化產品可以做到不論牛市、熊市、震盪市都賺錢。傳統的陽光私募,一般只能跟隨市場的節奏,牛市賺錢,熊市虧錢,震盪市看擇時的運氣如何。而量化對沖產品則把市場波動全部利用股指期貨的空頭對沖了。是一種不主動選擇入場時間的永遠滿倉的投資方法。
一般來說,量化對沖策略在熊市和震盪市比較容易賺錢,而大牛市有可能跑不贏指數。也就是說投資量化對沖是一種放棄了部分牛市收益去換取熊市和震盪市也能賺錢的策略。所以量化對沖產品更接近固定收益的信託產品,是一種類固定收益產品,非常適合風險厭惡者和機構投資者。
三、 房地產神話和剛性兌付的打破。在中國房地產自2013年進入大拐點後,不論是買房投資還是房地產信託都不再受投資者的熱捧。10萬億房地產信託資金最少有一半要撤出來,而縱觀所有投資市場,只有二級市場有這個容量能夠容納這么多資金,不然這筆資金流到哪裡都會帶來問題,而買慣了房地產信託的投資者是無法接受二級市場的波動性的,所以量化對沖產品成立最佳的承接這筆資金的投資產品。相比之下銀行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雖然收益穩定,但是在降息周期中收益率是遠遠落後於量化對沖產品,年化收益大概4%-6%之間,還跑不贏通脹。
四、 機構投資大量涌現。2014年出現了大量的機構投資者,尤其表現在FOF(組合基金)上。銀行系中,光大銀行2014年7月份成立了第一隻銀行系的組合基金(MOM)產品。目前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也在大力推動FOF業務發展。機構投資者代表最成熟和最理性的投資者,這部分投資者目前主要的資產配置還是以量化對沖的產品為主,機構投資者為量化對沖基金提供了大量穩定的資金,為量化對沖基金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溫床。
5. 股指期貨如何對沖股市,具體如何操作
股指期貨的應用策略主要包括對沖性操作和趨勢操作。特別是對沖操作,更成為機構投資者應用研究的重點。本文就對沖操作效果和效率的關聯關系、關聯系數方面的研究作一探討。
一、對沖的概念
對沖作為股指期貨應用的一種策略,分為防禦性對沖、主動性對沖和綜合性對沖。防禦性對沖又叫被動性對沖,是把對沖操作作為一種避險措施來使用,目的是保護現貨利益,規避系統風險。主要包括完全套期保值和留有敞口風險的不完全套期保值。主動性對沖,是把收益最大化或效率最大化作為目標的對沖策略。主要包括套利策略和系統性投機策略。綜合性對沖又稱混合性對沖,是上述策略的綜合運用,比如把股指期貨的綜合功用融合進股票組合中,形成包含股指期貨的組合投資策略,把股指期貨策略當作風險控制器和效率放大器,從而使得夏普比率最大化,來實現不同時期、不同市場背景下的綜合效果。
二、關聯和系數
研究對沖基本策略,首先要著重研判關聯。股票組合,標的指數,期貨指數客觀上形成一個三維關聯關系。在這個三維體系中,研究方向是兩組關聯關系。即單品種(包括股票組合)和標的指數的關聯,現貨指數和期貨指數的關聯。研究重點是標的指數,因為其「一肩挑兩頭」。
(一)股票組合(包括單品種)和標的指數的關聯
股指期貨標的物有別於商品期貨標的物的主要特徵之一是不可完全復制性。商品現貨可以完全復制標准倉單,只要按照標准倉單的要求去生成,二者不僅可以消滅質量離差而且可以消滅價格離差。股票組合與股指之間的離差是永遠存在的,即使某指數基金嚴格按照滬深300指數的構成比例去組建這個組合,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復制」,因為滬深300指數以分級靠檔派許加權法計算的權重比例,每個撮合節都在變,是個序列變數。所以只能做到「逼近」,比如跟蹤指數的ETF基金。機構投資組合的品種中通常包括滬深300成分股之外的股票,收益率離差就更難以避免了。這個特徵可以派生出兩個概念:第一,商品期貨對沖操作的目標是價格風險,而股指期貨對沖的目標是價格風險中的系統性風險;第二,由於股指期貨的現貨價格形成於證券市場,是集中交易的結果,具有權威性、准確性、動態性和唯一性,因此更方便於建立數學模型來研判他們之間的關聯系數。而關聯系數就是對沖紐帶中的第一個環節。股票組合和標的指數的關聯可以用三個指標做定量化研究:撬動系數、貝塔系數、樣本誤差系數。
1.撬動系數。
單品種和指數的關聯研究一般有兩個實現途徑:一是動因分析,二是常態(現象)分析。動因分析主要著眼於股指的波動構成因素和反作用,常態分析主要著眼於通常狀態下的關聯程度的概念。動因分析是主動性對沖的關鍵,常態分析是防衛性對沖的要點。撬動系數是動因分析的一個基本指標。
滬深300指數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分股的總調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總調整市值=∑(市價×樣本股調整股本數)。可見影響指數波動的直接動因是成分個股波動。我們把這種對造成指數波動的直接影響力進行解析稱為動因分析。根據滬深300指數的形成機制,可以逆運算撬動系數,表達式為:撬動系數=(市價×樣本股調整股本數)×指數市價/∑(市價×樣本股調整股本數)。
撬動系數是一個構成滬深300指數成分的重要性程度對比指標,是該品種或者股票組合收益率占指數收益率的百分比,靜態意義是在某一時間尺度,我們對其他品種做靜止替代,該品種或組合收益率波動1%對滬深300指數撬動多少個點,也可以表達為撬動幅度,即該品種或組合收益率波動1%對滬深300指數收益率撬動的百分比。此系數可以用來分析指數的歷史波動,也可以通過因素解析研判和預測指數未來的波動
6. 量化對沖基金有什麼風險
量化對沖產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1、投資范圍廣、投資策略靈活;2、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3、更好的風險調整收益;4、與主要市場指數相關性低、具備資產配置價值。
1、投資范圍廣、投資策略靈活普通公募產品由於投資范圍受限,參與衍生品投資的比例較低,例如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指引》規定,基金持有的買入股指期貨合約價值不得超過基金凈資產的10%,基金持有的賣出期貨合約價值不得超過基金持有的股票總市值20%。 且必須以套期保值為主,嚴格限制投機。而對於部分私募量化對沖產品(如私募基金、公募專戶、)而言,不僅可以在現金、銀行存款、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金融衍生品、商品期貨等各類資產間靈活配置,而且沒有投資比例上的限制,極大地提高了投資的靈活性。
2、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由於公募基金有投資范圍和倉位限制,如股票型基金不得低於60%的規定(部分基金更高),只能靠買入持有或者降低倉位管理資產,更多是靠天吃飯,使得在下跌行情中無法避免系統性風險,因此公募產品業績的考核一直更加註重相對收益排名,於是造成前述某些基金雖然跑贏了市場但依然虧錢的窘境。 而對沖基金投資策略靈活,可以通過做多/做空、股指期貨對沖等方法降低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無論市場上漲還是下跌,均能獲取一定風險下的絕對收益,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另一方面,近些年來我國A股市場始終處於弱勢震盪狀態,行業板塊之間輪動特徵明顯,因此公募產品業績波動巨大,今年業績第一的基金明年很可能倒數第一,大有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之態勢。 受此影響,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愈發降低,其對穩健收益的追求愈發迫切,絕對收益產品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重視和歡迎。
3、更好的風險調整收益通過比較海外對沖基金和主要市場指數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到,長期中各類策略對沖基金的累計收益均超於了主要市場指數,均實現了正年化收益率。 在市場下跌時,對沖基金也體表現一定的抗跌性,如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整體來看,對沖基金在獲取穩定收益的同時提供了更好的防禦性。從風險調整後收益指標來看,各類對沖基金的夏普指數和索丁諾指數均大於主要市場指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對沖基金之間表現也有所差異,單純收益角度來看,事件驅動策略對沖基金錶現最好,過去13年間累計收益達321。 19%。而採用相對價值(套利)策略的對沖基金夏普比率最高為1。96,較其他策略的對沖基金有更好的風險調整後收益。
4、與主要市場指數相關性低、具備資產配置價值考察過去13年間各對沖基金指數與全球主要市場指數的相關性可以看到,除恆生指數外,對沖基金與主要市場指數間的相關性都比較低,其中日經255和法國CAC指數與各對沖基金指數均呈負相關,因此將對沖基金加入投資組合後可以降低組合整體的收益波動並提高組合的風險調整後收益。
另外,各類對沖基金指數間的相關性較高,因此在採用不同策略的對沖基金間配置不能有效降低組合的整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