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收購整套外匯券

收購整套外匯券

發布時間:2021-10-09 17:42:47

① 請問79年100元的外匯兌換券銀行回收嗎

那如果有外匯兌換券的話建議去二級市場也就是收藏品市場價格翻十倍打二十倍。

② 全套外匯兌換券價格

七九年的外抄匯對換券,很有收藏價值的。
全新挺版 1979年1角外匯券(五星水印)。現價10元左右。
全新挺版1979年1角外匯券(火炬水印)。現價190元左右。
全新挺版1979年5角外匯券。現價10元左右。
全新挺版1979年1元外匯券。現價39元左右。
全新挺版1979年5元外匯券。現價135元左右
全新挺版1979年10元外匯券。現價270元左右。
全新挺版1979年50元外匯券。現價3900元左右。
全新挺版1979年100元外匯券。現價1990元左右。
全新挺版1988年50元外匯券。現價1250元左右。
全新挺版1988年100元外匯券。現價1150元左右。

③ 外匯券是什麼東西

一、外匯券的歷史

外匯券始發行於1980年4月日,止於1994年1月1日,並於1995年1月1日起停止流通。面額分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個券別,全套總面額為316.6元。外匯券分1979年版和1988年版兩種,其中1988年版只有100元和50元兩種面值。外匯券以前作為一般等價物是人見人愛的「寵兒」,今天則成為收藏界的「新貴」。

1988年版100元則在1979年版的基礎上將色調做了調整,以淺綠色作主色調,其它未變。1988年版則以淺褐色作主色調,正面以桂林灕江春色作主題,反映了祖國秀麗迷人的自然風光。1979年版100元券以灰黑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70×170毫米,正面以長城作主題,萬里長城,延綿萬里,景色壯麗,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50元券以紫紅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與五十元一致,正面以桂林象鼻子作主題;10元券,以藍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6×164毫米,正面以長江三峽作主題;5元券以褐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2×158毫米,正面以黃山風光作主題;1元券以綠色、淺綠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8×152毫米,正面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作主題;5角以紫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2×134毫米,正面以北京天壇作主題;1角以褐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48×127毫米,正面以黃果樹瀑布作主題。

外匯券無論面值大小,其背面均為中英文對照的「本券的元與人民幣元等值;本券只限在中國境內指定的范圍使用;不得掛失。」

總之,外匯券完美的設計構想、獨特的雕刻繪畫風格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最後,由於外匯券限量發行,後在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券在市面上停止流通,中國銀行回收,因而流落在民間的數量十分有限。非凡是1979年版的高面值券種稀少,要湊齊一整套全套的外匯券是十分不易的。

友誼商店:當時一戶家庭一個月只能領到四包香煙,新婚家庭才能領到糖吃,更不要說電視機,自行車,你拿著錢還要憑票......但憑外匯券在友誼商店就能買到。

二、外匯券的價值

外匯券的收藏價值主要在於:

1、外匯券是我國改革開放這一非凡歷史時期的記錄和見證,是珍貴的一段歷史的反映。

2、外匯券紙質優良,印製精美,「中國銀行」瀟灑秀美的幾個字又出自書法大家郭沫若之手,圖案表現的都是祖國的美麗河山。

外匯券與第一、第二套人民幣相比,品種較少,價格較低,很適合中小錢幣收藏者投資參與,再加上它的圖案均以我國名勝古跡為畫面,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和收藏價值。目前,每種外匯券的價格都大幅度上升,少則增值五六倍,多則增值幾十倍。非凡是低面值的壹角、貳角、伍角和壹元券,由於市場價比較低,上漲空間大,具有極大的增值潛力,是外匯券中的強勢品種。

三、我國發放過的外匯券

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俗稱「外匯兌換券」、「外匯券」,為中國銀行發行,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流通、特定場合使用,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一種特定貨幣,分為1979年和1988年二個版本,外匯兌換券自1980年4月1日開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使用,中國銀行回收。

附:外匯券樣本圖

④ 外匯券 全套

外匯券每日報價

名稱
面值
市場參考價
收購參考價
備注

五星水印壹角回
0.1元
7元

全品整捆答

火炬水印壹角
0.1元
230元

全品整刀

伍角
0.5元
18.5元

全品整捆

壹元
1元
21元

全品整捆

伍元
5元
160元

全品整刀

拾元
10元
280元

全品單張

79年伍拾元
50元
4500元

全品單張

88年伍拾元
50元
1500元

全品單張

79年壹佰元
100元
2500元

全品單張

88年壹佰元
100元
950元

全品單張

外匯券大全套(10枚)
-----
10500元

全品

去郵幣市場兌換,但是商家收購價格沒那麼高。

⑤ 外匯券的曾經的特權

1993年12月30日一大清早,數十位外國駐華大使、大使夫人以及來華的外商們蜂擁進北京的一家免稅店,焦急地把他們看到的貨架上的一切東西盡量塞滿他們的購物包。
這次瘋狂的購物並非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而是因為前一天晚上央行的一紙公告:12月29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1994年1月1日開始停止發行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盡管央行的通告非常清楚地說明現存的外匯券仍然可以暫時流通,但外匯券的擁有者們還是覺得越快花完手中的外匯券心裡越踏實。
這家位於北京建國門附近的免稅店毗鄰使館區和許多外商辦公的寫字樓。在30日這一天,營業額比平時多了9倍。該店一名姓董的經理在當天接受《中國日報》記者的采訪時說,「生意比聖誕節的時候都紅火,看來我們元旦的假都不能放了」。
在跨國公司雲集的國貿寫字樓里也是一片混亂。許多當時在外企工作的中國雇員的工資都是以外匯券的形式支付的。因此,他們非常急切地想知道他們的老闆是否會彌補由於外匯券停止發行而給他們帶來的損失。雖然理論上講,外匯券應該與人民幣等值,但在黑市上,它們的價值比同樣面值的人民幣高出30%。
「我們都急死了」,一名在香港貿發局工作的中國員工告訴《中國日報》的記者。 1980年4月1日,中國開始發行外匯券。1995年1月1日,外匯券最終退出市場。在這15年間,中國實行了非常獨特的雙貨幣制度——人民幣和外匯券同時在市場上流通。
在改革開放初期,來華訪問的外國人、歸國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日益增多,而中國的市場供應還非常緊張,國內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糧油、肉、布等)還實行定量供應。為滿足來華的外國人及歸僑的需要,中國興建了一批賓館和商店。然而,當時國內是禁止外幣流通的。為了便於他們在這些場所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同時又使他們區別於國內居民,國務院於1980年4月1日授權中國銀行發行外匯兌換券。外籍人士須將所持外幣在中國銀行或指定的外匯代兌點兌換成外匯券,並在指定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離開中國大陸時,他們可以選擇將外匯券換回硬通貨或留著以備下次來華時使用。很多外國人當時都管外匯券叫「旅遊貨幣」。
外匯券有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7種面值,與人民幣等值,背面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風景名勝畫面,如三峽、長城、天壇等。
當時,外匯券是特權貨幣。正如美國愛荷華大學的新聞學教授Kenneth Starck在《畫龍點睛》一書中描寫的那樣,「如果錢能說話,外匯券的聲音比人民幣大50%」。Kenneth Starck於1986年來到中國,在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院教授英語新聞專業的寫作課程。他對外匯券的使用深有體會,有了外匯券,人們在中國就可以買到進口商品,可以在特殊的地方消費,還可以換美元,這些都是人民幣所沒有的功能。
外匯券只能在特定的地方使用,如賓館、友誼商店、免稅店等等;也只有在這些地方,人們才能買到當時被視為奢侈品的高檔貨——人頭馬的洋酒、萬寶路香煙、彩電、瑞士手錶。一些有中國特色的手工藝品和絲綢等也能在友誼商店買到。
但漸漸地,擁有外匯券就不是外國人的專利了。有一些大陸居民從他們的海外親戚朋友那裡能得到一些外匯券。一旦擁有外匯券,他們立刻成為他們的同事、鄰居和朋友眼紅的對象,因為外匯券就是出入友誼商店的特殊通行證。
外匯券的這種特權引起了很多擔憂,甚至是外國人的擔憂。1980年9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查?羅伯遜的來信,「我是一個對現代中國的成就深為欽佩的人,現在向你們寫這封信。最近我在中國作了為期兩周的訪問,剛剛回到美國。所到之處,中國人民的生氣勃勃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到了2000年,四個現代化一定可以實現。但是我必須承認,對外國人的優待和對中國公民的歧視這種不平等的待遇使我深感不安。我指的是對非中國公民發行的外匯兌換券。憑這種外匯兌換券,外國人可以在特殊的旅館住宿,在特殊的餐館就餐,在特殊的商店購買東西——所有這些特殊的地方一律不接待中國公民。這種制度使人想起19世紀時清政府給予外國人的特權。此外,那些專為外國人設立的特殊的等候室等等也似乎是不必要的。作為一個外國人,我對這些特殊待遇感到不安,這些特殊待遇會助長並加深優越感和自卑感。我強烈主張對此給予重新考慮」。
Starck教授在自己的書中將此雙貨幣制度描寫為「令人質疑的」和「有害的」。「外匯券貶低了官方貨幣的價值並鼓勵了黑市交易」,他寫道。
但是,大陸居民仍然試圖用各種辦法來獲得外匯券。自20世紀80年代起,越來越多的中國居民開始走出國門,出國留學或探親,他們需要外匯券來換美元,甚至連學生們考托福的報名費也需要用美元來交。對外匯券和美元的強烈需求直接催生了整整一代倒匯者——俗稱「黃牛」。 整個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外國人在北京或者其他中國主要旅遊城市聽到的最多的招呼也許是「換錢嗎?換錢嗎?」黃牛們冒著坐牢的風險在大陸居民對外匯券的渴望和外國人對人民幣的需求中找到了商機。有了人民幣,外國人就可以在任何商店和餐館消費;而人民幣和外匯券的價差使倒匯成為利潤豐厚的職業——盡管這是非法的。
1994年以前,中國的匯率制度也是雙軌的。一個是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的官方匯率,大概在1美元兌元人民幣,另一個是企業外匯市場匯率,當時大概在1美元兌元人民幣。只有大約20%的外匯交易是按官方匯率來進行的。1994年1月1日,這一雙軌制度被廢除。
但在雙軌制廢除以前,個人可以用外匯券按官方匯率換美元等硬通貨。如果人們手裡只有人民幣,那麼他們只能到黑市上換美元。通常,黑市的匯率比為企業服務的外匯市場價格還要高,常常是1美元約兌9元人民幣。跟美元的黑市匯率相對應,當時外匯券的黑市價通常是130元人民幣換100元外匯券。
黑市的交易常常是在陰暗的小巷裡進行的,要不就是在自由市場的攤位後面。進行交易時,雙方都會警覺地看看對方身後是不是有警察的身影。一旦交易完成,黃牛們迅速將外匯券換成硬通貨再賣給急需美元的大陸居民,而外國人則拿著他們非法得來的人民幣享受出入任何餐館和商店的自由。
興旺的黑市買賣迅速蔓延到了全國。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昆明等旅遊城市都能看到各式黃牛的身影,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他們日夜守候在繁華的商業區或旅遊賓館附近,等待商機的到來。而與此同時,在中國銀行的分支機構外面也總能看到黃牛們攔住任何一個他們認為有可能成為他們顧客的行人。「要外匯券嗎?」他們常常會主動地問。
甚至在央行宣布1994年匯率並軌、停止發行外匯券後,黃牛黨也沒有銷聲匿跡。大陸居民仍然沒有官方渠道去購買美元,而對美元的需求越來越高,於是黃牛們依然能找到生存的空間,只不過他們的問題從「要外匯券嗎?」改成了「要美元嗎?」
直到1998年中國開始逐漸放開個人購匯,情況才開始有所改變。當年,外管局規定個人因私出境一次可購匯2000美元。2003年9月,這一額度提高到個人因私出境6個月以內為3000美元,6個月以上為5000美元。2005年8月,上述個人購匯額度分別被提升為5000美元和8000美元。
從2006年5月1日開始,中國實施了年度購匯管理制度。居民每年可購買2萬美元外匯。這一額度在2007年2月1日提高到5萬美元。
隨著中國居民購匯額度的提高,一度紅火的黃牛生意一蹶不振了,黃牛們不得不另謀出路來維持生活。 需要轉型的卻遠遠不止黃牛們,友誼商店和免稅店同樣面臨著考驗。這種特殊商店中有很多已經轉為普通的百貨店,盡管一些店還保留著友誼商店的名稱。
位於朝陽區惠新東街的外匯商品大樓曾經是北京最大的一家專收外匯券的商店之一。20世紀90年代初,用外匯券在這座大樓里購物是一件令人眼紅的事情。在轉型中,它搖身一變,成為了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
然而,外匯券卻成了某些人的新寵——這一次是在收藏品市場上。
在北京的郵幣市場上,一整套7個面值的外匯券售價可達1萬元。在廈門,一張背面是天壇圖案的5角面值外匯券能賣到9元,而背面是長城圖案、面值為100元的外匯券則標價1000元。
專家認為,由於大部分外匯券都被中國銀行回收了,現存於居民手中的外匯券數量非常有限,外匯券作為收藏品還存在巨大的升值空間。

⑥ 外匯券 行家幫忙看下價格,實在不懂的別來說了

真巧了,今天我剛去過收藏品市場
問起外匯券的事
雖然這個是冷門,但是我和其他藏友討論的時候,感覺這個製作技術和美感還是可以的
79年的50、100是外匯券這個門類的龍頭
我問了一下,商店現在全品相的銷售價格在7000-8000左右
我朋友那裡有一對舊的,大概是中間和旁邊共三折左右,品相比您的差點,給我的報價是1500左右(可能相對與店裡偏低一點)
我對您這兩張市場價在3000-4000左右(按這個價,商家未必收購)
建議如果不缺錢還是自己收藏著吧
後面那張應該是新台幣吧,人民幣比台幣在1:5左右
所以兌換的話就值20塊左右

⑦ 中國銀行回收外匯券嗎我有一張79年的50元外匯券請問哪裡兌換人民幣

外匯券,全稱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俗稱「外匯兌換券」、「外匯券」,為中國銀行發行,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流通、特定場合使用,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一種特定貨幣,分為1979年和1988年二個版本,外匯兌換券自1980年4月1日開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使用,中國銀行回收。

⑧ 我有兩張七九年中國人民銀行外匯兌換券請問在哪可以出售價值多少錢編碼ZE216399.ZB480116

您的問題,有兩張七九年中國人民銀行外匯兌換券,可以到本地的收藏市場,那裡有專門收購的地方;具體的價值取決於具體的品種、品相,補充圖片或者鏈接看看就知道!

⑨ 請問誰有1979年的外匯兌換券整套的價格給予參考,99年的紀念鈔(開國大典)單張值多少錢,謝謝!!

外匯券每日報價

品 名

發行年份

市場參考價

收購參考價

備 注

五星水印壹角

1979

5.5

火炬水印壹角

1979

230

伍 角

1979

12

壹 元

1979

17.5

伍 元

1979

100

拾 元

1979

148

伍 拾 元

1979

4500

壹 佰 元

1979

2900

伍 拾 元

1988

1950

壹 佰 元

1988

1950

外匯券大全套10枚

-----

10650
99年的紀念鈔價格是350元

閱讀全文

與收購整套外匯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