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外匯市場會放開嗎
首先 要利率市場化 然後 需要人民幣可自由兌換
才可以談到 外匯的正規交易 正規的外匯期貨交易
⑵ 現在國家對個人外匯業務放開了嗎!
現在這個市場是灰色地帶,中國沒有完全開放.銀行可以做,但成本太高,沒法做.世面上外匯保證金現貨公司鋪天蓋地,多多少少都有對賭,包裝都很好看,說是美國或者哪個國家在中國的代理,我是不去碰的,道理很簡單,一旦他出事了,沒地方找他去.即使是NFA會員,根據美國破產法,股票和商品客戶在經濟公司倒閉時有優先清算理賠權,外匯保證金現貨不是股票也不是商品,你可能連個客戶都不算,只能以無擔保債權人的身份進入清算程序,很可能血本無歸.所以要做就做正規市場的外匯期貨交易,也是保證金式的.不過沒有迷你手,不會放大500倍之類的,國際市場也沒有這種做法.
⑶ 現在國家對個人外匯業務放開了嗎!!!!!!
現在個人憑有效證件去中國銀行可以買美元,但每人每年限總額5000美元。
炒外匯聽說挺賺錢,不過一般以個人的資金不足以,且現在只有極少數公司可以運作外匯炒作。要知道把你的錢交給這些公司,具體能賺多少是別人說了算,而不是實際你賺了多少,千萬要慎重!
⑷ 中國會在什麼時候全面開放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會更加開放,什麼時候能夠全面開放不好說。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表示,2015年將努力實現人民幣(6.2097,-0.0044,-0.07%)資本帳可兌換的目標。一旦實現,意味放開外匯管制,對全球金融市場有重要影響。
周小川3月22日出席中國國務院主辦的2015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指出,2015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最後一年,將努力達成資本帳可轉換等目標。此外,他也表示中國的資本市場將更加開放,包括債券和股票發行者都將有更大的自由度。
⑸ 國家是否允許進行外匯交易
外匯交易國家是允許的,首先我們可以用既定的事實來說明問題。截止到目前,國內存在幾十家外匯交易平台。最早進入國內的外匯交易商,已經存在12年了,其間成千上萬的客戶進行外匯交易。如果國家禁止外匯交易的話,這些外匯交易商,是不可能存在這么長時間的。國家目前對於外匯交易呈現出越來越開放的狀態,事實上,之前國內有些銀行是提供高杠桿的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後來因為國家對於外匯交易監管並不是很完善(主要因為我國外匯交易起步比較的晚),因此取消了銀行提供的外匯保證金交易。但是隨著人民幣國家化的加深,人民幣也已經加入了貨幣籃子,國家的外匯儲備更是達到了三萬億以上,因此外匯交易必將會越來越開放。
⑹ 中國什麼時候開放外匯市場
隨著中國上海金融大都市在全球化的市場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意義重大,08年金融海嘯之前的華爾街已經開始走向衰退,2014年9月29日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自貿區金融改革不斷創新突破,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成立,說明中國金融市場已經漸漸走向國際化市場,中國政府有望在5年內全面放開外匯投資市場,為中國境內投資者帶來更多國際化投資機遇。我公司早在09年致力於外匯投資市場,已經具備成熟的交易環境,長期於廣大投資者達成互利共贏。月收益均保持在28%以上。
⑺ 中國放開外匯管制會有什麼後果
外匯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外匯管制分為數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的數量直接進行限制和分配,通過控制外匯總量達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後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實行復匯率制,利用外匯買賣成本的差異,調節進口商品結構。外匯管制的影響:
1.匯率扭曲,不利於資源合理配置
無論是政府規定官方匯率,還是政府限制外匯買賣,都會使匯率偏離市場均衡匯率。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匯率扭曲主要表現在本幣匯率過高。這可能是由於政府為本幣規定了偏高的官方牌價,也可能是由於政府對外匯供求施加限制的結果。這種扭曲的匯率對資源配置有不利影響。首先,它會打擊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在發達國家普遍對農產品出口提供巨額補貼的情況下,世界農產品市場價格已經偏低;高估本幣匯率進一步降低了進口農產品的本幣價格,使發展中國家該國農產品價格隨之下降,這是許多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緩慢、城鄉差別較大的重要原因。其次,高估本幣匯率會普遍性地打擊該國的出口產業和進口替代產業,因為它抬高了該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並壓低了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最後,從世界范圍來看,匯率是指引國際資本流動的價格信號之一,匯率的扭曲使人們難以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本幣匯率過高不利於吸引外資,它使外資只能支配較少數量的該國實際資源;從長遠來看,這不利於該國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提高。
2.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進程
從世界范圍來看,外匯管制阻礙著自由多邊結算體系的形成,自然阻礙了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的正常進行。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高估本幣匯率和限制外匯自由交易會打擊出口企業的創匯積極性,而外匯短缺也影響該國進口貿易的發展。限制資本外流和限制投資收益迴流的做法也會打擊外商對該國投資的積極性。許多國家的經驗證明,要打破國際收支逆差、外匯儲備不足、外匯管制、對外開放程度低、經濟發展速度慢之間的惡性循環,需要在逐步取消外匯管制上尋找突破口。
3.出現外匯黑市,而且外匯官價和黑市並存可能帶來權錢交易
當外匯牌價被顯著壓低之時,就很難避免外匯黑市的出現。當外匯黑市規模較大時,政府甚至不得不開放外匯調劑市場,使該國出現合法的雙軌制匯率。為了以較低的官價購買外匯,某些個人和企業可能向掌握外匯配給權的官員行賄,助長社會的腐敗風氣。
⑻ 中國外匯什麼時候開放
中國政府有望在5年內全面放開外匯投資市場,為中國境內投資者帶來更多國際化投資機遇。
隨著中國上海金融大都市在全球化的市場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意義重大,08年金融海嘯之前的華爾街已經開始走向衰退,2014年9月29日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自貿區金融改革不斷創新突破,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成立,說明中國金融市場已經漸漸走向國際化市場。
⑼ 中國現在有沒有開放外匯保證金交易
實際已經在開放中,只是還在「溫室」中,還沒有全面放開,受眾面非常小而已。
實際上現在已經正在放開中,特別是 上海自貿區 的成立,13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出台《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當中 三、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 中有一條:(十二)提供多樣化風險對沖手段。區內機構可按規定基於真實的幣種匹配及期限匹配管理需要在區內或境外開展風險對沖管理。允許符合條件的區內企業按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和境外衍生品投資業務。 所謂「境外衍生品」就包含「外匯保證金交易」。
首先要清楚「保證金交易」,是一個杠桿交易,既然存在杠桿,就意味著存在巨大的風險,所以放開這個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得有必要的風險管控制度/部門;(事實:之前06~08年實際上國內已經有部分銀行開展過這個業務,最高杠桿到30倍,但是因為08年美國次債危機(就是因為杠桿化),高層認為風險太大,現在銀行還保留該業務,但是是去杠桿化了,1:1,就不能叫保證金交易,只能說是外匯交易)
其次「外匯」,需要人民幣放開/人民幣全流通,現在國內還存在諸多限制,首當其沖的就是人民幣的自由兌換;(事實:最早的時候個人換匯都是屬於違法,現在已經很好了,個人每人每年都有5W美金的購售匯額度,也正在逐步開展離岸人民幣業務)
⑽ 中國放開外匯管制會有什麼後果
外匯管制主要是預防因為錢的快進和快出,給市場帶來大起大落的沖擊
你隨便想想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