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期權的策略
在期貨套利中使用期權有兩點需要避免。第一,避免增加風險,賣出期權而不是期貨,會增加投資者風險。第二,避免支出大量會浪費掉的時間價值權利金,從而失去潛在盈利。
隨著國內金融創新步伐不斷加快,投資者對新的金融工具(期權)運用有著迫切需求。期權市場在歐美已經成熟運行了幾十年之久,組合的多樣性幫助投資者極大地豐富了交易策略。
替代及復制頭寸功能
在期貨投機交易中,期權具有替代期貨頭寸和復制期貨頭寸功能,同時也具有化解價格極端波動風險的功能。
在期權替代功能中,買入看漲期權或賣出看跌期權可以替代期貨多頭,而買入看跌期權和賣出看漲期權可以替代期貨空頭。在期權復制功能中,買進看漲期權同時賣出看跌期權可以復制期貨多頭,而買入看跌期權同時賣出看漲期權可以復制期貨空頭。當遇到市場極端行情,期貨價格可能出現多個漲跌停板,這對頭寸相反的投資者來說是個噩夢,但是期權可以幫助鎖定風險。
期權替代功能是有限制和先決條件的。僅以替代期貨多頭頭寸為例,如果投資者對行情判斷是看大漲,那麼買入看漲期權是最好的選擇,而賣出看跌期權的不足是上方盈利將被嚴格限制;如果投資者對行情看小漲,那麼賣出看跌期權是較好選擇,買入看漲期權因為支付權利金盈利空間要小一些。如果行情出現大跌,買入看漲期權選擇放棄行權,風險是有限的,而賣出看跌期權和期貨多頭的風險則是無限大的;如果行情出現小跌,買入看漲期權因為支付權利金緣故,損益平衡點最高,虧損相對來說最大,期貨多頭虧損排第二位,而賣出看跌期權或許還能有少許盈利。權利金高低是另一個考慮利用期權與否的重要前提。當市場處於劇烈波動時,隱含波動率非常高將導致期權價格非常貴,這時候從期貨投機角度考慮,期權替代優勢就比較弱了。
期權復制功能在股票市場更具優勢性。從理論上講,買進看漲期權同時賣出同樣條款看跌期權所得出的盈利圖和買進標的物頭寸是一致的。反之,買入看跌期權同時賣出同樣條款看漲期權所得出的盈利圖和賣出標的物頭寸是一致的。期權保證金優勢十分明顯,買賣一手原油期貨的保證金相比運用原油期貨期權復制頭寸的保證金要高很多。期權在股票市場更具有優勢,不必遵循Uptick限制以及不用借到股票即可賣空。然而,因為期權復制存在兩次買賣動作,當遇到流動性差的品種,買賣價差風險和雙倍手續費風險會凸顯出來。波動率風險也是運用期權復制功能時需要考慮的重要風險。當波動率減弱,權利金減少會降低期權復制功能效果。反之,當波動率增強,權利金增加會增強期權復制功能效果。
期權復制功能有助於化解期貨漲跌停板風險。老資格的期貨投資者對期貨價格漲跌停板從不陌生,像農產品(6.09,0.07,1.16%)市場因為天氣因素連續漲跌停板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期貨投資者在極端行情中持有相反頭寸是一件極其糟糕的事情,但合理運用期貨期權策略可以幫助投資者鎖定風險。熟悉期權規則的投資者應該知道期貨期權也有強制漲跌停板,但與期貨不同的是,期貨期權報價序列十分廣泛,即使在期貨期權自身有漲跌停板限制情況下,也有沒觸及漲跌停板的虛值期權可以交易。利用期權復制功能可以模擬出期貨多頭或空頭來幫助投資者鎖定風險。
是一項很有效的保險
在期貨套保交易中,期權是一項很有效的保險。不同執行價格相當於給投資者提供不同等級的保險,保險范圍越大,保險費用也越高。例如,投資者持有一手價格為100美元7月到期原油期貨多頭,考慮到未來的價格下行風險,該投資者可選擇買入看跌期權進行保護。投資者或許考慮買進1手7月85看跌期權進行保護,如果想獲得更大下行保護,可以買進1手7月90看跌期權,或者對期貨頭寸實施完全保護,選擇買進1手7月100看跌期權。當然,隨著執行價格升高,投資者所支出權利金即保護成本也會快速上升。相信了解期權價格報價的投資者基本會認為這項保險並不具有優勢,因為通常略微虛值的看跌期權權利金還是很貴的。就成本而言,除非原油價格明顯上行,否則潛在盈利會因為權利金支出而被明顯稀釋。
老練的投資者往往會考慮對上面這個保險策略進行修改,以降低用於保險的看跌期權的成本:期貨多頭擁有者買進一手虛值看跌期權作為保險,同時賣出一手虛值看漲期權以支付看跌期權的大部分或者全部費用,這個策略被稱為領圈套利。通過使用這個策略,投資者放棄了某些上行方向的潛在盈利,但也降低了買進看跌期權所支出的成本。投資者對未來行情判斷是看大漲、看漲還是看小漲,不同立場決定了上行盈利空間的限制幅度。
額外的潛在盈利
在期貨套利中,無論是市場內套利還是市場間套利,期權都可以用非常小的風險提供額外的潛在盈利。在期貨套利時使用期權,首先不應該增加風險,其次是不應該支付過多的會浪費掉的時間價值權利金。期貨期權套利策略往往會遇到頭寸一側變為虛值時,套利的性質開始消失,原來的頭寸變為一個更加接近直接買賣的頭寸,精明的投資者需要考慮的是做出怎樣的善後考慮。
日歷套利是一種重要的期權套利策略,也可認為是期貨套利的一種替代,但兩者存在明顯區別。期貨市場內套利所涉及的兩個合約標的物是一樣的(現貨),而期權日歷套利所涉及的兩個期權合約背後的標的物是兩個不同的期貨合約,例如,買進5月看漲期權,賣出執行價相同的3月看漲期權。因為季節性因素,不同期貨合約間的價差波動非常大,期權日歷套利是同時在交易的兩個套利,一是與兩個期權之間的相對定價差異有關,例如波動率,同時與時間的消逝有關;二是兩個標的期貨合約價差變化關系。在實際運用中,如果標的期貨合約價差發生逆轉,日歷套利投資者的虧損就有可能大於其初始債務。當然,在大部分情況下,期權日歷套利的表現較期貨套利更好一些,原因是日歷套利中期權理論定價優勢在發揮作用。
套利中的注意事項
如果賣出看漲期權而不是賣出期貨,賣出看跌期權而不是買入期貨,那麼當期貨價格大幅上漲,投資者的風險可能急劇上升。如果期貨價格急劇上漲,賣出看漲期權就會虧損;當期貨價格上漲超過賣出看跌期權執行價格時,賣出看跌期權也會停止盈利。
第二,避免支出大量會浪費掉的時間價值權利金。如果投資者買進平值或虛值的看跌期權而不是賣出期貨,其套利的盈利可能性會因為因時減值而被銷蝕。取代期貨套利唯一可取的期權策略是使用實值期權。如果投資者買進實值看漲期權而不是買進期貨,買進實值看跌期權而不是賣出期貨,常常可以創造一個比市場內和市場間期貨套利更具優勢的頭寸。然而,在實踐運用中,並不建議投資者只買進實值到幾乎沒有時間價值權利金存在的期權,因為它取消了使用中等實值期權可能有的好處:如果標的期貨價格上下起伏波動,即使期貨價差表現不盡如人意,期權套利還是有可能盈利。
當投資者滿足買入與只考慮實值期權兩大原則後,市場出現了高波動。此時,期權套利的一側極有可能變成虛值,套利的性質開始消失,原來的交易頭寸變為一個更加接近直接買賣的頭寸。對於投資者來講,此時需要考慮是繼續持有套利頭寸還是平倉了結。如果選擇繼續持有,投資者必須正視頭寸中潛在的負面因素,因為這個頭寸買進或賣出太多。假設頭寸買進過多,如果期貨價格下跌,看漲期權就會迅速喪失價值,而看跌期權因為過度虛值而不會獲益很多,自然也無法妥善地保護看漲期權。此種情境下,保守處理途徑是使用實值期權的標的期貨為這個期權套保,而更為激進的途徑是使用另一側標的期貨來為這個實值的期權套保。我們知道,市場價格波動存在任何可能性,如果兩個標的期貨價差並沒有擴大反而歸零,那麼對於期貨套利投資者來說肯定會虧損,而對於建立期貨期權套利策略的投資者來說,因為中間回補了單邊頭寸,結果幾乎肯定是可以盈利的。
綜合以上分析,交易者應該認識到,期貨期權相對於期貨是有優勢的,但是這種優勢性只有在合理運用期權組合時才能體現出來。在利用期權替代期貨投機和套保中,隱含波動率、交易成本以及行情判斷都是重要考量因素,而在期權替代期貨套利中,降低風險兩項原則是交易者必須遵守的,同時,投資組合的善後考慮也是十分必要的。交易者應該明白,期貨期權是在期貨合約之上而不是現貨商品之上的期權,當現實市場環境更加適合於建立期貨頭寸時,期權應充當配角,起到投資組合增強的效果。
應用以及案例
目前國內沒有期權市場,舉例美國Comex白銀期貨與期權交易,國內白銀市場和國際白銀市場加上白銀期權市場對套利對沖比較好,起到保險作用。
其二,買入1手12月Comex白銀期貨期權(為簡化計算,Comex保證金比例按10%計算,期權多頭不支付保證金,期權空頭支付保證金與對應期貨金額一致)。此後美聯儲推出QE3,貴金屬價格大漲,10月1日白銀期貨收盤價格34.95美元/盎司,執行價格33美元的看漲期權價格2.511美元/盎司。兩種方案下投資者的收益為期貨多頭,(34.95-33)*5000/(33*5000*10%)=59%。期權多頭,如果投資者選擇平倉,(2.51-1.70)*5000/(1.70*5000)=47.53%;如果投資者選擇執行期權,並且立刻平掉期貨倉位,(34.95-33-1.702)/1.702=14.57%(放棄行權)。由此來看,期權多頭的收益率雖然不及期貨多頭,但期權多頭的資金佔有量(1.702*5000)僅為遠小於期貨多頭保證金的佔有量。2012年10月25日白銀期貨價格32.08美元/盎司,執行價格為33美元的白銀看跌期權價格1.409美元/盎司,執行價格為34美元的看漲期權價格0.283美元/盎司。投資者賣出看漲、看跌期權各一手。投資者採取策略對應的盈虧平衡點分別為31.32美元/盎司與35.58美元/盎司,即投資者認為到12月底,Comex白銀期貨價格的震盪區間不會超過31.32美元/盎司到35.58美元/盎司這個區間。到2012年11月26日,兩份期權的市場價格分別為看跌期權0.1美元/盎司,看漲期權價格0.275美元/盎司。投資者一個月空頭寬跨式期權組合策略收益為(1.409+0.283-0.1-0.275)*5000=$6585。如果沒有期權,盡管投資者能判斷出從10下旬到11月中下旬,白銀是處在大的上漲氛圍中的小回調階段,價格在震盪中,但只依靠期貨交易,投資者將會承擔很大的心理壓力與資金管理壓力。而期權組合策略則可以將投資者的准確判斷及時轉化成為收益。這個是Comex白銀期貨與期權交易案例,國內白銀市場也可以操作此方式,國內交易市場如上海黃金交易所、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海西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
白銀期權,3個月合約,155千克/張合約,期權費2000元。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天通銀交易方式:T+0,15千克/手;
方案:順勢操作,買入期權一張,合約總額155千克;費用2000元
反向操作,賣出天通銀10手,合約總價值150千克。五步連貫股權激勵法
定股
1、期權模式股票期權模式是國際上一種最為經典、使用最為廣泛的股權激勵模式。其內容要點是:公司經股東大會同意,將預留的已發行未公開上市的普通股股票認股權作為 「一攬子」報酬中的一部分,以事先確定的某一期權價格有條件地無償授予或獎勵給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股票期權的享有者可在規定的時期內做出行權、兌現等選擇。設計和實施股票期權模式,要求公司必須是公眾上市公司,有合理合法的、可資實施股票期權的股票來源,並要求具有一個股價能基本反映股票內在價值、運作比較規范、秩序良好的資本市場載體。已成功在香港上市的聯想集團和方正科技等,實行的就是股票期權激勵模式。2、限制性股票模式限制性股票指上市公司按照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勵對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業績目標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條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3、股票增值權模式4、虛擬股票模式
定人
定人的三原則:1、具有潛在的人力資源尚未開發2、工作過程的隱藏信息程度3、有無專用性的人力資本積累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對公司決策、經營、負有領導職責的人員,包括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或其他履行上述職責的人員)、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經邦三層面理論:1、核心層:中流砥柱(與企業共命運、同發展,具備犧牲精神)2、骨幹層:紅花(機會主義者,他們是股權激勵的重點)3、操作層:綠葉(工作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對不同層面的人應該不同的對待,往往很多時候骨幹層是我們股權激勵計劃實施的重點對象。
定時
股權激勵計劃的有效期自股東大會通過之日起計算,一般不超過10年。股權激勵計劃有效期滿,上市公司不得依據此計劃再授予任何股權。1. 在股權激勵計劃有效期內,每期授予的股票期權,均應設置行許可權制期和行權有效期,並按設定的時間表分批行權。2. 在股權激勵計劃有效期內,每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其禁售期不得低於2年。禁售期滿,根據股權激勵計劃和業績目標完成情況確定激勵對象可解鎖(轉讓、出售)的股票數量。解鎖期不得低於3年,在解鎖期內原則上採取勻速解鎖辦法[4]。
定價
根據公平市場價原則,確定股權的授予價格(行權價格)上市公司股權的授予價格應不低於下列價格較高者:
1、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布前一個交易日的公司標的股票收盤價;
2、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布前30個交易日內的公司標的股票平均收盤價。
定量
定總量和定個量定個量:1、《試行辦法》第十五條:上市公司任何一名激勵對象通過全部有效的股權激勵計劃獲授的本公司股權,累計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經股東大會特別決議批準的除外。2、《試行辦法》在股權激勵計劃有效期內,高級管理人員個人股權激勵預期收益水平,應控制在其薪酬總水平(含預期的期權或股權收益)的30%以內。高級管理人員薪酬總水平應參照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部門的原則規定,依據上市公司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辦法確定。定總量1、參照國際通行的期權定價模型或股票公平市場價,科學合理測算股票期權的預期價值或限制性股票的預期收益。2、按照上述辦法預測的股權激勵收益和股權授予價格(行權價格),確定高級管理人員股權授予數量。3、各激勵對象薪酬總水平和預期股權激勵收益占薪酬總水平的比例應根據上市公司崗位分析、崗位測評和崗位職責按崗位序列確定。
㈡ 期權與期貨的套期保值方式的區別是什麼
期貨: 期貨套期保值的原理是利用期貨與現貨部位相反、價格變化相同,從而達到規避風險、鎖定成本的目的隨著價格的變化,期貨套保一個部位盈利,另一個部位肯定虧損,這樣在規避風險的同時,投資者也失去了價格有利變化情況下獲得收益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期權合約雖然可以為套保者保留標的價格有利變動時的好處,但不同於期貨合約的是,期權合約不是免費的。在利用期貨給標的資產做套保的時候,如果套保者擔心標的資產價格上升,可以選擇買入相應的期貨進行套保;反之,如果擔心標的資產價格下跌,則賣出相應的期貨進行套保。
㈢ 期貨期權套期保值問題。急!急!急!
首先提出批評,這個套期保值沒法做外匯品種,只能在商品市場的期現套保,還有就是做跨市場的套利。
貴公司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從理論上講,現在應該在芝加哥期貨市場上,買進500噸9月份的大豆合約,賣出600噸8月份的玉米合約。到幾年9月份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平倉或者直接在期貨市場上做實物交割。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從現在的行情看,美大豆09月份的這一波的壓力位應該在1126-1142美元附近.美玉米09月份處在底部,突破456附近的壓力位,往上看到536、558、610、657美元。
所以建議貴公司的操作策略是:等待大豆在回調到1013附近建立多單,如果市場價格站到1450,那就在1450附近進多單。如果怕踏空,現在可以做多三分之一的多單。玉米就不要做空了。
我是一個技術派。咱們可以從基本面分析,看看各國的經濟政策很容易發現,為刺激經濟增長,各國開動印鈔機,將來帶來的結果是通貨膨脹!美元必然會走向貶值的道路。商品經濟會走向普漲的局面。現在國際市場的大豆和玉米的具體庫存我從沒看過,也沒分析過什麼種植面積。
要是沒有條件做外盤的套期保值,就要另當別論了。具體的操作實戰需要根據個人把握,關鍵一點:一定要控制好頭寸,把風險控制好。同時注意止損!
以上觀點 非專業分析 僅供參考!
㈣ 舉例說明利用遠期、期貨及期權進行套期保值得過程
(一)套期保值(hedge):就是買入(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買入)期貨合約來補償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 保值的類型最基本的又可分為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買入套期保值是指通過期貨市場買入期貨合約以防止因現貨價格上漲而遭受損失的行為;賣出套期保值則指通過期貨市場賣出期貨合約以防止因現貨價格下跌而造成損失的行為。 套期保值是期貨市場產生的原動力。無論是農產品期貨市場、還是金屬、能源期貨市場,其產生都是源於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現貨價格劇烈波動而帶來風險時自發形成的買賣遠期合同的交易行為。這種遠期合約買賣的交易機制經過不斷完善,例如將合約標准化、引入對沖機制、建立保證金制度等,從而形成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企業通過期貨市場為生產經營買了保險,保證了生產經營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沒有套期保值,期貨市場也就不是期貨市場了。 實例: 牛市和熊市中的套期保值操作技巧 1、牛市中電銅生產商的套期保值交易 銅價處於漲勢之中,電銅生產商顯然很少會擔心產品的銷售風險,對於擁有礦山的生產商來說,價格的上漲對企業非常有利,企業可以在確保利潤的價格水平之上根據市場情況逐步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保值。但對於原料(銅精礦)不足的冶煉廠來說,會更多地擔心因原料價格上漲過快而削弱其產品獲利能力。 我國企業進口銅精礦,通常採用以下兩種慣用的貿易方式。 (1)"點價" 在這種貿易方式下,電銅生產商完全可以根據其需要,選擇合適的價格鎖定其生產成本。 (2)平均價 在這種貿易方式下,電銅生產商顯然會在銅價上漲的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原料價格風險,企業為了規避這種風險,就需要通過期貨市場對其現貨市場上的貿易活動進行保值。 該套期保值交易過程可參見案例一: 某銅業公司1999年6月與國外某金屬集團公司簽定一份金屬含量為3000噸的銅精礦供應合同,合同除載明各項理化指標外,特別約定TC/RC為48/4.8,計價月為1999年12月,合同清算價為計價月LME(倫敦金屬交易所)三月銅平均結算價。 該公司在簽定合同後,擔心連續、大規模的限產活動可能會引發銅價的大幅上漲,因此決定對這筆精礦貿易進行套期保值。當時,LME三月銅期貨合約價為1380美元/噸。(後來銅價果然出現大幅上漲,到計價月時,LME 三月銅期貨合約價已漲至1880美元/噸,三月銅平均結算價為1810美元/噸。) 於是該公司在合同簽定後,立即以1380美元/噸的價格在期貨市場上買入3000噸期貨合約,(這意味著該公司所確定的銅精礦目標成本=1380-(48+4.8*22.5)=1224美元/噸)到計價月後,1810美元/噸清算價被確定的同時,(銅精礦價格=1810-(48+4.8*22.5)=1654美元/噸)該公司即在期貨市場上以1880美元/噸的價格,賣出平倉3000噸期貨合約。 表一 銅精礦 期貨合約 目標成本價1224美元/噸買入開倉1380美元/噸實際支付價1654美元/噸賣出平倉 1880美元/噸盈虧 虧損430美元/噸盈虧盈利500美元/噸表一結果顯示,該銅業公司通過該買入套期保值交易,不僅有效地規避了因價格上漲給其帶來的風險損失,而且獲得了一定的利潤。 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電銅生產企業不僅可以作賣出套期保值,同樣也可以作買入套期保值。事實上,在牛市中,電銅生產企業的保值策略應該以買入保值為主。 但在這里,我們也提醒交易者應該注意到:本案例是將套期保值交易活動統一在同一個市場環境里(LME)。如果由於國內的某些政策限制,我們不得不在國內期貨市場上完成上述保值交易時,一定要考慮匯率因素對保值活動的影響。 2、熊市中電銅生產商的保值交易 (1) 對於自有礦山的企業來說,成本相對固定,銅價的下跌直接削弱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仍然必須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保值以減少損失;當出現極端的情況,銅價跌破企業的成本價乃至社會的平均成本價時,企業可以采?quot;風險保值策略"。 案例二: 在99年1季度後,國內銅價不僅跌破某銅業公司的最低成本線,而且國際銅價也跌破了人們公認的社會平均成本價(1480美元/噸),在這樣的市況面前,該公司判斷國際上大規模的限產活動必將會導致銅價的大幅上揚。基於這種判斷,該公司為減少虧損,決定開始採用"限售存庫"的營銷策略。 2個月後,該公司的庫存已接近2萬噸,而銅價並沒有出現他們所期盼的大幅上升。在這種背景條件下,公司的流動資金越來越困難。於是公司進一步採取了風險保值策略,首先他們在現貨市場上開始加大銷售庫存的力度,並每日在期貨市場上買入與現貨市場上所銷售庫存數量相等的遠期期貨合約,以保持其資源保有量不變。幾個月後,當期貨市場價格達到其預設的目標銷售價時,該公司立即將其買入的期貨合約全部平掉,從而使該公司有效地擺脫了虧損困境。 在這個案例中,該公司打破了"規避產品價格風險須用賣出套期保值"的常規,所以我們把這一套期保值交易作為一個特例提出,並把它歸結為風險套期保值。目的是想說明投資者在制訂套期保值方案時,不必拘泥於傳統模式。事實上,套期保值交易的方法與途徑也會在長期實踐中得到發展與豐富的。企業完全有理由根據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在具體的市場環境里制訂形式多樣的保證值策略。 但是,這里必須指出,這類保值交易畢竟是在特殊市場背景條件下產生的,企業在套用時必須要謹慎,必須要考慮市場環境的判斷依據是否充分;企業抗風險資金的承受程度與周期是否充分等。 (2)對於來料冶煉的電銅生產商來說,銅價下跌時將很少考慮成本因素,即精礦的價格風險,而會更多地擔心其產品價格下降過快使其蒙受風險損失。因為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企業在組織生產時,手上並不會握有定單。因此,他們必須考慮到利用期貨市場的避險功能將銷售風險轉移出去。 生產企業在進行這種保值交易時,其保值量往往是根據其庫存商品數量或計劃銷售數量來確定的,期貨合約的賣出價是根據其目標利潤確定的。 案例三: 某銅業公司在98年初根據資料分析,擔心銅價會有較大幅度的下跌。於是該公司決定按每月4000噸的計劃銷售量,對其產品--電銅進行套期保值交易。 該公司在期貨市場上分別以17450元/噸,17650元/噸,17850元/噸,18050元/噸,18250元/噸的價格賣出5,6,7,8,9月份期貨合約各4000噸。並且該公司將當時的現貨價格為17200元/噸作為其目標銷售價。 在進入二季度後,現貨銅價果然跌至16500元/噸,該公司按預定的交易策略,從4月1日起,對應其每周的實際銷售銷售量對5月份期貨合約進行買入平倉。到4月末的套期保值 交易結果如下: 表二 現貨市場期貨市場目標銷售價:17200(元/噸) 計劃銷售量:4000(噸) 5月份期貨合約賣出價17450(元/噸),合約數量4000(噸)第一周實際銷售量:1000噸 平均銷售價16500元/噸 銷售虧損70萬元 5月合約買入平倉量1000噸 平倉價16650元/噸 平倉盈利80萬元 第二周實際銷售量1000噸 16450元/噸 銷售虧損75萬元 5月合約買入平倉量1000噸 平倉價16600元/噸 平倉盈利85萬元 第三周實際銷售量1000噸 平均銷售價16400元/噸 銷售虧損80萬元 5月合約買入平倉量1000噸 平倉價16550元/噸 平倉盈利90萬元 第四周實際銷售量1000噸 平均銷售價16400元/噸 銷售虧損80萬元 5月合約買入平倉量1000噸 平倉價16500元/噸 平倉盈利95萬元 累 計累計銷售4000噸 累計銷售虧損305萬元 累計平倉4000噸 累計平倉盈利350萬元 根據上述結果,盈虧相抵並減去8萬元交易手續費後,還盈利37萬元。因此該公司實際實現的銷售價格為17290元/噸。這一結果表明該公司通過套期保值交易,有效地規避了銅價下跌所產生的經營風險,實現了該公司所希望的目標銷售價。 以後各月的交易過程同此,本文不再贅述。我們通過這個案例可以得出在熊市中電銅生產企業,在現有的投資市場條件下,應該以賣出套期保值為主。 3、牛市中銅加工企業的套期保值交易 加工企業在銅價上漲的過程中,他們進行套期保值交易的出發點與銅生產企業是一樣的。他們同樣會認為最大的市場風險是來自於原料價格的上漲。於是,加工企業希望通過在期貨市場上先建立與現貨交易量相對應的多頭頭寸,來確定自己所預期的目標成本,這在前文已有闡述。 我們實際上可以這樣表述買入套期保值的應用條件,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加工企業,如果當他們判斷市場風險是來自於原料價格風險時,企業將會使用買入套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規避風險。 4、熊市中銅加工企業的套期保值交易 在銅價下跌的過程中,銅加工企業同樣會較少考慮原料成本風險,而更多地關注其產品價格會隨原料價格的下跌而下跌,並進而削弱其產品的獲利能力。在這樣的市場風險面前,他們往往會通過商品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以規避未來產品的價格風險。 案例四: 某電纜廠到98年底仍有庫存銅芯電纜3000噸,生產這批電纜的電銅成本平均價為18500元/噸,而這批電纜最低目標利潤的銷售價=銅價+2000元/噸。(正常利潤的銷售價=銅價+3000元/噸)而當時的電纜價格仍隨銅價的下跌而下跌,已跌至了20500元/噸,如果跌勢持續的話,該廠的庫存電纜將無法實現其最低目標利潤。於是該廠決定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當即在期貨市場上以17500元/噸的期貨價賣出3月期銅合約3000噸。 第一周周末清算時,該廠共銷售庫存電纜600噸,平均銷售價為20300元/噸,同時該廠又在期貨市場上以17250元/噸的期貨價格買入600噸期貨合約對所持期貨合約進行平倉。 第二周周末清算時,該廠又銷售庫存電纜700噸,平均銷售價為20000元/噸,同時該廠再在期貨市場上以16950元/噸的期貨價買入700噸期貨合約繼續對所持的期貨合約進行平倉。 第三周、第四周該廠分別以19900元/噸和19800元/噸的平均銷售價銷售庫存電纜800噸和900噸,並且分別在周末清算的同時,等量的在期貨市場上以16850元/噸和16750元/噸的價格在期貨市場上進行買入平倉。該套期保值交易的結果詳見下表。 表三 時間現貨市場 庫存電纜3000噸 目標利潤銷售價20500元/噸 期貨市場 賣出期貨合約持倉3000噸 期貨合約價格17500元/噸 第一周銷售庫存電纜600噸 銷售平均價20300元/噸 虧損12萬元 剩餘庫存電纜2400噸 買入平倉600噸 平倉價17250元/噸 盈利15萬元 剩餘空頭持倉2400噸 第二周銷售庫存電纜700噸 銷售平均價20000元/噸 虧損35萬元 剩餘庫存電纜1700噸 買入平倉700噸 平倉價16950元/噸 盈利38.5萬元 剩餘空頭持倉1700元/噸 第三周銷售庫存電纜800噸 銷售平均價19900元/噸 虧損48萬元 剩餘庫存電纜900噸 買入平倉800噸 平倉價16850元/噸 盈利52萬元 剩餘空頭持倉900噸 第四周銷售庫存電纜900噸 銷售平均價19800元/噸 虧損63萬元 剩餘庫存電纜0 買入平倉900噸 平倉價16750元/噸 盈利67.5萬元 剩餘空頭持倉0 套期保值結果虧損158萬元盈利173萬元我們通過表三所顯示的結果,將盈虧相抵並去處交易成本6萬元後,該廠3000噸庫存電纜的實際銷售價格為20530元/噸,完全避免了產品價格下降所產生的風險損失。 我們可以這樣來表述賣出套期保值的應用條件,無論生產企業,還是加工企業,當他們判斷企業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來自於產品價格風險時,企業將會選用賣出套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規避風險。
㈤ 期貨交易對沖風險的策略
保護性看漲期權策略是指在賣出標的期貨合約的情況下,擔心標的價格上漲而買入看漲期權進行保護。尤其是當交易者持有標的期貨合約的空頭時,擔心標的價格上漲帶來的損失,所以此時交易者的心態是,既希望依然能夠獲得標的價格下跌的收益,同時能夠盡量規避標的資產上漲的風險。這時候採取保護性看漲期權策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本質上買入的看漲期權是為持有的標的空頭合約提供了保險功能。當標的資產價格大幅上漲時,持有的期貨空頭合約會遭受損失,而持有的看漲期權會完全對沖掉期貨的虧損。當標的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時,持有的期貨空頭合約會大幅獲利,而持有的看漲期權到期放棄,整個策略組合的凈收益等於期貨合約的盈利減去買入看漲期權所支付的權利金。然後,再簡單計算一下這個策略組合的各部分盈虧情況:
期貨盈虧=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期貨合約最新價格
期權行權盈虧=期貨合約最新價格-執行價格
凈收益=期貨盈虧+期權行權盈虧-權利金的支出=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執行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顯然當期權行權時,凈收益為最大虧損L。L=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執行價格-權利金的支出<0,BK那裡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BK的長度等於0到L之間的距離,所以BK=執行價格+權利金的支出-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此時,我們計算這個策略的盈虧平衡點就比較容易了,B=K-BK=K-(執行價格+權利金的支出-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盈虧平衡點=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一般情況下都是選擇平值或者虛值的看漲期權來進行保險,如果預期上漲幅度較大,可以選擇深度虛值的看漲期權,這樣可以降低權利金的支出;如果希望能夠對期貨空頭合約能夠進行最大程度的風險保護,可以選擇平值看漲期權。資金佔用主要是賣出期貨合約的保證金與買入看漲期權的權利金,資金佔用可能多一些。
㈥ 你覺得期權交易有哪些基本策略為什麼
在金融市場的交易中,個股中有股票期權、股票期貨和期權也可以在期貨交易中進行,但在這種期權交易中有一些基本策略,即買入看漲期權買入看跌期權、賣出看漲期權、賣出看跌期權以及相應的盈虧分析,然後由投資者來判斷盈利情況。購買看漲期權,當一種商品或金融證券的價格預計將上漲時,人們會願意購買看漲期權。預期是正確的,看漲期權會給買方帶來利潤,而期權的買方只會損失最大的溢價。
對於賣出看漲期權,只有當期貨價格保持不變或上漲時才會支付。期貨交易或期權交易在市場上,交易技巧不可忽視,但有時只有掌握最基本的交易策略,才能逐步積累更多的交易選擇,不斷增加市場的獲利機會。
㈦ 期權的功能有哪些,期權的保險作用問題
在期貨投機交易中,期權具有替代期貨頭寸和復制期貨頭寸功能,同時也具有化解價格極端波動風險的功能。
(一)在期權替代功能中,買入看漲期權或賣出看跌期權可以替代期貨多頭,而買入看跌期權和賣出看漲期權可以替代期貨空頭。在期權復制功能中,買進看漲期權同時賣出看跌期權可以復制期貨多頭,而買入看跌期權同時賣出看漲期權可以復制期貨空頭。當遇到市場極端行情,期貨價格可能出現多個漲跌停板,這對頭寸相反的投資者來說是個噩夢,但是期權可以幫助鎖定風險。
權替代功能是有限制和先決條件的。僅以替代期貨多頭頭寸為例,如果投資者對行情判斷是看大漲,那麼買入看漲期權是最好的選擇,而賣出看跌期權的不足是上方盈利將被嚴格限制;如果投資者對行情看小漲,那麼賣出看跌期權是較好選擇,買入看漲期權因為支付權利金盈利空間要小一些。如果行情出現大跌,買入看漲期權選擇放棄行權,風險是有限的,而賣出看跌期權和期貨多頭的風險則是無限大的;如果行情出現小跌,買入看漲期權因為支付權利金緣故,損益平衡點最高,虧損相對來說最大,期貨多頭虧損排第二位,而賣出看跌期權或許還能有少許盈利。權利金高低是另一個考慮利用期權與否的重要前提。當市場處於劇烈波動時,隱含波動率非常高將導致期權價格非常貴,這時候從期貨投機角度考慮,期權替代優勢就比較弱了。
(二)期權復制功能在股票市場更具優勢性。從理論上講,買進看漲期權同時賣出同樣條款看跌期權所得出的盈利圖和買進標的物頭寸是一致的。反之,買入看跌期權同時賣出同樣條款看漲期權所得出的盈利圖和賣出標的物頭寸是一致的。期權保證金優勢十分明顯,買賣一手原油期貨的保證金相比運用原油期貨期權復制頭寸的保證金要高很多。期權在股票市場更具有優勢,不必遵循Uptick限制以及不用借到股票即可賣空。然而,因為期權復制存在兩次買賣動作,當遇到流動性差的品種,買賣價差風險和雙倍手續費風險會凸顯出來。波動率風險也是運用期權復制功能時需要考慮的重要風險。當波動率減弱,權利金減少會降低期權復制功能效果。反之,當波動率增強,權利金增加會增強期權復制功能效果。
期權復制功能有助於化解期貨漲跌停板風險。老資格的期貨投資者對期貨價格漲跌停板從不陌生,像農產品市場因為天氣因素連續漲跌停板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期貨投資者在極端行情中持有相反頭寸是一件極其糟糕的事情,但合理運用期貨期權策略可以幫助投資者鎖定風險。熟悉期權規則的投資者應該知道期貨期權也有強制漲跌停板,但與期貨不同的是,期貨期權報價序列十分廣泛,即使在期貨期權自身有漲跌停板限制情況下,也有沒觸及漲跌停板的虛值期權可以交易。利用期權復制功能可以模擬出期貨多頭或空頭來幫助投資者鎖定風險。
二、期權的保險作用問題
在期貨套保交易中,期權是一項很有效的保險。不同執行價格相當於給投資者提供不同等級的保險,保險范圍越大,保險費用也越高。當然,隨著執行價格升高,投資者所支出權利金即保護成本也會快速上升。相信了解期權價格報價的投資者基本會認為這項保險並不具有優勢,因為通常略微虛值的看跌期權權利金還是很貴的。就成本而言,除非原油價格明顯上行,否則潛在盈利會因為權利金支出而被明顯稀釋。
老練的投資者往往會考慮對上面這個保險策略進行修改,以降低用於保險的看跌期權的成本:期貨多頭擁有者買進一手虛值看跌期權作為保險,同時賣出一手虛值看漲期權以支付看跌期權的大部分或者全部費用,這個策略被稱為領圈套利。通過使用這個策略,投資者放棄了某些上行方向的潛在盈利,但也降低了買進看跌期權所支出的成本。投資者對未來行情判斷是看大漲、看漲還是看小漲,不同立場決定了上行盈利空間的限制幅度。
㈧ 為什麼用期權的套期保值比期貨的套期保值更能獲得收益請具體舉例!又為什麼用期權保值比起期貨不容易
期權套期保值相比期貨套期保值風險更小。假設現在你擁有1000股某股票,價格為10元。你擔心未來價格大幅下跌造成虧損。第一種策略,在期貨市場上賣空該股票期貨。假如期貨市場上價格為11元,那麼進行賣空1000股。那麼你就鎖定了1000塊的利潤。比如說後期股票下跌至8元,根據期貨價跟現貨價收斂原則,假設期貨價與現貨價一致,此時你賣出股票虧損2000,但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平倉賺3000。總盈利1000。同樣,如果後期股票價格上漲,同樣獲利1000。所以利潤鎖定在1000元。但是這還是有基差風險,也就是說,期貨價並沒有收斂到現貨價,反而基差變大了,現貨價為8,期貨價為10,此時總體虧損1000。
第二種套期保值策略,買入看跌期權。假設市場上執行價為11元的看跌期權為0.8元。買入1000個單位看跌期權。如果後期股票跌至8元,股票上虧損2000,期權獲利3000減去權利金800,只賺200。在股票價格低於11元時,鎖定200元利潤。但是,如果後期股票價格超過11,比如13元時,那麼放棄行權,一共獲利2200,股票漲越多賺越多,所以此時盈利是沒有上限的,而用期貨套期保值是有利潤上限的。
此外,期貨套期保值還需承擔持有期貨期間追加保證金的風險。
㈨ 個股期權知識普及什麼是保險策略一
誤區一買入期權不需要風險管理
很多投資者剛接觸期權的時候,一些普及期權知識的人會這樣解說:期權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工具,尤其是買入期權,有著期貨無法比擬的優勢,買入期權不僅投入的資金較少,而且不存在追加保證金的風險,虧損有限、潛在收益無限。有的普及期權知識的人員是期貨公司工作人員,可能著重強調買入期權,風險有限、潛在收益無限這一特點。我們不否認期權這一特性,但是我們要理性對待這一特性:收益無限,這樣的情況出現的概率有多高?
第一,收益無限是一個相對概念,而不是一個絕對概念。我們以豆粕期權為例。某投資者以30元/噸的價格,買入5月份到期、執行價格為2800元/噸的豆粕看跌期權,從風險收益角度分析,最大風險就是投入的權利金,為30元/噸,最大的收益為2770元/噸(豆粕價格跌至為0)。相對於最大損失30元/噸而言,潛在的2770元/噸收益是很大的,可以用無限來形容,但從絕對量上分析,仍是一個有限的數字。第二,這種極端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們仍以上述案例為例子,豆粕價格跌到0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們可以大膽地說,這種可能性是零,跌到1000元/噸之下的可能性也是極小的。因此,收益無限只是一個誇大的字眼,而不符合實際情況。有人會問,假如是買入看漲期權呢?就國內上市的兩個商品期權而言,豆粕期貨和白糖期貨的價格出現過單邊上漲的階段性行情,但是絕對沒有無休止的上漲,總會有一個價格峰值。因此,即便是買入看漲期權,收益也是有限的,無限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概念。
買入期權風險有限的特點是否就意味著買入期權的投資者不需要風險管理呢?答案是否定的。買入期權投入的資金比較少,一次兩次可以承受,不會傷筋動骨,有的投資者承受能力較強,十次二十次也可以承受,但是五十次以上呢?買入期權是為了以小博大,認為行情會朝著自己預期的方向運行,獲得豐厚的回報。但是預期落空或行情運行弱於預期呢?是止損還是等待呢?期權是一種權利,買入期權的投資者寄希望於未來標的物價格出現趨勢性行情或大幅波動,隨著時間的消失,這種不確定性發生的可能性逐漸降低,期權的時間價值衰減加速。尤其是對於虛值期權,越接近到期日,越沒有可能從平倉或行權中獲利,即使到期為實值,也需要實值超過時間價值損失才可以獲利。在買入期權後,期權價值下跌,投資者會陷入選擇的困境。例如,某投資者以50元/噸的價格購買了一個月到期的白糖看漲期權。兩周後,如果該期權的價值跌35元/噸,那麼他是以35元/噸的虧損將其平倉,還是繼續持有下去,寄希望於在剩下的兩周內標的資產價格出現上升呢?如果及時平倉,那麼就等於認輸,承認自己判斷錯誤,損失是確定的。如果等待下去,可能扭虧為盈,也可能虧損擴大,標的資產價格並沒有出現足夠的上漲,仍然會遭受損失。假如繼續持有一周,雖然標的資產價格有可能出現上漲,但隨著到期日的臨近,期權的時間價值會迅速消失,這抵消了標的資產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收益。盡管接近了盈利,一旦市場出現逆轉,期權的價值就會很快蒸發,最終導致虧損。因此,我們認為,買入期權應該積極地進行風險管理,在盈利無望的情況下,減少損失才是最明智的選擇。減少損失等同於增加收益,可以為下一次的操作做准備。
買入期權風險有限,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一次買入期權的損失是有限的,但是發生虧損的交易次數則可能是無限的。如果沒有很好地制訂交易計劃,購買看漲或看跌期權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損失。
誤區二期權杠桿高風險更高
一般而言,風險和收益成正比,收益越高,風險就越高。期權交易的潛在收益較高,那是否意味著期權交易風險也很高呢?期權交易高收益的原因是什麼呢?
期權交易高收益的原因是期權具有更高的杠桿,其收益變化不是和標的物價格變化呈線性關系,而是非線性關系。當標的物價格上漲(下跌)時,看漲(看跌)期權的價格就會加速變化,變化幅度一般會超過標的物。就國內商品期權而言,其標的物是期貨合約,期貨是保證金交易,期權的權利金比例更低,因此杠杠更高。期貨和實物交易的是物權,而期權交易的是買賣標的物的權利,不一定進行物權交易,這種交易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是風險愛好者投資的樂園。
那麼期權是否具有更高的風險呢?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買入期權而言,風險有限是公認的事實。對於期權賣出者而言,潛在風險是無限的,但是這種風險無限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從期權的使用范圍而言,期權更多時候是為風險管理服務的,很多大型企業或機構投資者利用期權進行風險管理。例如,某大型貿易公司持有價值10萬噸豆粕現貨,認為豆粕價格未來上漲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又怕出現較大的利空消息,會使得現貨庫存價值受到損失。其既不想放棄豆粕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又不想承受價格大幅下跌帶來較大的損失,於是就花費一定的權利金買入看跌期權,對豆粕庫存進行完全套保,這等於為現貨上了一道保險。對於該企業而言,豆粕如預期上漲,帶來的收益遠高於權利金,且即使出現較大下跌,損失也較為有限。
因此,期權雖然具有較高的杠桿性,但投資者所承受的風險決定於其如何使用期權。期權與其他資產的組合,不僅不會增加投資組合的杠桿水平,而且能夠有效降低投資者所承受的風險,這也正是期權產品風險管理功能的體現。
誤區三行情判斷正確一定獲利
很多投資者進行期權交易時,認為判斷行情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標的物價格變動方向判斷正確,就一定會獲利。我們並不贊同這樣的觀點,因為有時即便判斷正確,也不一定穩定盈利,甚至出現虧損。
對於期權價格而言,影響因素有多個,並不是只有標的物價格,還包括到期時間長短、執行價格高低、標的物價格波動率、無風險利率等因素,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導致期權價格發生變化。即使所有其他的影響因素都沒有發生變化,只要時間不斷衰減,期權的價格就會不斷下跌,對於買入期權的投資者而言,就是不斷在損失。即使行情判斷正確,如果增加的內涵價值不高於流失的時間價值,期權的價格仍不會上漲。如果標的物價格的波動率也在下降,那麼買入期權的投資者一般會出現虧損,因為標的物價格的波動率下降,意味著標的物價格大幅波動的可能性降低,未來的不確定性降低,期權就會加速貶值。
因此,在期權交易中要想獲利,行情判斷沒有期貨交易中那麼重要,更多的是要考慮綜合因素的影響,在標的物價格判斷正確的情況下出現虧損的現象也比較正常,因為其他因素的影響超過標的物價格變化的影響。
誤區四深度虛值期權回報率更高
在期權交易過程中,選擇行權價格也較為重要。從行權價格與標的物價格關系分析,行權價格偏離標的物價格越遠,期權價格越低。因此有的投資者認為,期權價格越低的合約,買入後潛在的回報率就更高。
深度虛值期權虛值程度較高,權利金比較便宜,這是公認的。但是我們更不能忽略一個事實:深度虛值期權很難變為實值期權,也就是說,深度虛值期權很難變成有內涵價值的實值期權。一般來說,期權交易了結的方式共有三種,一是到期行權,二是到期失效,三是提前平倉。從國際期權了結的歷史數據看,有10%的期權到期行權,30%的期權到期失效,近60%的期權提前平倉。到期失效和提前平倉的期權也發揮了其「保險」功能,並非「沒有價值」。投資者在接觸期權之初,通常認為期權除了到期行權,就是到期失效,往往忽略了提前平倉是期權最主要的結束交易手段。
市場總是瞬息萬變,期權投資者需要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交易策略。即便是使用期權作為「保險」的套保者,也應該根據市場調整「保險」的數量,這是近60%的期權合約以平倉方式結束交易的原因。這些提前平倉的期權交易在存續期內為標的物資產提供了保護,充分體現了自身作用,絕非「沒有價值」。誠然,在持有到期的期權中,仍有30%的合約到期失效,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期權「沒有價值」。期權是標的物的價格「保險」,它們為投資者規避風險的同時保留了盈利空間。美國國會曾在期權發展初期質疑,大量期權合約到期失效,不能發揮實際作用,期權業內專家以一個精彩的比喻打消了國會的顧慮:投資者購買期權就好似人們為房屋購買了火災保險,保險期內火災沒有發生,保險沒有賠付,能說保險沒有價值嗎?期權與保險一樣,是為投資活動提供一種安全保障。
因此,深度虛值期權價格更低,潛在杠桿更高,但是持有到期實現盈利的可能性較低,期權的了結方式更多的是提前對沖平倉,因此在選擇期權合約時,適當虛值即可,沒有必要一定要選擇深度虛值期權,否則很容易「竹籃打水」。
誤區五用技術分析制定交易策略
無論是股票二級市場,還是期貨市場,總不缺少技術分析流派,期權市場也存在這樣的一批投資者。用傳統的技術分析進行期權交易,這樣做是否能像在期貨或股票上獲得較好的效果呢?
單純用傳統技術分析,來制定期權交易策略,是不全面的。第一,國內商品期權的標的物是期貨合約,可謂是金融衍生品中的衍生品,價格變化一般不存在規律性變化,傳統技術分析的作用是間接的,即通過技術分析判斷標的期貨價格走勢,然後通過標的期貨走勢判斷期權價格漲跌,這中間的傳遞效果大打折扣,效果不一定明顯。這也提醒投資者,在進行期權交易時不要過分依賴技術分析。第二,影響期權價格的因素較多,除了標的期貨物價格,還有執行價格、波動率、到期時間、無風險利率等諸多因素,這使得期權價格變化復雜,期權K線比較凌亂,也使得依賴於K線的技術指標失去意義。單純用標的物價格這一影響因素去預測整體因素帶來的影響,以偏概全,會導致預測的准確率大大降低。
那麼,分析標的物價格走勢對於期權交易是不是一點用也沒有呢?也不盡然。在期權交易策略制定的過程中,如果投資者在使用簡單的支撐位、阻力位的同時,結合歷史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進行分析,也可以使用逆向心理分析,那麼交易效果可能更好。
誤區六重行情判斷輕風險管理
期權交易需要對標的物價格走勢進行預判,但是這是否是期權交易的主要准備工作呢?在交易的時候,是重點關注行情研判還是風險管理呢?
我們認為風險管理和行情研判同等重要,需要兩手抓,不能忽略任何一方。
對進行期貨交易而言,不論是投機還是套利,要想獲利,前提是需要對行情做出正確判斷。當然這也是投資者最難辦到的一點,也就造成了市場上普遍認知的「期貨賺錢不容易」的觀點。期權掛牌上市之後,一些投資者依然難以擺脫預測行情的熱衷。但是除了標的價格外,期權價格還受到執行價格、波動率、到期時間、無風險利率四種因素影響,單純依賴行情判斷交易期權,則忽略了波動率和到期時間對期權價格的影響。期權定價理論表明,波動率和到期時間對期權價格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就使得一些偏重行情判斷的投資者交易結果達不到預期,從而產生困惑,因為沒有重視期權交易中的風險管理。
任何交易都需要風險管理,期權尤其要注重風險管理。買入期權的有限虧損假象常常導致投資者忽略風險管理,而賣出期權的時間衰減收益又令投資者不願意去做風險管理,正是這些心理令期權交易者屢屢受挫。對成熟的期權投資者來說,何時進場並不是特別重要,持倉中的倉位調整,即風險管理才關乎其盈利,這是由期權非線性結構以及靈活多變的特徵決定的。一旦出現風吹草動,交易者能夠快速通過調整倉位來改變損益結構,適應新的變化。以買入看漲期權為例,投資者買入一手平值看漲期權,期待價格上漲,而標的價格一旦下跌,則交易出現虧損,此時若將該頭寸組合轉換為一組垂直價差交易,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降低了損益平衡點,對提高交易績效是大有裨益的。除非投資者對未來行情十分有信心,否則,墨守成規地堅定持有原始頭寸,在大多數情況下很難取得較好的投資效果。(來源:期貨日報)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㈩ 如何利用期權為期貨投資避險
期權是十分有效的對沖風險的工具,一般來說用期權為期貨投資避險稱為「備兌」。
備兌分為備兌看漲和備兌看跌。
備兌看漲策略。該策略指的是持有標的資產,並且賣出相應的看漲(認購)期權的交易策略,通常賣出的是虛值看漲期權。
備兌看跌策略。該策略指的是賣出標的資產,並且賣出相應的看跌(認沽)期權的交易策略,通常賣出的是平值或虛值看跌期權。
雖然備兌側策略能有效的對沖風險,但這是基於一定的市場行情判斷和擁有相應的專業知識,畢竟持有期權空頭的風險還是很大的,因此想要做好該策略仍然需要考慮很多因素。
一般來說要考慮行情走勢,最好是標的資產近期已有一波明顯走勢,預期短期內會盤整或者有小幅漲跌。此外,賣出的期權的具體合約選擇也有講究,最好是近月或下月合約,這樣更有利於賺取期權的時間價值。
因此策略雖好,仍需要多加研究,如有相應的需求,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