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滬銅最近走勢以及行情,宏觀政策或者歐債,美債對於滬銅的影響以及關於銅期貨的開戶~
受歐債影響,最近滬銅波幅較大。目前影響最大的還是歐債問題,在沒有有效地方案前,銅很難走出趨勢性行情,短期60000壓力,雖然現在下游需求不錯,但仍受宏觀主導。
❷ PVC期貨的期貨貿易
簡介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07年我國共進口PVC130.4萬噸,出口75.3萬噸。主要進出口海關有天津、上海、寧波、廣州、九江等。從海關統計表可以看出,聚氯乙烯在海關統計中有三個稅號,①稅號39041000:初級形狀的聚氯乙烯,未摻其他物質;②稅號:39042100,初級形狀未塑化的聚氯乙烯;③稅號39042200,初級形狀已塑化的聚氯乙烯。按照海關所列三個稅號,相關企業約有近千家。從進口企業名單分析,其中很大部分是下游加工企業,他們屬於直接用戶,因此進口價格對他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素。此外,從對企業調研了解到,其中部分企業對PVC材料的要求也比較高,有些企業是屬於來料加工產品出口,因此會選擇進口料。
2007年,隨著我國入世過渡期的結束,國內市場將全面開放,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同時國際原油價格變動、人民幣匯率變動等因素都將直接影響我國聚氯乙烯進出口格局變化,應密切關注。
進口狀況
全國九成以上的聚氯乙烯樹脂進口集中流向東部沿海地區(廣東、上海、福建和江蘇)。從海關資料來看,聚氯乙烯進口消費省市前五位均為東部沿海省市。2007年初級形狀的聚氯乙烯進口消費省市有19個,主要進口流向為廣東省、上海市、福建省、江蘇省和山東省,前五位進口消費省市合計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97.48%,廣東省、上海市、福建省、江蘇省和山東省進口量分別占總進口量的74.64%、9.26%、6.04%、5.82%和1.72%(詳圖表)。從進口國家來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台灣為主要的進口國家和地區。
從海關資料來看,2007年初級形狀的未塑化聚氯乙烯進口消費省市有17個,主要進口流向為河北省、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和山東省,前五位進口消費省市合計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96.79%,河北省、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和山東省進口量分別占總進口量的36.67%、23.11%、20.89%、14.39%和1.73%。
2007年初級形狀的已塑化聚氯乙烯進口消費省市有20個,主要進口流向為廣東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福建省,前五位進口消費省市合計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85.36%,廣東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福建省進口量分別占總進口量的48.81%、14.7%、10.61%、5.92%和5.32%。
2007年氯乙烯聚合物的廢塑料及下腳料進口消費省市有17個,主要進口流向為廣東省、湖南省和浙江省,前五位進口消費省市合計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
96.23%,廣東省、湖南省和浙江省進口量分別占總進口量的85.4%、3.67%和3.27%
出口狀況
PVC生產快速發展,出口量逐年增多。隨著我國聚氯乙烯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聚氯乙烯進出口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出口迅速擴張,進口逐年減少。2007年我國共出口聚氯乙烯75.3萬噸,比2006年增長了50.8%,出口平均價格901美元/噸,較2006年上漲了16.7%;進口130.4萬噸,同比減少10.2%,進口平均價格達980美元/噸。
雖然我國聚氯乙烯出口絕對數量仍然遠遠少於進口,但與之前我國聚氯乙烯幾乎全部依靠進口,出口數量幾乎為零的進出口格局相比,我國聚氯乙烯行業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飛躍,出口擴張速度也居五大合成樹脂之首。
自2003年中國對原產於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和中國台灣地區的進口PVC徵收反傾銷稅(商務部2003年第48號公告)後,中國PVC生產快速發展,出口量逐年增多。
我國聚氯乙烯出口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進口則以加工貿易為主。2007年,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聚氯乙烯48.9萬噸,同比增長35.5%,佔全部出口數量的65%,出口平均價格884美元/噸,同比增長16.2%;另外,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出口也有一定增長,出口數量達24.3萬噸,同比增長84%。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以及邊境小額貿易均有大幅增長,增幅在500%以上。
中國PVC出口市場相對分散,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共向全世界119個國家(地區)出口了聚氯乙烯,其中,印度和俄羅斯是其中最主要的兩個出口國家。2007年,我國向印度出口25.6萬噸,同比大幅增長116.6%,出口數量佔全部出口數量的34%,出口平均價格841美元/噸;向俄羅斯出口10.6萬噸,增長185%,出口數量佔全部出口的14%,出口平均價格984美元/噸。 為PVC企業提供迴避和轉移風險的工具
2008年,我國PVC行業受到國際金融危機、自然災害、政策調整及上游原料價格上漲、下游需求萎縮等眾多不利因素影響,生存陷入困境。去年7月份以後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導致PVC價格由每噸9000元一路下跌到11月份的5000元,給PVC生產企業帶來了很大沖擊。近期受電石價格上漲及企業停車檢修等因素影響,PVC價格又反彈到每噸6300-6400元左右。
由於缺乏價格預警機制,PVC現貨價格的大起大落導致生產企業在價格反彈時不敢提高開工率以彌補前期虧損,貿易企業也因看不清方向而不敢擴大經營規模,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企業虧損,價格在漲跌過程中沒有有效規避風險的工具。而大商所PVC期貨的推出,將成為相關企業迴避和轉移風險的重要工具,進一步優化國內化工行業的生產結構,同時也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
價格發現助企業擺脫盲目
期貨價格特有的價格發現功能有助於企業實現穩定經營,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PVC行業缺少集中權威的參考價格,而PVC期貨推出以後,市場可以根據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預測未來現貨產品價格。
有助於優化PVC價格形成機制
雖然2008年我國PVC產量和消費量分別達到882萬噸、925萬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PVC生產國和消費國,但由於目前我國的氯鹼企業多而分散,定價有較大的隨機性,定價話語權較弱。一旦PVC期貨推出,將為PVC行業樹立價格標桿,我國PVC行業將藉助PVC期貨的力量,像目前的大豆和銅期貨那樣,在區域內獲得一定的定價權。而在PVC國際貿易中,我國已經由凈進口國逐漸轉變成凈出口國,因此開展PVC期貨交易有利於取得國際定價權,企業在原料與產品的國際貿易中能夠取得更多的話語權。 PVC消費狀況
處於PVC產業鏈下游的是塑料加工企業,按產品類型分,PVC加工企業主要是管材、異型材等塑料加工企業,根據中國塑料加工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截止到2006年年底,PVC加工企業有1097家。近些年我國PVC消費穩定增長。
從中國PVC產業鏈格局看,我國PVC產業鏈布局有這樣一個特點,電石法PVC原料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新疆、寧夏、內蒙等煤炭資源較多的省份,而下游加工企業更多的集中在天津、山東、河北、浙江、遼寧等省市,同時形成了幾個規模較大的塑料交易市場和電子交易市場,如浙江餘姚的塑料市場、廣東的塑料交易所、山東臨沂、江蘇張家港等。
由於PVC有一定量的進出口,受下游加工市場分布和塑料製品出口企業的地域分布等影響,PVC製品企業大都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省市,其他中部和沿海省市均有為數較多的生產企業。
消費特點
華北地區 : PVC產能大於當地加工行業需求量,每年約35%-40%貨源銷往全國各地,以江浙閩粵滬即長三角珠三角為重點銷售地區,因為這些地區PVC加工行業發展迅速,很多為出口為主的合資企業,一方面成為來料加工進料加工的主要基地大量進口國外樹脂,另一方面大量吸納國產樹脂,因此是國產PVC樹脂銷售聚集地區.由於華北地理位置戰局交通運輸優勢,隨著近幾年運輸瓶頸和運費不斷上漲,周邊地區銷售已成為各PVC生產企業銷售重點。
華東地區 : 生產企業相對比較聚集,生產工藝復雜,包括電石法乙烯法及混合法三種工藝,銷售重點集中在省內及周邊地區,上海氯鹼江東化工及無錫化工在江浙滬地區的銷量占總銷量的70%-85%.上海南京溫州杭州台州是該地區進口貨源集散地,大量遠洋及近洋PVC樹脂貨源由此發散到華東各市場.當地從事PVC貿易的中間商也較密集,承擔代理華北東北西北和華中地區氯鹼企業PVC銷售,主要面對中小型加工企業。
華南地區 : 閩南及廣東市場只有南寧化工和東南電化兩家PVC生產企業規模較大,但需求量卻名列全國之首.福建南寧化工產能12萬噸,但福建市場PVC需求量100多萬噸,很多需要其他地區及進口貨源的補給.廣東省仍是國內PVC進口加工最大集散地.珠三角PVC貿易商是全國最聚集的地區,廣東PVC市場是全國PVC市場的晴雨表.番禺下游主要是電線電纜,東莞下游主要是塑鋼門窗,汕頭下游主要是拖鞋鞋底類,佛山順德下游主要是管材。廣東、浙江、福建、山東和江蘇省份消費之和約佔全國總銷量的70%。
交割程序
一)以符合PVC國家標准SG5型一等品和優等品作為交割質量標准
PVC期貨交割質量標准沿用國家標准體系,符合國標一等品和優等品質量要求的產品可以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割。
二)不區分乙烯法和電石法PVC
PVC通過氯乙烯聚合而成,氯乙烯的獲得方式有乙烯法和電石法之分,但最終聚合後得到的聚氯乙烯在國標中不加區分,通過檢驗也無法確定是乙烯料還是電石料,因此,PVC期貨交割商品不區分乙烯料和電石料。
首先,從現貨市場情況來看,乙烯料品質純凈均勻,通常價格要比電石料高200元/噸左右,但此價差並不穩定,受市場供需情況影響較大,如目前天津大沽化的乙烯料和新疆天業的電石料之間在華南地區就無價差。另外,雖然有些特殊用途製品會對乙烯料有特殊要求,如食品包裝材料、醫葯輸液器材等,但這部分比例很小,不到聚氯乙烯SG5型料消費總量的10%,剩餘90%的消費量中,用哪一種料並不影響下游加工企業的生產。
其次,從國家標准上看,我國現行的PVC國家標准根據最終產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來確定PVC的型號和等級,乙烯法和電石法生產的PVC統一在一個框架內進行衡量,並未區別對待。而且從實際生產質量上看,無論乙烯法還是電石法,生產的PVC產品質量都可以達到國標要求。
三)交割標准品選擇符合國標規定的SG5型一等品,優等品無升水替代交割
首先,從生產方面看,生產企業均以生產一等品或優等品為主,很多企業將一等品合格率作為生產車間的考核指標,如浙江巨化的一等品合格率達到97%,少量的合格品多為檢修開試車的過渡料,在現貨貿易中流通的也多為一等品和優等品。
其次,從品質檢驗情況來看,根據大商所委託CCIC和SGS兩家質檢機構對常見品牌品質抽檢結果看,達到國標一等品的比例超過85%,在CCIC檢驗的23個批次中,有17個批次的產品為優等品,SGS檢驗的15個批次中也有8個批次產品為優等品。
此外,由於優級品和一級品在現貨市場中可替代性強,下游消費對其也不差別對待,從質量標准上看,兩者在指標要求上區別不大,現貨貿易中通常也不特別區分一等品和優等品,兩者之間的價差最多50元/噸,相對於產品本身的價值來說,所佔比例很小,大約在0.5%~0.9%范圍內。
四)實行推薦品牌交割制度
2007年,大商所在LLDPE期貨中首次採用推薦品牌交割制度,經過近兩年市場的實際運行經驗,該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割檢驗成本,體現工業品的質量均一特徵。考慮到PVC與LLDPE同屬於五大樹脂產品,二者之間有很多共性,因此,PVC期貨仍然沿用這一規則,對於推薦廠家生產的推薦品牌產品,如果投資者可以提供生產廠家出具的質檢證書及質量承諾書原件,可實現免檢注冊倉單。
進行推薦品牌的選擇時,我們主要考慮以下因素:第一,遵照現貨貿易習慣,選取市場認可度高的廠家和品牌;第二,保證足夠的可供交割量,達到一定生產規模和質量控制水平的品牌都可以進入推薦品牌;第三,充分考慮生產廠家的資質情況,選取具備市場競爭優勢的規模生產企業的品牌。根據上述原則,大商所在90餘家生產企業中確定了13個推薦品牌,覆蓋了10個省市,產能占總體比例超過50%。
五)交割地點為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期貨市場欲實現價格發現和規避風險的功能,交割地點要設置在價格最具代表性意義的區域內,而且應位於發生最大貿易量的流向節點中,而且應以交割成本具有競爭力,以及避免發生現貨的逆向流動為前提。同時,交割地點還要具備可靠、有保障的交通、倉儲條件,以便能夠滿足特殊情況下發生大量交割的需要。根據PVC市場的生產消費格局、貿易流向、價格代表性和倉儲物流等方面的特點,我們將華東地區的上海、寧波、杭州、蘇州、常州,以及華南地區的廣州和佛山等7個城市作為期貨交割地,區域之間不設升貼水。
❸ 廢銅價格快速攀升,其價格為何會這么瘋狂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任明傑 董添)「從來沒有一天賺過這么多錢!」在北京市大興區經營一家大型廢銅收購站的老李興奮地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春節以來銅價暴漲,廢銅價格水漲船高,春節前賣不出去囤下的幾噸廢銅前兩天瞬間售罄。「多賺了20倍利潤,一天賺了往年一個季度才能賺到的錢。」
暴利可遇而不可求。雖然廢銅價格後市依舊看漲,但這批低價存貨出清後,像老李這樣的中間環節又回到隨行就市賺取微薄差價的日子,下游銅材加工廠對高位備貨也憂心忡忡。隨著旺季即將到來,廢銅價格還會繼續狂飆嗎?
(小標題)多賺了20倍
2月23日一大早,當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老李經營的廢銅收購站時,他正坐在小矮凳上忙著分揀電線,一堆花花綠綠的電線被一根根放進分揀機,經脫皮後就成了油光鋥亮的銅線。代理商小王站在一旁焦急地等待著,等這批銅線弄好後就趕緊買走。
「這輪銅價飆漲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既與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下的通脹預期有關,也與海外銅下游需求預期強烈有關,同時還受銅期貨價格大幅拉升等因素影響。」百川盈孚廢銅行業分析師燕雨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中金公司2月24日發布的研報稱,在供需偏緊、通脹預期持續升溫背景下,預計上半年銅價有望繼續上行。
旺季即將到來也有望對銅價繼續走強形成支撐。燕雨指出:「銅加工旺季即將到來,包括3月和4月的電線、電纜加工和使用高峰,5月和6月的銅管、銅板帶加工熱潮,預計銅價將進一步攀升,廢銅價格將繼續走高。在進入下半年的傳統淡季後,銅價才可能見頂。」
❹ 關於陰極銅的進口問題的可行性分析
中國自2003年起即躍升為全球陰極銅(電解銅)消費量最大的國家,2005年消費量更是創下360萬噸新高。近十年來,中國陰極銅進口商、消費廠家的原料采購方式也越來越多地從完全的現貨采購過渡到長期合同(主要是年度合同)與現貨合同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大型加工企業更多地依賴於年度合同的采購。由於作價方式基本採用月或周浮動作價機制,長期合同談判的關鍵主要是年度升水(PREMIUM)的確定。
年末將至,2007年度國外陰極銅生產商與中國下遊客戶、進口商談判的大幕即將拉開,在此對進口陰極銅年度合同談判情況作一分析。
作為全球第一大銅生產商,CODELCO(智利國家銅公司)每年針對全球不同地區制定的陰極銅年度合同PREMIUM,具有絕對的基準(BENCH MARK)指示作用。目前,CODELCO已先後宣布了2007年歐洲USD125與2006年相比上漲USD20;韓國USD 115比2006年上漲USD 3;日本USD 115,與2006年持平;台灣地區USD 115,與2006年持平的PREMIUM報價水準。中國大陸地區的PREMIUM預計下周就會公布。市場上傳聞,明年中國市場的PREMIUM有可能大幅升高,理由為:一、2007年陰極銅產量相對於需求將出現短缺;二、由於中智兩國自由貿易協定已經生效,中國進口智利陰極銅將享受2%進口關稅的豁免。
CODELCO已經報價的來年PREMIUM水準,基本反映了2006年全球陰極銅市場現狀以及對2007年各地區市場供求狀況的預期。針對中國市場的報價傳言,筆者認為,2007年中國PREMIUM沒有上漲的理由。相反,與歐洲及北美2006年陰極銅現貨市場相比較,中國市場2006年的表現使得中國陰極銅消費商更加預期2007年年度合同PREMIUM應該有大幅度的下降空間。主要原因是:
一、2005、2006兩年以來中國進口陰極銅年度合同的PREMIUM都遠遠高於當年現貨的PREMIUM,加上上海與LME市場價格比價的嚴重扭曲,國內陰極銅進口商虧損巨大,部分客戶甚至不得不取消了部分年度合同的執行。
二、從國內供應上看,中國2006年陰極銅產量全面增長,預計全年將達到290萬噸,增長12.4%。而中國陰極銅產量的增長是基於如下的原料供應條件:
1.進口銅精礦數量下降7% (2006年1~9月);
2.進口陽極銅/粗銅下降26.9% (2006年1~9月)。
有理由相信,中國國產銅精礦、廢雜銅數量的增長已經為中國陰極銅產量增長提供了重要保障。根據最新預測數據,中國2006年自產銅精礦數量預計將達到95萬噸(銅金屬量),增長27%;廢雜銅回收量預計將達到80萬噸(金屬量)以上。
而進口廢雜銅的持續增長(前9個月進口略有降低,但10月開始重新出現增長。2006年進口總量預計超過上年的480萬噸)為中國銅消費特別是銅材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原料保障。2006年進口廢雜銅銅金屬含量預計會超過150萬噸。2007年上述狀況不會發生太多變化。
中國2007年開始取消進口銅精礦的加工貿易,也就是取消了進口銅精礦加工出口陰極銅的貿易方式,同時對一般貿易出口陰極銅徵收15%的出口關稅。因此,2007年中國出口陰極銅已經幾乎不可能,更多國產的陰極銅將只能留在國內消費。
三、從2006年中國進口電解銅實際情況分析:
截至9月底,中國進口陰極銅596667噸,下降41.7%,出口陰極銅228253噸,增長233.3%,凈進口陰極銅只有368414噸,2006年全部進口陰極銅中,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佔15%,加工貿易方式進口佔55%,另有29%的進口為保稅庫進口(在全年進口虧損的情況下,保稅庫進口的銅估計大部分都已轉出口或轉交LME在亞洲的倉庫,其餘部分也基本轉入加工貿易項下)。因此,即使2007年智利銅進口可以免除2%的進口關稅,按照2006年實際進口情況判斷,可以享受關稅豁免的進口數量有限(只有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才能豁免), 而佔一半以上的進口量都是下游工廠的加工貿易進口,根本就不需要享受關稅豁免。尚比亞進口電銅早在2005年1月開始,就享受2%關稅的豁免,但兩年來,尚比亞進口電銅的數量並沒有過多增長。相反,2006年1~9月,尚比亞電銅進口較2005年同期反而下降了69%。
四、智利銅生產商如果單方面提高PREMIUM水平,中國鄰國的銅冶煉廠商就得到了擴大向中國出口的機會。日本、韓國、印度、哈薩克等臨國的生產商就會獲得比智利銅生產商更加有利的競爭地位,更容易得到中國加工貿易進口商的合同。且LME倉庫目前的庫存大部分集中在亞洲地區,中國消費者很容易就可以從臨近倉庫拉貨,補充供應。
綜上所述,2007年中國市場進口電解銅年度合同PREMIUM應該降至與2006年現貨PREMIUM相當的水平,才比較合理
--------------------------------------------------------------------
在2月2日,上海期銅大幅低開,震盪走高,全線小幅收低。期銅主力704合約以52090元/噸開盤,收至52380元/噸,下跌800元/噸;現貨702合約收於54650元/噸,下跌390元/噸。
以下是2月2日國內金屬市場日報:
一、上海期貨交易所2月2日金屬期貨收盤情況:
在2月2日星期五,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期銅主力704合約以52090元/噸開盤,收至52380元/噸,下跌800元/噸;現貨702合約收於54650元/噸,下跌390元/噸。
期鋁主力704合約以19540元/噸開盤,收至19510元/噸,上漲50元/噸;現貨702合約收於19990元/噸,上漲90元/噸。
二、國內金屬現貨市場情況:
以下是上海華通鉑銀交易市場有色金屬2月2日現貨市場行情 單位:元/噸
序號 品名 規格 開市價 價格範圍 收市價 倉庫 產地
1 陰極銅 標准 54900 54700-54900 54900 上海 國產、進口
2 鋁錠 99.85% 20200 20180-20200 20200 上海、無錫 國產
3 鋁錠 99.7% 20100 20080-20100 20100 上海、無錫 國產
4 鉛錠 1# 14250 14150-14350 14250 上海、無錫 國產
5 鋅錠 0# 30900 30800-33500 30900 上海 國產
6 鋅錠 1# 30750 30700-30800 30750 上海 國產
7 錫 1# 92500 91500-94000 92500 上海 國產
8 鎳 1# 350000 347000-350000 350000 上海 進口、國產
以下是廣東地區金屬現貨市場2月2日行情 單位:元/噸
序號 品名 交貨期 最低價 最高價 漲跌幅 產地
1 A00鋁錠 現貨 20330 20470 +180 國產
2 0#鋅錠 現貨 31100 31300 -- 韶冶
3 0#鋅錠 廠家報價 31050 31250 -- 馳宏
4 0#鋅錠 現貨 30450 30850 -100 國產
5 1#鋅錠 現貨 30350 30750 -100 國產
6 1#電解鎳 現貨 350000 350000 -- 金川
7 1#電解銅 現貨 54900 55200 -700 國產
8 1#鉛 現貨 13950 14150 -- 國產
9 1#電解鈷 現貨 380000 385000 -- 金川
10 1#錫 現貨 89500 91500 -- 國產
11 鎂錠 現貨 15300 15500 -- 國產
12 鉍錠 現貨 124000 126000 -- 國產
13 1#光亮銅線 現貨 52500 52700 -700 國產
三、基本面新聞:
2006年銅庫存跌至危急的水準,當時銅供應的延期迫使許多用戶停產或減產。目前銅價下滑將刺激中國用銅企業2007年重建庫存。
中國鋁業表示,提價是出於現貨報價與同行看齊的考慮。分析人士認為,中鋁這一舉措短期會給不少以現貨為主的電解鋁企業帶來負面影響,但在氧化鋁需求變動不大、產能卻不斷擴張的情況下,氧化鋁價格總體下跌的趨勢仍然沒有改變。
陝西省2006年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價格同比上漲52.8%,有色金屬加工業產品價格上漲35.4%。
中國再生有色金屬2006年總產量達453萬噸,比2005年增長21%。其中再生鉛39萬噸、再生鋅11萬噸,與2005年相比,分別增長39%和29%。
歐盟委員會1日批准了俄羅斯鋁業公司、烏拉爾鋁業集團和瑞士嘉能可國際公司的三方合並交易。該委員會表示,這項交易不會對競爭造成很大的影響。合並後的新公司將被命名為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其將取代美鋁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鋁生產商。
標准銀行預計,至少在春節假期前,LME銅期貨價格將呈橫盤整理,第二季度料上漲。
加拿大帝國金屬公司旗下CAT-Gold公司准備將其收購bcMetals公司的報價由每股1.3加元提高至每股1.5加元。
歐洲鎳業公司公布05/06財年稅前虧損由上一財年同期的610萬英鎊增加至910萬英鎊,旗下土耳其Caldag鎳礦項目延遲。
秘魯南方銅業公司伊洛銅廠改造計劃已完成,預計2007年銅產量約為70萬公噸。
LME期鎳1日因Xstrata旗下薩德伯里鎳礦最終免於發生罷工,而一度下滑3%,終盤收至35,900美元/噸。
住友金屬礦產預計,2007年的全球鎳供應將不足12000噸。而2007年的銷售量計劃將增加10000噸,到137萬噸,由於亞洲地區的大量需求。
俄羅斯傑爾羅斯公司合夥人普羅霍羅夫將於2007年年內,把其持有的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諾鎳)股份轉售給另一合夥人波塔寧,自己得到聯合企業內所有能源資產,但他仍將在2007年年底資產分割完成前留任諾鎳總經理職務。
澳大利亞Cudeco公司與瑞士斯特拉塔公司洽談出售旗下澳大利亞昆士蘭州Rocklands銅礦項目。
新喀里多尼亞鎳礦罷工造成法國埃赫曼公司06年鎳產量損失接近6,000噸,預計07年將再減產1,000噸。
巴克萊稱,LME銅價下跌前可能再度上探5,900美元的阻力位,若跌至5,400美元,將引發新一輪拋盤,目標下看5,000美元,然後是4,600美元。
澳洲氧化鋁公司表示,氧化鋁和鋁價2007年將受中國需求推動。
加拿大塔塞科礦業公司旗下直布羅陀礦濕法冶煉廠重新啟用,首批純度為99.9%的陰極銅於1月26日投產。
渣打銀行預計,在中國春節前,LME銅價或在目前水平進行盤整,之後在第二季度銅價將走高。
澳力拓公司在印尼的20億美元La Sampala鎳礦項目可能擱淺,由於印尼政府擬對現行的礦山開采許可制度進行調整。
因2006年電力價格偏高,紐西蘭鋁冶煉廠被迫減產,造成2006年其收入減少了7000萬美元。
❺ 銅期貨的上下游是什麼
上游就是生產商銅礦廠,下游就是消費商銅線電纜廠,工業用銅商,如空調生產廠家
❻ 春節以來銅價暴漲!廢銅價格水漲船高,產生了什麼影響
在北京市大興區經營一家大型廢銅收購站的老李興奮地告訴記者,春節以來銅價暴漲,廢銅價格水漲船高,春節前賣不出去囤下的幾噸廢銅前兩天瞬間售罄。“多賺了20倍利潤,一天賺了往年一個季度才能賺到的錢。”百川盈孚提供給數據顯示,2月3日以來,廢銅價格快速攀升。以紫銅為例,價格從2月3日的每噸50700元漲至2月24日的每噸58600元,漲幅達15.58%。特別是2月17日以來,紫銅價格進入加速上升期,短短7天上漲10.76%。
一方面,大家“滿世界找銅”;另一方面,又覺得如此高的價格猶如“燙手山芋”。卓創資訊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不光是像老李和小王這樣的中間商不敢囤貨,銅材加工企業短時間內也不敢高位備貨,加上春節前的訂單因銅價飆漲使利潤大打折扣,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下游終端廠商的觀望情緒也比較濃厚,訂單明顯減少。
即便如此,老李和小王仍覺得:“廢銅價格可能還要上漲。”
中金公司2月24日發布的研報稱,在供需偏緊、通脹預期持續升溫背景下,預計上半年銅價有望繼續上行。
銅加工旺季即將到來,包括3月和4月的電線、電纜加工和使用高峰,5月和6月的銅管、銅板帶加工熱潮,預計銅價將進一步攀升,廢銅價格將繼續走高。在進入下半年的傳統淡季後,銅價才可能見頂。
❼ (3)金屬類礦產品價格高位震盪
鐵礦石。進口到岸價高位上揚,一路走高,按美元計算,全年平均為87.8美元/噸,同比增長37.0%(圖39);按浮動匯率折算,為666元/噸,同比增長30.3%。2003年以來,國內進口鐵礦石價格從2002年的25美元/噸上漲到33美元/噸,2004年後便進入到60美元/噸以上的高位運行,5年翻了3倍多。這期間僅有2006年的年均價格比2005年出現了下降,下降幅度為5.72%。
鐵礦石漲價的根本原因是需求高漲。近年來,我國經濟一直保持較快速度增長,從而帶動對鋼鐵需求的增長,而鋼鐵需求的增長又帶動鋼鐵價格向上攀升,鋼鐵價格的攀升又帶動鋼鐵生產企業利潤大增,這又刺激鋼鐵企業對鋼鐵產量和產能的擴大,從而帶動對鐵礦石的需求。除此之外,也有美元貶值的原因,由於國際市場鐵礦石的價格是用美元標價的,而美元近期貶值幅度較大,這就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鐵礦石進口價格攀升。考慮浮動匯率因素的影響,以美元計的我國鐵礦石到岸價格增長幅度均高於以人民幣計算的幅度,反映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降低我國鐵礦石進口成本。
圖392006~2007年國內進口鐵礦石到岸價格走勢
2007年國土資源形勢分析報告
精煉銅。北京等九大城市現貨價格高位盤整,波動上行,全年平均為62535元/噸,同比上漲0.61%。國際上,倫敦金屬交易所現貨價格,全年平均為7111美元/噸,同比增長5.8%(圖40)。2003年國內銅價平均為18776元/噸,2004年為27798元/噸,2005年為35475元/噸,2006年為62467元/噸,2007年基本與2006年持平,5年內上漲了235%。
國外和國內因素的共同推動作用,導致國內銅價格上漲。國際上,有美元繼續貶值給國際銅期貨市場帶來整體利多氛圍,有墨西哥、智利銅礦山出現的罷工對市場供應形成潛在威脅;國內,有需求長期偏緊的原因,而且國內股市的變化也會影響銅期貨和現貨的行情變化。國際銅價與國內銅價的聯動性較強。
銅價格持續上漲,對我國銅產業鏈的各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首先是采礦企業獲利豐厚;其次是帶動銅精礦加工費大幅上升,從而使冶煉環節也獲得豐厚的利潤,但由此也引發了銅冶煉行業的盲目擴張,一些國內大型企業開始淪為國際銅礦和冶煉商在境內的代理加工基地;第三,導致包括家電、建材、電子、機械、輕工等行業的銅消費企業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但同時也促進了替代品開發。
圖412006~2007年國際國內鋁價格走勢
2007年國土資源形勢分析報告
精煉鋁。北京等九大城市現貨價格高位調整,波動下行,全年平均為19833元/噸,同比下降4.3%。國際上,倫敦金屬交易所現貨價格,全年平均為2627美元/噸,同比增長2.2%(圖41)。國內鋁價格與國際反向而行,連續4年的上漲態勢開始轉升為降,尤其是11月20日國內A00鋁錠平均價格約為17470元/噸,成為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是,與2003年14765元/噸、2004年16370元/噸、2005年16964元/噸的價位相比,2007年的鋁價格仍屬於相對較高的水平。
導致5月中旬以來鋁價開始持續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電解鋁產量持續快速增加,市場供需關系趨於緩和。
鋁價回落,電解鋁生產企業,特別是單純靠出售鋁錠和初加工鋁製品的企業,其盈利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對整個鋁產業鏈來說,有利於按照優化產業鏈的要求,進一步促進電解鋁企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把產業發展的重點從產能的擴張轉到產業鏈的延伸上來,走產品精加工、深加工的路子,重點發展高精度鋁板帶等高附加值產品。
圖422006~2007年國際國內黃金價格走勢
2007年國土資源形勢分析報告
黃金。上海黃金交易所現貨價格(Au99.95交易品)高開高走,大幅上揚,全年平均為170元/克,同比增長9.9%。國際價格,全年平均為695美元/盎司,同比增長15%(圖42)。這是黃金價格連續5年上漲,與2003年的96.68元/克相比,5年總體水平增長了75.8%。黃金價格已超過1980年的歷史最高水平。
2007年黃金價格走高,除了受美元和原油價格走勢的影響之外,還受到國內居民購買黃金消費品的意欲增強、高新技術行業對黃金消費的需求增強、投資者對投資黃金的興趣增強等因素的影響。
隨著黃金價格走高,金礦公司進入了景氣周期,受益明顯。除此之外,還推動了黃金勘探和開采,在黃金不景氣的時候,採金公司會放棄低品位的礦石,但對於目前的景氣周期,因為各等級品位的礦石都能盈利,黃金公司就會選擇最大規模開采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