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貴金屬的歷史

貴金屬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10-25 18:28:45

① 黃金的歷史的介紹

黃金的歷史幾乎與人類的歷史一樣古老,自從人類在一萬兩千多年前發現黃金之後,人類對黃金的狂熱就被點燃了,在人類的意念中,沒有什麼東西比黃金更能體現純潔與神聖。對黃金本身來說,它已經成為一種跨越種族、文化,甚至是統治世界的另一種物質。黃金就像一條金色的血脈,貫穿於整個人類的歷史。從古埃及的金權杖到中國的三星堆金面罩,從皇帝的寶冠到普通人的首飾,從可醫治百病的「萬能之葯」到科技領域的大量應用,黃金用它特有的尊貴傳達著人類對財富和權勢的至高追求。

② 黃金的歷史

在19世紀之前,人類社會的黃金生產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認為: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
由於19世紀一系列黃金資源的發現,使得從那時起黃金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紀後半年的50年裡,黃金產量超過了這之前5000年的總量。如今,世界每年礦產黃金2600噸左右。

③ 為什麼黃金在古代就已經是貴金屬

1金子易保存易切割,用馬克思的話「貨幣天生不是金銀,金銀天生是貨幣,」
2因為黃金的性質比較穩定而且稀少,因為物以希為貴。
3首先,黃金是一種資產。黃金的稀有性使黃金十分珍貴,而黃金的穩定性使黃金便於保存,所以黃金不僅成為人類的物質財富,而且成為人類儲藏財富的重要手段,故黃金得到了人類的格外青睞。
其次,黃金是一種貨幣。
第三,黃金也是一種商品。

黃金具有開采不易、開采成本高、物理特性良好等特點,因此在長期的社會歷史發展中黃金不但被人類用作裝飾,而且還被賦予了貨幣價值功能。直到20世紀70年代,黃金才從直接的貨幣作用中分離出來,即黃金非貨幣化。但作為貴金屬,黃金目前依然是世界主要的國際儲備。

④ 貴金屬交易的貴金屬交易歷史

自公元560年,至1971年布雷頓森林制度終結期間,全球各個國家一直使用黃金作為單一或其中一種貨幣,國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積存黃金作為儲備的習慣。
黃金是人類較早發現並利用的金屬。由於黃金罕有、特殊和珍貴,因此有「金屬之王」的稱號,享有其他金屬品種無法比擬的盛譽,其顯赫的地位近乎永恆。正因為黃金具有這一「貴族」地位,黃金曾經是財富和華貴的象徵。隨著社會的發展,黃金的經濟地位和應用層面不斷發生變化,但仍然在各國的國際儲備中佔有一席之地,是一種同時具有貨幣屬性、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的特殊商品。
貨幣職能下降,在工業和高科技領域方面的應用在逐漸擴大,是全球公認有價值的流通貨幣,屬於世界性的儲備。全球爭相成立黃金交易所和交易平台,推出眾多黃金的投資衍生工具和理財產品,更重要的是,黃金是投資者所認識最多的投資工具。 蘇聯自1966年停止出售黃金於倫敦後,首次恢復向倫敦售金。
美國宣布暫停以美元兌換黃金。
美國總統尼克松在艾高連會議上,同意將美元貶值7.89%。十大工業國組織同意美元貶值,把黃金的新官價定為每盎司35美元,上下限波幅不超過2.25%。 日本開放黃金進口。
美元第二次貶值,黃金的官價定為每盎司42.2222美元。
新加坡開放黃金市場予當地居民。 香港自1972年英鎊區解體後,開始發展黃金市場。
歐洲共同體財長達成宰斯特協議,各國中央銀行可按市場價互相買賣黃金。
例如中央銀行從自由市場購入黃金,其數量不得用作增加中央銀行的凈持金量。十國外長同意中央銀行可用其黃金儲備,按市場計算作為外債的擔保。美國總統福特及法國總統狄斯唐同意中央銀行可按市價重估其黃金儲備。 反轉形態,意味著趨勢正在發生重要反轉,價格運行方向就會改變,由原來的上升趨勢轉換為下降趨勢;或由原來的下降趨勢轉換為上升趨勢。
反轉形態的形成源於多空雙方力量對比失去平衡。變化的趨勢中一方的能量逐漸被耗盡,另一方轉為相對優勢。它預示著趨勢方向的反轉,價格在多空雙方力量平衡被打破之後探尋新的平衡。
在投資市場中,反轉形態是重要的買入或賣出信號,所以投資者要掌握並靈活運用反轉形態。 價格在向某個方向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運行後,不再繼續原趨勢,而是在一定區域內上下窄幅波動,等時機成熟後再繼續前進,這種不改變價格運行基本走勢的形態,稱為整理形態。
整理形態與反轉形態相比,運行時間較短,並且不改變價格運行基本趨勢;而反轉形態運行時間長,並且改變了價格運行基本趨勢。

⑤ 黃金的發展史

公元前三千年以前,黃金在古國埃及第一次被人類所認知。從此以後就與人類的發展形影不離的交織在一起。黃金憑借其耀眼的光彩,成為人們用於裝飾的首選材料。

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逐漸離開自給自足的年代,邁向商品經濟時代。在人類需要錢幣來作為交易的媒介,以使買賣進行的更加簡便的時候,黃金自然成為了最優的選擇。公元前七百年前,小亞細亞地區已經出現了一些黃金與白銀合金製成的錢幣,被稱為琥珀金。隨著時代的進步,到了公元前600年,在小亞細亞的利迪亞王國首先被鑄造出來。隨後,在公元前約50年,西歐的羅馬帝國就發行了一種Anreus的金幣,在金幣上還刻有凱撒大帝的肖像。當羅馬帝國國勢日漸衰落的時候,也就是在公元400年間,當羅馬人放棄英倫三島大不列顛的統治時,他們也順手把島上的金幣統統掠走,結果導致人民各個貨幣不足,商品價格大跌造成經濟混亂。
公元1066年,諾曼底民族征服了英倫三島,他們除了政治上擁有政權以外,還對英國的貨幣制度進行了一些改革。例如創造了英鎊、先令、便士等貨幣單位制度,還建立了以金屬為貨幣本位的制度。那時,一英鎊就可以兌換一英鎊的純銀。這銀本位制度在1377年,才被復本位制度所取代。在復本位制度底下,貨幣的後盾除了白銀以外,也同時採用黃金作為通貨的本位。在復本位制度沿用了好幾年之後,英國皇室又決定用金本位制度。1717年,英格蘭銀行正式定名盎司士的黃金價格是3英鎊17先令10.5便士。實行了金本位制度以後,英國的物價指數均明顯的維持著低幅度的波動,金本位制度穩定物價和經濟的功能也得到了證明。
自從英國採用金本位之以來,美國和歐洲的國家也都爭相仿效。美國在1792年,已採用復本為制度,規定19.3美元即可換取一盎司的黃金,但是這並沒有引發任何的黃金熱潮。直到1848年的某一天,一名叫約翰馬歇而的年輕木匠,在今日的加洲境內建造鋸木廠的時候,不經意的發現了金箔片,由而引發了西部淘金熱。這也使曾經荒涼的西部,迅速的發展起來。
在19世紀之前,人類社會的黃金生產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認為: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
由於19世紀一系列黃金資源的發現,使得從那時起黃金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紀後半年的50年裡,黃金產量超過了這之前5000年的總量。
如今,世界每年礦產黃金2600噸左右。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Z__GlPWSVy1WPtdPAB1w77k_M-A7h89TDRl0n3MgH_

⑥ 貴金屬交易的歷史

金屬期貨。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誕生於英國。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上海銅CU和錫的期貨交易。1899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將每天上下午進行兩輪交易的做法引入到上海銅CU、錫交易中。1920年,鉛、上海鋅ZN兩種金屬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原本是一個上海銅CU出口國,但工業革命卻成為其轉折點。由於從國外大量進口上海銅CU作為生產資料,所以需要通過期貨交易轉移上海銅CU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倫敦金屬交易所自創建以來,一直生意興隆,至今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期貨價格依然是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種有上海銅CU、錫、鉛、上海鋅ZN、上海鋁AL、鎳、白銀等。 美國的金屬期貨的出現晚於英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以來,美國經濟從以農業為主轉向建立現代工業生產體系,期貨合約的種類逐漸從傳統的農產品擴大到金屬、貴金屬、製成品、加工品等。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於1933年,由經營皮革、生絲、橡膠(期貨代碼 RU)和金屬的交易所合並而成,交易品種有AU黃金、白銀、上海銅CU、上海鋁AL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AU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 • 金屬期貨是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由多家交易所陸續推出的。目前,世界上的金屬交易期貨主要集中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所和東京工業品交易所

⑦ 關系的黃金白銀的歷史事件

答:一、世界銀礦山儲量及分布情況
2005年世界銀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為27萬噸和57萬噸,儲量可保證生產28年。從世界分布情況看, 波蘭、中國、美國、墨西哥、秘魯、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智利等國的儲量佔到世界總儲量和儲量基礎的80%,其中波蘭的儲量和儲量基礎均位居世界首位,分別為 51000噸和140000噸,佔到世界銀儲量和儲量基礎的18.8%和24.6%。按照05年世界銀礦山產量19257.4噸計算,世界銀儲量和儲量基 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14年和30年,說明世界白銀儲 量的保證程度並不很高。全球約2/3的銀資源是與銅、鉛、鋅、金等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床伴生的,1/3是以銀為主的獨立銀礦床。預計未來銀的儲量和資源仍 主要來自副產銀的賤金屬礦床,而銀從這些礦床中的提取將主要取決於賤金屬市場的需求。據《世界金屬統計》2006年2月報導,2004年和2005年世界 礦山銀產量分別為18856.8t和19257.4 t。 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400.6t,增長2.12%; 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256 t,增長1.38%。銀礦產量多來自鉛-鋅礦山、銅礦山和金礦山等,作為這些礦山的共生品或副產品,2004年這些礦山提供礦山銀產量的70%,而來自以 銀為主的獨立銀礦山產量只佔礦山銀產量的30%。
世界主要產銀國有秘魯、墨西哥、中國、澳大利亞、智 利、加拿大、波蘭和美國等。這八大產銀國2003年至2005年產量均在千噸以上,2005年合計佔世界總產量的80%左右。秘魯是世界上最大的銀生產 國,2004年和2005年的產量分別達3059.8t和3193.1 t,佔世界產量16% 和16.58%。

⑧ 黃金的由來是什麼

黃金(Gold)是化學元素金(化學元素符號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8)貴金屬的歷史擴展閱讀:

黃金的生產歷史:

在19世紀之前,人類社會的黃金生產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認為: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

由於19世紀一系列黃金資源的發現,使得從那時起黃金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紀後半段的50年裡,黃金產量超過了這之前5000年的總量。2013年,全世界黃金總產量約2,770噸。

⑨ 黃金的歷史的黃金的歷史

公元前三千年以前,黃金在古國埃及第一次被人類所認知。從此以後就與人類的發展形影不離的交織在一起。黃金憑借其耀眼的光彩,成為人們用於裝飾的首選材料。 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逐漸離開自給自足的年代,邁向商品經濟時代。在人類需要錢幣來作為交易的媒介,以使買賣進行的更加簡便的時候,黃金自然成為了最優的選擇。公元前七百年前,小亞細亞地區已經出現了一些黃金與白銀合金製成的錢幣,被稱為琥珀金。隨著時代的進步,到了公元前600年,在小亞細亞的利迪亞王國首先被鑄造出來。隨後,在公元前約50年,西歐的羅馬帝國就發行了一種Anreus的金幣,在金幣上還刻有凱撒大帝的肖像。當羅馬帝國國勢日漸衰落的時候,也就是在公元400年間,當羅馬人放棄英倫三島大不列顛的統治時,他們也順手把島上的金幣統統掠走,結果導致人民各個貨幣不足,商品價格大跌造成經濟混亂。 公元1066年,諾曼底民族征服了英倫三島,他們除了政治上擁有政權以外,還對英國的貨幣制度進行了一些改革。例如創造了英鎊、先令、便士等貨幣單位制度,還建立了以金屬為貨幣本位的制度。那時,一英鎊就可以兌換一英鎊的純銀。這銀本位制度在1377年,才被復本位制度所取代。在復本位制度底下,貨幣的後盾除了白銀以外,也同時採用黃金作為通貨的本位。在復本位制度沿用了好幾年之後,英國皇室又決定用金本位制度。1717年,英格蘭銀行正式定名盎司士的黃金價格是3英鎊17先令10.5便士。實行了金本位制度以後,英國的物價指數均明顯的維持著低幅度的波動,金本位制度穩定物價和經濟的功能也得到了證明。 自從英國採用金本位之以來,美國和歐洲的國家也都爭相仿效。美國在1792年,已採用復本為制度,規定19.3美元即可換取一盎司的黃金,但是這並沒有引發任何的黃金熱潮。直到1848年的某一天,一名叫約翰馬歇而的年輕木匠,在今日的加洲境內建造鋸木廠的時候,不經意的發現了金箔片,由而引發了西部淘金熱。這也使曾經荒涼的西部,迅速的發展起來。

⑩ 黃金起源與什麼時期

在19世紀之前,人類社會的黃金生產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認為: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

由於19世紀一系列黃金資源的發現,使得從那時起黃金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紀後半段的50年裡,黃金產量超過了這之前5000年的總量。2013年,全世界黃金總產量約2,770噸。

(10)貴金屬的歷史擴展閱讀

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煉」就是金的化學穩定性很高,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不必擔心會氧化變色。即使是在熔融狀態下也不會氧化變色,冷卻後照樣金光閃閃。密度大,手感沉甸。

韌性和延展性好,良好導性。純金具有艷麗的黃色,但摻入其他金屬後顏色變化較大,如金銅合金呈暗紅色,含銀合金呈淺黃色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狀,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狀的原因,純金首飾也易被磨損而減少分量。

閱讀全文

與貴金屬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貨老師公開課件 瀏覽:485
依賴科技股票 瀏覽:71
mcst指標選股 瀏覽:263
上市公司未融資公司 瀏覽:39
長江證券樂享賺錢嗎 瀏覽:363
2017央企北京戶口指標 瀏覽:106
林存股票 瀏覽:679
股票新高放量 瀏覽:209
華潤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154
股票申購幾次 瀏覽:705
配資炒股持倉多少合適 瀏覽:736
精選個股股票 瀏覽:605
81黃金分析 瀏覽:272
合作買賣股票 瀏覽:629
美國汽油價格2016 瀏覽:752
駱駝股份4月17日 瀏覽:730
沈陽中國銀行澳幣匯率 瀏覽:929
杠桿利率 瀏覽:352
kd通達信指標 瀏覽:434
基金跟銀行理財區別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