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干預匯率失敗對中國有何啟示
事實上,外匯市場干預是很多央行面對匯率大幅波動的本能選擇,在過去的幾年中,俄羅斯央行就曾經大幅度干預盧布的匯率,俄羅斯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盧布的國際地位,俄羅斯是全球第九大經濟體,軍事實力也排名全球前列,其經濟結構相對單一,石油產業是其最為重要的經濟支柱。石油出口也是其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在全球外匯市場上,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在2013年的統計,盧布的交易量排名全球第十二位,佔全球交易份額的1.6%,同期人民幣的交易量全球佔比為2.2%,排名第九。從主要外匯對交易來看,美元兌盧布的交易量在2013年排名全球第十。從這些指標來看,盧布是全球重要的交易貨幣之一。
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從2013年年中的高點5300億美元,下降至2015年9月的3600億美元,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央行在外匯市場的干預行為。與此同時,盧布兌美元的匯率從2013年的1美元兌31盧布貶值至1美元兌66盧布,貶值幅度超過一倍。但從效果來看,俄羅斯的外匯市場干預最多隻是延緩了盧布的貶值,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其趨勢。
從俄羅斯央行公布的干預記錄可以看出,盡管市場在2014年年底由於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開始關注盧布貶值的問題,但事實上俄羅斯央行的干預舉動從2013年已經開始,2013年全年,俄羅斯央行在市場上至少動用了250億美元來捍衛盧布匯率,同期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從年中高點的5300億美元下滑至年底的5000億美元,兩者的變動幅度相當。盧布對美元的匯率當年也幾乎在30-33之間的區間窄幅震盪,某種程度上表明俄羅斯央行的干預舉動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隨後伴隨著俄羅斯與烏克蘭在克里米亞問題上的沖突嚴重,美國和歐盟也開始逐步捲入,這導致了市場對於俄羅斯政局動盪的擔憂,盧布也在2014年3月左右出現10%的貶值,至1美元兌換36盧布,同期,俄羅斯央行的干預力度開始加大,2014年1月和2月,俄羅斯央行分別動用了70億美元和60億美元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到了3月份的干預力度明顯加大,當月就動用了220億美元,此後盧布出現了一定的升值,並在年中回到了1美元兌換34美元的水平。從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由於匯率相對穩定,俄羅斯央行沒有對市場進行干預。
然而,市場上仍然暗流涌動,從2014年年中開始,油價從100美元的高位開始下滑,到了9月突然穿斷崖式的下跌,到12月底,油價在半年內跌幅將近50%,這成為了盧布真正噩夢的開始,到2014年12月底,盧布兌美元大幅貶值至1美元兌60盧布的水平,期間俄羅斯的經濟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全年經濟增長率從2013年的1.3%下行至2014年的0.6%,伴隨經濟下滑和貨幣貶值的,是通脹的不斷上升,到2014年年底,俄羅斯的通脹率已經超過兩位數,幾乎是年初的一倍。
面對盧布的貶值,俄羅斯央行在2014年10月份再次動用了2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對市場進行干預。到了11月份,俄羅斯央行的干預力度明顯減小,當月僅動用了不到8億美元進行市場干預,但盧布貶值趨勢不減,到了12月,盧布從48一線跳升至60的水平,在1個月內的貶值幅度超過20%。2014年12月,俄羅斯央行動用了110億美元。
同時,俄羅斯央行通過大幅度加息來提高做空盧布的成本,2014年11月,俄羅斯央行從關鍵利率從8%上調至9.5%,這樣的一個大幅度的升息也讓市場開始擔憂俄羅斯經濟的前景。與此同時,俄羅斯央行的聲明也透露出「將允許盧布匯率自由浮動,不會無限度干預外匯市場」的意味。2014年12月,俄羅斯央行兩次加息,將關鍵利率從9.5%的水平大幅上調至17%。而這時候,市場的分析人士都很清楚,俄羅斯經濟在短期內難以恢復,超高的利率盡管可以打擊做空力量,但對整體經濟的侵蝕也將是長期的。
到了2015年1月份,俄羅斯央行最後一次使用了20億美元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此後再無行動,有意思的是,盧布匯率將近1美元兌70盧布的高點逐步值至年中的1美元兌50盧布的水平左右,但伴隨油價的的進一步下跌,俄羅斯經濟陷入衰退。從6月開始,盧布再度出現貶值,並一路下跌至9月份的66盧布兌一美元的水平。
在2014年當年,俄羅斯動用了700億美元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但俄羅斯過度依賴能源的經濟結構,導致了其經濟基本面快速的惡化。盡管市場已經習慣於盧布匯率的大幅波動,但留給俄羅斯的卻是經濟衰退和通脹高企。
在盧布匯率大波動的幾年中,中國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損失,由於匯率波動較大,以及這些企業對匯率管理的忽視,導致了企業銷售產品就虧損的窘境。大量企業因此被迫停止在俄羅斯市場的銷售。
提高風險管理的意識,是市場留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央行盡管手握大量的外匯儲備,但干預匯率並非長久之計,同時按下葫蘆浮起瓢,匯率看似穩定,但對經濟可能造成很多的扭曲效應,因此根本上來說,中國仍然需要通過加速改革,改善整體經濟基本面的狀況,並提振市場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採取過多的行政性手段來避免人民幣貶值,事實上只能改變市場的短期方向,並不能改變市場的預期。此外,中國企業也需要改變「不願意管理匯率風險」的習慣,否則最終的重擔將全部落在央行身上。
㈡ 2.俄羅斯政府為何要干預外匯市場,穩定盧布匯率
1 俄羅斯因西方制裁,導致金融流動性縮減。
2 俄羅斯經濟主要依賴能源出口,工業鏈並不具備優勢。
3 因西方制裁,導致俄羅斯資產預期下跌,同時導致資金外流,俄羅斯外匯盧布價格下跌,能源價格下跌,俄羅斯外匯儲備(流動資金)下降,利空經濟。
4 敢於外匯,提升盧布吸引力,能夠讓資金延緩流出,同時通過大幅加息提升貨幣吸引力和控制資金流出。
5 但由於俄羅斯自身沒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和資產升值預期,很難組織資金流出,伴隨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更多的制裁,讓資金認為放在俄羅斯沒有戲反而還有貶值風險,自然加速流出,同時原油價格不斷的創下新低,更是利空俄羅斯經濟,更讓資金加速外流,所以俄羅斯政府一點點的外匯干預遠遠低於資金流出,所以收效不大。
6 只有油價上漲,制裁預期降低或者撤銷,俄羅斯經濟才會伴隨回暖的同時,重新吸收資金流入。
7 俄羅斯能動用的只有外匯儲備和國內貨幣政策,以及和中國的全面深化合作,目的為控制資金流出和增加利好預期。
8 所謂的局限性就是沒有很好的讓世界感到有吸引力的預期,這些都是政策局限性。
㈢ 俄羅斯盧布貶值時為什麼拋外匯
實行固定匯率的當局應該在本幣面臨貶值壓力時賣出外匯,和買入本幣作用是一樣的,可以緩解拋售本幣的壓力
㈣ 關於俄羅斯外匯監管,需要詳細的資料,有人了解請解答,中英文不限!
關於俄羅斯的外匯監管,對於貿易商和商業銀行由央行統一管理。
而那些從事外匯交易的金融公司,目前沒有政府的專項監管。
一些俄羅斯外匯交易商聲稱擁有FFMS聯邦金融市場服務局的金融許可證,但這不意味FFMS對其外匯交易業務有監管和審查。
㈤ 供應商在歐洲,客戶在俄羅斯,貨物直接從歐洲到俄羅斯,不進中國境內,如何操作能避開外匯管制
1、這種情況一般建議採用離岸公司和國外銀行賬號收付貨款以規避外管。
2、如果擔心貨物運輸問題,可以找國內的馬士基談國外指定地點到另一地點的運輸。當然由買方或者賣方指定貨運代理最好。
㈥ 為了調節國際收支順差,一國應該採取()的政策請回答:1 應該在外匯市場上拋售還是買進外匯2.實
國際收支平衡僅是一個國家經濟目標實現的一個方面,而財政或貨幣政策的實施影響的是全方位的。如果不考慮其他方面,僅從調節國際順差分析:
1、應該在外匯市場上拋售外匯。匯率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順差使外匯供應增加,本幣幣值會上升,為了保持匯率的穩定,拋售外匯,使市場本幣與外匯的供求達到平衡。
2、應該採取的是緊的貨幣政策和緊的財政政策。緊的貨幣政策,增加稅收等財政收支,直接減少企業的稅後利潤,降低企業生產的積極性,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減弱,影響出口,達到國際收支的平衡;緊的貨幣政策主要是減少市場貨幣供應量,利率上升,企業融資成本增加,企業成本增加,減少企業的利潤。當然利率上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套利資本的流入。
3、讓本幣升值。本幣升值使出口企業在同樣的外匯下兌換的本幣數量減少,減少企業的利潤。降低出口的積極性,影響出口競爭力。
㈦ 歐盟停止制裁,俄羅斯的經濟會好轉嗎
歐盟停止制裁,對俄羅斯會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徹底解決俄國經濟增長率低還是得靠盤活俄國國內的市場經濟。
㈧ 中央銀行為防止人民幣過快升值而採取在外匯市場拋售人民幣、購進外匯的措施具有怎樣的負面影響
1、把人民幣當成一種商品的話,央行在外匯市場上大量拋售人民幣就會造成人民幣(這種商品)供大於求,那麼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就會快遞貶值。
2、由於人民幣貶值,即人民幣在國際上的購買力會迅速下降,如此石油、鐵礦石等國際大宗商品的進口成本就會上升,一定程度上會加劇國內的輸入型通脹。
3、由於央行購進的外匯主要是以美元的形式,而美國現在正通過加緊開動印鈔機使美元貶值,那麼中國龐大的以美元為儲備形式的外匯儲備就會大幅度的貶值,造成巨大的損失。
4、中國目前正在籌劃人民幣的國際化(截至目前,中國已與越南、蒙古、寮國、俄羅斯等國家的中央銀行簽署了有關邊境貿易本幣結算的協定。),這時如果人民幣快速貶值不利於人民幣在國際商場上確立其強勢地位,影響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5、說了這么多並不是認為目前人民幣應該快速升值,竊以為人民幣應該有條件的、周期性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計劃的、在主動權在我的前提下升值。這才是對我國最有利的,試想如果在08年經濟危機爆發前人民幣能主動升值,那麼現在就不會如此的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