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期貨市場創新業務概述

期貨市場創新業務概述

發布時間:2021-11-02 23:14:37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

一、期貨市場的發展過程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一)商品期貨——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
1、農產品期貨: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誕生以及1865年標准化合約被推出。
1. 穀物期貨——小麥、玉米、大豆
2. 經濟作物——棉花、咖啡、可可
3. 畜禽產品——黃油、雞蛋、生豬、活牛、豬腩
4. 林產品 ——木材、天然橡膠
2、金屬期貨: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銅和錫的期貨交易。
1.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國際定價權)、錫、鉛、鋅、鋁、鎳、白銀
2. 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1974年推出,國際定價權)、白銀、銅、鋁
3、能源期貨:原油、汽油、取暖油、丙烷
1.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
2.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二)金融期貨
目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
1、外匯期貨(第一種金融期貨)
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外匯期貨合約。
2、利率期貨
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率期貨合約。
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
3、股指期貨
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
(三)期貨期權
1. 1982年10月1日,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上市。
2. 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貨交易主要是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對現貨商、期貨商均有規避風險的作用。
3. 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方式。
4. 目前國際期貨市場的基本態勢是:商品期貨保持穩定,金融期貨後來居上,期貨期權(權錢交易)方興未艾(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
5.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二、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趨勢
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後,浮動匯率製取代固定匯率制,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刻的變化,出現了市場經濟貨幣化、金融化、自由化、一體化(電子化的結果)的發展趨勢,利率、匯率、股價頻繁波動,金融期貨應運而生,使國際期貨市場呈現一個快速發展趨勢,有以下特點:
1. 期貨中心日益集中——國際中心:芝加哥、紐約、倫敦、東京;區域中心:歐洲大陸、新家坡、香港、韓國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體現在交易品種增加,交投活躍,成交量大,輻射面廣,影響力強等方面。
1. 市場規模不斷壯大
2. 全球交易量增長速度非常快;
3. 交易量呈現加速增長現象;
4. 全球期貨、期權交易量的迅猛增長主要來自於美國以外的交易所。
5. 金融期貨的發展勢不可擋
2006年全球期貨、期權交易量中,金融期貨、期權的比例高達91%,商品期貨、期權的比例僅為9%。
1. 期權交易後來居上
2000年,全球期權(現貨期權和期貨期權)交易總量第一次超過了期貨交易的總量。
在期貨交易中,無論時買進還是賣出期貨,其面臨的高風險與高收益是對稱的,即買賣者可能大贏也可能大虧。然而,在期權交易中,兩者得到了分離。
1. 聯網合並發展迅猛(原因:1經濟全球化2競爭日益激烈3場外交易發展迅速)
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期貨交易所。
1. 交易方式不斷創新——公開喊價和電子化交易
2. 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3. 改制上市成為潮流——其形成根源是競爭。
2000年底,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成為美國第一家公司制交易所。
其他改制的著名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有限公司,納斯達克。

❷ 中國期貨市場的創新與發展問題..

去中國期貨業協會找

❸ 期貨業務的特點

合約標准化、交易集中化、雙向交易和對沖機制、杠桿機制、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

❹ 什麼是期貨市場

期貨是現在進行買賣,在將來進行交收或交割的標的物,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內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還可以是金融指標。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

❺ 期貨創新產品

東海期貨創新產品有1、東海動態指數。
2、東海方舟系列增值服務計劃。
3、東海潛龍高端交易平台。
4、東海文華程序化交易。
5、東海股指專遞。
6、東海蛟龍WEB行情交易系統。
7、東海飛龍手機期貨交易系統。
等等

❻ 為什麼說期貨交易系統是創新業務發展底線

在傳統經濟業務白熱化下,期貨資管業務已開始成為很多公司的增長點,此外,風險管理子公司等業務也發展迅速。
詳細資料來源:http://www.shovebank.com/NewsSt/697.html 僅供參考!

❼ 發展中的中國期貨市場的內容簡介

中國期貨業和期貨市場建設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從1988年開始理論探索、1990年開始建設,我國期貨市場經歷了20年不平凡的探索實踐,取得了很大成績,並發揮了對國民經濟的積極作用。盡管如此,按照價格計算的我國期貨市場規模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還十分有限。在我國經濟工作中期貨業還屬於一項新事業,經濟生活中數百種商品中,僅僅有17種與國內期貨市場定價機制發生關聯。期貨市場創新發展水平與我國經濟健康安全發展的需要還有很大的距離。很多人,甚至我們的宏觀經濟部門、我們的經濟學家們,也很少關注和研究期貨問題。對期貨業和期貨市場的創新發展往往缺乏足夠的認知和支持。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對期貨這個新事物知之不多、研究得不深,特別是理論研究和宣傳得不夠。因此,迫切需要加深對期貨理論的研究和宣傳,需要更多的人來了解、關心和支持期貨事業的發展。

❽ 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市場概述

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最早產生於美國芝加哥。19世紀中葉,芝加哥成為美國國內農產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由於糧食生產特有的季節性,加之當時倉庫不足,交通不便,糧食供求矛盾異常突出。為了改善交易條件,穩定產銷關系,1848年,由82位商人發起,並成功地組建了美國第一家中心交易所,即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此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實現了保證金制並成立結算公司,成為嚴格意義上的期貨市場。幾十年來,世界農產品期貨市場不斷涌現,如東京穀物交易所、紐約棉花交易所、溫尼伯格商品交易所等。農產品期貨交易的品種有小麥、玉米、大豆、豆粕、紅豆、大米、花生仁等。
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的期貨品種出現。除小麥、玉米、大豆等穀物期貨外,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隨著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紐約、堪薩斯等地出現,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黃油、雞蛋以及後來的生豬、活牛、豬腩等畜禽產品,木材、天然橡膠等林產品期貨也陸續上市。 我國三家期貨交易所中,大連商品交易所與鄭州商品交易所現階段以農產品期貨交易為主。大連商品交易所經批准交易的品種有大豆、豆粕、啤酒大麥,玉米期貨的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已上市;鄭州商品交易所批准交易的品種有小麥、綠豆、紅小豆、花生仁。大商所的大豆品種是目前國內最活躍的大宗農產品期貨品種,大商所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世界非轉基因大豆期貨交易中心和價格發現中心。
截止2002年底,大商所共有會員191家,客戶69000餘個,其中糧食企業約1500家。黑龍江、吉林兩個糧食主產省,幾乎縣縣都有至少一兩個糧食企業,長年從事大商所大豆、玉米期貨套期保值業務。
東北地區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糧食商品總量佔全國糧食商品總量的20%左右;玉米商品總量約佔全國玉米商品總量的30%;大豆商品總量佔全國大豆商品總量的一半以上。
大連是我國最大的糧食中轉樞紐和糧食流通集散中心之一,擁有遠東地區最大的糧食碼頭——北良新港,全國最大的糧食倉庫及東北最大的糧食現貨批發市場,形成一個龐大而完備的糧食儲運、加工、貿易、進出口企業群。大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背靠東北糧食生產基地,地處糧食集散中心,大連期貨市場建立在相對成熟的現貨市場基礎之上,根基堅實。

❾ 期貨市場的創新發展

中國經濟增長從高位趨緩,不斷的向下走,GDP的增長速度已經不可能再保持在雙數字以上,經濟處於下行周期。我們所面臨的風險如大宗商品風險,利率、匯率風險,股價波動風險等由於宏觀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而加劇,與此同時國內外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帶來的巨大風險敞口,我國相關經濟活動主體對避險工具的需求激增。期貨市場無疑為他們提供了一條便捷避險通道。期貨市場是風險管理市場和財富管理市場。期貨及相關衍生品是國家風險管理的基礎工具,必不可少,十分重要,不可替代。我國的期貨市場現狀是期貨行業整體規模小,行業實力有待提升;期貨公司業務同質化現象嚴重,缺少大型公司;品種結構亟待完善;戰略性品種缺失;投資者結構不合理,肩負培育機構投資者重任;國內期貨市場相對封閉,對外開放勢在必行;新品種推出步伐加快;各項新業務開閘在即;加強監管,放鬆管制;期貨公司兼並重組、IPO上市成為趨勢。目前我國期貨上市品種:共5大類,28隻商品,1隻金融。具體包括:農產品12隻、金屬8隻、能源1隻、化工6隻、金融1隻。2011年全球成交量前十名商品期貨品種中,6個屬於中國。盡管如此,我國期貨市場依然存在品種結構亟待完善,戰略性品種缺失的問題。期貨市場是期貨產品流通的場所,沒有健全有效的市場,期貨產品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與傳統交易形式相比具有諸多優勢。現階段,它對於促進我國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加速商品流通,促進信用體系建設等多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傳統的現貨市場是金字塔根基;期貨市場誕生在發達的現貨與中遠期倉單市場上,是市場的一種高級組織形式;中遠期市場又是完善的現代市場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整個金字塔體系的塔身部分。

❿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一) 商品期貨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和能源期貨等。

1. 農產品期貨。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誕生以及1865年標准化合約被推出後,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的期貨品種出現。除小麥、玉米、大豆等穀物期貨外,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隨著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紐約、堪薩斯等地出現,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黃油、雞蛋以及後來的生豬、活牛、豬腩等畜禽產品,木材、天然橡膠等林產品期貨也陸續上市。

2. 金屬期貨。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誕生於英國。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銅和錫的期貨交易。1899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將每天上下午進行兩輪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銅、錫交易中。1920年,鉛、鋅兩種金屬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原本是一個銅出口國,但工業革命卻成為其轉折點。由於從國外大量進口銅作為生產資料,所以需要通過期貨交易轉移銅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倫敦金屬交易所自創建以來,一直生意興隆,至今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期貨價格依然是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種有銅、錫、鉛、鋅、鋁、鎳、白銀等。 美國的金屬期貨的出現晚於英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以來,美國經濟從以農業為主轉向建立現代工業生產體系,期貨合約的種類逐漸從傳統的農產品擴大到金屬、貴金屬、製成品、加工品等。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於1933年,由經營皮革、生絲、橡膠和金屬的交易所合並而成,交易品種有黃金、白銀、銅、鋁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

3. 能源期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目前,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能源產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種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氣、丙烷等。
(二) 金融期貨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急劇變化,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漸取消,匯率、利率頻繁劇烈波動,促使人們重新審視期貨市場。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鎊、加拿大元、西德馬克、法國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內的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利率期貨合約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至此,金融期貨三大類別的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均上市交易,並形成一定規模。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在歐洲和亞洲的期貨市場,金融期貨交易佔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也成為交易的主要產品。 金融期貨的出現,使期貨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改變了期貨市場的發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所都是在20世紀最後20年誕生的。目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並且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 期貨期權

20世紀70年代推出金融期貨後不久,國際期貨市場有發生了新的變化。1982年10月1日,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現的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貨交易主要是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不僅對現貨商具有規避風險的作用,而且對期貨商的期貨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規避風險的作用。相當於給高風險的期貨交易買了一份保險。因此,期權交易獨具的或與期貨交易結合運用的種種靈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方式。

應當指出的事,在國際期貨市場發展過程中,各個品種、各個市場間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可以說,目前國際期貨市場的基本態勢是商品期貨保持穩定,金融期貨後來居上,期貨期權方興未艾。期貨期權交易的對象既非物質商品,又非價值商品,而是一種權利,是一種「權錢交易」。期權交易最初源於股票交易,後來移植到期貨交易中,發展更為迅猛。現在,不僅在期貨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開展期權交易,而且在美國芝加哥等地還有專門的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閱讀全文

與期貨市場創新業務概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川天府交易所1066會員 瀏覽:752
上證50杠桿 瀏覽:437
我國發展利率期貨研究 瀏覽:745
理財非保本浮動收益安全嗎 瀏覽:512
華安證券手機版下載交易 瀏覽:556
買銀行理財可以辦信用卡嗎 瀏覽:262
疫情對金融機構的影響 瀏覽:926
2018年浦匯外匯出金問題 瀏覽:728
000158常山股份到底是怎樣重組 瀏覽:479
高頻交易存在的風險 瀏覽:350
滬深今日交易提示 瀏覽:190
融資凈買入額是負的說明什麼區別 瀏覽:77
同花順黑馬指標用法 瀏覽:850
什麼是低風險理財產品 瀏覽:320
城投公司招金融類是考哪些專業知識 瀏覽:399
中西方金融機構區別 瀏覽:216
招聯金融租賃公司 瀏覽:443
有什麼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638
常山股份股票怎麼樣 瀏覽:369
通達信指標抓大牛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