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期貨期權和一般所說的期貨期權是一回事么金融期貨和金融期權有什麼區別
這不是一回事。首先你應該明白期權和期貨的區別:
期權也稱為期權合約是一種賦予權利而不是義務的標准化契約,即在某一段特定時間內,以期權合約成交時雙方同意的期權費,買賣特定價格,特定數量與質量的相關產品。
但是期貨(Futures),嚴格說來並不是貨物,而是一種法律合約,是簽訂合約的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天,以約定的價格和數量,買進或賣出該項特定商品。
通過這兩個概念,再結合點現有的證券知識,應該很容易理解他們的區別的
Ⅱ 金融期貨和期權什麼區別
(1)標的物不同
,期貨標的物可以是各種金融工具
但不能是期權;但是期權的標的物可以是期貨。
(2)投資者權利與義務的對稱性不同。
期貨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對等的;但期權買方有權利沒有義務行權
,
賣方有義務無權利行權。
(3)履約保證不同;
期貨雙方都交保證金,
期權賣方繳納保證金。
(4)現金流轉不同
。
(5)盈虧的特點不同。
期貨盈虧無限,
期權損失有限的
,
盈利可以有限也可以無限。
(6)套期保值的作用與效果不同。
Ⅲ 金融期貨與期權異同
期權又稱選擇權期貨,是一項特定的選擇權,其購買者在去付一定數額的權利金後,即擁有在一定時間內以一定價格出售或購買一定數量的相關商品期貨合約的權利,但不負有必需買進或賣出的義務。
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的區別
1. 在功能上的區別
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有保值和投機的功能,但是,這兩種功能發揮的程度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具體表現上有相當顯著的差異。第一,杠桿作用程度不一樣.所謂杠桿作用是指收益或虧損占投入資金的比率。購買期權合約的最高資金投入量是權利金,而在期貨交易中,相同的收益所支付的投資多於期權交易的投資。因此,期權交易的杠桿作用大於期權交易的杠桿作用;第二,損失限定不一樣。如果預期的價格走勢出現相反的變化,期權投資的購買者最大的損失限定在期權支出上,而期貨交易的頭寸投資面臨的直接損失遠遠大於權利金損失。
2. 在風險與收益關繫上的區別
對於期貨交易者而言,他在建立了期貨交易頭寸後,如果期貨市場價格上升,那麼多頭持有者就去賺錢,空頭持有者就會賠錢;如果期貨市場價格下跌,多頭就會賠錢,而空頭就會賺錢。因此,在期貨交易中,風險與收益是同時並存於交易雙方,而且,雙方的收益和損失是對等的。因此,這是一場零和競賽,交易雙方面臨的潛在收益和潛在風險是無限的。
與期貨交易不同,期權交易的雙方在達成交易後,風險與收益並非對稱存在,一方有限,一方無限。例如,投資者預測某項金融資產的價值將上升,但為了避免預測失敗,他買入看漲期權。如果價格走勢確如所料,他就會執行看漲期權。而且,價格越高,潛在收益就越大。因此,在期權有效期內,潛在收益是無限的,但如果價格下跌,投資者可以放棄執行該期權,無論價格如何下跌,他最大的損失只是付出的權利金。因此,該投資者承擔的風險是有限的。對於該期權的賣方而言,他所能獲取的潛在收益是有限的,最大收益是權利金,而承擔的風險是無限的,無論價格漲到什麼程度,只要買方依照期權合約的規定要求執行,賣方就要以事先約定的敲定價格相應地建立與買方相對應的空頭交易頭寸。
Ⅳ 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的區別是什麼
有以下區別:
1、定義不同。金融期貨,英文名稱Financial Futures,是指交易雙方在金融市場上,以約定的時間和價格,買賣某種金融工具的具有約束力的標准化合約。以金融工具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
金融期權,英文financial option,是一份合約,是以期權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指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期權交易的合約。
2、標的物不同。在實踐中,只有金融期貨期權,而沒有金融期權期貨,即只有以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權交易,而沒有以金融期權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交易。
3、作用不同。人們利用金融期權進行套期保值,若價格發生不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可通過執行期權來避免損失;若價格發生有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又可通過放棄期權來保護利益。
(4)金融期貨與期權叢書擴展閱讀:
二者相似的功能。金融期權與金融期貨有著相似的功能。從一定的意義上說,金融期權是金融期貨功能的延續和發展,具有與金融期貨相同的套期保值和發現價格的功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控制風險的工具。
Ⅳ 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的區別請舉例說明。。。謝謝
一、標的物不同
1、金融期貨:只有金融期貨期權,而沒有金融期權期貨,即只有以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權交易,而沒有以金融期權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交易。一般而言,金融期權的標的物多於金融期貨的標的物。
2、金融期權:一般地說,凡可作期貨交易的金融商品都可作期權交易。然而,可作期權交易的金融商品卻未必可作期貨交易。
二、對稱性不同
1、金融期貨:金融期貨交易的雙方權利與義務對稱,即對任何一方而言,都既有要求對方履約的權利,又有自己對對方履約的義務。
2、金融期權:金融期權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存在著明顯的不對稱性,期權的買方只有權利而沒有義務,而期權的賣方只有義務而沒有權利。
三、履約保證不同
1、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均需開立保證金賬戶,並按規定繳納履約保證金。
2、金融期權交易中,只有期權出售者,尤其是無擔保期權的出售者才需開立保證金賬戶,並按規定繳納保證金,以保證其履約的義務。
四、現金流轉不同
1、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在成交時不發生現金收付關系,但在成交後,由於實行逐日結算制度,交易雙方將因價格的變動而發生現金流轉,即盈利一方的保證金賬戶余額將增加,而虧損一方的保證金賬戶余額將減少。當虧損方保證金賬戶余額低於規定的維持保證金時,他必須按規定及時繳納追加保證金。
2、金融期權交易中,在成交時,期權購買者為取得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必須向期權出售者支付一定的期權費;但在成交後,除了到期履約外,交易雙方格不發生任何現金流轉。
五、盈虧特點不同
1、金融期貨交易雙方都無權違約也無權要求提前交割或推遲交割,而只能在到期前的任一時間通過反向交易實現對沖或到期進行實物交割。
而在對沖或到期交割前,價格的變動必然使其中一方盈利而另一方虧損,其盈利或虧損的程度決定於價格變動的幅度。因此,從理論上說,金融期貨交易中雙方潛在的盈利和虧損都是無限的。
2、金融期權交易中,由於期權購買者與出售者在權利和義務上的不對稱性,他們在交易中的盈利和虧損也具有不對稱性。從理論上說,期權購買者在交易中的潛在虧損是有限的,僅限於所支付的期權費,而可能取得的盈利卻是無限的。
Ⅵ 應聘量化投資工作需要哪些技術
強烈的興趣
想做好一件事情沒有興趣也只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不得而終,因此需要培養對投資形成強烈的興趣,每根K線的波動能夠刺激你的心臟隨之不斷跳動。
學習能力
量化交易是一門跨學科知識,必須有快速地問題解決能力和自學能力,懂得鍥而不舍不斷專研的試錯法。研究生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學習能力。
編程
編程很重要,現在Python是標配,matlab、R拿來做量化的人真的不多。雖然不是做開發,但是基本的簡單編程知識還是要會。想學Python和Pandas,推薦Python基礎教程和《利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想學編程知識,推薦《 代碼大全 》,這本書沒有什麼代碼,不要為名字所迷惑,不過如果想成為編程高手的話,看了絕不後悔。
看書一定要經典,不經典的書簡直就是浪費生命,這三本書如果不想買,網上電子版肯定是很多的,話不多說。
量化知識
很多程序員開始轉量化,但是金融知識和量化知識不夠。經典的重要性在此顯得更為重要,編程的書籍不看經典的我也能進步,可能會慢點,但是量化金融知識不看經典的書,那麼可能就會南轅北轍,甚至影響到投資的整個生涯,不對,走偏了的話,就無生涯可談。
投資的基礎知識,比如股票債券基礎知識,先來看看滋維博迪的《投資學(原書第9版)》([美]滋維·博迪(Zvi Bodie)
再來一本干貨,很多國內外研究生教程,介紹的更多的是衍生品,約翰赫爾的《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9版)》([加]約翰·赫爾(John C.Hull))
期權這么火,推薦 麥克米倫的《金融期貨與期權叢書:期權投資策略(原書第5版)》([美]勞倫斯 G.麥克米倫(Lawrence G.McMillan))
想知道公募基金大佬如何做股票?李騰翻譯的大作奉上,主動投資組合管理 創造高收益並控制風險的量化投資方法(原書第2版)
想知道私募基金怎麼搞交易的?交易中有哪些技巧?以及如何在量化中走彎路?推薦 范撒普的通向財務自由之路,這可不是一本關於財務分析、會計理論的書籍,真正理解了裡面的思想,資金管理、風險控制你就不會糾結。
現在中產壓力這么大,那麼多人有中年職業危機,想知道怎麼把交易當做全職?推薦 埃爾德以交易為生,他可是將自己如何轉行交易,並以交易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的心歷路程和盤托出。
英語
你可以不說英語、聽不懂英語,但最好是要看的懂英語,編程的原生環境是英語,quora、stackoverflow、github也是要求英語閱讀能力,要是想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做量化,那麼多paperarticle都是英語,讀不懂怎麼做的好?本來是談量化入門,但好像談到量化進階了。
交易
沒有途徑,實戰是最好的方法。確實不行,模擬交易也可以。
量化交易以思想為本,工具為用,路子不能走偏。
快速迭代
類似於實驗,都是需要成千上萬反反復復的檢查、測試。在此,講到了實驗的快速開發和迭代,那麼就順便給個傳送門:BigQuant - 人工智慧量化投資平台.,人生苦短,一定要快速迭代,縮短策略開發生命周期。因為你的想法上千個,可能只有幾個有價值。
Ⅶ 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最根本的區別
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的區別主要是以下方面:
1、基礎資產不同。
凡可作期貨交易的金融工具都可用作期權交易。可用作期權交易的金融工具卻未必可作期貨交易。只有金融期貨期權,而沒有金融期權期貨。一般而言,金融期權的基礎資產多於金融期貨的基礎資產。
2、交易者權利與義務的對稱性不同。
金融期貨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對稱。金融期權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存在著明顯的不對稱性。對於期權的買方只有權利沒有義務,對於期權的賣方只有義務沒有權利。
3、履約保證不同。
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均需開立保證金賬戶,並按規定繳納履約保證金。在金融期權交易中,只有期權出售者,尤其是無擔保期權的出售者才需開立保證金財戶,並按規定繳納保證金,因為它有義務沒有權利。而作為期權的買方只有權利沒有義務。它不需要交納保證金,它的虧損最多就是期權費,而期權費它已付出。
4、現金流轉不同。
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在成交時不發生現金收付關系,但在成交後,由於實行逐日結算制度,交易雙方將因價格的變動而發生現金流轉。而在金融期權交易中,在成交時,期權購買者為取得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必須向期權出售者支付一定的期權費,但在成交後,除了到期履約外,交易雙方將不發生任何現金流轉。
5、盈虧特點不同。
金融期貨交易雙方都無權違約、也無權要求提前交割或推遲交割,而只能在到期前的任一時間通過反向交易實現對沖或到期進行實物交割。其盈利或虧損的程度決定於價格變動的幅度。因此,金融期貨交易中購銷雙方潛在的盈利和虧損是無限的。在金融期權交易中,期權的購買者與出售者在權利和義務上不對稱,金融期權買方的損失僅限於他所支付的期權費,而他可能取得的盈利卻是無限的,相反,期權出售者在交易中所取得的盈利是有限的,僅限於他所收取的期權費,損失是無限的。
6、套期保值的作用和效果不同。
利用金融期權進行套期保值,若價格發生不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可通過執行期權來避免損失;若價格發生有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又可通過放棄期權來保護利益。而利用金融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在避免價格不利變動造成的損失的同時也必須放棄若價格有利變動可能獲得的利益。
並不是說金融期權比金融期貨更為有利。如從保值角度來說,金融期貨通常比金融期權更為有效,也更為便宜,而且要在金融期權交易中真正做到既保值又獲利,事實上也並非易事。
所以,金融期權與金融期貨可謂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在現實的交易活動中,人們往往將兩者結合起來,通過一定的組合或搭配來實現某一特定目標。
Ⅷ 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
歷史資料可以參考《期貨期權入門》第三版,和《日本蠟燭圖技術》,日本人首先開始交易稻米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