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匯做市商交易模式是什麼意思
作為特許交易商,不斷向公眾投資者報出買賣價格(即雙向報價),並在該價位上接受公眾投資者的買賣要求,以其自有資金與投資者進行外匯交易。買賣雙方不需等待交易對手出現,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擔交易對手方即可達成交易,外匯做市商就是通常所說對賭模式MM模式。
B. 外匯交易平台和代理商還有做市商是什麼意思什麼關系
1、外匯平台是一家公司。提供交易服務,可以去開戶交易。
平台可以持有自有資金與投資者進行交易,在市場成交稀交的時候,買賣雙方不需等待交易對手出現,只要有平台出面承擔交易的"對手方"即可達成交易。這樣,會形成一種不間斷的買賣,以維持市場的流動性。概況的說就是一個外匯交易的場所。
2、代理商就像加盟商一樣,代理找客戶來平台開戶,平台給代理商一些傭金回饋。
3、做市商則是平台提供交易服務的兩種模式之一,另外一種模式是STP/ECN模式。做市商的意思就是平台提供雙向報價做對手盤。貴金屬,外匯交易和美股採用的一般都是做市商制度,這個制度已經被市場採用一兩百年了。
做市商通過做市制度來維持市場的流動性,滿足公眾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做市商通過買賣報價的適當差額來補償所提供服務的成本費用,並實現一定的利潤。
(2)外匯做市商交易對手擴展閱讀:
做市商具備條件
一般來說,做市商必須具備下述條件:
1、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這樣才能建立足夠的標的商品庫存以滿足投資者的交易需要。
2、具有管理商品庫存的能力,以便降低商品庫存的風險。
3、要有準確的報價能力,要熟悉自己經營的標的商品,並有較強的分析能力。
作為做市商,其首要的任務是維護市場的穩定和繁榮,所以做市商必須履行「做市」的義務,即在盡可能避免市場價格大起大落的條件下,隨時承擔所做證券的雙向報價任務,只要有買賣盤,就要報價。
C. 外匯經紀商和做市商的區別有哪些
做市商就是自己搭建的平台,所有客戶的訂單直接與它所搭建的平台訂單成交。經紀商就是指一個平台採集了各大市場及銀行的報價,然後所有客戶的訂單都是在市場上成交的。更多的人選擇的是經紀商平台操作交易。如何選擇一個正規的經紀商平台操作交易,可以在http://u19c。m1。xinclo。xyz/查詢。
D. 做市商和交易員有什麼區別和聯系啊
做市商不單純是指一個人,一般情況下做市商是一個大型機構而交易員是個體的自然人。而做市商旗下都會有一定數量的交易員在為其做風控。而也有不屬於做市商的交易員,那麼他們在市場上就是交易對手。
交易員是一門通過買賣獲得價差利潤的職業。交易員可以指操盤人員(Trader),也可以指造市商代表(Dealer)。作為交易者、操盤手(Trader)是一般的交易機構或個人,對交易機構可以是個被委託者。其可以進行股票、期貨等金融品種的買賣操作。雖然銀行外匯交易員也用Dealer這個英語詞,但是Dealer還有賭場莊家和金融市場扮演一般交易人對手的造市商(Dealer)的意思。
一般地,交易員就是在交易中充當被委託人或者替對方交易的人。投放買入或賣出定單,希望能從中賺取差價(利潤)。與之不同的是,經紀人是一個人或公司作為中間人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而收取傭金。
優秀的交易員是銀行、證券公司(投資銀行)、上市公司、基金、專業交易公司最捨得花重金招募的人才,因為交易員的水準對公司的業績影響是巨大的。法國興業銀行與英國巴林銀行因為交易員的違規操作而蒙受巨大損失。很多投行,Trading都是最賺錢的業務。例如,高盛Trading的收入占總收入的60%。
交易員分為日內交易員和非日內交易員兩類.非日內交易員跟國內股票交易很相似,因為中國的股票實行的是T+1,不過國內只能做多,而在國外做多做空都沒有限制(做多做空很形象,做多是先買入待漲,做空是先賣出待跌);在這主要說下日內交易員,因為國內大部分人對這很陌生。日內交易員主要是靠抓住一天之內的小波動來獲取價差利潤,也就是通過多次T+0操作,積累利潤。
和坐市商是同義詞,是指在證券市場上,由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的獨立證券經營法人作為特許交易商,不斷向公眾投資者報出某些特定證券的買賣價格(即雙向報價),並在該價位上接受公眾投資者的買賣要求,以其自有資金和證券與投資者進行證券交易。買賣雙方不需等待交易對手出現,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擔交易對手方即可達成交易。
做市商通過這種不斷買賣來維持市場的流動性,滿足公眾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做市商通過買賣報價的適當差額來補償所提供服務的成本費用,並實現一定的利潤。
E. 外匯交易商、做市商、經紀商的區別
概念上需要澄清的幾點誤區:
交易商、做市商、經紀商在各自的職能和運作模式中有嚴格的區別,而國內的好些經紀商借用文字游戲偷換概念而將其自封為交易商或籠統的認為交易商就是做市商等錯誤認識。導致國內投資者在涉及這些名字和概念的時候容易被經紀商、代理商誤導和忽悠!
1、就外匯交易商的定義而言,是指個人,銀行,商人,銀行機構等各種,只要有關聯外匯買賣的都可以叫外匯交易商。
2、就市面上紀商所謂的交易商是指:交易商跟客戶是交易對手的關系、是基於銀行自主報價、格式化詢價的方式達成最後交易而形成的彈性報價。自身不參與市場行情差價獲利且沒有場外風險對沖的能力,單純的靠將銀行報價富有彈性的報價給自己對應的客戶,名義上叫交易商,其實是扮演的是經紀商的角色和職能。
因其自身的風險單純是靠跟客戶的對手交易即「對賭」來完成,所以在銀行沒有對應市場報價的同時或不利於自身客戶端報價時,往往在交易中容易會出現限定成交的現象(即不能及時買賣,老是有提示對話框提示你價格變動請重新提交)或暫時性的數據停滯、平台斷線等現象,這就表明現在的市場報價不利於客戶交易。這樣的交易商其實只是在銀行和客戶之前起到了一個經紀活動(即將銀行的市場報價拿來然後再給客戶報價) 。
當在有利於自己內部風險對沖的報價訂單可以完全接收,當在不利於自己的市場報價時,往往通過不讓客戶成交(即我們經常所遇到的限定成交、斷線、滑點等現象)。類似的「交易商」通過客戶端各種方式不讓客戶成交有效的將自己的風險轉嫁給了自己的交易對手客戶,導致客戶賬戶的虧損和投訴,直接或間接的損害了客戶的利益!
每當在接收到客戶對這樣的交易現象向對應所謂的「交易商」客服中心投訴的時候,往往會被慣於如下的答復所敷衍「我們其他客戶交易一切正常,這或許是您那邊網路或電腦的問題,請您檢查下你的網路或電腦」,假如再次被追問時會以「這可能是因為行情波動劇烈造成的數據過度集中傳輸和更新而形成的,您可以嘗試重新登錄交易平台」等等諸如此類的程式性的答復。
3、作為真正意義上做市商身份的交易商是不會出現以上情況。因為這種做市商類型的交易商有自主交易的職能,其本身也參與市場行情差價獲利的交易,也擁有自我場外對沖風險敞口的機制和能力!所以在其對應的客戶端的表現是對客戶端的行情報價無條件接收,即訂單接收率為100%,不會出現限定成交、平台掉線、滑點等現象!而作為一般意義上的交易成本僅是其獲利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這也維護了客戶交易的公平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客戶的系統性風險,對於客戶獲利多少取決於交易者本身的技術水平、經驗及心態等因素。
F. 外匯平台對賭問題,知道的進來。是不是對賭的平台都不能做
做市商和對賭平台是不同的概念。做市商是客戶的交易對手,但是做市商要在國際市場上調節自己的多餘頭寸,以規避風險。所以嚴格的說,做市商不是在跟你賭,而是以提供服務為主。
對賭平台是指假平台,根本沒有在國際市場上交易,公司和客戶對賭,客戶虧的錢是虧給公司。這類平台是不能做的。
G. 外匯經紀商和做市商的區別有哪些
外匯經紀商(Brokers)在外匯市場僅扮演著中介人(Intermediaries)的角色,是以賺取傭金為目的,其主要任務是提供正確迅速的交易情報,以促進外匯交易的順利進行,為客戶代洽外匯買賣的匯兌商定,屬於買主與賣主間,拉攏搓合,透過外匯經紀人的接洽,直接或間接在銀行買賣。
做市商是指在證券市場上,由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的獨立證券經營法人作為特許交易商,不斷向公眾投資者報出某些特定證券的買賣價格(即雙向報價),並在該價位上接受公眾投資者的買賣要求,以其自有資金和證券與投資者進行證券交易。買賣雙方不需等待交易對手出現,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擔交易對手方即可達成交易。
真正的做市商市場應該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是做市商和投資者之間的零售市場,第二個層次是做市商和做市商之間的批發市場。
做市商的選擇比較嚴格,只有那些運營規范、資本實力雄厚、規模較大、熟悉市場運作,而且風險自控能力較強的商家才能擔當。
做市商盈利來自加給客戶的點差,也來自一部分客戶的損失。顧名思義,做市商就是創造一個交易市場,向客戶提供人工制定的匯率。由於它控制著價格,所以客戶並不會看到直接的銀行間市場報價。不過經紀商之間的競爭是如此激烈,所以做市商的報價和其他類型經紀商的報價是相差無幾的。
H. 外匯市場上的交易者和對手方是誰
【外匯市場的交易者是誰?】
外匯市場上的參與者主要由中央銀行、外匯銀行、外匯經紀商和客戶組成。
外匯銀行:一般包括經中央銀行指定或授權專營或兼營外匯業務的銀行機構,外匯銀行也會有很多種,最高的可能是頂級的做市商銀行、也可能是國內的一些小的銀行,像民生銀行這樣的銀行機構。盡管都是外匯銀行,但是其中的差別也很大,做市商銀行掌握著定價權,而普通的外匯銀行,可能就沒什麼話語權。
中央銀行: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作用除了擔任傳統市場的監督者的角色以外,還要通過買賣外匯來干預市場,以平穩利率和匯率的政策目的。
外匯經紀商:嚴格意義上,外匯經紀商的角色是擔任中介的角色,只是代客買賣外匯,但是現在的外匯經紀商都會開始自營業務,成為客戶的對手方和市場的參與者。
客戶:這里的外匯市場上的客戶,是外匯市場的直接客戶,可能是外匯銀行的客戶,比如說旅行者和對沖基金,前者是小型的外匯銀行就可以了,而後者的對沖基金,大型的會通過做市商銀行來進行交易。此外客戶主要分為:交易性外匯買賣者,如進出口商、國際投資者,旅行者等;保值性外匯買賣者;投機性外匯買賣者。我們外匯保證金市場上的,主要還是投機性外匯買賣者居多,通過買賣的差價投機獲利。
【外匯市場的交易對手是誰?】
那麼外匯市場的對手方是誰呢?很大程度上這是一個互為對手方的市場。任何市場,你想要去購買一件商品(外匯兌換也可以看成用貨幣購買一種商品,只不過這種商品是另外一種貨幣而已),必然是有人在出售這種商品,否則這種交易行為就不會達成,那麼這種交易的供需關系的數量,我們可以稱之為流動性。
流動性比較好,意味著市場上買的數量和賣的數量都很充足,所以正常情況下,美元/歐元/英鎊/日元這些貨幣的買賣數量都很多,流動性充足。
正如我們開頭所提到的,在外匯交易中,買賣雙方必然會成為對手方,就好像一個看空,一個看多,空多雙方就形成了一個對手方。
外匯保證金市場是在交易商進行交易,交易量會拋單到流動性整合提供商或者更大交易商,更大的交易商會對接一部分到銀行間市場。以交易商為例,他們對於客戶訂單的處理決定了誰是你的對手方。
1.經紀商會自己成為客戶的對手方。
在外匯市場上,大部分乃至絕大多數交易者交易都是虧損的,基於這個原因,很多經紀商會選擇自己吃下客戶的訂單,作為客戶的對手方。客戶盈利了,那麼經紀商就虧損;於此同時,客戶虧損了,經紀商就獲利。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做市B-book模式。
2.經紀商平台內部的客戶成為彼此的對手方。
通過經紀商平台內部進行交易的客戶有很多,會存在客戶之間持有相反的頭寸,也就是下相反的訂單。這個時候很多經紀商平台會在內部進行一個小范圍的內部撮合。這種情況下,你的對手方就是經紀商平台里的其他的客戶。
3.經紀商的流動性提供方乃至上一層級
市場上純粹A-book的經紀商很少,但純粹B-book的經紀商也很少。
經紀商會把一些可能虧損客戶訂單頭寸,自己吃下;同時也會把盈利客戶的訂單拋給他的流動性提供商。
同經紀商一樣,流動性提供商也可能是你的對手、也可能是在他內部平台進行對沖,同時也可能把單子拋給你的對手方。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最後的做市商是源源不斷的提供報價的。
所以你的對手可能是 經紀商、持相反頭寸的普通客戶、流動性提供商、中型銀行、做市商銀行。
我們說了那麼多,我的對手是哪些呢?我們做了下面的一張圖,你會發現這張圖上,所有隻要參與交易的都會可能成為彼此的對手。
從頂層來說,做市商銀行是源源不斷的去提供報價的,所以他們會是所有人的終極對手,但是想要鏈接到做市商銀行,所需要的資金量會非常的大。
做市商銀行彼此之間也是彼此的對手,他們的判斷主要是基於自身對行情的理解以及對風險的控制。
做市商銀行下面的可能是一些普通的流動性提供商,要說明的是做市商也是流動性提供商之一。普通的流動性提供商會整合市場上的一些流動性,當然,流動性提供商也會存在一些對賭的行為,要不然瑞郎事件就不會導致那麼多流動性提供商發生巨額虧損。
而且這個市場的流動性往往是相互接的,所以,我的流動性最終都是那些做市商銀行。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顯然,如果單子都沒人接,經紀商不願意做你的對手,流動性也不願意做你的對手,最終你的對手就是做市商銀行,當然這是市價單。
但是通常情況下,你的單子是無法進入到做市商銀行那邊的,因為去到這個的過程中就已經被消化掉了。
而且,在做市商銀行之間接流動性,通常一些大型經紀商也會也有自身的選擇,比如說,我的鎊美接摩根大通的、日美可能接的花旗。經紀商通常不會將每一種貨幣都去對接所有的做市商銀行。因為做市商銀行業也需要經紀商的一定交易量才會盈利,通常一家經紀商會選擇幾家作為某一貨幣對的流動性提供。
I. 外匯交易中交易商,做市商,經紀商都有什麼區別
外匯經紀商和做市商的區別主要還在於兩者交易模式不同,外匯經紀商平台的主要模式為STP模式和ECN模式,這種交易模式,投資人的交易是沒人任何人進行干預的,因此通常又被成為無交易員平台,而外匯做市商的話,投資人的訂單可能會有交易員進行干預,因此又被成為有交易員平台。J. 外匯做市商和交易商的區別
因為做市商是和客戶對賭的,客戶賺得錢就是它賠的錢,在單邊走勢下,客戶幾乎都是做多,或者都是做空,而交易商必須接下客戶下的單子,所以它很可能虧損對不對?----對如果交易者的單子是沖到市場上的,那麼客戶的盈利就是他在市場上交易對手的虧損對不對?---對所以,既然是零和市場,交易對手不可能只是1個,所以虧損大一般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