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參與黃金期貨的最低門檻是多少
按交易所標准,門檻是2萬,但一般公司都會提高的,所以資金最好是5萬以上
『貳』 今天去一金銀珠寶投資公司面試渠道銷售,說找客戶來投資黃金期貨理財,由公司操作,每年有百分之六到24的
你好,透支是這么一個回事,公司做代客理財目前我們國家沒有法律說不可以,也沒有說可以了,是個灰色地帶,如果有公司承諾盈利分紅,虧損還錢,這個公司肯定再投資上有一定的實力,或者是騙子公司。但是盈利不一定分紅的,公司可以說沒有賺到錢呢。有實力的公司就用別人的錢給自己賺錢,沒實力的公司就是拿別人的錢去虧損,虧了不是自己的,賺了就分紅!投資行業的已經不好做了,不想06年到08年那麼好做,那時候買什麼就漲什麼,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做投資的銷售更難了。個人建議。如果不錯,就選為最佳答案吧!
『叄』 我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公司是做黃金期貨的,涉嫌非法經營,他本身不知情,現在已經被刑事拘留30天了。
你好
對於共同犯罪和單位犯罪,如果有重要嫌疑人在逃的,對歸案人員一般不予取保候審。
『肆』 哪些客戶需要利用黃金期貨對沖風險
與黃金有關的一些現貨企業都有這個需求,我們熟悉的有珠寶商等。
『伍』 目前,國內很多公司開展的國際黃金期貨交易合法嗎
我國對現貨黃金投資沒有明確的法規規定 屬於投資「灰區」
國家實行不限制與不管制的措施
經紀商通常採用做市商模式 一般情況下對於 投資者不受影響 只是客戶的資金安全可能不受保證 也就是公司可能出現卷錢出逃的時間 所以 提醒投資者要格外小心
『陸』 黃金期貨在產業鏈中的應用整個黃金產業鏈中哪些人或者企業會需要期貨怎麼個需要法
上游的采礦冶煉企業,是天然的黃金多頭,冶煉出來的黃金,企業怕價格下跌,可以進行黃金空頭套期保值。
中游的黃金加工、貿易企業,需要采購黃金原料,怕黃金原料價格上漲,可以進行多頭套期保值。
下游的一些金銀抵押企業、商業銀行等,怕黃金價格下跌,可以進行空頭套期保值。
采礦冶煉企業,黃金加工商,黃金貿易商,金銀抵押貸款企業,商業銀行等都會需要需要期貨來套期保值。
開個期貨賬戶,然後根據所持黃金數量,按比例持有黃金期貨倉位就可以。
『柒』 黃金交易有哪些類型
一、黃金現貨交易。黃金現貨交易,是黃金以固定價格買賣。黃金市場的參與者必須說明黃金在什麼地方交收、存入或提取,有關款項從哪個賬戶借記或貸記,以哪種貨幣報價等。二、黃金延期交收交易。黃金延期交收交易業務簡稱Au(T+D),投資者以保證金方式進行黃金合約的買賣,成交以後投資者可以選擇當天交割,也可以延期交割。三、黃金期貨交易。所謂黃金期貨交易,是指在集中性的交易市場以公開競價的方式進行的黃金期貨合約的交易。黃金期貨合約是由交易雙方訂立的、約定在未來某日期以訂立時所確定的黃金價格交收一定數量黃金的標准化契約。四、黃金期權交易。黃金期權交易,就是交易雙方進行黃金期權合約的交易。對黃金期權合約的買方而訂,支付一定數量的期權費,即獲得在未來一定時期執行合約的權利,買方也可以放棄這種權利。
『捌』 黃金與黃金期貨有什麼相關性么
所謂黃金期貨,是指以國際黃金市場未來某時點的黃金價格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合約,投資人買賣黃金期貨的盈虧,是由進場到出場兩個時間的金價價差來衡量,契約到期後則是實物交割。期貨的本質是與他人簽訂一份遠期買賣商品(或股指、外匯、利率)的合約,以達到保值或賺錢的目的。如果您認為期貨價格會上漲,就做多(買開倉),漲起來(賣)平倉,賺了:差價=平倉價-開倉價。所謂黃金期貨,是指以國際黃金市場未來某時點的黃金價格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合約,投資人買賣黃金期貨的盈虧,是由進場到出場兩個時間的金價價差來衡量,契約到期後則是實物交割。期貨的本質是與他人簽訂一份遠期買賣商品(或股指、外匯、利率)的合約,以達到保值或賺錢的目的。黃金期貨(gold futures)是期貨,如同股票投資要到證券公司開戶一樣,黃金期貨交易要到期貨公司開立期貨賬戶。首先,黃金期貨交易採取的是多空雙向交易機制。其次,黃金期貨交易的是符合國標GB/T4134-2003規定,含金量不低於99.95%的金錠,2008年,上海交易所規定,每手黃金期貨為1000克。再次,與股票投資實行T+1交易不同的是,黃金期貨實行的是T+0交易,也就是當天買進當天就可以賣出。任何投資理財都不是包賺,和股票類似,黃金交易也是有風險的.所以說基礎知識學習非常重要.
『玖』 黃金期貨在國內可以交易嗎
1。黃金期貨在國內是可以交易的,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 !
2. 黃金期貨和國際期貨的區別在於 國內黃金期貨不是24小時交易!有夜盤。
影響黃金期貨價格變動因素:
20世紀70年代以前,黃金價格基本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決定,國際上黃金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初期,黃金價格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黃金價格逐漸市場化,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日益增多,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1、供給因素:
供給方面因素主要有:
(1)地上的黃金存量
全球目前大約存有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的速度增長。
(2)年供求量
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3)新的金礦開采成本
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元/盎司。由於開采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
(4)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
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5)央行的黃金拋售
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黃金儲備為36458噸,占當時全部地表黃金存量的42.6%,而到了1998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為34000噸,占已開採的全部黃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於13年的世界黃金礦產量。由於黃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儲備資產逐漸轉變為生產珠寶的金屬原料,或者為改善本國國際收支,或為抑制國際金價,因此,30年間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無論在絕對數量上和相對數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數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黃金市場上拋售庫存儲備黃金。例如英國央行的大規模拋售、瑞士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准備減少黃金儲備就成為近期國際黃金市場金價下滑的主要原因。
2、需求因素:
黃金的需求與黃金的用途有直接的關系。
(1)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而某些地區因局部因素對黃金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如一向對黃金飾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1997年以來黃金進口大大減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韓國的黃金需求量分別下跌了71%、28%、10%和9%。
(2)保值的需要。
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於黃金相對於貨幣資產保險,導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例如:在二戰後的三次美元危機中,由於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趨勢嚴重,各國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場對美元幣值的信心動搖,投資者大量搶購黃金,直接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1987年因為美元貶值,美國赤字增加,中東形勢不穩等也都促使國際金價大幅上升。
(3)投機性需求。
投機者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利用黃金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加上黃金期貨市場的交易體制,大量「沽空」或「補進」黃金,人為地製造黃金需求假象。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對沖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COMEX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空倉有關。在1999年7月份黃金價格跌至20年低點的時候,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在COMEX投機性空頭接近900萬盎司(近300噸)。當觸發大量的止損賣盤後,黃金價格下瀉,基金公司乘機回補獲利,當金價略有反彈時,來自生產商的套期保值遠期賣盤壓制黃金價格進一步上升,同時給基金公司新的機會重新建立沽空頭寸,形成了當時黃金價格一浪低於一浪的下跌格局。
3、其他因素:
(l)美元匯率影響。
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黃金市場上有美元漲則金價跌;美元降則金價揚的規律。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黃金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黃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這是因為,美元貶值往往與通貨膨脹有關,而黃金價值含量較高,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黃金保值和投機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國政府兩次宣布美元貶值,在美元匯價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黃金價格上升到歷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顧過去20年歷史,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則國際市場上金價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貶值,則金價就會逐漸回升。
(2)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國際黃金價格密切相關。
當某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國內資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歐洲和日本,各國由於持有的美元凈頭寸增加,出現對美元幣值的擔心,於是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拋售美元,搶購黃金,並最終導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後,利率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日益減弱。比如今年美聯儲十一次降息,並沒有對金市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惟有在「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貨膨脹對金價的影響。
對此,要做長期和短期來分析,並要結合通貨膨脹在短期內的程度而定。從長期來看,每年的通脹率若是在正常范圍內變化,那麼其對金價的波動影響並不大;只有在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引起人們恐慌,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金價才會明顯上升。雖然進入90年代後,世界進入低通脹時代,作為貨幣穩定標志的黃金用武之地日益縮小。而且作為長期投資工具,黃金收益率日益低於債券和股票等有價證券。但是,從長期看,黃金仍不失為是對付通貨膨脹的重要手段。
(4)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對金價的影響。
債務,這一世界性問題已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特有的現象。在債務鏈中,不但債務國本身發生無法償債導致經濟停滯,而經濟停滯又進一步惡化債務的惡性循環,就連債權國也會因與債務國之關系破裂,面臨金融崩潰的危險。這時,各國都會為維持本國經濟不受傷害而大量儲備黃金,引起市場黃金價格上漲。
(5)國際政局動盪、戰爭等。
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金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而支付費用、大量投資者轉向黃金保值投資,這些都會擴大對黃金的需求,刺激金價上揚。如二次大戰、美越戰爭、1976年泰國政變、1986年「伊朗門」事件等,都使金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今年9月份的恐怖組織襲擊美國世貿大廈事件曾使黃金價格飆升至今年的最高近$300。
(6)股市行情對金價的影響。
一般來說股市下挫,金價上升。這主要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如果大家普遍對經濟前景看好,則資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資熱烈,金價下降。 除了上述影響金價的因素外,國際金融組織的干預活動,本國和地區的中央金融機構的政策法規,也將對世界黃金價格的變動產生重大的影響。
近30年黃金價格的走勢和近年的大幅度下跌,主要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認識:
首先是黃金在貨幣體系中主導地位的喪失。20世紀70年代,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黃金已基本非貨幣化,商品屬性逐漸增強;2000年4月,瑞士通過全民公決廢除了金本位制,黃金非貨幣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黃金價格的新一輪下跌,就是黃金貨幣屬性的進一步衰退,商品屬性的進一步增強。所以,黃金貨幣職能的衰退,是國際金價 維持30年下跌的大背景。
其次,是西方主要經濟強國出售黃金,造成黃金供給比較充裕。由於歐洲各國的黃金儲備長期價值被低估,如在1970年購入的黃金每盎司才35美元左右,出售黃金換匯,提高各國金融資產價值和質量成為必然選擇。瑞士准備出售約1300噸黃金,約占其黃金儲備的一半。英國也准備出售約415噸黃金,相當於其黃金儲備的5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計劃將10%的黃金儲備變現。
第三是進入90年代以來,美國和西方國家經濟總體保持良好的發展局面,通貨膨脹壓力不大,投資黃金保值的需求不旺,難以刺激黃金價格上升。
除此之外,電子化發展,黃金在國際清算手段的作用下降,而儲備成本卻是最高的。歐元的誕生也使歐元區國際儲備結構產生變化,歐洲中央銀行明確宣布將把黃金儲備下調到15%左右。這些都使黃金作用和需求受到影響,黃金價格下降也在所難免。
黃金期貨交易保證金制度:
(1) 交易所根據黃金期貨合約持倉的不同數量和上市運行的不同階段(即:從該合約新上市掛牌之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止)制定不同的交易保證金收取標准。具體規定如下:
『拾』 黃金市場的參與者有哪些
(一)黃金市場的含義
黃金市場是交易雙方集中進行黃金買賣的市場。
黃金市場提供即期和遠期交易,允許交易商進行實物交易或者期權期貨交易,以投機或套期保值,是各國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黃金市場的主體
黃金市場的主體指黃金市場的參與者。
從國際經驗上來看,黃金市場的參與者包括國際金商、銀行、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各個法人機構和私人投資者以及在黃金期貨交易中有很大作用的經紀公司。
1.國際金商
國際金商是對黃金市場影響最大的市場參與者。
國際金商與世界各地的黃金供應者和需求者都有密切的聯系,對黃金的定價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倫敦黃金市場上的五大金行,即洛希爾國際投資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德意志銀行、美國匯豐銀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
五大金行自身就是一個黃金交易商,由於其與世界上各大金礦和黃金商有廣泛的聯系,而且其下屬的各個公司又與許多商店和黃金顧客有聯系,因此,五大金商會根據自身掌握的情況,不斷報出黃金的買價和賣價,但同時也要負責規避金價波動的風險。
2.銀行
參與黃金交易的銀行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僅僅為客戶代為買賣和結算,本身並不參加黃金買賣,以蘇黎世的三大銀行為代表,他們充當生產者和投資者之間的經紀人,在市場上起到中介作用。
另一類是做自營業務的,如在新加坡黃金交易所(UOB)里,就有多家自營商會員是銀行。
3.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也稱避險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貨和金融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與金融工具結合後以高風險投機為手段並以營利為目的的金融基金。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對沖基金實際是基於最新的投資理論和極其復雜的金融市場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種金融衍生品的杠桿效用,承擔高風險、追求高收益的投資模式。
一些規模龐大的對沖基金利用與各國政治、工商和金融界千絲萬縷的聯系往往較先捕捉到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利用管理的龐大資金進行買空和賣空,從而加速黃金市場價格的變化,進而從中獲利。
(三)各種法人機構和私人投資者
黃金市場中的各種法人機構和私人投資者主要包括專門出售黃金的公司,如各大金礦、黃金生產商、專門購買黃金消費的(如各種工業企業)黃金製品商、首飾行以及私人購金收藏者、專門從事黃金買賣業務的投資公司、個人投資者等。
如此眾多的法人機構和私人投資者對風險的偏好和買賣黃金的目的各有不同,有風險厭惡者希望規避風險,減少黃金市場價格的波動,也有風險偏好者希望價格波動幅度足夠大,從而可以獲取高額投機收益。
(四)經紀公司
經紀公司是專門從事代理非交易所會員進行黃金交易,並收取傭金的經紀組織。
有的交易所把經紀公司稱為經紀行。
在美國紐約、芝加哥和中國香港等地的黃金市場,有不少經紀公司本身並不擁有黃金,只是派出場內代表在交易廳里為客戶代理黃金買賣,收取客戶的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