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即期外匯交易
即期外匯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成交後的兩個銀行營業日內要完成交割。
⑵ 什麼是即期外匯交易
基本交易方式即期外匯交易是外匯市場上最常用的一種交易方式,即期外匯交易占外匯交易總額的大部分。主要是因為即期外匯買賣不但可以滿足買方臨時性的付款需要,也可以幫助買賣雙方調整外匯頭寸的貨幣比例,以避免外匯匯率風險。企業通過進行與現有敞口頭寸(外匯資產與負債的差額而暴露於外匯風險之中的那一部分資產或負債)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即期外匯交易,可以消除兩日內匯率波動給企業帶來的損失。由於即期外匯交易只是將第三天交割的匯率提前固定下來,它的避險作用十分有限。是以雙方約定的匯率交換兩種不同的貨幣,並在一到兩個營業日後進行清算的外匯交易。即期外匯買賣的方式編輯本段]1、順匯方式的外匯買賣簡介順匯(favourableexchange)是一種匯款方式,是指匯款人委託銀行以某種信用工具(如匯票),通過其國外分行或代理行將款項付給收款人的一種支付方式。其過程是銀行在國內收進本幣,在國外付出外匯。因其匯兌方向與資金流向一致,稱為順匯。在順匯方式下,客戶用本國貨幣向外匯銀行購買匯票,等於該銀行賣出外匯。順匯所涉及的當事者有①匯款人(remitter),通常為債務人或付款人;②收款人(payee),是指債權人或受益人,③匯出行(remittingbank),是受匯款人委託向收款人匯款的銀行;④解付行(payingbank),是受匯出行委託,接收匯出行的匯款並向收款人解付款項的銀行,也稱匯入行。匯出行與解付行的關系,是委託代理關系。銀行收妥本幣,賣出外匯後,按照客戶的要求採用電匯、信匯和票匯方式通知債權人或收款人所在國的分支行或其代理行,按當天匯率將其外幣存款賬戶上的一定金額的外匯支付給收款人。這樣,該外匯銀行在自己賬戶上增加了客戶支付的本國貨幣,而在國外的外幣賬戶存款卻減少了相應的外幣額。順匯的三種具體形式:根據交割方式不同,可將即期外匯交易分為三種。電匯交割方式,簡稱電匯(TelegraphicTransfer,T/T)。銀行賣出電匯是匯款人的申請,直接用電報、電傳通知國外的匯入銀行,委託其支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的一種匯款方式。電匯交割方式就是用電報、電傳通知外匯買賣雙方開戶銀行(或委託行)將交易金額收付記賬。電匯的憑證就是匯款銀行或交易中心的電報或電傳匯款委託書。票匯交割方式,簡稱標匯(DemandDRAFT,D/D)。銀行賣出匯標是指匯款銀行應匯款人的申請,開立以國外匯入銀行為付款人的匯票,交由匯款人自行寄給收款人或親自攜帶前往,憑票向付款行取款的一種匯款方式。票匯交割是指通過開立匯票、本票、支票的方式進行匯付和收帳。這些票據即為匯票的憑證。信匯交割方式,簡稱信匯(MailTransfer)。銀行賣出信匯是匯款銀行應匯款人伯申請,直接用信函通知國外的匯入銀行委託其支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的一種匯款方式。信匯交割方式是指用信函方式通知外匯買賣雙方開戶行或委託行將交易金額收付記賬。信匯的憑證就是江款行或交易中心的信匯付款委託書。效益分析上述三種匯款方式的成本與效益是不同的。在匯款收付過程中,收入本幣與付出外幣之間因匯款方式的不同存在著時差,從而決定不同匯款方式的不同匯率,而匯率高低又取決於時差的長短。匯款在途時間長,銀行可利用這筆資金的時間就多,收益就大,但費用會變小,因此銀行報價也較低,反之,時間短,銀行可利用這筆資金的時間就短,收益就小,但費用會變大,這就是銀行報價較高的原因。一般來說,電匯在途時間最短(1~2天),銀行無法利用這筆資金,因而電匯匯率較高。信匯與票匯主要是靠郵寄,傳遞時間較長,銀行有機會利用這部分匯款來獲利,其匯率要比電匯匯率為低。實際上,這之間的差額,相當於郵寄期間的利息收入。現階段匯率一般都是以電匯匯率為基礎來計算的,電匯匯率成了即期交易的基礎匯率。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國際通信日益電腦化,郵期也就大為縮短,因此幾種匯款形式之間的差別正在逐漸縮少。逆匯方式的外匯買賣定義逆匯(adverseexchange)即托收方式,是指由收款人(債權人)出票,通過銀行委託其國外分支行或代理行向付款人收取匯票上所列款項的一種支付方式。由於這種方式的資金流向與信用工具的傳遞方向相反,就稱之為「逆匯」性質對外匯銀行來說,在逆匯方式下,客戶向銀行賣出匯票,等於銀行付出本幣,買進外匯。外匯銀行接受收款人的托收委託後,就應通知其國外分支行或代理行,按照當日匯率向付款人收取一定金額的外幣並歸入其開在國外銀行的外匯賬產上。其結果,該銀行國內本幣存款賬戶余額減少了,而在其外幣存款賬戶上卻增加了相應的外幣金額。
⑶ 什麼是即期外匯交易
即期外匯交易(Spot Exchange),也稱現匯交易,是指在外匯市場上交易雙方當即成交,原則於當日或兩個營業日內辦理交割的外匯交易。
⑷ 即期外匯交易的一般翻幾倍
能翻倍首先得看有沒有翻倍的行情,另外還需要看有沒有那技術,翻倍不是交易的常態,偶爾會出現那種行情,能不能拿住是一個問題。更多時候面對的時候橫盤,怎麼解決這個地方的難點才是更要關注的,歡迎@交流
⑸ 即期外匯交易與遠期外匯交易的區別
遠期外匯交易是指外匯交易雙方預先簽訂遠期外匯交易合同,規定交易的幣種、金額、匯率及未來交割的時間,在約定的到期日由交易雙方按約定的匯率辦理收付交割的外匯交易。
即期外匯交易是以雙方約定的匯率交換兩種不同的貨幣,並在一到兩個營業日後進行清算的外匯交易。
一種離岸金融衍生產品,交易雙方基於對匯率的不同看法,簽訂非交割遠期交易合約,確定遠期匯率、期限和金額,合約到期時只需將預訂匯率與實際匯率的差額進行交割清算,與本金金額、實際收支毫無關聯。產品特點:針對有外匯管制的國家或地區,無需對本金進行交割。他們在外匯交易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共同點。
以上就是遠期外匯交易與即期外匯交易的概念。
⑹ 即期外匯交易的類型
即期外匯交易:又稱為現貨交易或現期交易,是指外匯買賣成交後,交易雙方於當天或兩個交易日內辦理交割手續的一種交易行為。根據交割方式不同,可將即期外匯交易分為三種。
電匯交割方式,電匯交割方式就是用電報、電傳通知外匯買賣雙方開戶銀行(或委託行)將交易金額收付記賬。
票匯交割方式,指通過開立匯票、本票、支票的方式進行匯付和收賬。這些票據即為匯票的憑證。
信匯交割方式,指用信函方式通知外匯買賣雙方開戶行或委託行將交易金額收付記賬。信匯的憑證就是匯款行或交易中心的信匯付款委託書。
⑺ 即期外匯交易
用公式給你表示出來就是。e1-e2=e1(r1-r2)/360*L, e1,e2分別表示提前交割的匯率和正常交割的匯率,r1,r2,分別表示兩種貨版幣的不同權收益(即利率),360表示的是一年,和提前天數相對應,
360/提前天數=提前交割的時間段(對應於以一年為計算基準的利率)。 這個公式其實很好理解,兩邊假如同時乘以交易金額為M, 則左邊表示匯率差異(提前教易)導致的損益,右邊則表示假如沒有交易以兩種貨幣計價時對應於提前的這段時間的收益,這兩邊應該相等。
ps:第一次回答問題,如不太清楚,call me.
⑻ 即期外匯市場交易包括哪些情況
即期外匯交易是外匯市場上最常用的一種交易方式,即期外匯交易占外匯交易總額的大部分。主要是因為即期外匯買賣不但可以滿足買方臨時性的付款需要,也可以幫助買賣雙方調整外匯頭寸的貨幣比例,以避免外匯匯率風險。企業通過進行與現有敞口頭寸(外匯資產與負債的差額而暴露於外匯風險之中的那一部分資產或負債)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即期外匯交易,可以消除兩日內匯率波動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⑼ 即期外匯交易的即期外匯交易最新消息
外匯市場2015年2月10日 出現烏龍指事件,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價開盤暴漲937基點。與股市的「烏龍指」不同,外匯市場的這筆錯單,只涉及交易雙方,而且更改相當迅速,對市場影響十分有限。
昨天上午9點半,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價開盤暴漲937基點報6.1510,讓人十分詫異。十幾分鍾後,開盤價就被調整為6.2495,回歸正常。原來,做市商的交易員出現了烏龍指。
「有做市商不小心輸錯了。」一位熟悉情況的交易人士稱,「按慣例,交易雙方如果協商同意,可以在外匯交易中心取消交易。」上午9:46,開盤報價改為6.2495。各提供報價的信息服務商也隨即做出更正。
昨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1311,較前一日貶值50個基點。當日報價回歸正常後,盤中匯價基本維持震盪走勢,尾盤時縮窄跌幅。截至收盤,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價報6.2472,貶值25個基點。
分析人士表示,周末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1月中國外貿衰退的程度超出預期。當月進出口總值同比萎縮10.9%,一度加劇了各方對於2015年中國進出口部門表現的擔憂。另一方面,受益於表現強勢的1月非農數據,上周五美元指數也出現了1.23%的大幅度上漲。綜合這些因素,周一人民幣匯率整體表現仍屬穩健,預計春節前剩餘幾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仍有望延續窄幅震盪的平穩表現。
⑽ 即期外匯的即期外匯交易
即期外匯交易介紹
即期外匯交易是外匯市場上最常用的一種交易方式,即期外匯交易占外匯交易總額的大部分。主要是因為即期外匯買賣不但可以滿足買方臨時性的付款需要,也可以幫助買賣雙方調整外匯頭寸的貨幣比例,以避免外匯匯率風險。企業通過進行與現有敞口頭寸(外匯資產與負債的差額而暴露於外匯風險之中的那一部分資產或負債)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即期外匯交易,可以消除兩日內匯率波動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由於即期外匯交易只是將第三天交割的匯率提前固定下來,它的避險作用十分有限。
是以雙方約定的匯率交換兩種不同的貨幣,並在一到兩個營業日後進行清算的外匯交易。
交割時間的決定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外匯交易雙方一旦達成買賣協議,交易價格就已確定。再由於外匯交易與其他商品交易不同,並不能當時就進行資金的收付。外匯交易涉及的金額較大,而匯率又在不停的波動,所以,在所有的外匯交易市場上,都有其固定的標准交割日,以免於出現分歧和經濟糾紛。
大多數是在成交後的第二個營業日進行交割。這里注意,第二個營業日的確定並不簡單。比如涉及到兩個國家時,這個營業日一般是在這兩個國家都營業的日子。另外,假如即期外匯交易是在周末成交的,其交割日一般也應順延。即期外匯交易市場的報價及其分類在即期外匯市場上,一般把提供交易價格(匯價)的機構稱為報價者,通常由外匯銀行充當這一角色;與此相對,外匯市場把向報價者索價並在報價者所提供的即期匯價上與報價者成交的其他外匯銀行、外匯經紀、個人和中央銀行等稱為詢價者。
在外匯市場上,報價銀行在報出外匯交易價格時一向採用雙向報價法,即同時報出銀行買價與賣價(請注意,這里的買價與賣價是對於銀行來說的),在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下,報價是不相同的。直接標價法下,銀行報出的外匯交易價格是買價在前,賣價在後。如,1998年3月19日,日本東京銀行報出美元對日元的開市價為:US$=JY115.70-115.80,其中前面這個數表示報價銀行買入美元(外匯)付出日元的價格,後面的數(JY115.80)表示報價銀行賣出美元收回日元的價格。
間接標價法下,銀行報出的即期外匯交易價格是賣價在前、買價在後。如:1998年3月17日,紐約外匯市場美元對德國馬克的收市價是:US$=DM1.6615-1.6625,前面一個數是美國銀行賣出德國馬克的價格(即客戶用1美元只能買到1.6615德國馬克),後面一個數是美國銀行買入德國馬克的價格(即客戶要用1.6625德國馬克才能買到1美元)。即期外匯交易中,報價的最小單位(市場稱基本點)是標價貨幣最小價格單位的1%,如德國馬克的最小價格單位是1%馬克(即芬尼),則美元兌換德國馬克的交易價格應標至0.0001馬克,假如美元兌德國馬克的匯率從1.6410/20上升到1.6430/40,則外匯市場稱匯率上升了20個基本點或20個點。又如人民幣,其最小單位是1%元(即分),則美元兌人民幣的交易價格應標至0.0001元。對銀行報價慣例的了解在外匯市場上,為了保證外匯交易的正常運行運行,各地外匯市場逐步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交易慣例,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了解這些慣例是十分必要的。
A、除特殊標明外,所有貨幣的匯價都是針對美元的,即採用以美元為中心的報價方法。在外匯市場上,外匯交易銀行所報出的買賣價格,如沒有特殊表明外,均是指所報貨幣與美元的比價。如,東京銀行1998年3月18日報出日元的開市價是117.30/40,這一價格就是指日元與美元的即期買賣價格。
B、除英鎊、愛爾蘭鎊、澳大利亞元、紐西蘭元和歐洲貨幣單位的匯價是採用間接標價法以外(以一單位貨幣等值多少美元標價),其他可兌換貨幣的匯價均採用直接標價法表示(以一單位美元等於多少該幣標價)。此外,任何標價法下,報價銀行報出的買價是指其願意以此報價買入標的貨幣的價格,反之亦然;買價與賣價之間的價格差別稱為價差。
C、對所有可兌換貨幣的報價,報價銀行都必須同時報出買、賣兩個價。當報價銀行的外匯交易員對問價方報出某種貨幣買賣價的同時,這一銀行也就承擔了以這一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額貨幣的義務,但條件是詢價方同意在報價方報價的基礎上立即成交時。至於報刊公布的外匯交易中間價,只是供讀者參考,不能作為外匯交易的依據。
D、在通過電訊(如電話、電傳等)報價時,報價銀行只報匯價的最後兩位數。如,美元對德國馬克的匯價如果是US$=DM1.6615/25,報價銀行的交易員一般只報為15/20。在了解了銀行報價的一般慣例後,有些人可能會問,銀行報價有無依據可循呢?其實,銀行在報價時也是有其原則的,了解銀行報價的依據對個人交易者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並可以此作出自己可接受的報價范圍。銀行報價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個:
a、市場行情:市場行情是銀行報價時的決定性依據。包括:1、現行的市場價格,一般是指市場上上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或是指市場上核心成員的買價或賣價。2、市場情緒,即指報價行對外報價時,市場時處於上升或下降的壓力之下,這種依據具有很大的主觀性。
b、報價行現時的某種外匯數量多少情況:如,若詢價方需要買入銀行持有較多的某種外匯時,銀行報價時一般會較低報價以便於拋出該貨幣,減少風險。
c、國際經濟、政治及軍事最新動態:報價銀行所在國家及西方主要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的繁榮或萎縮、財政的贏余或赤字、國際收支的順差或逆差、政治軍事動盪與穩定等,都會引起外匯行市的動盪不安。報價銀行的外匯交易必須時刻注意並以此調節本行的報價。
d、詢價者的交易意圖:有經驗的交易員在報價時,能夠推測問價方的交易目的(買入或賣出),藉此調整報價。如,問價方意欲賣出某種貨幣,報價則稍稍壓低一點;反之則抬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