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外匯儲備下降是怎麼回事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表示,中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可能由外資撤離和人民幣貶值預期等多個因素匯合導致。
自2003年12月開始,我國外匯儲備余額一直加速增長,並於2006年10月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仍居世界第一。
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副經理趙慶明表示,外匯儲備下降有幾個原因,一是,近段時間人民幣貶值預期強烈,導致部分資本趁機流出。二是,金融危機下,各國經濟遭受打擊,部分外資企業的外國母公司資金出現短缺,有些外資公司藉助貿易、分紅等形式將資金迴流母公司。
影響
增持美國國債勢頭將趨緩
建行趙慶明稱,「手上錢少了自然少買甚至不買」
外匯儲備的下降將直接影響到我國對美國國債的購買力,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副經理趙慶明表示:「很簡單的道理,以前我們外匯儲備一直在增長,手上的錢多,就得找投資渠道,而美國國債是最好的投資品種。現在外匯儲備開始減少,手上錢少了,自然就少買點美國國債甚至不買了。」在此之前,我國曾在10月單月增持美國國債659億美元。
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外債處蔡秋生表示,純粹從外匯管理的角度來說,這種適當的下降是外匯管理局所希望的。
❷ 中國外匯儲備下降,怎麼理解,含義是什麼
外匯儲備下降是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少了。
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三方面:
一是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操作,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
二是外匯儲備委託貸款項目在當月進行了一些資金提款;
三是當月國際市場一些主要金融資產價格出現不同程度回調。
❸ 外匯儲備減少,對貨幣供應會有什麼影響
會影響國家的整體結售匯制度。對許多人而言,這兩年無疑是一個非常無奈且痛苦的兩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許多不可控的現象頻繁出現,最近,外匯儲備減少,對貨幣供應會有什麼影響,這個消息引起了許多朋友的關注,甚至使許多人感到有些驚訝,了解到這種消息之後,有很多小夥伴都做出了猜測,除了以上的解釋,是否還有其他的解釋?
貨幣的擴張眾所周知,在正常情況下,國際收支順差所導致的外匯儲備的增加並不一定會導致基礎貨幣的擴張,因為只有當央行購買外匯形成外匯儲備時,基礎貨幣的釋放才有促進其增長的力量,此外,如果外匯儲備在基礎貨幣中所佔比例較小,外匯儲備增加所造成的基礎貨幣供給很容易被國內信貸緊縮等方式抵消。
以上的問題,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各位還有其他的想法,都可以在下方評論或者討論。
❹ 國際收支失衡,外匯儲備減少。有什麼影響
有的啊 說明經濟不景氣 美元、歐元 等等 國際通用的貨幣火貶值 你是炒外匯的嗎
❺ 外匯儲備減少是什麼意思
1、外匯儲備減少,指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減少。
2、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❻ 為什麼外匯儲備下降會導致人民幣貶值
1、我國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是企業對外貿易收入、個人對外勞務收入、外國對中國直接投資等,這些收入一般原本是外幣,如美元,但由於在國內美元不通用,需要兌換成人民幣消費,這會增加我們的外匯儲備。當外國人從中國撤出投資或企業需要在國際上購物時,他又要用人民幣挽回美元等國際儲備貨幣,我們的外匯儲備又會減少。
2、在一般情況下,外匯儲備的正常增加與減少不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是如果比較集中且量大,則會對人民幣的升值或貶值產生影響。如近期人民幣匯率連續走低,說明有較大量的外資撤出。這也是經濟學上供需關系的反映。
❼ 外匯儲備減少說明什麼
據介紹,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大幅下降,兩年內下降了25%,如今已經逼近3萬億美元。但即使是這樣,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首位,那麼,中國外匯儲備下降原因是什麼?外匯儲備下降的影響有哪些?
近日,央行公布11月我國外匯儲備數據,規模為3.05萬億美元,較10月底下降691億美元,降幅為2.2%。最近幾個月,中國外匯儲備一直都在降降降,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後,人民幣出現持續貶值,不少人都去把人民幣兌換為美元謀求升值。而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大幅下降,兩年內下降了25%。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的外儲從2000年開始「野蠻生長」,從1600多億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近4萬億美元。其中,2014年6月最高,達39932.13億美元。
如今已經逼近3萬億美元。但即使是這樣,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首位,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烏地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
外匯儲備下降有三個原因
第一:和全球總體局勢有很大關系。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影響,美元走強非美貨幣集體大幅回落,人民幣也在影響范圍內。特殊性在於人民幣處於國際化的過渡階段,為了防止大幅下跌引起的恐慌性拋盤,所以央行必須要動用外儲去穩定人民幣匯率。
第二:和出口的貿易順差有關。由於受到全球消費疲軟的影響,出口創匯的能力有所下降,使得外匯儲備增加量在縮減。
第三:國家支持人民幣「走出去」政策,如「一帶一路」,使得我們對外投資的結算用人民幣而比較少用美金,美元儲備自然就會下降。
外匯儲備下降的影響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外儲下降是消化,是好事
2014年外儲將近4萬億美元時,大家討論的是外匯儲備「太多了」;現在將要臨界3萬億美元,是對過去擔憂的改變,這是一件好事。只不過因為人民幣貶值,所以恐慌性比較大,大家覺得負效應比較凸出。
如果從教科書的角度去看,一般一個國家能夠應付3-6個月進口的需要、償還外債的需要,那麼外儲就夠了。但現在的經濟規模和金融市場規模,都跟傳統教科書時代完全不一樣了。流動過剩的局面是歷史新變局。
但很難說破3萬億美元就是驚險的,很難界定。如果按目前的市場環境,破3萬億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直線下降的情況會被打破,在一定時間內會有所改變。2017年將繼續有增也有降,也會有新的情況出現。
❽ 如果我國外匯儲備大量減少會有什麼後果
我嚴重不同意樓上的觀點,外資出逃會造成人民幣貶值,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不變,人民幣貶值的直接後果就是推高通脹,通脹過高會增加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沒錯,人民幣匯率下降的確可以激活國內的出口企業,但是我國的產業結構正在面臨轉型,從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向高科技,高新技術產業,此時一旦匯率下降將會打擊企業轉型的積極性從長遠看並不利於我國的經濟發展。那些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剝削勞工的血汗工廠早該倒閉了。當然,轉型期間會有工人失業,但是從一定程度上,轉型期間必須面臨痛苦才有脫胎換骨的轉變。
❾ 什麼情況下外匯儲備會減少
什麼減少,是問貶值嗎,一般情況下,外匯貶值,外匯匯率下跌的,外匯儲備會縮水,購買力下降。如果國家外匯儲備過多,會減少一些的,此外,如果和某個國家發生貿易摩擦的話,也會減少該種外匯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