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7版熊貓金銀紀念幣面額是什麼概念
我們先來區分幾個概念:紀念幣的原值、面額和發行價。
金銀紀念幣的原值是金銀紀念幣所含的貴金屬的價值。
金銀紀念幣的面額是指幣面上標示的貨幣價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的規定,面額是金銀紀念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的象徵性符號,它並不等同於貴金屬自身的價值。
金銀紀念幣的發售價格是指紀念幣發售時的價格。金銀紀念幣的發售價格是根據金銀原料的成本價格、加工費、經營管理費用、項目題材、發行量、工藝技術、市場狀況、歷史價格情況及國際價格標准而制定的。
了解完概念之後,我們在來看看紀念幣面額的演變歷史。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自誕生起就開始標注面額
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誕生於改革開放伊始的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紀念金幣是中國現代第一套紀念金幣,該套紀念幣包括1/2盎司金幣4枚,不同於南非福格林金幣上不標注面額的做法。該套金幣背面均標有400元的面額。自中國第一套現代紀念金幣誕生後,除1982年首次發行的熊貓金幣沒有標注面額外,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上均標有面額。
1979年至2001年,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面額標注方式經歷了一個不斷探索、不斷成熟的過程。
1979年誕生的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作為一新鮮事物,國家尚沒有相關的規范和標准,因此現代貴金屬紀念幣在設計、生產等許多方面,當然也包括金銀幣上的面額具體如何標注等問題都面臨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局面。同改革開放初期其他行業的先行者類似,金幣事業的開拓者們在借鑒國際經驗和結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對面額標注問題邊實踐邊探索,逐步完善,一步一步進行規范。
總結起來,面額的標注基本遵循如下原則或標准:
● 綜合考慮金銀紀念幣面額的象徵性、國際金價、匯率和法償義務等因素確定面額。
● 同種規格(指紀念幣的重量,下同)下,按貴金屬的稀缺性,即鉑、金、鈀、銀、銅的順序面額遞減;同年份、同材質的貴金屬紀念幣按規格面額遞減。
● 熊貓幣參照國際上歐美一些國家的做法,即以20世紀80年代初國際上1盎司金幣標注面額50美元為基礎值,再按當時人民幣與美元匯率的比值(約為1∶2)算出1盎司金幣面額為100元人民幣,其他規格的金幣面額按照量比例增減。銀幣則以5美元作為1盎司面額的基礎值。如熊貓幣1盎司金幣面額為100元,1盎司銀幣面額為10元。以此為標准,其他規格依次類推,如1/4盎司熊貓金幣標注面額25元,1/10盎司金幣標注面額10元。
㈡ 紀念幣的面值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啊,可以流通嗎
紀念幣是可以流通的,但是目前市場上收藏者較多,紀念幣的價值已經超過了面值,所以幾乎沒有人會用紀念幣去消費
㈢ 請問貴金屬紀念幣上面的面值有什麼意義當初設定面值是如何估算的呢
沒有什麼意義。
紀念幣的意義主要是紀念主題。
但國家發生的貨幣,是需要有面值的,但期價值都遠遠過面值。
你可以這樣簡單的理解:有面值才能叫幣,才有何法的身份。
沒有面值是紀念幣,沒有收藏價值
㈣ 國家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幣的面值和價值由什麼決定的
貴金屬紀念幣的面額僅僅是貨幣符號,不代表貴金屬紀念幣的實際價值。經銷機構的銷售價格是根據貴金屬紀念幣的原材料價格、設計製作費用等諸多因素制定的。因此,貴金屬紀念幣的面額和銷售價格兩者並不一致,通常情況下,後者要高於前者較多。
㈤ 每個紀念幣上都有面額嗎
沒有面額,就不叫紀念幣。這一點,是區別紀念幣和紀念章的最重要的標志。紀念幣,也是貨幣,是貨幣,就要有面額,否則,你怎麼計價?
在我國,紀念幣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紀念幣,和市場流通的人民幣等值流通;另一種是貴金屬紀念幣,以金、銀紀念幣為主,還有鉑、鈀等幣,貴金屬紀念幣也有面值,但是不以面值進行流通,主要是供收藏愛好者收藏,它的面值,是表明它是國家法定貨幣身份的,它的交流價,可比面值高的多。
所以,不管是什麼紀念幣,都要有面額,說金銀紀念幣沒有面額的,是錯誤的。
㈥ 政治題 貴金屬紀念幣的面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對不對關鍵是為什麼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現有的正常的生產條件,是指現時某一生產部門大多數產品生產已經達到的技術裝備水平。
商品價值,是指一件商品所蘊含的價值。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認為商品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則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
也就是說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長,商品價值越大。
面值(或面額)是指印在貨幣或其他流通物品表面的數值,是對票面數額的描述。與商品的價值沒有必然的聯系。也就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沒有關系。
(例如同樣的紀念金幣,印1元與印100元所用的工業技術基本是一致,僅花紋的工藝有差異。試想一下,僅是花紋差異不會有百倍的差異吧。)
中國人民銀行有專門的面額標准對應表格:
另外面額與銷售價格也不同。銷售價格會比面額高很多。
㈦ 紀念幣可不可以在市場流通有沒有面值呢
紀念幣主要分貴金屬紀念幣和流通紀念幣(也稱普通金屬紀念幣)兩種,
紀念幣都有面值(無面值者叫紀念章),所以都有面值所示價值.
但貴金屬紀念幣通常造價遠高於面值,它的面值僅僅是表示它屬於錢幣的范疇而已,沒有哪個藏家傻到會用貴金屬紀念幣的面值去實現其流通貨幣的功能的
而流通紀念幣的材質往往是普通金屬或合金,因此造價和流通幣一樣略低於面值,而且發行量往往也比較大,所以可以當做流通貨幣來使用,在國外(尤其是歐洲國家)用來買東西時很常見:比如法國用戴高樂將軍的1法郎,德國每當總理換屆都有老總理頭像的2馬克發行流通,即使是目前使用歐元的國家,每年也各自發行相當數量的流通紀念幣歐元在民間使用。
我國也發行過相當種類和數量的流通紀念幣,只是由於我國國民的觀念與國外不同才使得這些普通的紀念幣沒有在日常商品交易中見到,而是見諸與收藏品市場,被藏家追捧和炒作。(因為我國國民傳統觀念喜歡儲蓄和收藏一些相對少有的東西,所以無論玩不玩收藏,懂不懂錢幣的人見到相對少見的紀念幣後都會藏起來不讓它再次參與流通)
因此在我國流通紀念幣往往無法體現它的流通價值,而更多因它的紀念意義體現了其收藏價值,所以才會有樓主這樣的疑問。
㈧ 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有什麼區別
1、 材質不同。
普通紀念幣材質有:銅鎳合金、銅鋅合金、鋼芯鍍鎳、紫銅合金、黃銅合金、雙色銅合金。而貴金屬紀念幣的材質包括金幣、銀幣和鉑、鈀等貴金屬或其合金鑄造的紀念幣,材質是金、銀等貴金屬。
2、面額代表的意義不同。
貴金屬紀念幣的面額是象徵性的貨幣符號,並不表明其真實價;而普通紀念幣的面額表明其法定價值。
3、流通性不同。
貴金屬紀念幣不能流通,其面額不記入市場現金流通量。而普通紀念幣發行後,可與其他流通人民幣等值流通,其面額記入市場現金流通量,成為貨幣供應量的一部分。
4、收藏方式不同。
貴金屬紀念幣一般是有證書的,而普通的紀念幣一般沒有證書;目前,貴金屬紀念幣主要流通的是金幣和銀幣,而市場上流通的普通紀念幣有一角、一元、十元等等。
㈨ 紀念幣的面值由什麼決定
正規紀念幣都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的,面值由它本身的基本面值決定,比如100元航天紀念鈔,實際面值不低於100元,當然貴金屬紀念幣還要考慮它的貴金屬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