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超超新星爆炸的區別
1、爆炸程度不同:
新星爆炸的別名是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發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這種爆炸都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並可持續幾周至幾個月才會逐漸衰減變為不可見。
如果是質量更大的恆星,它們則會以形成黑洞而終結其一生。這種形成黑洞的爆發是宇宙中規模最大的超新星爆發,叫做「超超新星」(hypernova),也叫「極超新星」。
2、爆炸結果不同:
質量為太陽質量8至25倍的恆星會因引力坍縮而最終發生超新星爆發,最終遺留下一顆中子星。極超新星是質量超過太陽質量25倍的恆星所發生的一種超新星爆發,其亮度是質量為太陽質量8至25倍的恆星的超新星爆發的10倍。
3、爆炸觸發的方式不同:
超新星觸發:突然重新點燃核聚變之火的簡並恆星,一顆簡並的白矮星可以通過吸積從伴星那兒累積到足夠的質量,或是吸積或是合並,提高核心的溫度,點燃碳融合,並觸發失控的核聚變,將恆星完全摧毀。大質量恆星核心的引力塌陷。
超級星爆炸是大質量恆星核心的引力塌陷。大質量恆星的核心可能遭受突然的引力坍縮,釋放引力勢能,可以創建一次爆炸。
⑵ 超新星爆炸的原因是什麼
關於超新星,人們已經發現了很多,但對其爆炸的原因,還只是處於猜測、設想階段。
目前一種較有說服力的觀點是:恆星從中心開始冷卻,它沒有足夠的熱量平衡中心引力,結構上的失衡就使整個星體向中心坍縮,造成外部冷卻,而紅色的層面變熱。如果恆星足夠大,這些層面就會發生劇烈的爆炸,產生超新星。
天文學家的探索
20世紀末期,天文學家越來越多地轉向用計算機控制的天文望遠鏡和CCD來尋找超新星。
最近,超新星早期預警系統項目也已開始使用中微子探測器網路來早期預警銀河系中的超新星。由於科學的不斷進步,會有越來越多的新星和超新星被發現。
⑶ 什麼是超新星爆炸
有時在某一星區突然看到一顆原來沒有的亮恆星,經過幾天到幾個月,它又慢慢看不見了。因此,古人就把這類星叫新星。其實,它不是「新產生」的恆星,而是原來就有一顆可能是暗弱的恆星。由於它突然爆發,向外拋射大量物質,光度大增,在一兩天內光度增加十幾個星等,也就是亮度增長幾萬倍,使人們誤認為「新產生」了恆星。天文學家們已在我們銀河系內發現200多顆新星。中國史料里從公元前134年到公元17世紀末,有90顆新星記載,它們是非常珍貴的科學遺產。1975年8月30日晚上8點多鍾,世界上一些天文台和天文愛好者,在天鵝座里就看到一顆新星。中國許多天文工作者和天文愛好者都看到了並進行了觀測研究。
另外還有一類爆炸的星規模比新星還大叫做超新星。在大質量恆星演化到晚期,內部不能產生新的能量,巨大的引力將整個星體迅速向中心坍縮,將中心物質都壓成中子狀態,形成中子星,而外層下坍的物質遇到這堅硬的「中子核」反彈引起爆炸。這就成為超新星爆發,質量更大時,中心更可形成黑洞。
現在已發現多顆超新星,它們大多在河外星系中,在我們銀河系裡只發現8顆超新星。歷史上最有名的超新星要數1054年出現在金牛座中的那顆了,關於這顆超新星,中國宋史中有詳細的記載:「至和元年五月,晨出東方,守天關,晝見如太白,芒角四齣,色赤白,凡見二十三日。」這是指公元1054年7月4日早晨4點多鍾,在金牛座天關星附近看到的超新星,它開始的亮度和太白金星亮度差不多,經過23天,又慢慢暗下去了。
1731年,一位英國天文愛好者在這個位置上觀測到一個畸形天體棗外形似螃蟹,叫蟹狀星雲。可想而知,蟹狀星雲就是1054年那顆超新星爆發拋出的物質。它是一個不滿千歲的天體,是天體中的「嬰兒」。
1987年2月23日,在大麥哲倫星系中觀測到一顆超新星SN1987A,成為轟動世界的新聞。
北京天文台有一望遠鏡專門在河外星系中搜索超新星,他們在三年內已發現了32個超新星。
⑷ 為什麼超新星爆炸會產生許多金屬
恆星的主序星階段:H—》He
恆星的巨星階段:He—》0—》C—》……》Fe,聚變產生各種比鐵輕的元素.
超新星爆炸階段:由於巨星階段的聚變反應漸漸結束,恆星膨脹的外殼塌落,巨大的引力勢能被釋放,有了足夠的溫度和壓力聚變產生比鐵重的元素,再次點燃恆星,造成大爆炸,同時大爆炸把大量物質拋出,重元素因此廣布於宇宙之中,留下的物質聚合成一個核——中子星(一個巨大的原子核,完全由中子構成,強大的引力將電子拉下軌道與質子結合生成中子),如果留下的物質足夠多便會坍縮成黑洞.
⑸ 超新星爆炸後它創造出來的鐵,金銀銅(也就是它的內核)都去哪裡了
2樓是對的,因為在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前,首先會體積急劇收縮,核心出現中子化,在核心出現中子簡並壓得時候,核心突然穩定下來。
而劇烈收縮的外層突然撞上了這無比堅固的壁壘,形成一個向外傳播的沖擊波,沖擊波不但完全破壞了恆星本來的分層結構,也以很高的速度向外傳播,巨大的壓力變化造成劇烈的核反應,合成重金屬之餘也將恆星的外層轟開,
所以在沖擊波的作用下有大量重元素安全出來了。
⑹ 超新星爆炸是什麼
根據現在的認識,超新星爆發事件就是一顆大質量恆星的「暴死」。對於大質量的恆星,如質量相當於太陽質量的8~20倍的恆星,由於質量的巨大,在它們演化的後期,星核和星殼徹底分離的時候,往往要伴隨著一次超級規模的大爆炸。這種爆炸就是超新星爆發。現已證明,1572年和1604年的新星都屬於超新星。在銀河系和許多河外星系中都已經觀測到了超新星,總數達到數百顆。可是在歷史上,人們用肉眼直接觀測到並記錄下來的超新星,卻只有6顆。
上面是網路的解釋,你可以去查一下。
其實是這樣的,恆星時靠核聚變提供能量,對抗自己身引力,使自己不會坍縮。超新星也不例外。由於它們的質量比較大,「燃燒」的比小質量的恆星都徹底,等到他們將元素聚變到鐵的時候,繼續聚變不再有能量釋放,也就是說,這顆超新星的能量用完了,它無法對抗自身引力就引起了整個星體的坍縮,坍縮到一點之後自然就爆炸了。大致這個意思。
⑺ 地球上的貴重金屬,都來都來源於一次超新星爆炸,是不是掌握超新星爆炸方程式,就能獲得無盡的貴重金屬
就剩貴金屬都來源於是操心爆炸 掌握這種就能獲得很多貴金屬嗎 但是你想混到這話 貴金屬你要有這個財力才可以 而且你要有這種 思想 而且要有財富才能得到
⑻ 超新星球爆炸會產生什麼
在殺害恐龍的嫌疑犯中,超新星也是其中一個。1957年前蘇聯科學家克拉索斯基提出了「超新星大爆炸」說。
超新星是一種不穩定的恆星,要極短的時間內,它的亮度可以突然增加幾千萬倍到幾億倍,同時釋放出極高的能量,致使球本身發生極其強烈的爆炸,大量的物質將向宇宙空間的四面八方散去,並形成強烈的輻射。
超新星爆發是目前已知所有天體中最劇烈的一種爆發。天文學家說,超新星並非是一種罕見的天象。在銀河中,每200年中就有幾次超新星爆發。因此,超新星爆發致恐龍絕滅的可能性也是難免的。
超新星爆發產生的各種高能量輻射,能給地球上的生物帶來直接的危害。它會破壞生物體中的生殖分子和骨骼,導致生物大量死亡。
同時,地球上的氣候也會受到影響,旱、澇、疾病等各種災害頻繁發生,給生物的生存和發育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超新星拋散出來的物質落到地球上,使當時地表上的沉積物成分有所改變。70年代末阿多瓦雷斯在義大利古比奧白堊紀末的粘土層中發現稀有元素銥的含量要比正常含量高出幾十倍。有人說,這種情況也可能是超新星爆發形成的。
同時我國天文地質學研究者徐道一也發現,在我國白堊紀末沉積岩層中有成堆的沒有孵化的化石恐龍蛋,他說可能是超新星爆發時產生的強輻射使恐龍的生殖能力和恐龍蛋的孵化率大大降低,恐龍蛋不能或很少能孵出小恐龍。從而使恐龍就很快絕了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