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買入賣出損失

外匯買入賣出損失

發布時間:2021-12-02 02:51:42

A. 在價格不變的基礎上外匯買賣一次損失多少

損失點差,有兩種模式
大部分是收取點差。
有的是浮動點差,有的固定點差。
總的來說 ecn模式比較可靠,都是銀行在做,比較安全收取非常低的手續費,
mm模式都是對沖的,點差大多數是浮動的,有時候突然出現天價點差,不熟悉千萬不要進去。
你們是對沖模式,你賺錢它虧錢,你虧錢它賺錢。

B. 關於外匯的買入價。賣出價和利息問題

買入價 就是做多,賣出價就是做空 兩者之間就是點差。
買入利息就是平台付給你,賣出利息就是你給平台。(利息也叫過夜費)
現價是現在的價格,市價就是高於或者低於現價的價格。
比如歐美,賣出價是1.4982,買入價就是1.4985 加3點的點差。

C. 外匯買入價賣出價差額多少

外匯買入價和賣出價大多是以銀行的說的,針對某一種貨幣來說,即銀行在外版匯市場買入銀權行的貨幣價格,然後再買到客戶手裡的價格。比如說,美元兌日元報價為118.54,賣出價則為118.84元。如果想到銀行買入1000美元的日元,那麼針對的就是賣出價。

外匯美元和其他外匯貨幣一樣,都有買入價和賣出價。而買入價和賣出價的點差差別都是銀行定的。具體數字可以到銀行查詢。

一般做外匯都知道,人民幣是不能直接交易外匯的,需要先到中國銀行或其他大型商業銀行將人民幣兌換為美元,然後再轉入外匯賬戶中。在兌換美元時,人民幣一般會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用。

D. 外幣兌換中如何避免匯率帶來的損失

1、 對於所持外幣不同用途的客戶需考慮不同的理財策略,如手中持有外匯並在半年或1年內將進行外匯貿易、出國留學、移民等「剛性需求」的市民,可考慮「保本」策略,即購買一些保本型外幣理財產品,以保證2.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不建議進行外匯儲蓄,隨著各銀行陸續下調外幣存款利率,不少幣種的利率降幅甚至高達70%,遠低於保本型外匯理財產品。這類外匯持有者可暫時忽略目前的匯率波動,只要將外幣理財收益與使用國的通貨膨脹率做對比,其收益只需跑贏當地通脹,那這筆「買賣」就算成功。
2、 對於手中持有外幣並在1年內沒有使用需求的投資者,建議還是選擇結匯,將外幣換成人民幣,並購買以人民幣計價的理財產品或選擇其他人民幣理財渠道,一方面可避免手中的外幣持續貶值帶來的損失,同時,目前從國內市場來看,除個別貨幣(澳元)之外,人民幣理財無論是從收益還是選擇的范圍,都要比歐元、英鎊、美元等外匯理財產品具備優勢。
3、具有一定外匯儲備並有時間和專業經驗的投資人,則可以進行一定的實盤操作和保證金交易來實現外幣的保值增值,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均開通了外匯實盤交易,同時不少銀行還開通了外匯保證金交易可供選擇。

E. 外匯獲利一給點和損失一個點的點值各代表多少

"點"∶為了精確和方便表示匯價,一般用5位數表示,最小變化的單位,通常稱為"點"。

"點值" :每1點換算成該貨幣的價值。

在外匯交易中,獲利或者損失的點值由交易幣種決定,外匯保證金買賣的是價值為10萬的合約。在直接標價盤中一個點是價值10美金。

外匯投資者必須有穩定的外匯交易策略,外匯市場的變化是高度隨機的。因此,投資者必須用穩定的外匯交易策略來對待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找到合適的交易方向和道路。

簡單地說,當一種貨幣即將貶值時,賣掉它,把它換成更穩定的貨幣,從而保持外匯的價值。


(5)外匯買入賣出損失擴展閱讀:

當美元是為報價貨幣時,稱該外匯對為直盤外匯對。一般都是相對於歐元、英鎊、紐元和澳元而言。

計算直盤外匯對的點值。點差在英文表示為pip (point interest point),其實就是最小的變化量,也就是基點(tick)。

的計算方法如下:計算公式:點值=交易手數(lot size) x 基點的數量(tick size)例如:100000 英美的合約1點值= 100000 (lot size)x 0.0001 (tick size) = $10美元

計算直盤的利潤和損失(profit/loss, P/L)公式如下:賣價 – 買價 = 利潤/損失例如:在1.7505買入200000鎊美合約,然後在1.7540時候賣出1.7540 (賣價)- 1.7505(買價)= 0.0035 = 35個點(利潤)

轉變上面的利潤或損失到美元如下:35(個點)x 200000(手數)x 0.0001(基點)= $700(利潤)

F. 為什麼炒外匯買入賣出都賠呢

是這樣的,交易平台都有點差的,比如歐元/美元,如果買價是1.2080,賣價是1.2083,那麼中間的
價差
是3個點,買的價格總比賣的要低,你一進倉,你就會虧損3個點,就是這個意思

G. 匯率損失怎麼計算

比如拿10萬人民幣去換美元,美元賣出價是7,中間價是6,請問我的匯兌損失是多少?
匯兌損失=10萬人民幣/7*(7-6)=1.4286(萬元)
匯兌損失指的是企業向銀行結售或購入外匯而產生的銀行買入、賣出價與記賬所採用的匯率之間的差額,以及月(季、年)度終了,各種外幣賬戶的外向期末余額,按照期末規定匯率摺合的記賬人民幣金額與原賬面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等。

H. 外匯中的買入跟賣出是什麼意思

外匯中的買入指意向客戶買入某種期貨;外匯中的賣出指持有者賣出某種期貨。

外匯交易就是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進行交換。與其他金融市場不同,外匯市場沒有具體地點,也沒有中央交易所,而是通過銀行、企業和個人間的電子網路進行交易。

外匯交易是同時買入一對貨幣組合中的一種貨幣而賣出另外一種貨幣。 外匯是以貨幣對形式交易, 例如歐元/美元(EUR/USD)或美元/日元 (USD/JPY)。

(8)外匯買入賣出損失擴展閱讀:

外匯交易的注意事項:

外匯保證金交易雖然能有效的控制投資者的損失額度,也能放大投資者的收益率,充分體現了其以小博大的杠桿效應。但是正因為這種高杠桿性,也使其具有較高風險性。由於保證金交易的參與者只支付了一個很小比例的保證金,這樣外匯價格的正常波動都被放大幾倍甚至幾十倍,這種高風險帶來的收益和虧損是很大的。

但是很多投資者都盲目地被其高盈利性所蒙蔽,忽視了保證金交易同時也會擴大風險的本質,一味地追求投機獲利。在國內保證金交易時一種比較新型的投資產品。即使在比較發達的國家,外匯保證金業務也被普遍地認為是一種具有投機性很高的、高風險的產品。

其次在外匯市場上,各國經濟政策的變化都會導致貨幣匯率頻繁的大幅度波動,而且外匯保證金交易通常會涉及到多種貨幣的波動,因此這項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投資者自身素質的要求。

根據銀監會調查顯示,雖然國內銀行開辦此項業務均能盈利,但參與這項業務的普通投資者虧損比例卻很高,當前80%甚至90%的投資者都處於虧損狀態。

同時還有些銀行在提供這種新型產品服務的時候涉嫌一定的違規操作。在一般的發達金融市場上,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杠桿倍數維持在10到20左右,但是據了解目前國內有些銀行的杠桿倍數居然達到30-50倍,遠遠超過了國際上印哈根普遍所能接受的杠桿倍數,也超出了銀行自身的風險管控能力。

另外為了拓展客戶,有些銀行還擅自降低客戶准入門檻,未能有效的選擇客戶或向客戶推薦合適的產品。最終導致整個外匯保證金業務出現了高虧損、低盈利的局面。基於以上種種,出於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同時促進銀行的穩健發展和風險管控,銀監會發布文件正式叫停了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

I. 匯率損失是怎麼算出來的

1. 匯率的概念 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由於國際間的貿易與非貿易往來,各國之間需要辦理國際結算,所以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都規定有一個匯率,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美元等少數國家貨幣的匯率。 2. 匯率的標價方法 折算兩個國家的貨幣,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存在著外匯率的兩種標價方法(Quotation)。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叫做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量較低,如日本的日元,義大利的里拉等,現在有時以100, 000或10, 000作為折算標准。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叫做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3. 買入匯率、賣出匯率與中間匯率 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就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商業銀行等機構買進外幣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買入匯率"(Buying Rate),也稱"買價";賣出外幣時所依據匯率叫"賣出匯率"(Selling Rate),也稱"賣價",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相差的幅度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國不盡相同,兩者之間的差額,即商業銀行買賣外匯的利潤。買入匯率與買出匯率相加,除以2,則為中間匯率(Medial Rate)。 在外匯市場上掛牌的外匯牌價一般均列有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定外幣後的一個本幣數字表示"買價"即銀行買進外幣時付給客戶的本幣數;後一個本幣數字表示"賣價",即銀行賣出外幣時向客戶收取的本幣數。在間接票價法下,情況恰恰相反,在本幣後的前一外幣數字為"賣價",即銀行收進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賣出外幣時,它所付給客戶的外幣數;後一外幣數字是"買價",即銀行付出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買進外幣時,它向客戶收取的外幣數。 經濟報刊上所說的外匯匯率上漲,在直接標價法下,說明外幣貴了,因而兌換本幣比以前多了,本幣兌換外幣的數量比以前少了。外幣匯率下跌,情況則相反。 4 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 兩種貨幣實際所代表的價值量是匯率決定的基礎,並在下列主要因素影響下,匯率不斷變動。 (1)國際收支:其中外貿收支對匯率變動起決定性的作用。外貿順差,本幣匯率就上升;反之,就下跌。外貿收支直接影響外匯供求。 (2)通貨膨脹:既直接關繫到貨幣本身實際代表的價值與購買力,又關繫到商品的對外競爭能力與對外匯市場的心理影響。通貨膨脹減緩,本幣匯率就上漲;反之則下跌。 (3)利率水平對資本的流動的影響:一定條件下,高利率水平可吸引國際短期資金流入,提高本幣匯率;低利率則反之。80年代前半期美元堅挺,即美國實行高利率政策的結果。 (4)各國的匯率政策:匯率政策雖然不能改變匯率的基本趨勢,但一國根據本國貨幣走勢,進一步採取加劇本幣匯率的下跌或上漲的措施,其作用不可低估。 (5)投機活動: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外匯投機活動。有時能使匯率波動超出預期的合理幅度。 (6)政治事件:國際上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對匯率的變化也有重大影響。 上述各因素的關系,錯綜復雜:有時各種因素會合在一起同時發生作用;有時個別因素起作用;有時各因素的作用以相互抵消;有時某一因素的主要作用,突然為另一因素所代替。一般而言,在較長時間內 (如一年) 國際收支是決定匯率基本走勢的重要因素;通貨膨脹、匯率政策只起從屬作用--助長或削弱國際收支所起的作用;投機活動不僅是上述各項因素的綜合反映,而且在國際收支狀況決定的匯率走勢的基礎上,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劇匯率的波動幅度;從最近幾年看,在一定條件下,利率水平對一國匯率漲落也起重要作用。

J. 怎麼計算匯兌損益

假如某企業採用當月月初的匯率作為記帳匯率,當月1日的匯率是1美元等於5.70元人民幣。上月末該企業銀行存款美元戶余額為2萬美元,匯率為1美元兌5.60元人民幣,摺合人民幣余額11.2萬元。本月發生應收帳款2萬美元。月份終了,將外幣帳戶的外幣余額按月末國家外匯牌價摺合為人民幣,作為外匯帳戶的期末人民幣余額周整後的各外幣帳戶人民幣余額與原帳面余額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列作當期財務費用。假設當月末匯率為1美元兌人民幣5.80元。

(10)外匯買入賣出損失擴展閱讀:

匯兌損益計算方法是匯兌損益的計算根據記帳方法的不同,計算也不同。下面我們就外匯統帳制會計和外匯分帳制會計方法下,如何計算匯兌損益,分別予以說明。採用外匯統帳制會計核算的企業中匯兌損益的計算原會計制度規定,「已實現的匯兌損益才入帳」,即當外幣業務發生時,記帳匯率與帳面匯率的差額即為匯兌損益入帳。新會計制度採用了外幣帳戶的期末余額按期末國家外匯牌價進行調整,平時業務發生時不再計算匯兌損益,期末編制會計報表時,按編制會計報表日的匯率折算的人民幣金額與外幣帳戶帳面人民幣余額的差額為匯兌損益,列作當期損益進行處理。

閱讀全文

與外匯買入賣出損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8中股票 瀏覽:367
什麼理財產品最好 瀏覽:103
中國銀行理財手機上怎麼買 瀏覽:73
創業板再融資放開 瀏覽:438
股票上市首日價 瀏覽:400
杠桿中阻力的作用點 瀏覽:700
出口貨物收匯申報錄入金融機構代碼 瀏覽:342
融資杠桿比例計算 瀏覽:977
外國金融機構 瀏覽:63
期貨杠桿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370
江蘇金融服務外包 瀏覽:762
介紹客戶到銀行理財有抽成嗎 瀏覽:178
金融服務業的實施細則 瀏覽:159
微信裡面的基金理財安全 瀏覽:98
太平洋理財基金是真的嗎 瀏覽:465
金融公司貸款工作人員有風險嗎 瀏覽:881
漢口銀行九通理財怎麼樣 瀏覽:136
金融服務措施及成效 瀏覽:282
余額寶七天理財基金 瀏覽:779
金融公司平衡計分卡表格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