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看待《股票作手回憶錄》
貼一篇自己的讀書筆記。
作者的建議,幾乎就是投機交易要旨的全部,剩下的,唯有執行二字而已。
1. 【Chapter 5】不要失去你的頭寸
行情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運動,不會永漲不跌,也不可能永跌不漲;
大多數時間內,多空力量在一個區間中不停地強弱變換,走出震盪行情;
當一段時間內多空雙方中某一方力量明顯強勢時,會走出一波趨勢行情;
行情處於趨勢狀態時,相較於震盪狀態,方向更明確,更容易獲取利潤;
幾乎所有人都能夠輕易看出來,行情目前是處於趨勢狀態還是震盪狀態;
但沒人能夠永遠精確知曉多空雙方力量何時會達到平衡並開始發生轉換;
因此,在趨勢行情中,比起努力做到高拋低吸回轉交易獲取額外利潤,持倉直至趨勢結束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在行情中不應過分擔憂趨勢是否會立即反轉,預測最高點的難度與拋在最高點並反向開空的難度一樣高;
2. 【Chapter 8】在多頭市場看多,在空頭市場看空
當判斷趨勢即將出現時,比起在判斷多空反轉時進入,不如等待趨勢確定啟動後進入,雖然此時入場會錯失多空反轉後的一波運動,但也避免判斷錯誤而可能造成的損失,總體而言,成功率更好,獲利也更為客觀;
同樣的,當判斷趨勢即將結束時,比起在判斷多空即將反轉時離場,不如等行情盤整並開始反轉後離場,雖然這樣會錯過一部分利潤,但相比起錯失之後可能的行情延續,這些代價是值得的;
3. 【Chapter 10】總有一個錯誤在你前邊
與其抄底,不如等待行情啟動後再買入,雖然相對價格較高,但因確定性更強,因此風險更低;
即便如此,對行情啟動與否的判斷,依然有誤判的可能,此時應堅決止損,並視之為使用該策略的正常成本,不必太過在意,因這些成本當行情出現時即可輕松挽回;
不應貪圖行情啟動前的局部波段,做確定性較小的交易,造成額外虧損;
4. 【Chapter 12】股市不會為你的皮大衣付錢
任何時候做交易都應當保持獨立決策,完全為自己的交易負責,可以聽取他人的意見及建議作為參考,但最終應當依據自己的交易系統而非依賴他人的指點或判斷;
5. 【Chapter 13】身為投機客,我的事業是始終支持自己的判斷
交易的技術和技巧可以被交流和探討,但在交易過程中,應始終堅持自己的操作,不可由他人代為操作,也不可僅憑他人指令進行操作;
6. 【Chapter 14】抓住空頭回補的理想時機
l 獲取盈利不僅僅依靠個人的交易能力,更取決於行情的波動;
當市場沒有行情時,即使連利弗莫爾也無法賺到錢,此時所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機遇的出現,盲目交易只會導致更多的虧損;
當只剩下一次交易機會且必須盈利時(如:面臨總額止損/最大回撤止損時),應當極其謹慎,避免絕大多數勝率不夠高的交易,努力研究並耐心等待機遇的出現,當時機到來時牢牢把握住;
不應將自己的交易建立在對未來未知事件的猜測或其它方式的判斷之上,這類交易與賭博無異;
相反地,依據未來事件發生的結果順勢進行交易,成功率更高,收益也會很不錯;
7. 【Chapter 18】投機客的勇氣就是有信心根據自己的決定行動
當發現自己判斷發生錯誤時,應當果斷平倉,乃至順勢反向開倉;
不可因為自己當前倉位方向而預期乃至於期待行情走勢,而應以行情走勢檢驗自己倉位的正確與否,一旦錯誤即應立即擇機平倉;
8. 【Chapter 21】在景氣熱潮中,大眾總是先賺到很多錢賬面上的利潤,而且始終是賬面上的利潤
永遠不要責備行情走勢不同於自己預期,更不應為此抱怨或懊惱,而應當認識到自己判斷錯誤,承認問題,吸取經驗;
9. 【Chapter 24】大眾應該始終記住股票交易的要素一支股票上漲時,不需要花精神去解釋它為什麼會上漲利潤
市場永遠領先於實際狀況,在交易時,不必過於追究行情波動的原因與理由,而應及時作出相應應對;
10.【其它】
利弗莫爾的交易能力強於絕大多數人,也曾在交易中賺取極多的利潤,但最終依然破產,一貧如洗;
在交易世界裡,生存比盈利更重要,只有將良好的資金管理與風險控制永遠放在第一位,才能避免類似利弗莫爾的結局;
永遠不要讓自己破產,更不可讓自己因交易而負債;
如果因為資金不夠而無法獲得更多的利潤,那隻能說明這些可能獲得的額外利潤並不是目前所應當得到的,不可因過分貪婪而急於冒進,承擔額外的風險;
編輯於 2014-10-05
17 條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收起
何子垠,無
笑熬江湖、瘋一樣男子、青絲紈正
等人贊同
題主提了個很有意義的問題。目前37個回答,看了下,有意見分歧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在其他問題業余金融交易愛好者,需要學習那些專業知識,軟體,才能獲得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統? - 投資中提到過這個情況,建議初入交易這行的朋友,先別看這本書,看了也沒用…
顯示全部
題主提了個很有意義的問題。
目前37個回答,看了下,有意見分歧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我在其他問題業余金融交易愛好者,需要學習那些專業知識,軟體,才能獲得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統? - 投資中提到過這個情況,建議初入交易這行的朋友,先別看這本書,看了也沒用,因為你滿腦子都在想怎麼找到萬能鑰匙。最好別人能免費給你一把,越細致越好,最好直接告訴你什麼時候開倉,什麼時候平倉。各種行情都順風順水的操作,只賺不賠。越早看這本書,越會否定其價值,以至於數次失敗後還想不起來,或是抵觸去看。
等你什麼時候不想找萬能鑰匙了,再來看這本書。後悔是肯定的,只是還不算晚——如果你能按傑西提示的避免犯錯,或者及時糾正錯誤的方法去做的話。
傑西用現身說法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弱點。更重要的是,他用終結生命的方式告訴後人,人性弱點是可以想辦法去克服的,但仍然會被再次打到。常說不要犯同樣的錯誤,這是不可能的,事實是我們一生都在犯同樣的錯誤。誰能及時糾正,控制自己,誰就能活的長點,誰就能有機會積蓄儲備,以彌補未來再犯錯而造成的損失。看看現在的期貨界大佬——葛衛東,葉慶鈞,李詠澤,林軍等等,你是以為他們在完成資本積累後,就只賺不賠了嗎?或者他們在原始積累的過程中,是只賺不賠嗎?他們仍能活在市場里的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的執行力,紀律性比同期的傑西更強些(當然,誰也不能保證他們永遠保持大佬地位,這就是交易的魅力所在)。傑西的性格,就已經決定他一輩子都要去冒險(有幾個人敢壟斷單一商品的籌碼,即便你有錢去賠),雖然他總是勸別人不要冒險。
沒有人能手把手教會另一個人做交易,別的事情可以,可交易不行。知道會有人反對,很多人確實是被師傅帶出來的,但效果一定能達到預期嗎?好比程序化,你編的程序就是你的徒弟,但實盤效果如何呢?不是程序的錯,是計算機語言無法真切的表述你的交易精髓。計算機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師傅的作用是指點迷津,遇到瓶頸的時候,幫你捅破窗戶紙,但基本功得靠自己練。這本書就是這個作用。
為什麼說這本書是高階課程,好比佛祖釋迦摩尼傳法一樣,他從不講該做什麼,而只是講不能做什麼(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皆如此),說的現代一點,就好比上海自貿區的負面清單一樣,清單以外的都可以做,隨便做,但前提是你得會做。看這本書的前提,要麼你已經有一套可以穩定盈利的系統了,但效果不盡如人意;要麼你一直做的很差,認為單靠自己的悟性已經無力回天了,想推倒重來。在這兩個前提下,希望大夥兒認真看這本書,反復看。直到突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能冷靜的看盤了;不再主觀臆測,對漲跌已經麻木了;對待任何行情,不是猜它能走多遠,而是跟著走,並隨時觀察、控制風險的時候,恭喜你,開悟了,你要還不能賺錢,老天爺都對不起你(或者說你上輩子欠債太多了,哈哈哈)。
綜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再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看這本書。也就是常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