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家外匯管理局應用服務平台不能調整日期
是辦理的預付貨款嗎:
第八條
對於已辦理合同登記的預付貨款,
企業在辦理付匯登記前,
可自行在系統中修
改或刪除原有合同登記信息。對於已辦理付匯登記的,企業僅可對合同登記信息進行修
改
B. 國家外匯管理局 成立時間
從官網上看,應該是在1978年,36年了已經
官網內容如下:
外匯管理歷史沿革
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嚴格外匯集中計劃管理,國家對外貿和外匯實行統一經營,外匯收支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所有外匯收入必須售給國家,用匯實行計劃分配;對外基本不舉借外債,不接受外國來華投資;人民幣匯率僅作為核算工具。改革開放後,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沿著逐步縮小指令性計劃、不斷培育和增強市場機制在配置外匯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的方向轉變。經過30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外匯管理體制。1978年以來,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大致經歷三個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1978-1993年),外匯管理體制改革起步。這一階段以增強企業外匯自主權、實行匯率雙軌制為特徵。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式宣布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在涉外經濟領域,過去外匯統收統支的體制逐步松動,出口企業開始擁有一定的外匯自主權。為調動出口企業創匯的積極性,確保有限的外匯資源集中用於國民經濟建設,從1979年開始實行外匯留成辦法,在外匯集中管理、統一平衡、保證重點的同時,適當留給創匯的地方和企業一定比例的外匯,並允許持有留成外匯的單位把多餘的外匯額度轉讓給缺匯的單位,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雙重匯率制度並存。總的看,這一階段,外匯管理體制處於由計劃體制開始向市場調節的轉變過程,計劃配置外匯資源仍居於主導地位,但市場機制萌生和不斷發育,對於促進吸引外資、鼓勵出口創匯、支持國內經濟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二階段(1994-2000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外匯管理體制框架初步確定。1994年初,國家對外匯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取消外匯留成制度,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度,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建立統一規范的外匯市場。此後,進一步改進外匯管理體制,1996年全部取消了所有經常性國際支付和轉移的限制,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給中國經濟發展與金融穩定造成嚴重沖擊。為防止危機進一步蔓延,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我國做出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並重點加強資本流出的管制,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總體來看,這一階段,我國初步確立了適合國情、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外匯管理制度框架,外匯供求的市場基礎不斷擴大,奠定了市場機制配置外匯資源的基礎性地位。
第三階段(2001年以來),以市場調節為主的外匯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國際收支持續大額順差,對國民經濟影響日益增強。適應新形勢新挑戰,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積極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管理,健全國際收支統計監測,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伴隨著入世後外匯儲備規模的較快增長,2001年,外匯儲備經營以規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為目標,建立了投資基準經營管理模式和風險管理框架,完善了大規模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體制機制。2005年7月啟動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為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企業和個人持有和使用外匯的政策更加便利,外匯市場加快發展。與此同時,外匯管理方式加快從重點管外匯流出轉為流出入均衡管理,逐步建立起資本流動雙向均衡管理的制度框架,在2008年新修訂的《外匯管理條例》確立了均衡監管思路,並在行政法規層面明確取消了強制結售匯制度。2008年9月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以來,及時啟動應急機制,做好國際收支逆轉的應急預案,積極防範金融風險,確保了外匯儲備資產的總體安全,頂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2009年以來,針對跨境資金流向復雜和規模增大、市場主體便利化需求不斷增長的現實,外匯管理加快了理念和方式的「五個轉變」,即從重審批轉變為重監測分析、從重事前監管轉變為強調事後管理、從重行為管理轉變為更加強調主體管理、從「有罪假設」轉變到「無罪假設」、從「正面清單」(法無明文授權不可為)轉變到「負面清單」(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總體來看,這一階段,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外匯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加快轉變,市場配置外匯資源的作用不斷增強,對於促進外貿持續快速發展、引導資本有序雙向流動、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等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C. 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應用服務平台里做了出口收匯延期報告,貨款在約定的期限內收到如何在應用平台里做調整
1) 登錄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企業版),選擇「企業網上報告管理」->「貿易信貸與融資報告」
菜單。
2) 選擇「延期收款報告」->「延期收款報告新增」菜單。進入延期收款報告查詢頁面。該頁面分
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為查詢條件,下半部分顯示查詢結果列表部分。
3) 輸入查詢條件,點擊【查詢】按鈕,系統顯示符合查詢條件的報關單數據列表,如下圖所示。點
擊【重置】按鈕時,可以重新輸入新的查詢條件進行查詢。
系統提供以下三種查詢方式:
a) 輸入條件如果不填報關單號,必須輸入「出口起始日期」和「出口截止日期」。日期輸入可
點擊日期輸入框後的日歷表進行選擇。
b) 輸入報關單號時,點擊【查詢】按鈕,系統忽略其他輸入信息,只按照「報關單號」輸出查
詢結果。
c) 輸入合同號時,系統忽略收匯日期查詢條件,按照合同號進行查詢並輸出查詢結果。
4) 點擊查詢結果的報關單號超鏈接,可以查看該條數據的詳細信息。
5) 點擊頁面右下角【新增】按鈕,系統自動新增一行列表,點擊預計收款日期輸入框後的日歷表
可以選擇需報告的預計收款日期,關聯關系類型,點擊報告金額輸入框可以輸入需報告的出口
金額。
6) 如有多條報告記錄,可以點擊頁面右下角【新增】按鈕繼續錄入。輸入完成後,如需刪除,可
以勾選一條或多條數據記錄,點擊頁面右下角【刪除】按鈕,系統彈出提示框「您確認刪除嗎?」,
點擊確認框中的【確定】按鈕可以刪除所勾選的記錄。
8) 完成新增延期收款信息錄入後,點擊【提交】按鈕,系統彈出確認框「確定要提交這些數據嗎?」,
點擊頁面右下角【確定】按鈕,系統提示「報告新增成功!」。點擊頁面右下角【關閉】按鈕,
可以實現頁面關閉。
1.1.2.1.3 操作注意事項
1) 輸入查詢條件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a) 報關單號與「報告起始日期」和「報告截止日期」不能同時為空。
b) 報告起始日期和報告截止日期不能超過30 天。
c) 合同號精確查詢。
2) 輸入新增報告信息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a) 預計收款日期不能早於出口日期。
b) 所輸入報告金額必須為正數。
c) 所輸入報告金額合計不能超過最大可報告金額。
3) 對於出口日期在當前日期30 天前的數據,企業應到外匯局辦理延期收款報告。
4) 已進行差額報告的數據不得進行貿易信貸報告。
5) 已進行其他特殊交易報告的數據可以同時進行貿易信貸報告,各類報告的金額合計不得超過該
筆出口數據的最大可報告金額。
6) 貿易信貸報告數據參與非現場總量核查篩選金額調整。
D.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網站上的外匯匯率幾點更新
外匯交易中心的交易日早上開盤前,具體時間應該是9:15
E. 國家外外管局檢測系統中怎麼修改貨物預計出口日期
國家外匯局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 對
預收貨款報告的 修改 和 調整 同樣都是對已報告的預收貨款報告信息進行變更。
其中預收貨款報告修改操作的時間限制是已報告預收貨款的收匯日期與當前操作日期的時間跨度不超過30天含。在此情況下企業可向前或向後調整預收貨款報告的預計出口日期增加或者減少預計出口日期所對應的預收金額。
預收貨款報告調整操作的時間限制是已報告預收貨款的收匯日期與當前操作日期的時間跨度超過30天且預計出口日期在操作當月之後的。在此情況下企業可拆分已報告預收貨款的報告金額
企業 可向後調整預收貨款所報告預計出口日期。
F. 國家外匯管理局網上服務平台,請教操作流程
如果都已提款完畢,銀行也進行了相應可收匯額度的核注了得話,建議不要進行修改和調整,以後餓業務改為正確操作就好。
G. IE8打開國家外匯管理局應用平台時,收付匯日期怎麼選擇不了呢求求你們幫我看一下幫幫忙.
你可以試試手動輸入日期看一下能否選擇,2012-12-04的格式。
H. 如何在國家外匯管理局平台上修改延期收款中債權登記的信息
對於已辦理合同登記的延期收款,企業在辦理債權登記前,可自行在系統中修改或刪除原有合同登記信息。對於已辦理債權登記的,企業僅可對合同登記信息進行修改,不可刪除。
對於已辦理債權登記的延期收款,如果企業在出口後90天內收回貨款,應在登記後的90天內撤銷和修改;超過出口日期90天的債權登記不可撤銷,可以修改預計收匯日期。
I. 國家外匯管理局應用服務平台怎麼修改填報人
以管理員身份admin登錄,在企業用戶管理界面下,添加或修改已有的登錄人員明細並設置相關許可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