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美國近期貨幣政策

美國近期貨幣政策

發布時間:2021-12-04 00:08:16

① 近期美國貨幣政策

聽說:美國 她准備要來第二次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也就是開動印鈔機拚命印錢!!

② 哪裡能夠看到近期中國美國財政貨幣政策手段

http://www.pbc.gov.cn/ 中國人民銀行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econresdata/releases/statisticsdata.htm美國聯邦儲備局

③ 美國的寬松貨幣政策

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說白了就是美國繼續實行美元泛濫的舉措,為的就是稀釋各國對美債權。也可以這么理解,在未來的一段時期里,美元貶值預期將繼續持續或者加速。從這點看,那麼就是針對中國、印度等國近期加息的舉措而做出的反應,目的很明顯:「人民幣被低估,其升值的幅度還很大」。說到底,實際上就是要加速稀釋中國等國所持有的龐大美元債權,以便在匯率反差上吃掉中國等國擁有的美國債。
那麼,回頭看下,A股自國慶後至此的這波行情,根源上可以理解為受貨幣政策上的預期變動而推動。其表現是熱錢大量涌進A股,促使煤炭、有色等具保值性投資的資源類股票大幅暴漲,當然這也是因為全球通脹預期及國際商品價格大幅上揚所造成的。資源股的暴漲帶動了金融、地產等藍籌股上漲,指數也快速反彈到接近今年4月份頂部的高度。但其他大部分中小盤股等卻表現為回調走勢,市場表現為個股兩端分歧走。而至近期大盤指數盤整時,個股才開始實現整體相對協調的走勢。
11月4日,在獲悉美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後,各國股市表現整體上漲。5日,A股跳空高開小幅低走,量能也有所放出,而前期4月19日的缺口已然毫無懸念的被突破。
對於這一美政策,從短期看,我的覺得只能算是帶給A股一個小小的震盪,而A股目前的指數也需要一個平台去消化早前的套牢盤。但是從中長期看,我們應該看到該政策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推動作用,而只要人民幣升值且是大幅升值的預期還在,那麼國際上的熱錢,主要是歐美的熱錢就會繼續涌進中國資本市場,而股市作為一種虛擬的投資市場,其套利與投機是必然存在的,那麼從這點看,A股的中長期上揚空間依然還在。
另,鄙人認為,如果中長期行情是真,那麼在指數有陡然向上走跡象的時候,煤炭、有色等資源股及藍籌股還是可以積極參與,而在指數盤整與穩態的時候,消費與新興產業依然還是主流,這是我國十二五發展規劃所使然的。

④ 美國貨幣政策的美國貨幣政策大事記

1942年 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FED應財政部的要求正式承擔保持國債低利率的義務。財政部需要低成本的資金來為戰爭籌款。FED因此不得不放棄貨幣存量的目標,專注於控制利率。 1950年 朝鮮戰爭爆發。財政部希望FED繼續承擔保持低利率的責任,而FED更希望控制戰爭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雙方發生矛盾。 1951年3月4日 FED和財政部簽署《財政部和聯邦儲備系統協議》(the Treasury-Federal Reserve Accord),該協議終結了FED支持美國國債價格的義務,確保了聯儲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在該協議之前,美國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只是財政政策的附庸。 1958年11月 .W.Phillips發表《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Ra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s,1861-1957》(Economica, November 1958, pp. 283-299)。它的直接含義就是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間存在替代關系,這篇文章的發表標志著Phillips Curve曲線的發現。 1975年 美國開始試驗貨幣增長量目標制(Money-Growth Targeting)。FED宣布對三個主要的貨幣總量:M1、M2、M3的目標增長范圍。由於實際上FED在存款方面能夠控制的,只是基礎貨幣,所以要想同時達到這三個不同的貨幣總量目標,實際上是不現實的。事實上,FED經常達不到它事先宣布的目標,經常有很大的誤差。貨幣主義者聲稱,FED同時宣布三個不同的貨幣總量目標,表明它對於實行固定的貨幣增長規則並非十分嚴肅。 1979年8月 保羅·沃爾克就任FED主席。兩個月後,他說服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同僚們贊同削減通貨膨脹,使他們相信聯儲的運作程序需要根本性的變化。1978年的通貨膨脹率為9%,1979年為12%。通貨膨脹率的激增,使得FED下定決心對付通貨膨脹問題。 1979年10月 FED宣布,它致力於貨幣供應的緩慢增長,將樂於默認更大更頻繁的短期利率變動。這標志著FED操作程序的重大改變,FED將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集中到M2上,而放棄了短期利率。在這之後,利率迅速上升,而經濟低迷。卡特政府對這一做法並沒有表示反對。 1980年3月 短期利率超過15%,聯儲失去了卡特政府的支持。因為距離總統大選不到9個月了,卡特總統授權聯儲對信貸實行強行管制,並連續利用電視媒體有力地勸誡消費者抑制信貸的使用。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經濟明顯地衰退了。FED將短期利率幾乎削減了一半,以應對貨幣存量的下降。這個措施更像是為了在大選年扭轉衰退的嘗試,而不是聯儲瞄準貨幣總量的新政策的利率後果。利率降低以後,經濟有所復甦。非常短期的緊縮貨幣政策和微弱的經濟復甦,不足以降低通貨膨脹率。 80年代初期 在實踐貨幣增長目標制的期間,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的通貨膨脹率確實都顯著下降,但是它們的產出和失業率也變得很不穩定,失業率都顯著上升。 1982年 由於無法接受失業率上升,FED宣布不再特別強調實行貨幣增長目標制(Money-growth targeting),轉而更重視利率目標制(Interest Rate Targeting)。 1993年 FED宣布徹底廢止使用貨幣增長目標制。在此之前的80年代,其他實行貨幣增長目標制的國家也已經紛紛不再實行(德國和瑞士除外,不過德國也在 1987年宣布將貨幣增長的目標從中央銀行貨幣轉為M3)。FED解釋的原因是70年代和80年代,貨幣需求頻繁變動,十分不穩定。這時,如果依然保持貨幣供給不變,就會造成利率的劇烈變動,這對經濟是很不利的。

⑤ 美國當前的貨幣政策是什麼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干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一般來說,只有在利率等常規工具不再有效的情況下,貨幣當局才會採取這種極端做法。量化指的是擴大一定數量的貨幣發行,寬松就是減少銀行儲備必須注資的壓力。
所謂「量化寬松」,或稱定量寬松,是指由央行提高銀行准備金。事實上所有的央行量化寬松都涉及到資產購買——主要是回購政府債券,以及出售這些資產給央行的銀行准備金賬戶。央行調控經濟的常用工具是通過利率,以及創造儲備以降低短期信貸市場的利率,特別是儲備市場,也被稱為聯邦基金市場。但是,截至2008年12月,美聯儲已經創造了足夠的儲備來推動聯邦基金利率下降到零的水平,這是聯邦基金利率所能達到的最低水平。一旦到達這一水平後,如果想進一步寬松政策,美聯儲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加儲備,而這對短期利率並不能產生進一步的影響。因此,量化寬松政策是指央行在短期利率處於或接近零時增加儲備的政策。

⑥ 美國現行貨幣政策的內容

美國的貨幣制度

(一)美國的中央銀行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成立於1913年12月23日,主要職責是保障美國貨幣和金融體系的安全、靈活和穩定。

《美國聯邦儲備法》規定,成員銀行需向聯邦儲備銀行繳納相當於其資本和盈餘總和的6%數量的資本。聯邦儲備銀行則被要求每年向其成員銀行支付其繳入資本的6%的紅利,通常每年分兩次支付。截止2006年12月31日,聯邦儲備銀行的注冊資本為135.36億美元,占其總資本的51.2%。

根據1913年的《聯邦儲備法》規定,美國在12個主要城市設立儲備銀行,成為聯儲體系的組成部分。這12家地區儲備銀行的職責包括為其成員銀行進行支票交換、回收損毀貨幣並發放新幣、對合並申請進行評估、向該區的成員銀行投放貼現貸款、審查屬於聯邦儲備成員的州立銀行、就地方銀行和經濟狀況提出分析和報告,以及進行一般的銀行與經濟研究並出版部分刊物。 聯邦儲備理事會是聯邦儲備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理事會由七位理事組成。他們均由美國總統任命並經參議院確認,任期14年。聯邦儲備理事會辦公地點設在華盛頓,通常每周會晤若干次商討與貨幣政策和銀行監管有關的問題。

(二)美元
美元硬幣由美國財政部發行,幣值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六種;美元紙幣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發行,面額為1美元、2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七種。

二、美國的貨幣政策
(一)貨幣政策目標
根據《美國聯邦儲備法》,美國的貨幣政策目標是控制通貨膨脹,促進充分就業。目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是聯邦基金利率。
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國同業拆借市場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這種利率的變動能夠敏感地反映銀行之間資金的餘缺,美聯儲瞄準並調節同業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並且將同業拆借市場的資金餘缺傳遞給工商企業,進而影響消費、投資和國民經濟。

(二)美國貨幣政策的決定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是美聯儲系統中最重要的貨幣政策制定部門。其由7位聯邦儲備理事會成員以及5位地區儲備銀行行長組成,其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為固定成員。一般來說,聯邦儲備理事會主席任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主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任副主席。委員會通常每五到八星期在華盛頓會晤一次,對具體貨幣政策操作進行投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政策指令及會議概要於會後六周對外公開。

(三)美國貨幣政策的實施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執行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開市場操作、貼現率和法定存款准備金率。

公開市場業務
聯邦儲備系統的公開市場業務包括買入和賣出證券(通常為政府債券(TB)、資產支持證券(ABS)和按揭抵押證券(MBS))。這些業務工具是聯邦儲備系統所使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政策工具,用以改變經濟中貨幣與信貸的成本和可得性。聯邦儲備系統通過購買證券增加銀行系統的准備金,使銀行能夠擴大其貸款與投資;通過賣出證券從銀行系統抽出准備金,從而削減銀行進行貸款和投資的能力。

貼現貸款
貼現貸款是美聯儲向商業銀行、存款類機構的貸款。商業銀行和存款類機構向聯儲借款時,聯儲所收取的利息率稱為貼現率。聯儲通過調整貼現率,可以影響銀行體系准備金的水平,繼而影響聯邦基金利率的水平。

法定存款准備金
調整法定存款准備金是一個非常直接有力的貨幣政策工具。通過調整法定存款准備金,聯儲向銀行系統注入或抽取流動性,直接影響貨幣總量。

⑦ 美國最近的貨幣政策是什麼急用

說實話不會有什麼影響.

第一,所謂美國瘋狂的印鈔票, 是不對的. 美國沒有明顯的通貨膨脹. 相比中國那物價,房價, 美國通貨膨脹基本可以忽略.

第二,美國的貨幣政策確實導致了大量的赤字, 但是美國的債務被外國購買了, 比如中國,日本. 所以暫時沒有嚴重的後果.

第三, 黃金價格現在是指紙黃金, 已經是炒作的價格了. 就和當年的石油一樣.

⑧ 美國的貨幣政策

美國的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職責,長期以來由美國的中央銀行即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FRS)承擔。貨幣政策是美國調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宏觀政策工具。美國法律規定,貨幣政策的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並保持市值的穩定,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金融環境。在貨幣政策執行過程中,美聯儲積極運用有關金融工具以盡量減少利率和貨幣信貸量的變化,努力達到兼顧 「充分就業、市值穩定」的兩大目標的目的。隨著市場經濟的成熟和發展,美聯儲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經濟方面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美聯儲出台二次量化寬松政策後,又下調了對未來兩年的經濟預測,表明美國的貨幣政策在明年之後仍會繼續保持寬松。預計零利率政策將持續更長時間,這也加大了全球范圍內南北之間在經濟以及貨幣政策層面的對立和關系緊張。北方經濟疲弱與南方經濟過熱傾向並存。新興市場經濟體需求旺盛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形成了強力支撐,居高不下的商品價格反過來一方面造成新興市場輸入通脹壓力的加大,另一方面也給西方經濟復甦設置了障礙。通常投入品價格的上升會最終傳導到工資收入的上升並給私人消費提供支持,但受私人部門減債壓力拖累,西方主要經濟體就業市場仍可能持續疲弱,工資下行壓力仍然很大。因而,未來一段時間全球通脹壓力加大,但惡性通脹的可能性不大。 所謂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實際上是加快印鈔機的運轉來刺激經濟活動的土辦法,是徹頭徹尾的通脹刺激措施。在相當程度上,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也是一種投機性的貨幣政策。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直接的目的在於刺激美國的經濟復甦,對美國經濟能夠直接從中獲得多少活力,恐怕連伯南克自己也沒有底,但它無疑會對其他新興經濟體造成相當大的不利沖擊。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元的近零利率與無節制開動美元印鈔的做法無疑會導致全球美元泛濫,要麼造成新興國家本幣升值的壓力,要麼是通脹與資產價格泡沫,也就是說,美國實際上是利用美元貨幣強權轉退通脹的辦法來刺激其國內經濟的復甦,因而是投機性的貨幣政策。上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急劇地降低了日元利率,結果導致日元套利交易的興起,並刺激了東南亞國家的房地產泡沫,結果釀成了後來的亞洲金融危機。現在美國及發達國家的低利率正在推動新興經濟體新的資產泡沫,這對未來全球經濟是非常危險的。就此而論,美國口口聲聲要求中國承擔大國的責任,起碼它本身在貨幣政策操作上就是對全球未來宏觀經濟的穩定極不負責。

⑨ 美國貨幣政策調整對中國有何影響

美國的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職責,長期以來由美國的中央銀行即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FRS)承擔。貨幣政策是美國調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宏觀政策工具。美國法律規定,貨幣政策的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並保持市值的穩定,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金融環境。在貨幣政策執行過程中,美聯儲積極運用有關金融工具以盡量減少利率和貨幣信貸量的變化,努力達到兼顧 「充分就業、市值穩定」的兩大目標的目的。隨著市場經濟的成熟和發展,美聯儲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經濟方面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⑩ 美國目前實行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是什麼為什麼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主要包括信貸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縮信貸和提高利率是「緊」的貨幣政策,能夠抑制社會總需求。貨幣政策制約投資和短期內發展,能擴大社會總需求,對投資和短期內發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貨膨脹率的上升。財政政策包括國家稅收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增稅和減支是「緊」的財政政策,可以減少社會需求總量。財政政策,有利於投資,但社會需求總量的擴大容易導致通貨膨脹。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的變動來影響和調節總需求。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採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

閱讀全文

與美國近期貨幣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公司貸款工作人員有風險嗎 瀏覽:881
漢口銀行九通理財怎麼樣 瀏覽:136
金融服務措施及成效 瀏覽:282
余額寶七天理財基金 瀏覽:779
金融公司平衡計分卡表格 瀏覽:653
供銷兼股東 瀏覽:412
融資租賃經理 瀏覽:120
筷子的杠桿五要素示意圖 瀏覽:159
美國金融軟體公司 瀏覽:680
土地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533
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382
深圳通用振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606
金融學論文題目上市公司 瀏覽:900
紐西蘭金融服務 瀏覽:532
中學生怎樣投資理財 瀏覽:767
影響期貨價格的數據 瀏覽:632
長沙漢元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799
債權融資計劃綿陽科技城 瀏覽:493
加強兩會期間金融服務保障 瀏覽:916
微信理財通沒到賬收益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