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期貨居間人的機構
相對於自然人居間人而言,機構居間人掌握著更為廣闊的信息資源,具有更強大的市場開發和客戶服務能力,在高度分工的金融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尤其在有關法規對機構居間人進行確認和規范的情形下,成熟的機構居間人比自然人居間人在抗風險能力和誠信度上更具優勢,也更有利於期貨市場的平穩運行。
同時,機構居間人制度將有利於期貨市場自律體系及誠信體系的完善,催生期貨評價公司的成立。期貨評價公司由於其獨立的中介地位,客觀評價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和期貨交易品種的競爭力,可以為投資者了解期貨市場、揭示期貨風險、發現投資機會、參與期貨交易提供幫助,通過客觀、公正地評價扮演「善意第三者」的角色,一方面,引導投資者與資信好、運作規范、管理經驗豐富的期貨公司締結合約,另一方面,向投資者提供資信差、運作不規范、管理混亂的期貨公司名單,為投資者提供預警系統,降低投資者的期貨風險。這有利於加強對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的監督和期貨行業自律體系的完善,建立期貨業的誠信文化。
(三)對只允許自然人居間人存在或只允許機構居間人存在的可行性研究
期貨公司主要還是靠自然人居間人拓展業務,很多期貨經營機構(包括我轄區的全部公司和營業部)都沒有機構居間人。在我國,機構居間人在總體上還基本處於發展初期,且其合法性尚不明確,因此期貨公司往往更為傾向或習慣於與自然人居間人進行合作。即便在法規層面上不允許自然人居間人存在,在實踐中仍然難以杜絕該類居間情形的發生。例如在進行賬務處理時,期貨公司可以通過各種費用的形式來實現傭金的發放。因此, 取消自然人居間人不具可行性。
作為我國期貨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機構居間人促進期貨市場的進一步分工,若將其禁止於萌芽,將會影響期貨市場的運作效率和長遠發展。並且,機構居間人在客戶資源、市場開發和客戶服務方面的突出優勢,不可避免會使期貨公司考慮或越來越重視與其之間的合作。即便在法規層面不允許機構居間人存在,期貨公司仍可能與有關機構通過規避政策的方式實現介紹業務和返佣,如咨詢公司以其工作人員名義從事居間業務並領取傭金。因此,禁止機構居間人並不具可行性。
(四)自然人居間人與機構居間人並行對期貨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及問題
在對自然人居間人和機構居間人進行有效規范和管理的前提下,此兩種居間人形式同時並行將對期貨市場產生如下影響:
1、機構居間人的合法性被認可,並將由此獲得一個快速發展的契機,這將有利於期貨居間人結構的逐步優化。
2、期貨公司將獲得具有一定規模且運作規范的合作夥伴,雙方還可以通過居間合同確保居間關系的穩定性。
3、上述兩項轉變將加速期貨行業的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進程,進一步提高期貨市場的運作效率。
同時,在允許機構居間人存在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客戶指定機構居間人的工作人員作為代理下單人的情況,機構居間人可能形成變相私募基金,且會大幅度超出自然人居間人作為代理下單人所能控制的資金規模,監管方面也可能因此出現新的問題及難題。此外,當客戶與代理下單人(即機構居間人的工作人員)產生糾紛時,法律責任問題將變得非常復雜。
② 期貨居間人是什麼意思
期貨居間人,在法律上理解,就是為投資者或期貨公司介紹訂約或提供訂約機會的個人或法人。其主要作用是在投資者與期貨公司訂立經紀合同時起媒介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42條規定:「居間合同是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2003年7月份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期貨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指出:「公民、法人受期貨公司或者客戶委託,作為居間人為其提供訂約的機會或者訂立期貨經紀合同中介服務的,期貨公司或者客戶應當按照約定向居間人支付報酬。居間人應當獨立承擔基於居間經紀關系所產生的民事責任。」這是法律上期貨居間人的基本內涵。
其居間行為是指報告訂立合同的信息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但在實際的期貨市場上期貨居間人不僅居間介紹,促成期貨經紀公司和期貨投資者訂立經紀合同,而且還從事包括投資咨詢、代理交易等期貨交易活動。
其法律責任主要表現為,期貨居間人應將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情況、訂立經紀合同的有關事項等情況向雙方當事人如實報告,不得隱瞞。否則,如果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但無權向委託人請求支付報酬,而且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③ 什麼是期貨居間人,期貨居間返佣比例如何計算
很多想做期貨居間人的朋友都在想,期貨居間人的返佣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呢?什麼是凈留存?什麼是交易所返還?居間返佣有哪些組成部分?相信有很多居間人對此非常困惑,不太了解,下面由我一一為您解答。
期貨凈留存是指收取客戶的手續費減去上交交易所的手續費剩下的部分,這就是凈留存手續費。例如:客戶開倉一手原油期貨的手續費是21元,交易所手續費是20元,這樣,該客戶的凈留存手續費=21-20=1元。
交易所返還是指期貨交易所收取客戶的交易手續費按照比例返還給期貨公司,期貨公司按照與客戶或者居間人約定的比例返還給客戶或者居間人。以上面的原油期貨的交易為例,交易所收到的手續費是20元,交易所按照60%(返還比例每月都會變動)的比例返還給期貨公司,期貨公司收到的返還金額=20*60%=12元。客戶或居間人與期貨公司約定好返還比例是80%(比例需要和期貨公司協商,最高可達93%),即客戶或者居間人收到的返還金額=12*80%=9.6元。
居間人的返還收入主要體現在兩部分:一是期貨公司加收手續費的提成,就是凈留存,二是期貨交易所返還的提成。 期貨居間人收入=居間人開發的客戶產生的總交易手續費*居間人提成比例。 居間人客戶交易手續費=客戶數量*客戶平均交易金額*手續費率。
④ 什麼是期貨居間人 居間合法嗎
居間人就是介紹客戶開戶的,是合法的!我們就招
⑤ 期貨居間人哪裡可以查到
現在證監會規定 期貨居間人都得公示出來,現在正規的期貨公司都有公示 可以在各期貨公司的網站上 查找一下 有一個信息公示 信息公示底下就有此期貨公司各營業部的居間人的名單。
⑥ 什麼是期貨居間人期貨居間人怎麼賺錢
期貨居間人是與期貨公司簽訂居間人協議,但是不屬於期貨公司員工且為期貨公司介紹客戶的人或機構。一般來講,期貨居間人的收入來源是介紹客戶交易手續費的分成。
⑦ 期貨居間問題
1.目前證監會正對期貨公司進行分類監管,期貨公司一般都會謹慎處理所有事情,因為一點事情都可能影響到分類,甚至影響到期貨公司的存亡。你說的A公司就是嚴格了名章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證監會要求居間人需要頭像和基本信息在營業場所公示,各省市證監局去年對期貨公司進行了全面審查。公司公章收回總部管理也是正常的。相對來看還是A公司更正規些。不過也不排除B公司本身就有你的影像資料,並且公章還未上繳。這也不能說人家不正規。只要到時候給你返佣就行,我感覺沒什麼風險。
2.這個功能需要期貨公司和軟體商溝通購買的,我用的金仕達軟體開通了止損止贏功能。
⑧ 什麼是期貨居間人,期貨居間人違規操作的法律責任
期貨居間人,在法律上理解,就是為投資者或期貨公司介紹訂約或提供訂約機會的個人或法人。其主要作用是在投資者與期貨公司訂立經紀合同時起媒介作用。
自然人居間人
自然人居間人不隸屬於任何機構,應以自己的名義開展居間業務,向委託人如實報告,並獨立承擔基於居間等行為產生一切法律後果。
1、民事責任
(1)違約責任。自然人居間人違反其與期貨公司簽訂的居間合同中的有關內容,應當向期貨公司支付違約金或賠償公司由於其違約行為而遭受的損害。
(2)侵權責任。當自然人居間人從事以下違規行為時,應承擔侵權責任:
①客戶由於自然人居間人故意隱瞞重要事實或者做出虛假陳述而形成錯誤判斷,並基於該錯誤判斷從事開戶或交易等行為並遭受損失的,自然人居間人應應承擔賠償責任。
②自然人居間人從事除單純居間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代理等),應取得相應的資格。超越資格限定業務范圍執業給客戶造成損失的,應承擔賠償責任。
③具有代理交易資格的居間人,在代理客戶從事期貨交易時,違反誠信、謹慎、勤奮、為客戶利益等原則,而給客戶利益造成損失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行政責任
自然人居間人若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中對其資格管理、監管要求及執業准則等方面的規定,在符合法定條件和程序的情況下,證監會應對自然人居間人進行行政處罰。
3、刑事責任
若自然人居間人的違法行為已觸犯到刑法有關規定,則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機構居間人
機構居間人法律責任可參考自然人居間人,但應存在如下區別:
1、在民事責任方面。須明確機構居間人工作人員的違規行為在何種情況下可歸責於機構,以及賠償與追償方面的細節問題。
2、在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方面,應根據機構居間人違法、違規行為的性質,明確何時採取單罰(只追究機構或工作人員的責任),何時應採取雙罰(同時追究機構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⑨ 期貨居間人,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期貨居間人能否自己做交易
看期貨公司和居間人的協議了。
權利: 知情權,即自己客戶操作的具體情況,客戶交易明細、客戶資金明細,以及客戶創造的傭金;享受期貨公司給予居間人合法的、准確的傭金回扣
義務:要服務好自己的客戶,不能誇大期貨的收益而忽略期貨風險的揭示和控制,作為期貨公司和客戶的橋梁,有必要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
期貨居間人不僅可以自己做交易,還可以幫忙自己的客戶進行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