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十大傳統手工藝,看看都有哪些傳承下來了
1、陶瓷: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陶器的國家之一,而中國瓷器因其極高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備受世人的推崇。如今,在陶瓷手藝人們的共同努力下,許多失傳的技藝重新得到傳承。
2、木雕:木雕是雕塑的一種,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就出現木雕魚,到了唐代,木雕工藝更是達到了發展的巔峰。歷經數千年傳承的木雕工藝依然需要年輕血液去傳承和保護。
3、髹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並使用天然漆的國家,從古至今,中國漆器工藝形成了多個流派,其中福州脫胎漆器更是中國傳統工藝的「三寶」之一,其技藝值得我們去傳承。
4、景泰藍:景泰藍誕生於皇宮,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琅釉多以藍色為主,故得此名。
5、玉雕:玉雕是玉石經加工雕琢成的工藝品,是中國獨有的技藝,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鮮明的時代特徵,在不同的朝代中玉雕有著不同的造型與特色。玉作為中國人的精神圖騰,玉雕工藝在民間的發展更為廣泛,也更好傳承。
6、刺綉:刺綉是用綉針引綵線,將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綉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在中國已有兩千多的歷史。如今,用刺綉技藝製成的絲綢工藝品成為了中國傳統手工藝的代表。
7、中國結: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最早來自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來發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至今的裝飾手藝。
8、剪紙: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是北朝時期的五幅團花剪紙,到了唐代剪紙處於大發展時期,南宋時期更是出現了以剪紙為職業的行業藝人。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手工藝之一,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和文化。
9、琉璃:古時製作琉璃困難,使得當時人們把琉璃看得比玉器還要珍貴。由於其色彩流雲漓彩,品質晶瑩剔透,所以一直屬於皇室專用,在民間流傳的琉璃製造技法甚少。對於如此珍貴又瀕臨失傳的技藝,更值得去保護和傳承。
10、竹編:竹編最早在新石器時代出現,那時人們為了將剩餘的食物存放起來,就將植物的枝條編成籃、筐等器皿,到了明清時期,竹編工藝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如今,竹編不僅具有實用價值,還富有藝術觀賞性。
2. 金屬傳統工藝有哪些
金屬工藝是中國工藝藝術的一個特殊門類,主要包括景泰藍、燒瓷、花絲鑲嵌、斑銅工藝、錫制工藝、鐵畫、金銀飾品等
分類
景泰藍
景泰藍是北京特有的特種工藝品之一。明代的景泰年間,是這種工藝品 金屬工藝
的鼎盛時期,並創造了以藍為主的風格,故「景泰藍」便成為這種工藝品的美名。 景泰藍技藝到清代乾隆年間空前興盛。在國內外享有極高聲譽,曾在1904年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一等獎。 景泰藍是用細扁銅絲掐成圖案,焊在銅胎上,再填點上彩色釉料,經燒制而成。這種工藝品晶瑩奪目,金碧輝煌,具有渾厚持重、富麗典雅的藝術特色。品種有瓶、碗、盤、煙具、酒具、燈具、糖罐、料盒、獎杯、飛禽、走獸和各種裝飾品等60餘類。
燒瓷
燒瓷,又名「銅胎畫琺琅」,與景泰藍同為金屬工藝中的姐妹藝術。它與景 金屬工藝
泰藍的區別在於不用掐絲,而是在以銅制胎之後,在胎體上敷上一層白釉,燒結後用釉色進行彩繪,經二、三次填彩、修正後再燒結、鍍金、磨光而成。 燒瓷技藝比景泰藍產生的要晚。現有最早的燒瓷製品為清康熙年間的製品「彩荷畫蓋碗」和「彩黃地纏枝牡丹唾壺」等。乾隆年間是燒瓷製作的鼎盛時期。在花紋圖案上側重於富有民族風格的裝飾;在開光製作上,注重吸收中國畫的技法;彩繪常用洋紅、粉紅做底色,視若凝霜,光亮細膩。 北京燒瓷工藝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胎體鏨金配飾燒瓷,屬高級工藝品;一類是無鏨金配飾燒瓷,屬普及品。北京燒瓷種類繁多,有瓶、盤、碗、罐、碟、盞、酒具、煙具,以及爐、鼎、爵、熏、掛瓶、插瓶等裝飾品。北京燒瓷在清代為宮廷貢品。
花絲鑲嵌
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它是用金、銀等材料,鑲嵌各種寶石、珍 金屬工藝
珠,或用編織技藝製造而成。花絲鑲嵌分為兩類:花絲,是把金、銀抽成細絲,用堆壘、編織技法製成工藝品;鑲嵌則是把金、銀薄片錘打成器皿,然後鏨出圖案,鑲以寶石而成。 花絲鑲嵌工藝早在春秋時代就已有雛形,在明代達到高超的藝術水平。清代,有了更大的發展,名品不斷涌規,很多成為宮廷貢品。 花絲鑲嵌工藝以北京、成都最負盛名。北京的花絲鑲嵌,以編織、堆壘見長,還常用點翠工藝,即把翠鳥的藍綠色羽毛貼於金銀製品之上,效果更佳。北京花絲鑲嵌工藝品曾在東南亞舉行的首飾比賽中榮獲優秀設計獎。 成都的花絲鑲嵌以銀絲工藝為主,常以無胎成型。成都花絲鑲嵌中的銀燒藍、錯金銀等金銀工藝,都獨具特色。主要工藝品種有花瓶、果盤、煙具、茶具、掛瓶、首飾等。在人民大會堂四川廳中陳列的平填銀絲大掛盤《丹鳳展翅》、《孔雀開屏》,就是成都花絲鑲嵌工藝師們的傑作。
鐵畫
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 金屬工藝
鐵畫是以低炭鋼為原料,將鐵片和鐵線鍛打焊接成的各種裝飾畫。它將民間剪紙、雕刻、鑲嵌等各種藝術的技法溶為一體,採用中國畫章法,黑白對比,虛實結合,另有一番情趣。 鐵畫的製作起源於宋代,盛行於北宋。清代康熙年間,安徽蕪湖鐵畫才自成一體,並逐漸享譽四海。 鐵畫是以鐵為墨,以砧為硯,以錘代筆鍛制而成。鐵畫的品種分為三類:一類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蘭、竹、菊、鷹等為題材,這類鐵畫襯板鑲框,掛於粉牆之上,更顯端莊醒目。第二類為燈彩,一般由4至6幅鐵畫組成,內糊以紙或素絹,中燃銀燭,光彩奪目,動人神魄。第三類為屏風,多為山水風景,古樸典雅,蔚為壯觀。
龍泉寶劍
龍泉寶劍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工藝品之一,因產於浙江龍泉縣而得名。 相傳,龍泉寶劍創始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唐朝時,龍泉劍 金屬工藝
名聲大震。詩人李白曾寫下「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的詩句。 龍泉寶劍的製作要經過煉、鍛、鏟、銼、刻花、嵌銅、冷鍛、淬火、磨光等28道工序。有單、雙劍(鴛鴦劍)、長峰劍、短峰劍等幾十種類。具有堅韌鋒利、剛柔相濟、寒光逼人、紋飾巧致四大傳統特色。 龍泉寶劍名揚海內外,東南亞國家的華僑、華人,喜愛把它掛在室內或床頭,既為避邪,又是裝飾。
編輯本段代表
清代銅鎏金麒麟
麒麟,亦作騏麟,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獸,在民間「麒麟送子」的說法曾廣為流傳,並傳孔子即為麒麟所送。由此可見,麒麟在中國古代人的心中,具有和龍一 清代銅鎏金麒麟
樣崇高的地位。 該銅鎏金麒麟,系用銅鑄造,高183毫米,長248毫米,全身鎏金,除上面的斑斑綠銹外,其餘部分仍金光閃爍;體態不僅較好地表現出傳說中的麒麟形象,而且還有所發展,如有能飛的雙翼等。其主要的特徵是:身體像矮個麋鹿,頭像豬頭,口張開,下有山羊鬍須,上有獨角,角的中間有分叉,眼圓,雙耳豎起,脊上有魚鰭狀突起,兩側有張開的翼,尾較長,末端膨大,呈火焰形,有四足,蹄為馬蹄狀,身上及四腿裝飾雲紋。其形象很生動,給人以一種快要飛起來的感覺。 從該銅鎏金麒麟的造型、工藝和銹色等分析,應是清代作品。
金鏨花絲
聞名於世的「金鏨花絲」工藝是中國古代宮廷工藝的傑出典範。至今 金鏨花絲
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期以來僅限於為皇宮貴族服務。用鏨刀鏨出的流暢花紋和細如發絲般的金絲所編織的精美花飾,顯示出宮廷工藝大師們的非凡技藝。這些精湛的手工藝品,採用黃金和天然寶石製成,是財富和權利的象徵。 他們以中國獨有的藝術神韻和宮廷色彩,成為世界藝術寶庫的珍品,也是國內外藝術博物館和著名收藏家的珍愛。
編輯本段相關
上海的金屬工藝
上海的金屬工藝由3部分組成: 金屬工藝
一是金銀鑲嵌,它的品種有台燈、煙盒、首飾等。造型新穎別致,線條清晰,工藝精良,無接頭痕等特點。 二是機制琺琅,它主要以小件為主,如花鳥和人像掛件、別針和戒指、手鐲、開信刀及各類刀具、指甲鉗、捲尺、手鏡、粉盒、牙簽筒、燈具、調味具等便於攜帶的小東西,深受國內外旅遊者的喜愛。已形成了造型精巧、圖案精美、色澤鮮艷、富麗堂皇的風格。 三是鋁制工藝品,如相片架、日歷、氣溫表、日歷旋轉兩用鏡、鑰匙鏈、掛件等。設計構思巧妙,造型簡練,色彩明快,銷路非常好。 金銀擺件「星月生輝」,是18K黃金用焊、鏨、壓等技法製成的,飛舞著的金龍從嘴裡吐出了一簇由5個小鑽石球和一個大鑽石球所組成的一組水花,這些鑽石球,都是由1,164顆圓鑽石鑲嵌而成,並巧妙地將金龍、水花、雲彩等連接在一起。同時可以旋轉的大鑽石球,又可取出做吊墜,做到一物兩用。這件作品是由年青設計師張京羊設計的,它榮獲了1982年東南亞鑽石首飾設計大賽最佳設計獎、中國地區特別獎。他的另一個設計「愛的項鏈」又在1983年東南亞地區鑽石首飾比賽中榮獲最佳設計獎和中國地區特別獎。
成都銀絲工藝面臨後繼乏人
成都是中國銀絲工藝品的傳統產區。成都銀絲工藝迄今已有2000多 成都銀絲工藝
年的歷史,戰國時期出土的銀器已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明清時期,成都的金銀花絲大量使用 「堆絲、填絲、壘絲、炭絲、鏨刻」等工藝,逐步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新中國成立後直至上世紀90年代初,其銀絲製品都是省、市外貿出口創匯主要工藝品之一。而由於近年來的低迷,現在的成都銀花絲工藝品,正面臨著重新開拓國內外市場的重任。 談起銀花絲工藝人才,田渝有些感慨。「要培養一名銀絲工藝技術工人,需花費兩三年時間才能掌握基本技藝,獨立完成則需要五六年。由於其製品屬高檔工藝品,全部採用手工製作,周期長,市場容量小,經濟效益差,企業招用學徒工也十分困難。隨著老藝人及第二、三代技工相繼退休,中青年技工留下的也不多。現在只有20多個工人能製作銀花絲工藝品,而原來成都僅有的四位銀花絲工藝大師,一位已不搞本行,另兩人退休在家。干這一行很辛苦,比如,有些工序不能有風,需要在緊閉門窗的房間里進行高強度的高溫作業,熱得人汗流浹背。另外,製作工序太復雜,做成一件成品少則兩三天,多則需要一兩個月。現在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干這又累又不掙錢的事。」 雖然銀絲工藝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但對未來,田渝還是充滿了信心。「現在做一件藝術品不能像過去一樣,幾十年都一個樣,那樣是會被市場淘汰的。我們現在已經著手進行銀絲花工藝的改進,包括設計圖案的翻新,製作工藝的革新,在國內、國外加強對銀絲花工藝品的推廣。其目的都在於重新開拓銀絲花工藝品原來的市場,使它能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使成都銀絲花工藝得以傳承下去。」
3. 傳統手工藝有哪些
木版年畫
撲灰畫
紙馬
鐵畫
烙燙畫
彩蛋畫
羽毛畫
麥秸畫
炕圍畫
民間藝人畫
寺觀壁畫
內畫
彩繪
漆繪
泥塑
麵塑
糖塑
吹糖人
糖畫
蠟塑
雕塑
甌塑
灰塑
石雕
木雕
磚雕
竹雕
貝雕
骨雕
角雕
牙雕
蛋雕
根雕
果皮雕
果核雕
煤精雕
瓷刻
軟木畫
微雕
硯
木偶
皮影
陶器
瓷器
漆器
料器
玉器
景泰藍
琉璃
金屬工藝
榫槽
畫像石民畫像磚
蠟染
扎染
夾染
藍印花布
刺綉
織錦
編織編結
布藝
紙藝
剪紙
風箏
燈彩
扇子
傘
臉譜
面具
4. 民間手工藝術品有哪些
中國相傳刺綉、瓷器、雕刻和玉石傳承歷史較長,一直流傳至今的手工藝術品也就這四大元素。
刺綉主要以名畫、屏風、擺件和禮品為主要製作的手工藝品,刺綉分為汴綉、蘇綉、湘綉、粵綉等,刺綉名畫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圖》《五牛圖》《簪花仕女圖》《寶駿圖》《萬里長城》《千里江山》《鴻運當頭》《江南小鎮》等等這些作品。
5. 貴金屬工藝品的工藝品
與貴金屬首飾相比,貴金屬工藝品在主要原材料構成上並無重大差異,但是兩者的主要消費群體、產品功效、設計理念和銷售渠道有著明顯區別,兩者分屬不同的細分市場。兩者的對比如下:
圖表 貴金屬工藝品與貴金屬首飾的市場細分差異 項目 貴金屬工藝品 貴金屬首飾 主要原材料 金、銀等貴金屬 金、銀、鉑等貴金屬 主要消費群體 貴金屬投資者、中高收入群體、企業客戶 女性消費者為主 產品功效 消費、投資、收藏、欣賞、饋贈、傳承 消費、佩戴、裝飾 設計理念 賦予文化內涵、突顯藝術和紀念價值 美觀、時尚、個性化 主要銷售渠道 銀行、郵政、經銷商、專賣店 專賣店 貴金屬工藝品行業是隨著市場開放迅速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由於研發設計、渠道建設、資金實力等壁壘限制,行業內企業數量較為有限,目前市場上具備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企業不超過20 家。 在貴金屬工藝品中,黃金工藝品的消費市場居於首位。以黃金工藝品行業為例,其行業發展概況和趨勢如下:
黃金是黃金工藝品的載體。黃金集貨幣、金融和商品屬性於一身,「黃金天然就是貨幣」體現了其貨幣屬性,黃金的保值和避險功能體現了金融投資屬性,黃金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使其在工業上也有重要應用。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均GDP持續增長,中國黃金消費需求穩步增長,黃金行業的發展也突飛猛進。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黃金產量達361.0噸,較上年增長5.9%;2011年中國黃金消費量達到761.05噸,相比前期增長了33.2%,相當於同期全球黃金消費總量的19%,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和第二大黃金消費國。2011年全年累計實現的全國商品零售總額中,金銀珠寶較去年同期增幅最大,高達42.1%。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的黃金市場仍有巨大的潛力尚待開發。2011年全年中國黃金年度總需求量為811.2噸,佔全球總需求量的23.5%,同比增長20%。專家認為,中國的黃金需求量將在2012年超過印度躍居世界首位。隨著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美元弱勢、通貨膨脹預期以及黃金保值增值和貨幣屬性的回歸,黃金投資需求正成為推動中國黃金市場發展的重要動力。而黃金工藝品作為黃金與文化完美結合的產物,其投資性、收藏性與文化性,滿足當前消費者的需求,契合我國當前「藏金於民」的理念和政策,成為黃金行業最具發展潛力的一部分,對黃金行業的良性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其他黃金類飾品相比,其彰顯的傳統文化、精湛工藝無不體現了中國黃金工藝品的魅力,為黃金產業未來發展拓展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黃金工藝品行業作為貴金屬工藝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銷售網路覆蓋全國,已逐步形成了規模性產業。目前國內黃金產品的銷售量已居世界前二位,年增長率超過20%,黃金工藝品在黃金產品中占的比例逐年快速上升,黃金工藝品年市場增長率超過50%,已成為黃金行業發展的助力器,對提升行業設計研發水平,推動黃金製品產業升級,增強消費者文化素養、傳播中國文化、傳承中華文明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 手工藝都包括了哪些
民間手工藝品
民間手工藝品是指民間的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產為主的一種工藝美術品。手工藝品的品種非常繁多,如宋錦、竹編、草編、手工刺綉、藍印花布、蠟染、手工木雕、泥塑、剪紙、民間玩具等。由於各地區、各民族的社會歷史、風俗習尚、地理環境、審美觀點的不同,各地的手工藝品具有不同的風格特色,充分的展示了中國手工藝術的風采。
手工製作工藝在我國民間有著悠久的製作歷史,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她以其悠久的歷史、精湛的技藝、豐富的門類、傳世佳作蜚聲海內外,幾千年來,傳統手工藝產品始終是代表中華民族的一大特色產業。傳統的工藝品既是文化藝術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時尚手工在現代都市如此紅火並流行,確實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有人說這是因為懷舊,是一種對往昔手工歲月的追憶;
在追求個性化的今天,手工製作工藝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裝飾和實用的性能、手工隨心所欲的樂趣,已經不可抗拒的在我們身邊流行起來,她像風一樣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巨大的市場前景。
當今科技不斷發展,機器作為生產工具,已日益減少了人們的手工勞動;日益發展的電子計算機,不但准確無誤地進行數學運算,還能把一種語言文字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字,代替著人們的腦力勞動。現代機器人的出現,不僅可以代替人類雙手去操作危險的工作或試驗,且還在利用它從事藝術創作。如用它寫字、繪畫、綉花……推想不久的將來,人類手工創造的一切藝術品,漸漸就會被電子計算機之類的科技產品所代替。那麼,過去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陶藝、編織、紙扎、玩具……手工製作之技藝,慢慢就無人詳知了。現代化的沖擊,使傳統的手藝正從我們身邊悄然逝去。隨之消逝的,還有人與物的溝通,生命與自然的和諧。當今,日用品、工藝品琳琅滿目,但卻沒有了製作人留下的體溫和感情……」
手工製作工藝美術是生產者的藝術,它出自民間,服務於民眾始終把實用和審美融合於一體,帶有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性,非為純藝術現象。民間工藝美術植根社會最基層,在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生生不息,構築了基礎雄厚的大眾文化底蘊,並對其他文化藝術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7. 中國傳統工藝有哪些
1、民間工藝是大眾生活民俗的藝術體現,是中國民俗文化的藝術瑰寶。中國民間工藝有:剪紙、年畫、布藝刺綉、春聯、陶瓷、漆器、花燈、泥塑、木雕、風箏、竹編、皮影、編織、印染、微雕、玉雕、磚雕、石雕、核雕、內畫、皮影、紫砂、蠟藝、文房四寶、書畫、銅藝、麵塑、木偶、糖人等。
2、舉例:剪紙又稱刻紙,具有悠久歷史和廣泛民眾基礎的民間藝術,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和寶貴遺產,在民俗活動中佔有重要位置,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流派:蔚縣剪紙、山西剪紙、陝西剪紙、山東剪紙、揚州剪紙、佛山剪紙、福建剪紙。
3、春聯又稱「春貼」、「門對」,起源於桃符,華人過春節的重要標志,具有悠長的歷史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春節貼春聯已成為民間最重要的節日習俗,以對仗、工整、簡潔、喜慶為主要特徵的漢族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
4、陶瓷漆器起始於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燦爛文化藝術的瑰寶,民間工藝的重要組成部份,中國古代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的傑作,代表派系:中國傳統工藝三絕:北京景泰藍、福建脫胎漆器、江西景德鎮瓷器;以及龍泉青瓷、揚州漆器、洛陽唐三彩、北京雕漆、平遙推光漆器等。
5、花燈又稱燈籠,中國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漢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漢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寶,鬧花燈為元宵節節日習俗,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著名派系:潮州花燈、芷溪花燈、秀山花燈、泉州花燈、北京宮燈。。。。等等
8. 手工藝分類有哪些
按歷史范疇分類,主要有:
1、原始社會手工藝,如彩陶、骨雕、石雕等;
2、傳統手工藝,如景泰藍、雕漆、玉器、金銀器皿等;
3、現代手工藝,如纖維編結壁掛、棒針編結等。
4、按社會屬性關系分類,有宮廷手工藝(後稱特種手工藝)、民間手工藝、少數民族手工藝等。
5、按產品分類,有雕塑手工藝、印染手工藝、織錦手工藝、陶瓷手工藝、刺綉手工藝等。
(8)貴金屬傳統手工工藝有哪些擴展閱讀
特色
1、在材料上,大多以木、竹、藤、草、泥、石、皮革、羊毛等天然材料和以天然材料製成的紡織品為主,產品具有自然的質地美和紋理美。
2、手工藝的勞動是創作設計和生產操作的統一,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一,藝術創作和科學技術的統一。
3、在長期的歷史中,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形成手工藝的傳統產區和生產、銷售集中的街市以及其他一些生產特點。
4、手工藝,特別是民間手工藝和少數民族手工藝,反映了勞動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和健康的思想感情,在藝術上具有簡潔、純朴、清新的風格。
9. 中國民間有哪些傳統手工藝
木版年畫
撲灰畫
紙馬
鐵畫
烙燙畫
彩蛋畫
羽毛畫
麥秸畫
炕圍畫
民間藝人畫
寺觀壁畫
內畫
彩繪
漆繪
泥塑
麵塑
糖塑
吹糖人
糖畫
蠟塑
雕塑
甌塑
灰塑
石雕
木雕
磚雕
竹雕
貝雕
骨雕
角雕
牙雕
蛋雕
根雕
果皮雕
果核雕
煤精雕
瓷刻
軟木畫
微雕
硯
木偶
皮影
陶器
瓷器
漆器
料器
玉器
景泰藍
琉璃
金屬工藝
榫槽
畫像石民畫像磚
蠟染
扎染
夾染
藍印花布
刺綉
織錦
編織編結
布藝
紙藝
剪紙
風箏
燈彩
扇子
傘
臉譜
面具
飾物
玩具
10. 傳統工藝是什麼
工藝美術可分為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所謂傳統工藝是指以傳統手工藝形式和技藝生產的工藝品,如玉器、牙雕、雕漆、景泰藍、刺綉等,一般選材精良,以手工業操作為主,製作工藝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