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炒期貨總是虧錢,我還能再繼續做嗎
建議不要再交易了,總是虧損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是自己在操作那麼就是你技術不行運氣也不行。如果是所謂的分析師喊單操作你就更不會賺到錢了,因為只有你們虧他們才能賺,本來就是吃虧損的怎麼可能讓你賺呢!如果是後一種的交易模式的話,你這個虧損是可以通過正規唯權追回的。關於唯權方面的咨詢可以和我交流。
B. 炒期貨虧了2萬,我想退出了,這會個正確的決定嗎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期貨就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剛進入期貨市場,對市場還不熟悉,建議先小資金試盤,做期貨切忌重倉。
C. 炒期貨為什麼虧錢的那麼多
期貨之路,人生之旅。帶你脫離長期虧損迷霧,進入全新的期貨思維。
建議以下四種情況的期貨投資者和企業套期保值者
1、計劃未來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且希望企業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鎖定利潤的套期保值企業,並能夠有效避免前期大虧階段的套保轉投機的不理性階段。
2、長期虧損的企業套期保值者,無法有效實現控製成本、鎖定利潤的無計劃交易狀態。所開戶的期貨公司無法給予有效投資建議,使企業逐漸將套保轉投機操作的慌忙無措狀態。
3、普通投資者長期虧損,之前有效盈利模式逐漸變為長期穩定虧損模式的。(因小量資金無法實現有效資金管理的弊端,謝絕20萬以下資金的投資者。)
4、欲進入期貨投資市場,想盡可能避免前期大虧階段的新手投資者。(因小量資金無法實現有效資金管理的弊端,謝絕20萬以下資金的投資者。)
D. 炒期貨為什麼大家都是虧損
虧損的人確實要遠遠大於盈利的人,但是這些虧損的人一般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不及時止損,往往虧損之後不是先放棄而是加大投入,這就導致了虧損加大,其次就是欠行情分析,缺少分析是絕對不行的。
在期貨市場中,據專業數據統計,有70%的投資者都是虧錢的,有20%的投資者不虧不賺,只有10%的投資者是賺錢的,以下簡單總結了幾個原因:
1、專業度不夠。我國的股民一直就有「暴富」的心理,希望能在股市裡一夜暴富,但期貨市場需要運動的專業知識比股票還強,因此,投機心理越強,而不具備專業知識就很容易虧錢;資金管理應該始終是投機交易的核心,甚至高於其他交易規則。如果交易者在這方面沒有自己的原則和判斷力,那麼他們的長期利潤可能會被毀掉。
2、期貨可以買漲也可以買跌,並且實時T+0交易,並且期貨市場有杠桿。如果投資者做了一手多單,但是該期貨下跌了,那麼就有爆倉的風險,而爆倉就會虧損更多;漲和跌是一個概率問題,很多投資者操作的方向和市場一致,但是賺了一點錢的時候就開始賣出,但是一旦虧損就死扛,而期貨和股票不一樣,死扛只會虧損更多;
3、由於期貨市場是T+0交易,加上我國市場投機氛圍重,就會頻繁操作,頻繁操作需要支付手續費,所以就導致了短期可能盈利,但是一年下來總是虧損的。過多的活動,過多的關注趨勢的微小變化和過多的交易,是大多數投資者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頻繁的操作不僅讓我們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也讓我們高度緊張。一點粗心大意的損失會使我們的心態更糟,錯誤會更嚴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沒有計劃,然後用單子,下一個心情單,最後做的心態很差,幾率很高,就像鈍刀割肉,一點一點割沒有。
4、不懂得進退有度。買賣是交易成敗的開始,良好的切入點、退出點和市場發展過程中的節奏把握,是交易者必須深入研究的課題。這是交易者的技術武器和裝備,如果在這一點上,交易者沒有自己系統的實施方法和原則,其損失是絕對不可避免的。事實上,很多交易者在對市場知之甚少的情況下盲目進入市場,這也是期貨交易者巨額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實上,期貨行業和其他行業一樣,沒有系統的學習和廣泛的實踐是不可能成功的。
拓展資料:在期貨交易中,操作失誤是常見的事情,損失本身就是交易的成本,交易損失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你整個交易過程的一部分。但一旦方向做錯而不肯認錯,胸中僥幸而不能強人摔斷手腕,則可能造成重大損失,隨著時間的推移,交易的最終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不願意放棄,拒絕承認錯誤,是一個技術因素。沒有止損令來限制他們的損失,或者止損令沒有嚴格執行,他們什麼都不是。片面追求勝率,害怕交易虧損,最後的結果往往是那種你不願看到和得到的結果!總之,在期貨交易中失敗是正常的。有的失敗是由於我們對市場的無知,有的失敗是由於我們的貪婪,有的失敗是由於我們的恐懼
E. 炒期貨可能把本金虧完還要欠期貨公司的錢嗎
期貨行業內所謂的穿倉,指的是在客戶賬戶上顯示的客戶權益已經為負值的風險狀況,即客戶不僅將開倉前賬戶上的保證金全部虧掉,而且還倒欠或佔用了期貨公司的資金,俗稱爆倉。期貨公司與客戶有保留持倉的書面協議則負盈利由期貨公司承擔,否則則由客戶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審理期貨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中,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期貨公司在客戶沒有保證金或者保證金不足的情況下,允許客戶開倉交易或者繼續持倉,應當認定為透支交易。」
這個條文中的允許,在詞義上是同意、准許的意思,在法律上的認定,是以明示的方式同意准許相對方(客戶)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允許,在事實上又是一種在可以允許也可以不允許情況下的當事人一種選擇。如無選擇的可能和餘地就不存在允許的問題。因此,如果客戶的穿倉是在特殊的行情下,如本次連續跌停或三板跌停的行情,期貨公司無法選擇採取其他適當措施避免客戶損失的情況下發生的,這就不是允許與否的問題,而是無奈而不得不接受的問題,這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允許。
同時該司法解釋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客戶的交易保證金不足,期貨公司履行了通知義務而客戶未及時追加保證金,客戶要求保留持倉並經書面協商一致的,對保留持倉期間造成的損失,由客戶承擔;穿倉造成的損失,由期貨公司承擔。」
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期貨公司承擔穿倉損失的前提,是期貨公司與客戶有保留持倉的書面協議,而不是任何情況下的客戶穿倉損失都由期貨公司承擔。在前一段時間的這種巨大的市場風險面前,很難想像會有期貨公司在發現客戶已經透支(即保證金不足)的情況下,再去和客戶簽訂保留持倉的協議,強制平倉減倉還唯恐不及。而期貨公司如果和客戶沒有這種保留持倉的協議,那麼,對客戶穿倉而形成的期貨公司的損失,期貨公司進行追償就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正常的市場風險造成的損失,在法律上始終認為是投資者責任自負。
F. 有人說炒股只虧你賣股票的錢, 期貨虧光了還得賠額外的錢, 為什麼
股票,只會虧本金。期貨是保證金制度,如果你爆倉了,不但本金虧完,還會欠交易所和期貨公司的錢。這就是你所說的股票。。。期貨虧光了還得配額外的錢。
G. 炒期貨的人是90%以上的人都虧錢嗎
做什麼都要有技術,有知識,要不然就會虧的,
炒期貨的不一定有90%的虧損,有可能是一半一半,
H. 誰能給個例子在期貨上的虧損可能比本金還多
比較正規的平台,都不會出現 虧損比本金還多的。當虧損比較多的話,會觸發系統強行平倉機制,單子會被平調,並退還保證金。舉個例子:假如原油300美金一手,爆倉率是100%(各家爆倉率都不一樣,炒之前請問清楚),初始資金1000美金,買一手,即佔用300保證金,賬戶活動資金是700美金,此時的資金佔用率是700/300=233.3%;當你一直虧損,直到虧損了400美金,你賬戶剩餘活動資金只有300,此時你的資金佔用率是300/300=100%,此時就會觸發系統強平機制,強行把單子平調,並把佔用的300保證金退還給你,此時賬戶余額是300(剩餘活動資金)+300(退還的保證金)=600美金。所以說 本金越大,買的越少,風險就越小,也越安全。至於有人說強平木有平掉,正規的期貨公司都不會發生這種事。
I. 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做期貨會虧損
是現實,因為這個市場的參與者將近90%的始終都是新手。
交易是可以學的,但是從新手走到老手的程度需要幾年的時間來學習,但是大部分的交易者等不到走到行業頂端的時候就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比如市場上來了十個人,裡面有九個人被慢慢的淘汰了,剩下的一個變成了老手,後面又來了10個人,在這總共的十一個人裡面已經是老手的那個自然可以做的游刃有餘,新來的那是個剛開始自然都是虧錢的,錢都被那個老手賺走了,當然這10個新人裡面,也許會在出現一兩個足夠努力的人成長為老手,整個市場就是這樣在循環更替。
期貨市場的走勢隨機性太強,大部分時間的行情缺少明顯的規律性。而即使有規律性的行情出現,也只是在概率上大一些而矣,這種情況決定了做交易必須先要對行情具有篩選和處理能力。這其中對行情走勢的解讀,就包括了對期貨交易的認知層次、交易理念、交易邏輯這些無法量化的思維加工上東西,而進入期貨市場的朋友,淺嘗即止的人很多,用功用不到地方,眼界和對盈利邏輯的理解很容易發生偏差。
理論上來說任何人都可以走到行業頂端,這個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在經歷過入市之初的虧損後,這些交易者或者喪失信心了,或者有信心沒資金了,都沒有機會留在場內了,還談什麼成長?
所以,對入市之初的交易者來說,想的怎麼樣盡可能長時間的生存,而不是一上來就可以賺多少錢。
對期貨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我會經常更新關於期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