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匯的發展歷史,你知道多少
古代的外匯交易 外匯最早的交易出現在古時候。在《猶太教法典》時期,就已經出現「兌換商」,他們主要幫助別人兌換貨幣,然後收取傭金或者費用。
這些人在城市佔據一個小角落,或者在外邦人常出入的寺廟外設攤。
在公元4世紀左右,拜占庭政府控制了一家壟斷外匯交易的公司。
1472年,義大利創辦了一家當鋪,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形式上的「銀行」——邦卡蒙台達電子錫耶納牧山銀行(BMPS)——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銀行,直到現在仍在運營。
邦卡蒙台達電子錫耶納牧山銀行
在15世紀,為了滿足紡織商人的貨幣兌換需求,美第奇家族(Medici)在國外開設了銀行,並開始啟用「往來賬賬本」處理交易。
這類賬本可以顯示外匯賬戶、以及與國外銀行有往來的本國貨幣賬戶。
美第奇家族與達芬奇
17和18世紀,阿姆斯特丹的外匯市場保持活躍。英國和荷蘭的代理人和商人有著非常頻繁的外匯兌換往來。
現代外匯的起源
1850年代的美國,一家名為Alexander Brown & Sons的公司開始交易外匯,它被視為領先的市場參與者。
美國歷史上的外匯交易先鋒,還包括1880年代獲得允許而進行外匯交易的J.M. Do Espirito Santo de Silva。
1880年,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形成,也因此,我們很多人認為這一年是現代外匯的起始年;
從1899年至1913年,外匯儲備增長了10.8%,而黃金儲備只增長6.3%,這象徵著新興外匯市場逐漸受到重視;
1902年,就在這一年,倫敦共出現了2家外匯經紀商;
1913年,全球外匯交易幾乎一半都是以英鎊進行的,這對英國資本市場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英國的外匯銀行數量從1860年的3家上漲到1913年的71家。
盡管當時的英鎊幾乎統治了外匯交易,但是英國本身在20世紀初的幾年裡卻是缺席狀態。
外匯交易最活躍的中心卻是巴黎、紐約和柏林。
倫敦及整個大英帝國在1914年前都相對沉默。直到1914年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成立,美國銀行系統開始印刷自己的貨幣—美元。1920年代,一些家族開始成長為外匯行業的重要人物。
1930年。在瑞士巴塞爾市成立了國際清算銀行,建立該銀行的目的在於為那些新獨立的國家和面臨收支暫時性逆差的國家提供財政支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雷頓森林協議簽署。根據協議,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只能在法定匯率上下波動1%以內。
之後,尼克松總統廢除了布雷頓森林協議,固定兌換匯率失效。 此後開始迎來浮動匯率系統。
布雷頓森林會議
1972年至1973年3月,由於布雷頓森林協議以及歐洲聯合浮動協議的影響,外匯市場被關閉。
1973年是現代外匯市場真正的歷史轉折點。
在這一年,國家之間的匯率約束、銀行交易及受限制的外匯交易時代結束,市場開始進入全面的浮動匯率時代。
現代外匯
1980年代中期,在網路出現之前,一種電子外匯交易形式就開始流行,即由路透開發的「Reuters Dealing」。
從現如今的標准來看,這個系統非常落後,但是在當時,它非常先進,它更像是實時可關閉網路溝通系統。
如果網路沒有被發明出來,那麼這套系統可能至今還在使用當中。
中國外匯發展史
中國於1994年成立官方外匯市場,此後人民幣呈現逐步升值的態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政府仍強調整保持人民幣的穩定;但在市場建設方面有了進展,將於4月1日將推出新的交易品種--歐元。
以下是中國外匯市場發展過程中主要事件簡述:
1994年以前,人民幣兌美元一直趨於貶值:1979年1美元兌1.5元人民幣,到1986年為1美元兌3.5。
1994年,實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將人民幣官方匯率和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軌,初步形成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1994年4/4,在上海建立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當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約為8.6。
1996年12月,人民幣實現了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但資本項下依然實行嚴格管制。
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泰銖等亞洲貨幣競相貶值,日元兌美元一度創下七年以來的低點至147日元水準,但中國政府自始至終恪守人民幣保持穩定,並採取多項配套措施。
當時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區間為8.2800-8.2770元,而8.2800元被看作是人民幣貶值與否的重要關口,央行進場護衛頻繁。 *1998年7月開始,央行進行外匯大檢查,審核企業超過一定限額的購付匯的貿易真實性。
1998/9/1,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以走私、逃匯、洗錢與騙稅等為目的向銀行騙購外匯的,分別按走私犯罪以及逃匯罪,洗錢罪,騙取出口退稅罪定罪處罰。
1998/9/29,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要求國內企業將在境外資本項下的外匯於10月1日前調回國內,未經特別批准,不允許在境外資本帳戶下保留外匯。
2000年,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區間一度擴大,市場揣測央行意欲放寬人民幣波幅。
2000/4/12,人民幣兌美元收市跌破8.2800元關口至8.2830元。
2000/5/25,人民幣匯價連續兩日升破8.2770元關口,分別收報於8.2764元和8.2768元。
2001年,中國加入WTO關鍵一年,人民幣兌美元進一步走升,運行區間移至8.2760-8.2800。
2000/12/1,人行允許居民個人與其直系親屬在境內外幣賬戶的資金劃轉;上調了自費出國(境)留學供匯額度,以更好的滿足居民的用匯需求。
2000/12/11,中國正式成為WTO成員,但並未承諾完全開放資本市場。
2000/12/24,人行行長戴相龍發表署名文章指出,雖然中國加入WTO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將增多,但預計今後五年外匯儲備穩步上升,人民幣匯率可保持長期穩定和堅挺。
2002年 1/15,戴相龍稱,歐元目前為中國外匯儲備中第二重要貨幣。他同時指出,日元貶值對人民幣匯率會產生壓力,但人民幣仍將保持穩定;1月31日日元兌美元跌至135水準,成為39個月以來新低。
2002/2/4,中國銀行副行長李早航撰文指出,在日元持續貶值的背景下,中國在必要時應當對人民幣實行適度貶值。這與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官員與主要媒體對人民幣貶值避而不談形成鮮明對比。
2002/3/11,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戴相龍再次表示,日元貶值對中國構成一定的壓力,但人民幣可保持穩定,不會貶值,亦不會大幅升值;人民幣自由兌換條件不成熟,應循序漸進推進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
2002/4/1,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開通歐元兌人民幣的交易。
2002/6/1,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將推出外幣拆借。
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根據《關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015年8月,中國央行啟動新一輪匯率改革。8月11日,中國央行宣布,即日起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中間價將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將相當程度上與美元脫鉤,匯率決定的市場化程度提高
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之後的又一個國際儲備貨幣,並成為其中唯一的新興經濟體貨幣。人民幣正式入籃也被各方視為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和金融改革的新起點。
根據2015年上半年的交易數據,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即期交易主要集中在美元對人民幣交易,佔比93.71%;在非美元交易中,主要是歐元、日元、新加坡元和港幣,佔比分別為1.79%、1.35%、1.55%和0.65%。在遠期和掉期市場,絕大部分均是人民幣美元交易。在外幣對交易中,USD/HKD以及EUR/USD佔比最多,分別佔比56%以及30%。目前,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已推出九個貨幣對的直接交易,但受客盤需求和銀行內部風險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市場上的交易幣種集中度仍較高。
雖然現在中國大陸還沒有真正放開外匯交易市場,但是這些年隨著國內投資者對外匯投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一旦中國外匯市場開放。中國的百姓或許很快就會看到全民炒外匯的盛況。相信那一天的到來,不會太晚。
『貳』 未來中國外匯市場的發展如何
未來中國的外匯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人民幣繼續升值,而且在國際上的貨幣地位也提高了,如果開通了自由兌換會更加好,不過國家暫時為了更有效的能控制外匯市場,還有我們的外匯管理系統還不是很健全,暫時不會開通自由兌換.
『叄』 分析外匯市場快速發展的原因
外匯市場太大了,你知道嗎?你知道在國際上面外匯市場到底有多大嗎?
『肆』 外匯市場發展史及構成因素
讓我們先來回顧以下國際外匯市場的發展歷史,其實國際外匯市場主要是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18世紀前,以貴金屬做為兩國交換貨幣之評價基準;
2.金本位制度(The Gold Standard),是人類歷史上最有系統的國際支付制度(International Payment System);
3.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則演變成為以國際貨幣基金為中心之金匯兌本位制度(Gold Exhange Standard)----布雷頓森林體系。
4.1970年後各國先後改采浮動匯率制度(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以牙買加協定為代表。
5.以美元為主,其他貨幣為輔的多種准備制度(Multiple Currencies Reserve System)。
國際外匯市場的基本構成:市場工具 市場參加者 市場組織形式
市場工具:外匯
外匯是指一國持有的外國貨幣和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用以進行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匯的定義是: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機構、外匯平準基金組織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存、長短期政府債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市場參加者:
1.外匯銀行
2.外匯交易商
3.外匯經紀人
4.中央銀行
5.外匯投機者
6.外匯實際供應者和實際需求者
市場組織形式:
1.櫃台市場的組織方式
2.交易所方式
『伍』 中國外匯的市場發展史有哪些
中國於1994年成立官方外匯市場,此後人民幣呈現逐步升值的態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政府仍強調整保持人民幣的穩定;但在市場建設方面有了進展,將於4月1日將推出新的交易品種--歐元。
以下是中國外匯市場發展過程中主要事件簡述:
--1994年以前,人民幣兌美元一直趨於貶值:1979年1美元兌1.5元人民幣,到1986年為1美元兌3.5。
--1994年,實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將人民幣官方匯率和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軌,初步形成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4/4,在上海建立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當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約為8.6。
--1996年12月,人民幣實現了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但資本項下依然實行嚴格管制。
--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泰銖等亞洲貨幣競相貶值,日元兌美元一度創下七年以來的低點至147日元水準,但中國政府自始至終恪守人民幣保持穩定,並採取多項配套措施。
當時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區間為8.2800-8.2770元,而8.2800元被看作是人民幣貶值與否的重要關口,央行進場護衛頻繁。 *1998年7月開始,央行進行外匯大檢查,審核企業超過一定限額的購付匯的貿易真實性。
*9/1,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以走私、逃匯、洗錢與騙稅等為目的向銀行騙購外匯的,分別按走私犯罪以及逃匯罪,洗錢罪,騙取出口退稅罪定罪處罰。
*9/29,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要求國內企業將在境外資本項下的外匯於10月1日前調回國內,未經特別批准,不允許在境外資本帳戶下保留外匯。
--2000年,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區間一度擴大,市場揣測央行意欲放寬人民幣波幅。
*4/12,人民幣兌美元收市跌破8.2800元關口至8.2830元。
*5/25,人民幣匯價連續兩日升破8.2770元關口,分別收報於8.2764元和8.2768元。
--2001年,中國加入WTO關鍵一年,人民幣兌美元進一步走升,運行區間移至8.2760-8.2800。
*12/1,人行允許居民個人與其直系親屬在境內外幣賬戶的資金劃轉;上調了自費出國(境)留學供匯額度,以更好的滿足居民的用匯需求。
*12/11,中國正式成為WTO成員,但並未承諾完全開放資本市場。
*12/24,人行行長戴相龍發表署名文章指出,雖然中國加入WTO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將增多,但預計今後五年外匯儲備穩步上升,人民幣匯率可保持長期穩定和堅挺。
--2002年 *1/15,戴相龍稱,歐元目前為中國外匯儲備中第二重要貨幣。他同時指出,日元貶值對人民幣匯率會產生壓力,但人民幣仍將保持穩定;1月31日日元兌美元跌至135水準,成為39個月以來新低。
*2/4,中國銀行副行長李早航撰文指出,在日元持續貶值的背景下,中國在必要時應當對人民幣實行適度貶值。這與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官員與主要媒體對人民幣貶值避而不談形成鮮明對比。
*3/11,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戴相龍再次表示,日元貶值對中國構成一定的壓力,但人民幣可保持穩定,不會貶值,亦不會大幅升值;人民幣自由兌換條件不成熟,應循序漸進推進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
*4/1,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開通歐元兌人民幣的交易。
6/1,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將推出外幣拆借。
『陸』 外匯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1、外匯市場有著更多的選擇性,外匯市場可以做多,同時也可以做空。而股票市場只可內以做容多,不可以做空,通俗點說就是股票在漲的時候可以賺錢,但是在跌的時候卻不可以,而外匯卻不同,外匯無論是漲還是跌都可以賺錢。2、投資資金與利潤相比較外匯市場以小博大,外匯保證金交易是國際主流的外匯交易方式,外匯有著高杠桿的特點,可以用小的資金來做大的交易。盡管國內目前還未完全開放外匯市場,但巨頭們紛紛開始涉足外匯,明眼之人早已感知到外匯這波滔天巨浪正強勢來襲。尤其是近來央視財富新機遇還報道外匯行業在2016年排第三,而最近兩年以年均70%以上的速度增長,外匯經紀商、從業人員和市場規模、投資者數量,正在以井噴的態勢,強勢崛起。
『柒』 我國外匯市場現狀是什麼樣的
外匯市場作為各種外匯買賣的交易場所,是商品經濟貨幣化並向世界范圍擴展的產物,我國外匯市場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與規范的國際性外匯市場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我國外匯市場主要是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國家規定金融機構不可以在該市場以外進行外匯交易,但是對於不同外匯之間的交易,國內銀行可以自由參與國際市場的交易,沒有政策限制。
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是什麼樣的?目前我國的外匯市場現狀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
1、市場交易規模小,市場交易量也小,甚至低於周邊一些小國的外匯交易量;
2、交易主體較為單一,缺乏外匯經紀人,並且交易品種與幣種也很單一;
3、目前我國的外匯市場尚不統一,外匯調劑市場與銀行間的外率市場並存,使得銀行結售容易混亂;
4、缺乏外匯市場的管理機制和監管機制,且調節機制也不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也有待進步的完善;
5、市場清算和信用風險增大,交易主體不平等現象凸現。
以上是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可以明顯看出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並不是十分完善,還有許多地方有待改善,投資者要小心一些外匯黑平台利用不完善的外匯制度打擦邊球,以此獲得個人的利益。在了解了我國外匯市場的現狀之後,投資者更應該要謹慎進入外匯市場。
『捌』 外匯市場的發展及現狀
無需傭金交易成本低
外匯交易的成本通常只限於交易商提供的貨幣對買賣點差。匯天國際不收取任何傭金,其利潤僅從報價點差中來。如 EUR/USD 1.4224/1.4227,其中僅有的 3 個點的點差就是交易者的成本,交易費用只有萬分之3。
熊市牛市均有交易機會
外匯交易的做空機制比較靈活,交易者在熊市或牛市都擁有交易機會。以EUR/USD為例:當歐元對美元升值,可對歐元低買高賣;當歐元對美元貶值時,可對美元低買高賣。
24小時交易
全球外匯市場從美東時間周日下午5至周五下午5點間24小時開市,交易者可以根據生活習慣自由安排交易時間。
利用保證金杠桿
外匯交易者通常有機會使用比股票等其他市場更高的保證金杠桿。可以將盈利放大數倍。
交易標的集中、節省交易時間和金錢
紐約證交所和那斯達克兩所股市中有 8000 支以上的股票,面對繁多的市場雜訊,選股成為一件令投資者頭痛的事。而在外匯市場中,7 種主要貨幣集中了 85% 的交易量,這使交易者能更快選擇投資對象,節約時間和資金。
『玖』 國際外匯市場是什麼意思
外匯市場是抄指在國際間從事襲外匯買賣,調劑外匯供求的交易場所。它的職能是經營貨幣商品,即不同國家的貨幣。
國際上因貿易、投資、旅遊等經濟往來,總不免產生貨幣收支關系。但各國貨幣制度不同,要想在國外支付,必須先以本國貨幣購買外幣;另一方面,從國外收到外幣支付憑證也必須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在國內流通。這樣就發生了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兌換問題。兩國貨幣的比價稱匯價或匯率。西方國家和我國的中央銀行為執行外匯政策,影響外匯匯率,經常買賣外匯的機構。所有買賣外匯的商業銀行、專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外匯經紀人、進出口商,以及其外匯市場供求者都經營各種現匯交易及期匯交易。這一切外匯業務組成一國的外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