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期貨反向市場時,基差絕對值>持倉費用,這時會出現無風險套利嗎
會啊,這就是反向套利啊
B. 期貨的一些專業術語
開盤價:當天某商品的第一筆成交價。
收盤價:當天某商品最後一筆成交價。
最高價:當天某商品最高成交價。
最低價:當天某商品最低成交價。
最新價:當天某商品當前最新成交價。
成交價:指某一期貨合約的最新一筆交易定價。
結算價:當天某商品所有成交合約的加權平均價。
阻力點:價格難於超越的某一價格水平。
支持點: 由於對合約之吸購,使得價格難以跌過某一特定價格水平。
成交量:指某一時間內買進或賣出的商品期貨合約數量,通常為一個交易日的成交合約數。
1、持倉量:是指買賣雙方開立的還未實行反向平倉操作的合約數量總和。持倉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場交易規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雙方對當前價位的分歧大小。例如:假設以兩個人作為交易對手的時候,一人開倉買入1手合約,另一人開倉賣出1手合約,則持倉量顯示為2手。
2、 內盤、外盤:等同於股票軟體中的內外盤。如:委託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委託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外盤」和「內盤」相加為成交量。分析時,由於賣方成交的委託納入外盤,如外盤很大意味著多數賣的價位都有人來接,顯示買勢強勁;而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如內盤過大,則意味著大多數的買入價都有人願賣,顯示賣方力量較大。如內盤和外盤大體相近,則買賣力量相當。
3、 總手:指截止到現在的時間,此合約總共成交的手數。國內是以雙方各成交1手計算為2手成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尾數都是雙數位。
4、 昨結:指昨天的結算價。(不同於昨天的收盤價)結算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最後一小時成交價格按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如果該合約為新上市合約,則當日結算價計算公式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掛盤基準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
5、 委比:是指用以衡量一段時間內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6、 倉差:是持倉差的簡稱,指目前持倉量與昨日收盤價對應的持倉量的差。為正則是今天的持倉量增加,為負則是持倉量減少。 持倉差就是持倉的增減變化情況。 例如今天11月股指期貨合約的持倉為6萬手,而昨天的時候是5萬手,那今天的持倉差就是1萬手了。另:在成交欄里也有倉差變化,在這里是指現在這一筆成交單引發的持倉量變化與上一筆的即時持倉量的對比,是增倉還是減倉。
7、 多開:是多頭開倉的簡稱,指持倉量增加,但持倉量的增加值小於現量,且為主動買盤。例如:假設以四個人作為交易對手,其中甲先掛出賣出平倉1手,乙隨後掛出賣出開倉10手,丙見賣單處有人掛單11手,即以現價掛出買入開倉5手成交,盤面顯示會為:多開,現手成交量為10手,倉差為+8手(因甲先掛出有1手平倉單);丁在隨後又買入開倉2手,則會顯示:雙開,4手,倉差為+4手(此時所掛單已經全部是乙的賣出開倉掛單)
8、 空開:是空頭開倉的簡稱,指持倉量增加,但持倉量的增加值小於現量,且為主動賣盤;例如:將上例中的賣出、買入反過來即可。
9、 雙開:指某筆成交中,開倉量等於現量,平倉量為零,持倉量增加,差值等於現量,表明多空雙方均增倉
10、雙平:指某筆成交中,開倉量等於零,平倉量為現量,持倉量減少,差值等於現量,表明多空雙方均減倉。
11、多換、空換:是多頭換手、空頭換手的簡稱,若在某筆成交中,開倉量和平倉量均等於現成交量的一半,持倉量不變,則表明多頭倉位和空頭倉位都未發生變化,只是部分倉位在多頭之間或空頭之間發生了轉移,結合內外盤的狀態,我們定義外盤時該筆成交的狀態為多換手,內盤時為空換手。
12、多平、空平:是多頭平倉、空頭平倉的簡稱,多頭平倉指持倉量減少,但持倉量的增加絕對值小於現量,且為主動賣盤;空頭平倉指持倉量減少,但持倉量的增加絕對值小於現量,且為主動買盤。 例如:假設以三個人作為交易對手,其中甲有多頭持倉5手,乙有空頭持倉5手,丙沒有持倉;若甲想平倉了結部分持倉,則掛出賣出平倉3手,丙認為大盤會跌,則掛出賣出開倉2手,在此時乙也想平倉了結,則以現價(賣出價)掛出買入平倉5手成交,盤面會顯示:空平(空頭平倉),現手成交量10手,倉差為-6。如果是多頭平倉則是把乙作為主動掛出平倉單,甲隨後再平倉即可。
C. 期貨中的價差變大變小,是比較絕對值變大還是變小,還是計算值的變大變小急求,在線等
把價差放在一個數軸上來看。價差為零就是沒有價差。不管是負數還是正數,直接在數軸上來看就是。
例如價差從100變成60就是價差縮小。
價差從-100變成-60也是價差縮小。
從數軸上去理解很多相關數據都可以直觀的搞明白的。
D. PTA期貨成交量減空盤量差的絕對值說明什麼
首先你要搞明白成交量和空盤量的含義:
成交量:一定時間內合約換手的累計
空盤量:所有未平倉頭寸的累計
絕大多數有經驗的交易者都認為,成交量和空盤量是能夠輔助確認圖表中的其他技術信號的次級技術指標。換句話說,交易者不會單獨基於成交量或者空盤量的數字而做出交易決策,可以將它們與其他技術信號聯合使用來確認。
所以單純的相減後取絕對值可能沒有那麼大的說服力。如果你非要讓它說明什麼,那麼絕對值的大小隻能說明這個市場的流動性好或者不好。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E. 什麼是期貨
期貨(Futures)與現貨相對。期貨是現在進行買賣,但是在將來進行交收或交割的標的物,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還可以是金融指標。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買賣期貨的合同或者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對期貨的不恰當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以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
期貨的英文為Futures,是由「未來」一詞演化而來,其含義是: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初期就交收實貨,而是共同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候交收實貨,因此中國人就稱其為「期貨」。 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 期貨大會
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1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1848年,82位商人發起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目的是改進運輸與儲存條件,為會員提供信息;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引進遠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使用這種標准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准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中國期貨市場產生的背景是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隨著國家取消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放開大多數農產品價格,市場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大,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和現貨價格的不公開以及失真現象,農業生產的忽上忽下和糧食企業缺乏保值機制等問題引起了領導和學者的關注,能不能建立一種機制,既可以提供指導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價格信號,又可以防範價格波動造成市場風險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1988年2月,國務院領導指示有關部門研究國外的期貨市場制度,解決國內農產品價格波動問題,1988年3月,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各類批發貿易市場,探索期貨交易。拉開了中國期貨市場研究和建設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屬商品交易所開業;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成立,標志中國期貨市場中斷了40多年後重新在中國恢復。 1993年2月28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 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中國推出國內第一個股指期貨——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 2011年4月15日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世界上首個焦炭期貨合約。
編輯本段基本術語
期貨合約: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 保證金:是指期貨交易者按照規定標准交納的資金,用於結算和保證履約。 結算:是指根據期貨交易所公布的結算價格對交易雙方的交易盈虧狀況進行的資金清算。 交割:是指期貨合約到期時,根據期貨交易所的規則和程序,交易雙方通過該期貨合約所載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了結到期末平倉合約的過程。 開倉:開始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交易行為稱為「開倉」或「建立交易部位」。 平倉:是指期貨交易者買入或者賣出與其所持期貨合約的品種、數量及交割月份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了結期貨交易的行為。 倉單:是指交割倉庫開出並經期貨交易所認定的標准化提貨憑證。 期貨K線圖
撮合成交:是指期貨交易所的計算機交易系統對交易雙方的交易指令進行配對的過程。包括做市商方式和競價方式。 漲跌停板:是指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的交易價格不得高於或者低於規定的漲跌幅度,超出該漲跌幅度的報價將被視為無效,不能成交。 強行平倉制度:是指當客戶的交易保證金不足並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足,客戶持倉超出規定的持倉限額,因客戶違規受到處罰的,根據交易所的緊急措施應予強行平倉的,其他應予強行平倉的情況發生時,期貨經紀公司為了防止風險進一步擴大,實行強行平倉的制度。 套利:投機者或對沖者都可以使用的一種交易技術,即在某市場買進現貨或期貨商品,同時在另一個市場賣出相同或類似的商品,並希望兩個交易會產生價差而獲利。 開倉、持倉和平倉:期貨交易中的買、賣行為,只要是新建頭寸都叫開倉。交易者手中持有的頭寸,稱為持倉。平倉是指交易者了結持倉的交易行為,了結的方式是針對持倉方向作相反的對沖買賣。 由於開倉和平倉的含義不同,交易者在買賣期貨合約時必須指明是開倉還是平倉。 例:某一投資者在12月30日買進3月滬深300指數期貨10手(張),成交價格為1450點,這時,他就有了10手多頭持倉。到明年1月10日,該投資者見期貨價格上漲到1500點,於是按此價格賣出平倉5手3月股指期貨,成交之後,該投資者實際持倉還剩5手多單。如果當日該投資者在報單時報的是賣出開倉5手3月股指期貨,成交之後,該投資者的實際持倉就應該是15手,10手多頭持倉和5手空頭持倉。 爆倉:是指投資者帳戶權益為負數。表明投資者不僅賠光了全部保證金而且還倒欠期貨經紀公司債務。由於期貨交易實行逐日清算制度和強制平倉制度,一般情況下爆倉是不會發生的。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在行情發生跳空變化時,持倉較重且方向相反的帳戶就有可能發生爆倉。 發生爆倉時,投資者必須及時將虧空補足,否則會面臨法律追索。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需要特別控制好倉位,切忌像股票交易那樣滿倉操作。並且對行情進行及時跟蹤,不能像股票交易那樣一買了之。 多頭和空頭:期貨交易實行雙向交易機制,既有買方又有賣方。在期貨交易中,買方稱為多頭,賣方稱為空頭。雖然股票市場交易中也將買方稱為多頭,賣方稱為空頭。但股票交易中的賣方必須是持有股票的人,沒有股票的人是不能賣的。 結算價格:是指某一期貨合約當日成交價格按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當日無成交的,以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作為當日結算價。結算價是進行當日未平倉合約盈虧結算和制訂下一交易日漲跌停板額的依據。 成交量:是指某一期貨合約在當日交易期間所有成交合約的雙邊數量。 總持倉量:是市場上所有投資者在該期貨合約上總的「未平倉合約」數量。在交易所發布的行情信息中,專門有「總持倉」一欄。 總持倉量的變化,反映投資者對該合約的交易興趣,是投資者參與該合約交易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總持倉量在持續增長,表明交易雙方都在開倉,投資者對該合約的興趣在增長,場外資金在不斷湧入該合約交易中;相反,當總持倉量不斷減少,表明交易雙方都在平倉出局,交易者對該合約的興趣在退潮。還有一種情況是當交易量增長時,總持倉量卻變化不大,這表明市場以換手交易為主。
換手交易:換手交易有「多頭換手」和「空頭換手」,當原來持有多頭的交易者賣出平倉,但新的多頭又開倉買進時稱為「多頭換手」;而「空頭換手」是指原來持有空頭的交易者在買進平倉,但新的空頭在開倉賣出。 交易指令:股指期貨交易有三種指令:市價指令、限價指令和取消指令。交易指令當日有效,在指令成交前,客戶可提出變更或撤銷。 第一、市價指令:指不限定價格的買賣申報,盡可能以市場最好價格成交的指令。 第二、限價指令:指執行時必須按限定價格或更好價格成交的指令。它的特點是如果成交,一定是客戶預期或更好的價格。 第三、取消指令:指客戶將之前下達的某一指令取消的指令。如果在取消指令生效之前,前一指令已經成交,則稱為取消不及,客戶必須接受成交結果。如果部分成交,則可將剩餘部分還未成交的撤消。 套期保值:買進(賣出)與現貨市場上經營的商品數量相當,期限相近,但交易方向相反的相應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買進)同樣的期貨合約來抵補這一商品或金融工具因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 保證金:保證金是交易所要求投資者為確保履約提供的財力擔保,是投資者對其所持交易部位負責所表示的信譽,交存在其帳戶上的一筆資金。按照性質不同,保證金分為交易保證金、結算保證金和追加保證金三種。交易保證金是指投資者在交易所專用結算帳戶中確保履約的資金,是已被合約佔用的保證金;結算保證金是投資者在交易所專用結算帳戶中除去已在交易所佔用的交易保證金後剩餘部分。追加保證金是指如果投資者賬戶當日權益小於持倉保證金,意味著資金余額是負數,同時也意味著保證金不足。按照規定,期貨經紀公司會通知帳戶所有人在下一交易日開市之前將保證金補足。這被稱為追加保證金。 強制平倉:如果帳戶所有人在下一交易日開市之前沒有將保證金補足,按照規定,期貨經紀公司可以對該帳戶所有人的持倉實施部分或全部強制平倉,直至留存的保證金符合規定的要求。 頭寸限制:即交易部位限制。指交易所對投資者規定的所能持有某一期貨合約數量的最大限度,是從市場份額分配方面對市場風險進行管理。 競價方式:計算機撮合成交。計算機撮合成交是根據公開喊價的原理設計而成的一種自動化交易方式,具有準確、連續、速度快、容量大等優點。 頭寸:是一種市場約定,既未進行對沖處理的買或賣期貨合約數量。對買進者,稱處於多頭頭寸;對賣出者,稱處於空頭頭寸。 持倉量:是指買賣雙方開立的還未實行反向平倉操作的合約數量總和。持倉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場交易規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雙方對當前價位的分歧大小。例如:假設以兩個人作為交易對手的時候,一人開倉買入1手合約,另一人開倉賣出1手合約,則持倉量顯示為2手。 內盤、外盤:等同於股票軟體中的內外盤。如:委託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委託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外盤」和「內盤」相加為成交量。 總手:指截止到現在的時間,此合約總共成交的手數。國內是以雙方各成交1手計算為2手成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尾數都是雙數位。 委比:是指用以衡量一段時間內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倉差:是持倉差的簡稱,指目前持倉量與昨日收盤價對應的持倉量的差。為正則是今天的持倉量增加,為負則是持倉量減少。 持倉差就是持倉的增減變化情況。 例如今天11月股指期貨合約的持倉為6萬手,而昨天的時候是5萬手,那今天的持倉差就是1萬手了。另:在成交欄里也有倉差變化,在這里是指現在這一筆成交單引發的持倉量變化與上一筆的即時持倉量的對比,是增倉還是減倉。 多開:是多頭開倉的簡稱,指持倉量增加,但持倉量的增加值小於現量,且為主動買盤。 空開:是空頭開倉的簡稱,指持倉量增加,但持倉量的增加值小於現量,且為主動賣盤;例如:將上例中的賣出、買入反過來即可。 雙開:指某筆成交中,開倉量等於現量,平倉量為零,持倉量增加,差值等於現量,表明多空雙方均增倉。 雙平:指某筆成交中,開倉量等於零,平倉量為現量,持倉量減少,差值等於現量,表明多空雙方均減倉。原有多頭賣出平倉,原有空頭買入平倉,持倉量減少。 多換、空換:是多頭換手、空頭換手的簡稱,若在某筆成交中,開倉和平倉量均等於現成交量的一半,持倉量不變,則表明多頭倉位和空頭倉位都未發生變化,只是部分倉位在多頭之間或空頭之間發生了轉移,結合內外盤的狀態,我們定義外盤時該筆成交的狀態為多換手,內盤時為空換手。 多平、空平:是多頭平倉、空頭平倉的簡稱,多頭平倉指持倉量減少,但持倉量的減少絕對值小於現量,且為主動賣盤;空頭平倉指持倉量減少,但持倉量的減少絕對值小於現量,且為主動買盤。 例如:假設以三個人作為交易對手,其中甲有多頭持倉5手,乙有空頭持倉5手,丙沒有持倉;若甲想平倉了結部分持倉,則掛出賣出平倉3手,丙認為大盤會跌,則掛出賣出開倉2手,在此時乙也想平倉了結,則以現價(賣出價)掛出買入平倉5手成交,盤面會顯示:空平(空頭平倉),現手成交量10手,倉差為-6。如果是多頭平倉則是把乙作為主動掛出平倉單,甲隨後再平倉即可。 期貨貼水與期貨升水:在某一特定地點和特定時間內,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稱為期貨升水;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稱為期貨貼水。 正向市場:在正常情況下,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 反向市場:在特殊情況下,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 斬倉:在交易中,所持頭寸與價格走勢相反,為防止虧損過多而採取的平倉措施。
編輯本段期貨相關的衍生行業
期貨除了交易所和期貨公司,現在相關的期貨配資公司也越來越多,配資公司的發展也非常的迅速。不過隨之網路上的詐騙行為也隨之增多,所以選擇期貨配資公司還是選擇正規的期貨配資公司的好,切不可因為網路上的一些價格很低的期貨配資公司就被誘惑選擇低手續費的配資公司,金融行業的還是資金安全最重要。
F. 期貨股票指標公式中的ABS,LLV,HHV,ISLASTBAR,VALUEWHEN,PUBU,SAR都什麼意思
在網上搜一下就可以了
ABS:求絕對值
LLV:求最低值
HHV:求最高值
ISLASTBAR:判斷是否最後周期
VALUEWHEN(COND,X):當COND條件成立時,取X的當前值,否則取VALUEWHEN的上一個值
PUBU:應該指瀑布線指標吧;
SAR:返回拋物轉向指標
G. 期貨市場基差走強為基差值變大,既反向市場基差絕對值變大正向市場絕對值變小,但我要問基差擴大
一般說基差 都是正數 但是書上不好這么說,套用公式的話只能用絕對值來闡明
其實不用考慮絕對值的問題 直接拿大的減小的就是基差 基差擴大也就是兩者價格相差變大 也就是走強
H. 期貨中,基差由-100變為-50,說明基差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基差趨弱指的是絕對值變小了還是數值變小了
這要分正向市場和反向市場,比如說正向市場中,期貨比現貨高出100元,則基差為現貨減去期貨=-100,如果現貨價格上漲,期貨價格不變,現貨上漲50元,則基差變為-50,這是基差變小,是絕對值的變化!
I. 期貨交易 可用資金為負 什麼情況
可用資金為負,一定是你手上的持倉出現了虧損,且帳戶上的保證金不足期貨公司規定的保證金標準的原因造成的。
可用資金是投資者存放在股指期貨賬戶內可用於提取現金和開新倉的資金部分,根據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和盤中試結算風控制度,結算後,投資者會因為持倉浮動盈虧,平倉盈虧、交易手續費及持倉保證金的變化情況,導致賬戶內可用資金的相應變化,當可用資金出現負值時,投資者應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以防範強行平倉風險。
與強行平倉密切聯系的風險狀況是穿倉和棄倉兩種風險。所謂穿倉是指客戶賬戶上客戶權益為負值的風險狀況,即客戶不僅將開倉前賬戶上的保證金全部虧掉,而且還倒欠期貨公司的錢,俗稱暴倉。在期貨公司嚴格實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的情況下,穿倉事件並不常見,但也時有所聞,原因是在行情劇烈波動的情況下,客戶的持倉可能會被快速封在停板上。若次日在慣性作用下大幅跳空開盤而客戶上日又是滿倉,則可能出現穿倉事件。
值得指出的是,股指期貨模擬交易開始後,媒體時有報道說「客戶穿倉xx萬仍可交易」,這里所描述的穿倉並非真實的穿倉,因為這些媒體錯將客戶模擬交易上客戶可用資金為負的狀況視為穿倉,而此時客戶權益仍然為正,只是可用資金為負,並非出現了穿倉。
例如,某客戶在保證金賬戶上存入30萬,並在滬深300指數期貨4000點時買入1張合約,在期貨公司實收保證金12%(忽略交易費用)的情況下,開倉保證金及可用資金為:
開倉保證金=4000×300×1×0.12=144000元
開倉後可用資金=300000-144000=156000元
顯然,只要滬深300指數期貨不下跌到3000點之下,客戶都不會出現穿倉事件,因為從4000點下跌到3000點,下跌點位為1000點,按照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乘數300元計算,客戶虧損=1000×300=300000元,正好等於客戶初始保證金的金額。當然,除非行情出現劇烈波動情況,期貨公司的風險控制機制一般不會讓客戶的持倉進入穿倉這樣的風險狀況,通常當客戶權益只能滿足交易所收取的保證金水平時(即觸發了強平點),期貨公司就會向客戶發出追保通知書,並且對客戶賬戶和行情實施密切監控,當客戶風險狀況繼續惡化並且行情沒有朝有利於客戶持倉方向發展的跡象時,期貨公司會在履行了必要的通知義務後實施強制平倉。
那麼,媒體所說的「客戶穿倉xx萬仍可交易」的情況在什麼點位出現呢?對於上述客戶來說,只要滬深300指數期貨不跌穿3409.1點,該客戶賬戶上的可用資金都是正的。因為在3409.1點,持倉保證金為122727.6元(注意,因為點數下跌了,所以持倉保證金下降),而從4000點下跌到3409.1點,客戶虧損了177270元(為何與開倉後可用資金不同,讀者自己思考),合計299997.6元,約為初始資金30萬元。跌破3409.1點,客戶賬戶上的可用資金就進入負的狀態,也就是媒體所指的情況,但這並非客戶的賬戶出現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