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券交易所全名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證券市場
香港的證券交易最早見於19世紀中葉。然而,要到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時,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該會於1914年易名為香港經紀商會。
香港第二間交易所 - 香港股份商會於1921年注冊成立。兩所於1947年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並合力重建二次大戰後的香港股市。
此後,香港經濟快速發展,促成另外三家交易所的成立 - 1969年的遠東交易所;1971年的金銀證券交易所以及1972年的九龍證券交易所。
在加強市場監管和合並四所的壓力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於1980年注冊成立。四所時代於1986年3月27日劃上歷史句號,新交易所於1986年4月2日開始運作,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到2000年3月與期交所完成合並前,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於1989年注冊成立,其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於1992年投入服務,成為所有結算系統參與者的中央交收對手。
中央結算的運作是建基於存放於中央存管處的非流動化股票來進行。股份交收則以持續凈額交收的方式,透過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參與者的股分戶口進行電子存賬或扣賬完成。所有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之間的股份交易均需要於成交後第二個交易日(T+2)進行交收。
香港結算同時提供代理人服務。
衍生產品市場
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前身是香港商品交易所,於1976年成立,是亞太區內主要的衍生產品交易所。香港商品交易所當時主要買賣的產品計有棉花期貨、糖期貨、黃豆期貨及黃金期貨。1985年5月7日,香港商品交易所易名為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
1986年5月6日,期交所推出其旗艦產品 — 恆生指數期貨;至今,恆指期貨仍然是香港交易所旗下衍生產品市場最受歡迎的期貨產品。期交所提供一個高效率且多元化的市場,讓投資者可透過逾160家交易所參與者(當中許多為國際金融機構的聯系機構)買賣期貨及期權合約。香港交易所的衍生產品市場為各類期貨及期權產品提供交易市場,這些衍生產品包括股票指數、股票及利率期貨及期權產品。
香港交易所及其全資附屬成員機構 — 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有限公司 — 實施一套嚴謹的風險管理制度,讓交易所參與者及其客戶能在一個高流通量和監管完善的市場,進行投資和對沖活動。
香港場外結算有限公司(場外結算公司)於2012年5月注冊成立為香港交易所附屬公司,作為於香港結算場外衍生產品的結算所。隨後,香港交易所邀請12家金融機構參與創始股東計劃及成為場外結算公司創始股東。所有創始股東合共持有場外結算公司25%的已發行股本(以無投票權普通股方式持有),而香港交易所則持有餘下75%的無投票權普通股。香港交易所將繼續全數擁有場外結算公司的具投票權普通股。
場外結算公司於2013年11月開始提供場外衍生產品結算服務,其場外結算及交收系統亦同時投入運作,成為所有結算會員結算場外衍生產品的中央結算對手。現時場外結算公司提供利率掉期及不交收遠期外滙合約產品的結算及交收服務。場外結算所亦會在將來繼續增加可結算衍生產品類別。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
財政司司長在1999年發表財政預算案演詞時公布,本港證券及期貨市場會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和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
根據改革方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結算)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擁有。
聯交所及期交所在1999年9月27日各自舉行股東大會,會上分別通過有關的協議計劃,並於1999年10月11日獲法院批准有關協議計劃。兩所及結算公司的合並於2000年3月6日正式生效,合並後的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方式在聯交所上市。
在香港交易所進行合並及上市時,香港交易所的法定股本為20億港元,分為20億股,每股1.00港元;已發行股數為1,040,664,864股。
聯交所股東合共獲發747,845,0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在原有的929股聯交所股份的基礎上,每名聯交所股東獲發805,0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期交所股東則合共獲發320,505,0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在原有的230股期交所股份的基礎上,每名期交所股東獲發1,393,5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香港交易所在聯交所上市的過程中並無發行新股。
⑵ 中外股票交易規則區別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為例
國內股市交易規則(深滬兩市):
1、交易原則:價格優先、時間優先。
2、成交順序:較高買進委託優先於較低買進委託;較低賣出委託優先於較高賣出委託;同價位委託,按委託順序成交。
3、交易品種:A股、B股、國債現貨、企業債券、國債回購、基金。
4、報價單位:A股、B股以股東為報價單位,基金以基金單位為報價單位,債券以「100元面額」為報價單位;國債回購以「資金年收益率」為報價單位。
5、價格變化檔位:A股、債券、基金為0.01元;深市B股為0.01港元,國債回購為0.01%;滬市A股、債券、基金為0.01元,B股為0.002美元。
6、委託買賣單位與零股交易:A股、B股、基金的委託買單位為「股」(基金按「基金單位」),但為了提高交易系統的效率,必以100股(滬市B股為1000股)或基整數倍進行委託買賣。如有低於100股(或B股1000股)的零股需要交易,必須一次性委託賣出。同時,也不能委託買進零股,債券、可轉換債券的委託單位為1000元面值(手)。
7、交易時間:每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法定公眾假期除外。
8、競 價:集合競價:上午9:15-9:25,下午2:57-3:00;
9、連續競價:上午9:30-11:30 下午1:00-2:57;
10、開市 價:某隻證券當日第一筆成交價(第一筆成交價有可能在連續競價中產生);
11、收市 價:深市為有成交的最後一分鍾內所有成交價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滬市為當日最後一筆成交價為收市價。
12、漲跌幅限制:自1996年12月16日起,證券交易所對交易的股票(含A股、B股)、基金類證券實行交易價格漲跌幅限制。在一個交易日內,除上市首日證券外,每隻證券的交易幅度不得超過10%,實施特別處理的股票(ST股票)漲跌幅度限制為5%
美股
一、交易代碼
交易代碼則為上市公司英文縮寫,例如:微軟(microsoft)的股票交易代碼為msft。
二、交易單位
交易單位沒有限制,以1股為單位。
三、漲跌幅度
無漲跌幅度限制,原有股價漲跌單位為1/16美元,現今多改為小數點制(最低為1美分)。
四、開戶手續
買賣美國股票只需要開立一個證券戶頭,此證券戶頭同時擁有銀行戶頭的功能,若您將錢存進此戶頭但未購買股票,券商會付給您利息,但要扣10%的稅,如果想免稅可選擇自動轉存短期基金,由券商代為操作獲利。
五、交易手續費
買賣美國股票的手續費,不以「交易金額」的比率計算,而以「交易筆數」為基準,而且因券商的不同而有異。例如:在知名網路券商e*trade開戶交易,每筆交易手續費為14.99~19.99美元,若在擁有中文網站並有中文客戶服務的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交易,每筆手續費為29.95美元。
此外,還有一種收費模式是以「交易數量」為基礎進行計算的,不同券商的收費標准也有區別。例如知名美國網路券商盈透證券的交易費按照每股0.005美元收取,所以當投資者在一筆交易中買賣1000股時,盈透證券收費0.005×1000=5美元。
⑶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有什麼不同
大盤股一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小盤股一般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版市。有關證券市場的配置問題,權證監會表達了滬深兩市各有側重,共同發展的目標。大中型公司比較傾向於選擇上海證券交易所。因為上海證券交易所以大盤股為主,而深圳證券交易所則以小盤股為主,尤其重視中小企業板塊。
⑷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有什麼區別
兩市的交易品種稍有差別,上交所側重於國有大中型企業,而深交所則側重於創投和中小企業(中小板).
其他的就都差不多一樣了.....開休市時間,手續費,稅金....等等都一樣.
⑸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系統是不一樣的嗎
顯然不一樣,交易方式就不同。上證是交易所市場,撮合成交,納斯達克是場外市場,雙方協議定價
⑹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代碼
2007年5月28日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代碼分配規則》規定,上證所證券代碼採用六位阿拉伯數字編碼,取值范圍為。六位代碼的前三位為證券種類標識區,其中第一位為證券產品標識,第二位至第三位為證券業務標識,六位代碼的後三位為順序編碼區。首位代碼代表的產品定義分別為:0國債/指數、1債券、2回購、3期貨、4備用、5基金/權證、6A股、7非交易業務(發行、權益分配)、8備用、9B股。
⑺ 有沒有人知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如何開戶,請詳細一點。網上搜索請不要。
個人復A股新開戶:
攜帶材料制:身份證、銀行卡(銀行卡去銀行連三方用,沒有銀行卡可去銀行辦三方時新開)、開戶費:上海40元、深圳50元
流程:本人至營業部開立賬戶→攜帶營業部出具的表單至銀行開立三方存管(有些銀行可不去銀行櫃面辦理,券商端可直接辦理具體可咨詢工作人員)→軟體下載
備註:上海證券開戶第二個交易日可用,深圳證券開戶當日可用
您好,一般個人開戶在券商營業部就可以辦理了,之後基金保險等專業投資者才一定要去上海證券交易所里辦理開戶的。
⑻ 上海證券交易所,國債逆回購收費標準的 官方網址在哪
http://www.sse.com.cn/marketservices/tradingservice/charge/
⑼ 上海證券交易所可以隨意進出嗎
1、在本所交易日開市期間,除場內交易員和本所交易運行部、技術中心相關人員因工作需要可進入交易大廳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有特殊情況的,須徵得交易運行部負責人同意後,方可進入。
2、在本所交易日開市期間,場內交易員須持本所交易運行部核發的出入證和磁卡,經確認身份後方可進入交易大廳。磁卡上的號碼應與出入證上的號碼相符。出入證和磁卡僅限本人使用,不得轉借他人。對連續三個月未進場的交易員,本所將取消其進場資格,相關會員須將該交易員的出入證和磁卡交還本所。
3、無場內交易員的會員單位因辦理臨時場內業務需要進入交易大廳的,須由其有關人員持單位介紹信和交易員證書來本所交易運行部辦理臨時進場手續。
4、國內外貴賓需要進入交易大廳參觀的,須由本所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
5、參加上市儀式的來賓,須由本所相關部門人員陪同進入交易大廳。來賓須服從交易大廳監理人員的管理,在已敲響開市鑼後,不得再次鳴鑼。
6、清潔人員和物業公司人員須在閉市後由保安人員陪同,方可進入交易大廳進行有關工作。其中,清潔人員進入交易大廳須持本所行政服務中心核發的出入證,物業公司人員進入交易大廳須經本所行政服務中心同意。
7、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帶人進入交易大廳參觀或者進行其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