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中國外匯儲備外債時寒冰

中國外匯儲備外債時寒冰

發布時間:2021-12-18 17:50:15

外匯儲備vs外債:其實我們「脫貧」沒多久求解

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減外債就是對外凈債權。直到近幾年我國的對外凈債權才由負轉正,遠離外債風險警戒線。其實我們「脫貧」沒多久。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的數據,到2006年第二季度末,我國的外匯儲備達到8911億美元,我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長期以來雄踞全球外匯儲備第一大國的日本,成為新的全球儲備「霸主」,使得本來在國內外被炒得火熱的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問題火上澆油,討論再度升溫。作為全球第一,我們有理由高興,但是將我國的對外債權和對外債務做一番歷史考察,今天的成績就不值得過於興奮。 外匯儲備的重要作用,就是維持一國的對外償付能力,包括對進口的清算能力,對外債的償還能力,對外資利潤的兌付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對外債的償還能力。國際經濟學家經常將一國的外匯儲備與一國的外債結合起來進行比較分析,外匯儲備減外債,就是一個國家的對外凈債權,只有凈債權為正數才是一個國家對外擁有的真正財富。因此,分析外匯儲備問題,必須與外債結合起來,孤立地分析外匯儲備其實沒有多少經濟意義。
我國外匯儲備的歷史觀
有據可查的我國外匯儲備數據可追溯到1950年,比較研究我國外匯儲備的歷史數據,其實有些令人心酸。整個20世紀50年代,表現最好的1955年外匯儲備也只有1.8億美元,10年年均外匯儲備只有1億美元,整個60年代,表現最好的1969年外匯儲備也沒有達到5億美元,10年年均不足2億美元,整個70年代外匯儲備的進展非常緩慢,1973年還出現了負0.8億美元的特例,10年年均只有3億美元。因而建國後前30年的外匯儲備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計,政府過的是緊巴巴的日子。80年代開局不利,10年均外匯儲備不過45億美元,與當時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及不相稱。我國外匯儲備真正「起飛」起始於1994年,當年達到500億美元,並由此掀起了一輪外匯儲備增長長波,1996年突破1000億美元,2001年突破2000億美元,再後來就是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三年的三級跳,每年增加2000億美元左右。 有人喜歡計算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50年來增長了多少倍,40年來增長了多少倍,其實並沒有實質性經濟意義,究其原因,就是基數太小,沒有可比性。 對比我國的外債數據,我們發現,直到1999年,我國的外匯儲備才超過外債,脫離外匯風險指標警戒線。
我國外匯儲備與外債的比較分析
一國的對外經濟均衡不僅僅只是體現在外匯儲備上,外匯儲備只是一國對外經濟平衡等式的一頭,另一頭是外債。國外的分析家關注一國對外經濟的存量均衡狀況,必須關注外匯儲備與外債的互動,以測度一國的外債負擔、外債風險和外債償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外匯儲備還制約一國的舉債能力。 在衡量一國的的外債風險和外債償付能力的指標體系中,涉及外匯儲備與外債互動的指標主要有兩個:一是外匯儲備/外債余額比率,二是短期外債/外匯儲備比率。 外匯儲備/外債余額比率測度一國的對外債權存量與對外債務存量的比率,考察一國總的債務風險和債務償付能力狀況。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這一比率應該控制在100%之上,超過100%為安全,80%為警戒線,小於40%說明一國的外債進入緊急狀態。 短期外債/外匯儲備比率衡量外匯儲備對當期到期債務的償付能力,國際公認的標準是35%為安全線,45%為警戒線,大於55%則說明一國的外債風險進入緊急狀態。 1985年以前,政府實施「既無內債,也無外債」的基本思路,也受到對外舉債能力的影響,我國的外債余額一直較少,但並沒有避免債務緊張。到1985年,絕對規模並不大,只有150億美元。1985年以後,由於國家經濟建設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對外貿易一直逆差,外資流入規模很小,對外債的需求迅速膨脹。1994年以前我國外債的增長主要是用於彌補國內資金缺口、平衡貿易逆差和國際收支,甚至是為了維持償債能力。 近幾年外債增長的原因有了顯著改變,主要原因是三個方面:一是由於我國國際貿易的增長,與貿易相關的外債如貿易信貸、延期付款等外債急劇增長,已經佔到外債總值的50%左右;二是由於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外資金融機構大量進入,由外資金融機構作為債務主體的債務快速增長,佔到總債務的差不多五分之一;三是由於我國國際信譽的提升和償付能力的增強,從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金融機構舉債的能力提高,世界銀行對我國援助性的項目貸款大幅度增長。 整體而言,從1985-2005年,我國的外債經歷了一個持續的上升過程,1985年外債余額還只有158億美元,1990年超過500億美元,1995年突破1000億美元,1999年達到1500億美元,2003年又跨越2000億美元大關,按照近幾年的發展速度,2006年年末無疑會高於3000億美元。
與外債余額指標的變動軌跡不同,1985年以來我國的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比率指標先是強勁的上升,然後是快速下降,但長驅運行在安全線之外。1985年,外債余額是外匯儲備的6倍,按此指標衡量,我國的外債早已進入緊急狀態,然而,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比率的上升並沒有就此止步,1988年再上升到外匯儲備的12倍,屬於「超緊急狀態」,實際上處於崩潰邊緣。這是我國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外匯管理不斷收緊的根本原因。此後,我國對外債和外匯的管理卓有成效,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比率一路下行,我國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指標穩定性改善是在1994年以後,主要得益於對外貿易的持續並不斷擴大的順差和資本賬戶的盈餘。不過,直到1999年,我國的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指標才真正運行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100%)之內,到此時,我國才有了對外凈債權。 與外債余額/外匯儲備指標運行比較,我國的短期外債/外匯儲備比率指標的運行有三個不同的地方,一是沒有顯著的上升過程但下降趨勢明顯;二是較早進入了安全狀態;三是近幾年又屢屢抬頭,不斷試探安全線水平。 1985年,我國的短期外債是外債儲備的2.5倍,是國際公認的安全線35%的6倍,也說明我國當時外債狀況相當緊急,此後除了1987年有較大幅度的回升,整體上還是快速下降,1994年我國的短期外債/外匯儲備比率一下子從1993年的64%下降為16%,從此開始在警戒線之內運行。但是,由於短期外債的快速增長,近幾年這一比率又有所回升。
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基本認識
外匯儲備價值幾何
外匯儲備是一國官方持有的具有最強大的國際流動性的資產。在宏觀層面,它有助於調節國際收支、穩定本幣匯率、增強國際信譽和維護金融安全等作用。既然外匯儲備是一種資產,它當然還具有增值功能,經營得當能夠帶來可觀的收益。按照我國現有的近10000億美元的儲備規模,即使年收益率只有5%(對於很多投資產品,5%的收益率其實很低,比如高盛和可口可樂股票的年收益率都在20%以上),年投資收益也有500億美元,再按照1比8的匯率核算成人民幣,就是4000億人民幣,相當於2005年度海南省GDP(904億人民幣)的4倍多,是2005年度貴州省GDP(1942億人民幣)的2倍,也相當於2005年度江西省(4056億人民幣)、廣西壯族自治區(4063億人民幣)的GDP,當然更高出青海、寧夏、甘肅等許多省份的GDP。而且,GDP只是毛收益,如果按照國民生產凈值比較,還不知高出多少個省。另外一個最直觀的比較是,它相當於2005年國家徵收的企業所得稅的總和,如果收益率再增加1個百分點,恐怕就是一個不太富裕的省一年的稅收總和,不好好利用這10000億美元,實際上是一種犯罪。 會計
更多信息請訪問:育路網財會頻道 希望與其他考生進行交流?點擊進入會計考試論壇>>>

❷ 中國用外匯儲備也就是美元買美國國債。本來買美國國債就是要消耗掉儲備的美元,如果賺的還是美元那買美國

其實,這里有難言之隱:
首先,中國的外匯儲備是「鯨吞」來的。中國的外匯體制和日本,歐美國家不同。中國現行外匯制度決定了中國政府必須無限制地,被動地印刷人民幣紙鈔用以收購美元等外匯,以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結果就是,只要人民銀行的「櫃台」前出現了美元等外匯,人民銀行就發行人民幣加以收購。買入的美元等外匯則構成了中國的外匯儲備。
維持人民幣幣值和匯率的穩定是中國外匯儲備的首要任務。而要擔當這個首要任務,外匯儲備的形式就必須符合「安全性,流動性和保值性」這三個基本要求。安全性排第一,流動性排第二,保值或增值性排最後。這就決定了中國政府不能將大部分外匯儲備用於購買黃金,石油和礦產等實物。(當然可以適當購買)
第二,中國的2萬億外匯儲備中的大多數不是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財產,而是屬於外國政府和外國老闆的。中國外匯儲備含有外國商人來華投資的款項,含有中國所積欠的外債,還有大家熟知的「熱錢」(國際游資),當然還有貿易順差。但是,即使在貿易順差中,也並不是全部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而是有很一大部分屬於跨國企業的資產。為了維護中國國家信譽,為了維持正常的經濟秩序,就必須滿足外商和內商的經常性兌換需求。這就決定了中國政府不能將大部分外匯儲備用於購買黃金,石油和礦產等實物。

❸ 中國放著大量的外匯儲備不用,同時卻通過借外債和吸引外資的方式發展國內經濟

凡事有利有弊!

吸引外資一是籌措資金、另外是引進技術。

同樣一件事,國內商人或公司不一定願意干,但外國人有資金有技術,他們就願意干。打個比方,學校門口需要一個賣燒餅的,當地人不幹,但外地人有願意乾的。又比如,污水處理,項目資金大,回報時間長,國內企業不幹,但外國企業有的是資金,也有技術(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願意干。賣燒餅的和污水處理的,都方便了當地群眾,還提高了就業。

而對於外債:
單個企業(或某個地區政府)想要發展,但缺少資金,該企業就需要融資借款。問題是:
a.企業可以向國內銀行貸款,但銀行需要控制風險,如果銀行不看好該企業就不會貸款給該企業。

b.即使國內銀行給該企業貸款了,大家都知道,人民幣貸款利率一般是年利5至7個百分點;而外匯貸款利率一般是2至3個百分點,成本遠遠低於人民貸款利率。如果企業可以選擇的話,肯定選擇外匯貸款。

外商投資企業的優惠政策之一就是可以向外方股東借用【外債】,別的企業想借也借不了,而且外債借款利息非常低,甚至免息。

另外世界金融組織對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的援助貸款,這部分貸款利率也很低(有的也是無息貸款),主要用於醫療、教育等公益事業,各個國家都在極力爭取。

另外,企業或醫院、學校借用的外債需要等他們盈利了自己來還,不可能國家或別的企業替他們還款。所以國家不可能用外匯儲備還外債。

❹ 中國存放大量外匯儲備卻借外債為什麼

外匯儲備是企業或者老百姓的錢(外幣),但因中國政策被強制集中到中央銀行下屬的外匯管理局統一管理,國家沒有這筆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國家要用外匯的話,需要財政部發行國債,然後向外匯管理局購買外匯,才能取得所有權和使用權),外債是國家為主體向國外政府或者機構的借款,國家直接借過來就可以用。

❺ 一旦中國外匯儲備為負數,會出現什麼現象

外匯儲備不可能是負數,因為中國外匯儲備4萬億美元以上。美國經濟總量才17萬億美元。如果中國用這4萬億美元兌換成實業和資產。美國總體量就變成了13萬億,中國的經濟總量是10萬億美元以上再加上美元兌換成的資產。總量遠超美國。美債規模巨大有不能對付的風險。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❻ 怎麼看待中國外匯儲備問題

什麼是國家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國家外匯儲備怎樣應對金融危機
為什麼說國家外匯儲備多 能應對外國金融危機
外匯儲備指由各國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兌換的儲備貨幣,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中國人民銀行履行持有、管理和經營我國外匯儲備的職責。商業銀行、企業、個人手裡的外匯並不算在一國的外匯儲備之內。經濟大國的外匯儲備,最主要的來源是對外貿易順差。 一般而言,它有兩大作用:一是支付,國家進口重要戰略物資和關鍵技術必須用外匯購買;二是保障金融安全,這是最關鍵的。比如,當發生戰爭、災害或國際經濟形勢突然變化,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資,央行可以用充足的外匯儲備來對付突發的風險;再比如,一旦本國貨幣面臨貶值的風險(本幣匯率動盪顯然會導致國內股市動盪),政府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干預外匯市場,應對金融危機。說白了就是:由於我國不是實行浮動匯率,而是盯住幾個貨幣組合有限浮動。為了保持匯率穩定,央行可能就要動用外匯儲備。例如如果人民幣相對美元面臨貶值,證明流通中的人民幣過多而美元外幣過少,為了穩定匯率,央行就會拋出儲備的美元而買入人民幣,使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變少 ,恢復與美元的匯率平衡,這時外匯儲備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以上都是外匯儲備在特定條件下對股市和匯市的影響。當然一般情況下它的軟作用表現得更明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實力的象徵,也是國家宏觀調控實力的重要標志,能夠產生巨大的心理作用,讓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經濟安全和該國貨幣的幣值充滿信心,同時也能增加這個國家的國際金融影響力和在這個星球上說話的分量。對國內投資者來說,外匯儲備有抵禦熱錢流失作用的意義就更大了;而且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穩定匯率對國際貿易極其重要。其實綜合起來,主要的作用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國外匯儲備現狀?
截止到現在我國外匯儲備有多少億美元了?今天聽新聞美國打算印鈔,按此情況,預計我國將有多大損失呢?
2萬億美元總儲備嘛,其實政府我國外匯儲備現狀手上的才4,5千萬億,其他的都是一些公司啊什麼的 美國家外匯儲備國印鈔的話,由於我們持有的是美元本身,因此可以視作並沒有影響,只是再兌換成其他貨幣就會虧了,如果只是兌換成人民幣的話 我可以放心大膽的告訴你,國家現在印錢速度肯定比美國還快,最近 有大量的新錢流入了市場,這樣算起來這些外匯還是要升值的 國際金融方面,我國目前外匯儲我國外匯儲備現狀,國家外匯儲備備現狀
產生這種現狀的原因,現狀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解決此現狀帶來的眾多問題的方案
外匯儲備的現狀2002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進入激增階段。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1996年首次超過1 000億美元,到2005年則超過8 000億美元,9年間增長近7倍。特別是近4年來,外匯儲備增速進一步加快,每年新增儲備都超過1 000億美元,2004年和2005年更是超過2 000 億美元。2006年4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儲備大國。截至2007年3 月,我國外匯儲備已達12 020.31億美元。外匯儲備激增已經對宏觀經濟運行造成相當的負面影響,也使我們在對外經濟交往中處於被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2006年6月末,我國基礎貨幣為63 096億元人民幣,而作為基礎貨幣投放渠道之一的外匯儲備占款就高達72 216億元人民幣。這表明外匯儲備激增嚴重製約了宏觀金融調控,也表明外匯儲備規模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並非我國獨有。 原因; (一)長期的外貿順差是巨額外匯儲備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優惠的外資、外貿政策,帶來大量外商直接投資進入,形成了同際收支資本項日的持續順差。 (三)缺乏彈性的匯申制度,形成了巨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虛增了我國外匯儲備。 (四)全球經濟不平衡狀態,促使大量美元儲備資金的迴流,在一國開放經濟條件下,經濟系統的內部不平衡需要相應的外部不平衡來彌補。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和外貿持續順差就成為緩解內部不平衡的外在表現。 正面影響就是增強償債能力,國際地位……(其實就是外匯儲備的功能) 負面影響: 第一,加大了央行的對沖外操作成本,削弱了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貨幣政策調控的有效性。 這種旨在弱化基礎貨幣大量投放的負面影響的「對沖」操作限制了 第二,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均衡,不利於實現經濟增長向內需主導型模式的轉變。 第三,增大了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利於對外貿易順利開展 第五,成為導致流動性過剩的重要原因,影響了銀行的資金使用效率,加劇了經濟結構失衡。 我國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與管理
請幫我分析下我國外匯儲備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要自己觀點,請別轉載
外匯儲備顯然過多,大量的外匯占款是我國流動性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 外匯儲備會根據當時的經濟需要增加會減少,具體趨勢不好預測,但短期看來應該還會增加

❼ 為什麼中國外匯儲備多了就買美國外債

這是因為我國出口比較多,導致外匯儲備多,其中美圓又是主要儲備,不是我國要買美國國債,而是我國實行的是外匯適當管制,企業出口得到的美圓必須換成人民幣,也就是有多的儲備就會發行多的RMB,至於是否受制與人,不好說.樓主問的太模糊,具體一點比較好回答。

❽ 中國有那麼多外匯儲備為什麼還要向世界銀行貸款既然國家需要錢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外債來借錢給別的國家

外匯儲備主要用於戰爭或意外重大的自然災害 不在國家支出的計劃內 向外貸款可以平衡國家的收入與支出

❾ 中國外匯儲備跌破三萬億,有何玄機

以我曾經在省級工業經濟管理部門工作的體會,外匯儲備的主要作用是應付外貿進口的支付和償還短期、長期外債的保障。外匯數量夠用就好,若太少,則無法應對龐大的進口資金需求,但若太多,則帶來負擔,剩餘的外匯怎麼用都不是最佳選擇,弊端都不少。目前我們的外匯儲備不得已買了許多美債,是因為歐債與日元債的規模都不大,無法滿足我們的購買量,加上美元的收益率和風險都好於歐債或日元債。所以,中國外匯儲備別說3萬億美元,即使減少一萬億都不存在支付問題。最多是覺得外匯積累的速度怎麼下降了。某些沒有直接參與過國家宏觀經濟決策的所謂學者,總拿3萬億外匯說事,這樣的觀點寫寫論文或許還可以。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外匯儲備外債時寒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停的加杠桿叫什麼 瀏覽:201
2020年9月28美金匯率 瀏覽:459
申銀萬國證券股東 瀏覽:982
建設銀行貴金屬K線圖 瀏覽:697
台灣永豐銀行匯率 瀏覽:925
捷成股份減持 瀏覽:205
1萬澳門幣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929
航天通信第七大股東 瀏覽:778
非法理財軟體盜取銀行卡 瀏覽:897
新鄉紡織股東 瀏覽:331
電話期貨對話 瀏覽:220
省級融資平台關閉 瀏覽:224
000882華聯股份 瀏覽:769
美國富華證券投資集團 瀏覽:989
金融機構如何開放徵信信息 瀏覽:254
杭州有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97
收國外傭金費用可以嗎 瀏覽:132
民間融資機構經營許可證 瀏覽:686
東海期貨有限公司 瀏覽:179
2017年4月eth價格多少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