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貿易名詞解釋:什麼是外匯傾銷
外匯傾銷是指出口企業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機會爭奪國外市場的特殊手段。當一國貨幣貶值後,出口商品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價格降低,提高了該商品的競爭能力,從而擴大了出口。
另外,在貨幣貶值後,貨幣貶值的國家進口商品的價格也會上漲,從而削弱了進口商品的競爭力。
國際經濟學家根據價格歧視這一概念對傾銷進行經濟學意義上的分析。認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廠商,由於所面臨的國內外市場的需要狀況不一樣,按照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以獲得最大利潤的廠商,就在國內實行高價,而在國外實行比國內低的價格。
(1)什麼是外匯傾銷的前提擴展閱讀:
有以下三個構成條件:
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或公平價值的價格銷售。正常價值或公平價值是指出口國或原產地國的國內市場銷售價格,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以是該國向第三國出口的市場銷售價格或結構價格等。
低銷價售的行為給進口國的產業造成了損害。這里的損害包括實質性損害、實質性威脅和實質性阻礙,是指對進口國相同產品的整個產業造成的損害,而不是指對進口國的某個或幾個生產廠商的不利影響。
損害與低價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2. 高級經濟師復習題:外匯傾銷是指什麼選擇題求助
外匯傾銷(Foreign Exchange Dumping)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機會,向外傾銷商品和爭奪市場的行為稱為外匯傾銷。
這個用產品來說就是傾銷產品之後,外國人拋售本幣,購買外幣來購買產品。這個是己方來說就是向國外拋本幣了。你選的在我看來對啊。
3. 外匯傾銷的概念及其條件是什麼啊有誰幫忙解答一下
外匯傾銷是出口企業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機會,爭奪國外市場的一種特殊手段。當一國貨幣貶值後,出口商品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價格降低,提高了該商品的競爭能力,從而擴大了出口。 具備以下兩個條件才能實現外匯傾銷擴大出口的作用: (1)貨幣對外貶值的程度大於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 (2)貿易夥伴國不同時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和採取其他報復性措施。
4. 為達到擴大出口的效果,外匯傾銷應當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外匯傾銷不能無限制和無條件地進行,只有在具備以下條件時,外匯傾銷才可起到擴大出口的作用。 1.貨幣貶值的程度要大於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必然會引起貨幣對內也貶值,從而導致國內物價的上漲。當國內物價上漲的程度趕上或超過貨幣貶值的程度時,出口商品的外銷價格就會回升到甚至超過原先的價格,即貨幣貶值前的價格,因而使外匯傾銷不能實行。 2.其他國家不同時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當一國貨幣對外實行貶值時,如果其他國家也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這就會使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保持不變,從而使出口商品的外銷價格也保持不變,以致外匯傾銷不能實現。 3.其他國家不同時採取另外的報復性措施。
5. 外匯傾銷的概念是什麼
外匯傾銷
(Foreign Exchange Dumping)利用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的機會,向外傾銷商品和爭奪市場的行為稱為外匯傾銷。這是因為本國貨幣貶值後,出口商品用外國貨幣表示價格降低,提高了該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有利於擴大出口;而因本國貨幣貶值,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削弱了進口商品的競爭力,限制了進口。外匯傾銷需要一定的條件,主要是本國貨幣對外貶值速度要快於對內貶值以及對方不進行報復等。
6. 外匯傾銷 什麼是外匯傾銷
外匯傾銷就是使得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原理就是如果本國貨幣對外貶值本國商品出口到國外則以外幣表示的價格比貨幣對外貶值以前降低,這樣使得本國產品在國外的競爭力提高;國外的商品進口到本國,以本幣表示的價格相對以前上升,使得國外商品在國內的競爭力降低。從而達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條件:第一,實行外匯傾銷要保證貨幣對外貶值的程度要大於國內物價上升水平,這樣才使得國內價格保持不變或變化很小,出口到國外依然具有優勢。
第二,要保證其他國家不實行同等程度的貨幣對外貶值政策,或其他報復性政策(如限制商品的進口等)
第三,貨幣對外貶值要在國內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實施。即對外貶值要小於貨幣對內貶值,否則會加劇通貨膨脹程度。
第四,貨幣對外貶值針對的商品是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這樣需求增加可以大幅度增加銷售量從而增加外匯收入。
如果你對外匯這方面有興趣的話,建議你可以先下載個看盤軟體 叫 金匯通行情軟體 上面信息很准確的對你會有幫助的
7. 外匯傾銷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從經濟學角度講,就是國內價格大於等於國外價格。從法律角度來說,第一,低價銷售,第二,對進口國造成實質的損害(市場份額,利潤水平等等),第三,之前兩點存在因果聯系。
8. 外匯交易中外匯傾銷是什麼
外匯傾銷就是利用北國貨幣對外幣貶值的機會,向外傾銷商品和爭奪市場的行為。這是因為本國貨幣貶值後,出口商品用外國貨幣表示價格降低,提高了該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有利於擴大的出口;因而本國貨幣貶值,進口商品的幾個上漲,削弱了進口商品的競爭力,限制了進口。
9.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
1.C
2.B
3.D
4.D
5.C
6.D 經濟同盟(Economic Union),實現商品、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建立共同對外關稅,並且制定和執行統一對外的某些共同的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逐步廢除政策方面的差異,使一體化的程度從商品交換擴展到生產、分配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形成一個有機的經濟實體。
7.A
8.B
9.B 進口押金制(Advanced Deposit),又稱進口存款制。在這種制度下,進口商在進口商品時,必須預先按進口金額的一定比率和規定的時間,在指定的銀行無息存入一筆現金,才能進口。這樣就增加了進口商的資金負擔,影響了資金的周轉,從而起到了限制進口的作用。
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