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期貨的發展創新
國內金融性創新步伐快於傳統金融創新,金融期貨創新民間版本創新後來居上,民間金融期貨創新主要集中在投機交易者市場,以內交易為主。
創新型品種主要有股指期貨配資和國債期貨配資,即日內投機交易者通過藉助申穆投資或個人的金融期貨帳戶和資金,實現新保證金交易模式,在原有杠桿基礎再度放大杠桿交易,通過保證金工具將金融市場交易品種再度杠桿化,風險和收益再度杠桿放大。市場中金融期貨配資比例是1-10倍,投機交易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交易技術和投資交易模式選擇適合自己的比例。
2. 中國國際期貨的銳意創新
·國內率先推出期證通業務,實現期證資金快速劃轉。
· 期現業務相結合,開拓業務新模式。
·資深分析師精心推出月度分析報告,為廣大投資者呈現市場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投資管理服務,提供行情研判,讓投資者緊跟市場脈搏、把握投資先機。
· 首推全國銀期轉賬服務,並成功運行。
3. 期貨投資的相關閱讀
期貨投資與證券投資
期貨投資與證券投資在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中的優劣勢
業務試點資格申請的人員門檻是期貨公司反饋最多的問題。業務試點辦法規定,期貨公司要取得資管業務資格,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符合條件的高管和人員,其中要求高管「具有5年以上期貨、證券或者基金從業經歷,並取得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從業資格或者證券投資咨詢、證券投資基金等證券從業資格」的不少於1人。
業務試點中,期貨投資與證券投資有很大不同,證券投資咨詢資格不應該替代期貨投資咨詢資格,成為過「高管關」的可選條件。而「二選一」的高管條件,會使非券商背景的期貨公司在資管業務資格申請上處於不利地位。
業務試點對相關業務人員隔離的具體規定也不太明確。有期貨公司已經安排主管投資咨詢業務的副總經理來負責籌備資產管理業務。而這只是公司暫時的安排,投資咨詢業務負責人能否兼任資產管理部負責人,監管層還未做出明確規定。
從期貨研究特性與期貨公司人員現狀看,「1+5」的資管業務人員要求不應該與期貨投資咨詢業務人員要求完全隔離開來。證券公司都被要求研究與資產管理業務嚴格隔離。現在期貨公司符合條件的資管業務人員以前大都做過期貨研究,而且期貨研究與資管業務分離的必要性不大。
因為個股研究信息對證券投資會很敏感,期貨研究則不然。一旦期貨公司也被要求研究與資管業務完全隔離,那麼「2+10」的人員條件將會成為大多數已經獲得投資咨詢業務的期貨公司申請資管業務的「攔路虎」。
提出了放開『一對多』專戶的建議。現在在期貨上配置大規模資產的客戶還很少,「一對一」專戶難以做大規模,而小規模運行會給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的人才培養、策略運用等帶來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如果僅僅推出「一對一」專戶產品,期貨公司自有資金購買該產品也無門。越是在資管業務發展初期,客戶越需要購買信心,而期貨公司自購可以讓客戶更加放心。
如何防範資管業務與經紀業務的利益輸送,也是市場比較關心的問題。通過頻繁炒單或故意設置較高的手續費費率,期貨公司可以從手續費收入或交易所返佣(今年6月已臨時取消)獲利,無須將主要精力放在盈利提成的收益上,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投資者利益。「是不是也要對資管業務的手續費費率加以一定的區間限制?但是,手續費費率過低,又容易引起惡性競爭之嫌」。
隨著期貨公司境外代理業務的漸行漸近,將期貨公司資管業務投資范圍放寬到境外期貨市場,以創造更好的條件來發展這一期貨創新業務。
4. 為什麼說期貨交易系統是創新業務發展底線
在傳統經濟業務白熱化下,期貨資管業務已開始成為很多公司的增長點,此外,風險管理子公司等業務也發展迅速。
詳細資料來源:http://www.shovebank.com/NewsSt/697.html 僅供參考!
5. 期貨創新產品
東海期貨創新產品有1、東海動態指數。
2、東海方舟系列增值服務計劃。
3、東海潛龍高端交易平台。
4、東海文華程序化交易。
5、東海股指專遞。
6、東海蛟龍WEB行情交易系統。
7、東海飛龍手機期貨交易系統。
等等
6. 期貨創新高或新低 後該怎麼處理
風控的角度:對於滿倉的客戶,如果方向錯誤,可能會被期貨公司強平。
期貨交易建議控制好倉位,這樣即使短期出現反向波動,也在承受范圍之內。
期貨程序化交易是王道!
7. 中國期貨市場的創新與發展問題..
去中國期貨業協會找
8. 有人讀完《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書嗎
9. 期貨市場的創新發展
中國經濟增長從高位趨緩,不斷的向下走,GDP的增長速度已經不可能再保持在雙數字以上,經濟處於下行周期。我們所面臨的風險如大宗商品風險,利率、匯率風險,股價波動風險等由於宏觀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而加劇,與此同時國內外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帶來的巨大風險敞口,我國相關經濟活動主體對避險工具的需求激增。期貨市場無疑為他們提供了一條便捷避險通道。期貨市場是風險管理市場和財富管理市場。期貨及相關衍生品是國家風險管理的基礎工具,必不可少,十分重要,不可替代。我國的期貨市場現狀是期貨行業整體規模小,行業實力有待提升;期貨公司業務同質化現象嚴重,缺少大型公司;品種結構亟待完善;戰略性品種缺失;投資者結構不合理,肩負培育機構投資者重任;國內期貨市場相對封閉,對外開放勢在必行;新品種推出步伐加快;各項新業務開閘在即;加強監管,放鬆管制;期貨公司兼並重組、IPO上市成為趨勢。目前我國期貨上市品種:共5大類,28隻商品,1隻金融。具體包括:農產品12隻、金屬8隻、能源1隻、化工6隻、金融1隻。2011年全球成交量前十名商品期貨品種中,6個屬於中國。盡管如此,我國期貨市場依然存在品種結構亟待完善,戰略性品種缺失的問題。期貨市場是期貨產品流通的場所,沒有健全有效的市場,期貨產品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與傳統交易形式相比具有諸多優勢。現階段,它對於促進我國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加速商品流通,促進信用體系建設等多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傳統的現貨市場是金字塔根基;期貨市場誕生在發達的現貨與中遠期倉單市場上,是市場的一種高級組織形式;中遠期市場又是完善的現代市場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整個金字塔體系的塔身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