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結售匯制度下,外匯占款增加為什麼會給通貨膨脹帶來壓力呢
首先,我對基礎貨幣再重新說明一下,基礎貨幣MB=流通中的現金C+銀行體系的准備金總額R。那麼在我國由於人民幣還不能自由的兌換,當外匯流入時,需要靠央行來進行操作。
下面我從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來說明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說,央行的資產包括國外資產和國內資產,負債包括流通中的貨幣和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准備金存款。由於人民幣的不可兌換,所以當外匯流入時,央行資產負債表中的外國資產增加(也就構成了外匯儲備的一部分),同時央行資產負債表的
負債主要是通貨也會相應地增加(形成了外匯占款),那麼就相當於是提供了基礎貨幣。基礎貨幣凈經乘數放大後,自然形成更多地貨幣供給,那麼就為帶來了通脹的壓力。所以央行經常會進行逆回購操作,來回收這部分流動性。
希望對你有幫助。
B. 《外匯實盤交易與保證金交易有什麼區別》評論
外匯保證金交易是存在一種有杠桿比的交易,具體的杠桿比為多少每個服務商多存在差異,(1:2 1:200 1:500 1:2000).下面舉個列子來說一下,如果你要買入貨幣對EURUSD 1lot(1lot=100000基礎貨幣)(針對貨幣對EURUSD,EUR為基礎貨幣,usd為報價貨幣)此時EURUSD匯率為1.2283,杠桿比為1:2000,你的保證金為100000EUR*1.2283/2000=61.415USD,也就是說只要你的賬戶里有61.415usd就可以交易1lot的eurusd,賬戶里剩餘的錢就是你的現金賬戶,你的盈虧就會在你的現金賬戶里扣除,直到沒錢交易商就會給你強制平倉。
C. 2014年華爾街日報報道的外匯傳奇人物
真的,總是在知道裡面看到這樣的人,忍了好久了~~~你說你要是問了問題大家沒能力幫你回答也就算了;再其次要是回答出來了你不評論也忍忍接受了,畢竟誰也不是奔著那點可憐的網路經驗來回答問題的,更多的人在這里想要得到的是幫助到別人自己所能得到的成就感;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沒頭沒腦扔出一句就走了,我想請問你知道「問題」的概念是什麼么?你這么說一句算是個「問題」么,問題說不清楚你是想要得到什麼樣的答復呢?難道讓大家去猜測你的意思么?真的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怎麼想的。。。
算了不說了,只是看到太多次了不吐不快,如果大家看到我這段覺得堵心就繞道當沒看到好了,不給你們添堵了~~~
D. 《炒外匯軟體哪個好 炒外匯軟體推薦》評論
首推MT4軟體,軟體使用方法及平台可參看以下網站http://www.icmarketsasia.com/?camp=6802
E. 匯查查上面的評論真不真實
匯查查的每條口碑評論打分都設有人工審核和智能雲機器人機制,如有蓄意惡意評論,將不展現其評論,嚴重者將禁止此類用戶進行評論。平台口碑匯友打分,杜絕收費虛假評分操作
F. 求一篇國際經濟危機對國際黃金價格走趨的評論,500到1000字既可,因為只是拿來做材料的
國際貨幣體系曾經經歷了金本位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牙買加體系三個時代。在金本位制度和布雷頓森林體系下,黃金充當一般等價物或准一般等價物,各國政府努力維持黃金價格穩定。有資料表明,1833-1932年國際黃金價格大致在20.62-20.69美元/盎司之間波動,1934-1968年國際黃金價格大致在35美元/盎司左右。
在第一次美元危機沖擊下,1971年8月,尼克松總統宣布,停止履行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同年12月,黃金價格從35美元/盎司上升到38美元/盎司。1973年2月,在第二次美元危機沖擊下,黃金價格上升到42.22美元/盎司。1976年,世界進入牙買加體系時代,同年1月簽訂的「牙買加協議」規定,各國貨幣不再規定含金量,黃金不再作為貨幣平價定值的標准,黃金非貨幣化進程由此啟動。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長期受到抑制的黃金消費需求得到了釋放,國際黃金價格在短期內大幅上升。再加上1979年國際政治局勢劇烈動盪,接連發生了美國在伊朗的人質危機,以及前蘇聯出兵阿富汗等事件。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80年1月18日,國際黃金價格達到850美元/盎司,這是當時國際黃金市場的歷史最高價格。
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世界經濟保持了較低通脹和較快增長,黃金的保值和避險作用下降,黃金價格也隨之下跌。並且,在牙買加體系下,黃金在國際清算結算中的作用下降,一些國家的中央銀行開始減少黃金儲備,中央銀行出售黃金的行為也推動了黃金價格走低。總之,1980年1月,國際黃金價格暴漲至歷史最高點之後,一直呈下行趨勢。2001年初,國際黃金價格下跌到255.95美元/盎司。
2001年美國9.11事件之後,世界儼然重新審視了黃金的保值和避險功能,國際黃金市場結束持續20年的下跌趨勢,步入上升通道。2004年12月,國際黃金價格上漲至456.75美元/盎司。2005年下半年,黃金價格連續突破500美元/盎司、600美元/盎司和700美元/盎司。2006年5月,黃金價格一度漲至730.00美元/盎司。2007年,黃金期貨價格上漲了31%,2007年12月31日,倫敦定盤價達到836.5美元/盎司,離1980年的最高價只有一步之遙。
黃金突破歷史高價的主要原因
黃金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商品,具有明顯的金融屬性。黃金的長期價格是由國際黃金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黃金的短期價格則會受許多經濟和政治因素影響,比如,通貨膨脹率、美元匯率、世界經濟形勢和國際政治局勢等。當通貨膨脹壓力增加或者美元貶值;當世界經濟中不確定因素增加或者國際局勢動盪不安時,黃金價格就會上升,因此,一些國家將黃金價格變動作為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
從目前的情況看,推動此次黃金價格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由於次級債風波而加深的美元貶值;二是由於石油價格大幅攀升而帶來的世界性的通脹壓力;三是國際黃金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動;四是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五是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
美元貶值是推動黃金價格大幅上漲的最主要因素。在國際市場上,黃金交易以美元計價,美元大幅貶值直接推動了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上升。近年來,由於美國經常賬戶的巨額逆差,美元匯率不斷走弱,過去7年內,美元對歐元貶值超過40%;過去3年中,美元對各主要貨幣加權匯率下跌35%左右,目前美元指數已經跌破76.00。
通貨膨脹是推動黃金價格上升的另一重要因素。近年來,國際石油價格和糧食價格持續上升,2008年1月3日,原油期貨價格也突破了100美元/桶的歷史最高位。石油價格和糧食價格上升,推高了工資水平,從而有可能演變為全面的、世界性的通貨膨脹。也就是說,石油和糧食價格上升只是通貨膨脹的第一輪效應,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是通脹的第二輪效應,即工人因為物價上漲而要求增加工資。德國工人工資出現13年以來的最大漲幅,而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3.1%,為6年新高。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受石油價格上升的影響,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出現了1998年以來的最大漲幅。並且,高通脹率又會進一步刺激通脹預期,造成工資-物價的螺旋式上升。
黃金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是拉高黃金價格的深層原因。印度是世界黃金最大的消費國,近年來,印度經濟增長不斷加快,進一步增加了印度居民對黃金的需求。南非是世界黃金最大的生產國,長期以來,南非的黃金供給持續下跌,目前已經跌至25年來最低水平。
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使更多的投資者選擇了黃金。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一次調低了對2008年美國經濟前景的預期,實際上,由於次級債風波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它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美國實體經濟現在還無法確定」。美國經濟是否會因此而出現深度衰退,與美國通貨膨脹是否會因為石油價格上升而死灰復燃等問題一樣,都還無法確定。現在惟一能確定的是,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更加不確定的世界。在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時,黃金避險和保值的特性成了吸引投資者的主要原因。
世界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加劇了黃金市場價格波動。目前伊朗、伊拉克、奈及利亞及委內瑞拉等產油國的政治環境依然不明朗,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加。2007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總理、人民黨領導人貝·布托遇襲身亡,使中東地區局勢更加緊張,世界地緣政治更加動盪。
2008:國際黃金價格的可能變動方向
未來黃金市場價格的變動方向,主要取決於美元匯率走勢,而美元匯率變動則與美國經濟增長和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等密切相關。
美國經濟增長存在不確定性。短期內,美國經濟存在著兩種可能性,一是在出口帶動下恢復增長;二是受次級債風波拖累進一步放緩。隨著美元貶值,2007年美國出口增長迅速,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長11%,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2007年第三季度,美國GDP環比折年率增長4.9%,凈出口的貢獻為1.37個百分點,僅次於居民消費的貢獻(1.88個百分點)。出口增長還減少了貿易逆差,2007年前三季度,美國貿易逆差下降了9.7%,經常項目逆差佔GDP比重從2006年的6.2%下降到5.5%。但是,由於次級債風波的影響依然存在,美國經濟還存在衰退的可能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08年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從2.8%調低到1.9%,低於歐元區經濟的2.1%,也低於世界經濟的4.8%(見附表)。
美聯儲可能繼續放鬆銀根,進一步降低美元利率。為了應對次級債風波,防止經濟衰退,美聯儲已分別於2007年9月18日和2007年10月30日兩次降低美元利率,共75個基本點,將美元基準利率從5.25%降低到4.5%。最近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紀要顯示,為了防止信貸和房地產市場風波影響到消費支出,美聯儲可能進一步降低美元利率。
其他主要國家央行可能繼續緊縮,保持利率不變或提高利率。由於西方主要國家的經濟周期存在同步性,過去美聯儲宣布利率調整的決定後,其他主要國家會很快做出反應,宣布其貨幣政策將進行相同方向的調整。但是,這次美聯儲連續降息後,歐洲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和日本銀行表示,維持其基準利率不變。目前歐元、英鎊和日元的基準利率分別為4%、5.75%和0.5%。
對此,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里謝表示,目前歐元區13國的通貨膨脹面臨上漲的風險,經濟增長面臨下行的風險,這是歐洲中央銀行一直維持利率不變的主要原因。由於目前歐元區物價上漲持續的時間和力度都超過預期,可能引發工人提高工資的要求和新一輪工資水平上漲,為了阻止石油和食品價格的上漲演變成全面的通貨膨脹,歐洲中央銀行必須採取措施。市場由此認為,在通貨膨脹壓力下,歐洲中央銀行可能採取與美聯儲相反的操作,即提高歐元利率。日本銀行也表示,石油價格上漲帶來了通貨膨脹壓力,可能擠壓中小企業的盈利空間,從而產生抑制消費的影響,為此,在2009年以前,日本銀行希望保持目前的利率水平不變。
短期內美元可能繼續貶值,黃金價格將保持升勢。上面的分析表明,由於目前美國經濟增長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美聯儲可能進一步降低美元利率;歐洲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和日本銀行可能保持現行利率水平不變或者提高利率,由於利差的影響,短期內,美元可能繼續貶值。黃金價格與美元匯率具有非常明顯的負相關關系,由此判斷,短期內國際黃金價格將繼續保持升勢。
為什麼國際市場反應平靜
2008年1月3日,國際市場的黃金價格突破了歷史高位後,國際市場,包括國際商品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均反應平靜,沒有出現重大的連鎖反應。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由於2007年美元對歐元、日元等其他主要貨幣持續大幅貶值,雖然以美元計價的國際黃金價格連創新高,但是,用非美元價格計算的黃金價格可能並不過高。比如,2007年倫敦定盤價以歐元計上漲了17.89%(收盤於568.66歐元/盎司),而以美元計算的黃金價格則上漲了31%。
第二,目前國際經濟和國際政治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國際黃金價格的上漲趨勢,早已成為市場較為穩定的預期。並且,有分析表明,1980年的最高價850美元/盎司,用通脹率調整後為2079美元/盎司,如果從這個角度分析,2008年1月2日的859.30美元/盎司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第三,1980年1月28日,黃金價格突破當時歷史高點後曾轉而走低,2008年1月3日,國際黃金價格達到歷史最高後也開始向下調整,一些投資者可能選擇了獲利回吐操作。
從整體上看,由於美元貶值、世界性的通脹壓力增加、黃金市場供求關系變動、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等基本因素依然存在,短期內,國際黃金市場繼續走高的趨勢不會改變。
參考文獻:http://www.yangcai168.com/board/ 文文外匯
G. 請介紹一些有關「經濟評論分析」的網站,最好有知名經濟學者的文章!謝謝
和訊網是目前中國的專業財經網站。www.hexun.com
立足財經 全面服務於中國的中產階級
和訊(www.hexun.com)——創立於1996年,是中國最早的專業ICP之一,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全面服務於中產階級的網路門戶和在線及移動財經服務提供商,目前和訊正處在全面成長的階段。
和訊立足財經,全面服務於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為該階層人士全方位提供專業的財經資訊服務,網路社區服務和獨特的在線理財、商務、休閑娛樂服務:
* 資訊:
和訊擁有眾多的財經專家、最新研發的數據分析系統、專業背景的采編隊伍,在海量信息中,和訊網將簡單的信息更加快捷的整理分析成為更具價值的資訊。目前和訊網共有股票、期貨、債券、外匯、房產、博客、保險、理財、汽車等 18 個頻道,涉及中產階級財經生活的方方面面。
* 社區:
打造包括互動交流、虛擬投資體驗、投資指導、理財咨詢等內容的中國第一財經網路社區——「財道俱樂部」,內容集交流、休閑、理財、培訓於一體,容個性化、交互性、娛樂性為一身,全面服務於新興中產階級的大型財經網路社區。
* 服務:
和訊目前提供三大類服務:理財服務、機構服務、無線增值服務。從針對個人用戶的理財服務到針對機構用戶的資料庫營銷、網上支付,全面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需求。而基於簡訊、彩信、 WAP 、 IVR 、 PDA 、小靈通六大平台的各類無線增值服務,令和訊服務充分體現出跨平台、豐富便捷等特點。
和訊正努力向著利用多媒體、互動、廣播方式,基於窄帶、寬頻、無線多種技術平台,通過提供資訊、社區、服務三重服務實現全面發展的未來進發。
金融界http://www.jrj.com.cn/default.htm
中金在線http://www.cnfol.com/
東方財富網http://www.eastmoney.com/
中國財經信息網http://cfi.net.cn/index.aspx?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和訊財經http://www.hexun.com/
證券之星http://www.stockstar.com/home.htm
中國金融網http://www.zgjrw.com/
以及各大門戶網站的財經頻道等
如:新浪財經http://finance.sina.com.cn/
網易財經http://money.163.com/
搜狐財經http://business.sohu.com/
騰訊財經http://finance.qq.com/
TOM財經http://finance.news.tom.com/
H. 關於此次金融危機.有評論認為……
中國本身的經濟都已經大受影響,損失慘重,還談什麼××××……
I. 求幾篇關於當今國際國內時事的評論,越多越好,加分啊
核心提示:很有希望成為下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提出的施政綱領中有「日本銀行(日本中央銀行,相當於中國的中國人民銀行)實行無限制的金融緩和」的提法,甚至提議日本銀行直接接受建設國債來實現年3%的通貨膨脹率以擺脫現在的通貨緊縮的現狀。這就更加使得人們對日元的信用產生疑問,也是引發日元走低的一個很大的因素。
這十幾年來在日本就聽不到什麼好消息,去年的東日本地震之後就更是如此了。本來經濟就已經不景氣了二十幾年,而這四個月來接連出現的國際貿易收支赤字更是讓人對日本經濟的前景產生了絕望的感覺。
日本人在解釋為什麼日本經濟會不景氣時最常見的理由就是「日元匯率太高從而使得企業無法盈利」,所以日本在日元升值的時候股市肯定走低,要日元走低時股市才走高,唯一的例外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時候日元,債券和股市三位一體地同時走低,那是因為泡沫經濟破滅給日本金融機關帶來的天文數字的壞賬使得日本金融系統異常脆弱,而日本金融機關的壞賬問題基本上在小泉純一郎的時代已經得到了解決,所以現在又開始了日元和股市互走反方向的正常連接。
日元兌換美元歐元的匯率經常有很大的變化幅度,在一天內跳動百分之一是很常見的,匯率對日本企業的經營確實有很大的影響。日元匯率上漲對企業盈利的影響主要從兩方面表現出來,首先是日元的升值會帶來海外市場上日本產品價格的上漲從而減弱日本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比如在100日元兌換1美元的匯率時,一輛200萬日元的汽車要賣兩萬美元,而當匯率上升到80日元的時候,這輛汽車就要2.5萬美元了。對於這種情況還可以用轉移生產基地,讓生產成本盡量接近市場國的方法來解決,但轉移生產基地的方法只能解決成本問題,解決不了日元升值對利潤所產生的負作用。比如某公司在國外的銷售收入為一億美元,在匯率為100的時候摺合為日元就是100億日元,但要是匯率變為了80的話,這筆銷售收入就成為了80億日元,20億日元就這么憑空消失了!
所以日本各大公司的年度計劃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就「預想匯率」,這個預想匯率和實際匯率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公司的收益,有時甚至事關生死存亡。拿豐田公司來說,它採用的預想匯率是計劃發表時的實際匯率匯率減一,因為日元在前段時間一直徘徊在一美元兌換80日元的水平上,所以豐田公司採用的2013年的預想匯率是79。
但是外匯市場上的實際匯率這幾天降到了82。
不知道這個匯率能夠維持多長時間,如果能夠維持的長一點的話,對豐田公司來說絕對是好消息,匯率降低一日元就能夠給豐田公司全年增加400億日元(約合五億美元)的利潤,如果這個82的匯率能夠堅持到明年底的話,光這一項豐田公司的盈利就將增加15億美元。
所以這幾天日本媒體很難得地有了點活氣,要知道日元匯率跌下來了3%左右,股市立即起了反應,股值漲上去是很自然的反應。
這次日元下跌和股票升值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個原因說起來也有趣,居然就是日本的貿易赤字。從上世紀90年代初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日本經濟一直不景氣,一直不是處在經濟危機就是金融危機之中,但是奇怪的是除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段短時間日元卻幾乎一直保持強勁的上升勢頭,和日本的經濟表現似乎很不合拍。其實日本的經濟危機並沒有像所描繪的那麼深刻,實際上日本一直保持著外貿黑字,只不過使用向外國轉移生產基地的方式使得很大一部分黑字被隱蔽了起來,所以雖然GDP像被冰凍了似的四十年來幾乎沒有變化,但是失業率依然很低,看不到歐美各國經濟危機一來街頭上就擠滿了失業人群那樣的景象,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降低,從統計數據來看收入是降低了,但物價也在同時降低。日元的長期走強背後的基本原因就是這個貿易黑字,而這個貿易黑字的消失就使得人們對於日元的信任降低了,日元也就開始了下跌。
另一個原因就是很有希望成為下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提出的施政綱領中有「日本銀行(日本中央銀行,相當於中國的中國人民銀行)實行無限制的金融緩和」的提法,甚至提議日本銀行直接接受建設國債來實現年3%的通貨膨脹率以擺脫現在的通貨緊縮的現狀。這就更加使得人們對日元的信用產生疑問,也是引發日元走低的一個很大的因素。這種經濟手法現在在日本也是一個爭論的題目,支持和反對的意見都有。
但這兩個原因都使得這次日元的下跌帶有不確定性,貿易赤字如果和日元匯率完全成為了互補關系的話,日本的經濟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充其量最後能夠勉強維持貿易平衡。第二個原因則更是充滿了未知數,日本在戰後初期確實曾經由大藏官僚主導通過認為的通貨膨脹實現了經濟恢復,但精英官僚在日本已經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質量低下的民選政治家,所以現在已經沒有了60年前的條件,安倍晉三開出來的這張葯方治癒日本病的可能性看起來不太大
繼黑龍江、安徽等地放開高考戶籍限制之後,江蘇、山東等地先後表明異地高考方案出台時間。但是,備受關注的北上廣仍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不可否認,這些地區的改革操作涉及異常復雜因素,同時,觀念上也存在嚴重分歧。最近,「非戶籍」女孩占海特在微博上與人爭議異地高考,卻被部分滬籍人士斥為「蝗蟲」,要求其「滾開」。
人有自由遷徙的權利,綁縛在人身上的資源待遇自然應隨之一起流動。以高考來講,戶籍限制要松動,教育資源要公平配置,考試招錄要消除區域差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一起呼籲放開異地高考,並視之為教育公平的起點之一。
當然,道理都會講,權利、公平沒有人直接否認,但利益阻礙一旦多了,改革面對的因素就越復雜,改還是不改,哪些地方可以先改,哪些地方可以暫緩,觀念上又有了分歧。分歧也從觀點爭辯轉變為直接的謾罵,以至於討論異地高考權利的爭取就被罵為「蝗蟲」,被喊著要「滾開」。
認識權利,追求公平,共識總在抽象的層面最先凝聚。什麼才是權利,怎樣才算公平,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具體認識,改革的刀子一動下來,分歧、爭議加大並被激化。什麼是權利呢?外地人要爭取異地高考,即不受戶籍限制而接受教育的權利;一些當地人則要維持地方教育資源優勢,彷彿特殊優勢成了習慣,就被當作了權利的一種。怎樣才算公平?有人認為公平是實現國民待遇的無差別,有人則認為人要區分為國民、省民、市民,不同的層次有不同的公平,國家有國家的公平,地方有地方的公平,在哪裡納稅就在哪裡享受公平。
北廣上是特大城市,人們趨之若鶩,城市資源承載力有限,要放開異地高考確實不容易。但現實復雜性在一些人眼裡,又似乎成了暫緩改革或者不加改革的托詞。改革有沒有潛力,有沒有突破方向,這沒有被充分討論,一切問題彷彿只能依靠時間慢慢消化。復雜因素,越是被強調,就越是弱化了改革的魄力,也越是激化了分歧。不同群體站在各自看重的問題上談改革,以問題設定立場,解決問題的手段優先於價值上的考慮,沒有手段甚至就說明改革不甚合理,至少談不上緊迫。以此來看,有關北廣上異地高考的一些觀念分歧,還是源於改革沒有加壓,現實復雜性被過分強調。
放開異地高考,方向既已確立,改革就必須是剛性的。這次改革雖然採取各地因地制宜的方式,但改革主導力量始終在國家層面。教育部給定了原則、時間,改革有著基本的底線,不可能願意改革的地方就能先拿出方案,不願改革的地方就為現實復雜因素阻礙了步伐,以至於給定的最後期限可以不管不顧。
改革力度取決於國家能動性,而不可能只靠地方的積極性。現實復雜因素固然很多,但越是這樣,改革就越應加碼。觀念分歧當然不少,但正是因為改革力度弱化,爭議的核心焦點都沒有圍繞著權利、公平,基本認識經常性的被曲解,也無端製造了許多偽話題。放開異地高考,改革正需要繼續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