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期貨更難

外匯期貨更難

發布時間:2022-01-04 04:07:39

1. 炒股票,期貨,外匯,黃金哪個更難

從風險來說黃金<外匯<股市<期貨
所以期貨最難,因為稍有閃失,就可能血本無歸。。。期貨再怎麼分析都是投機
我感覺股票最好,是最有意思的,如果你認真分析,他就會變成合理的投資;如果你不做分析 那它就會變成投機

2. 一文解惑:為什麼外匯比股票期貨等品種難做

自己最近操作中一些問題主要有如下幾方面:1、耐心不足,沒有堅持等到勝率足夠高的機會就貿然進場,甚至進場時已經知道輸贏機會各半,勝算不高仍盲目進場,自律性不足,進場太隨意。失敗後往往還不止損,加大艙位去救,小疏忽造成大虧損,得不償失,實際上真正的好機會自己也是知道的。如果能夠耐心等到機會出現才進場,盈利會更有信心。2、止損沒設或設立的位置不好,止損位經常容易被打掉,之後行情反轉,總結下來是自己的止損位設置太靠近了,沒有給價格波動留下足夠的空間,究其原因仍然是進場點不好,沒有足夠耐心等到最好的進場點,往往使得止損不得不設的很緊,也反過來造成了被打掉止損後行情反轉。3、外匯操作中可以多次進出,自己靈活性不足,經常盈虧反復,上上下下,其實如果買賣點掌握的好,完全可以小賣點先出來兌現獲利,之後再進去,多次累積獲利。這主要受股票操作思維影響,靈活性不夠,甚至自己在股票操作中也不夠靈活,往往看到一個小級別賣點出現了,知道要回跌了,仍然不知道高拋一部分,低再吸回做差價降低成本。持股不動就無法降低成本,也容易被震盪洗出。如海南海葯最近的操作,如果在高位低級別賣點先出一部分,等低位回補,就很好掌握主動權了。不會被洗出。4、持股信心不足,提前止盈很多次,這主要是見不得盈利擴大,賺點小錢就想走得本性導致的。也是對行情判斷信心不足,缺乏系統的原因。如果一個上漲或下跌中低級別的中樞尚未成立,行情是不可能一下反轉的,可以有信心的持股。5、關於震盪波段和趨勢的操作思路。從前認為這兩者有矛盾,即震盪波段是買在布林下軌道、前支撐處,而趨勢操作卻要求追強勢股,買在突破處。現在認識到首先一定要買相對強勢的股票,如果大盤是普跌時,買布林下軌底背離時相對強勢股票。如果上漲趨勢中,可以買強勢股的回調,可以在日線的第三類買點(同時是小級別的布林下軌發生背離時)買入,即買強是買高級別的強勢,而買背離是買低一級別的背離(在高級別圖表上,此類背離可能只是一個突破後的小回調,反而構成了第三類買點),由此,兩者並不矛盾。當然,追超跌反彈,也可以買跌的深的,離最後一個中樞遠的,但那又是另一種思路了,如果行情是震盪的,在布林下軌買入的,到了上軌附近拋還是不拋,就看此時小級別的圖上有沒有發生背離,如果發生了,最好還是拋一拋。如果小級別圖上走勢很強,就沒必要在上軌拋了。6、下跌後的第一波反抽,如果還不能碰到最後一個中樞,可見反彈之弱,繼續下跌的可能很大。反而構成了第三類賣點。如果進入了中樞內的,強弱一般,如果突破中樞上軌的,反彈很強,如果突破後的回調不破中樞上軌的,反而可能構成第三類買點。成為強勢股。7、關於順勢和逆勢的一句話,即為順大勢、逆小勢。絕對不可反過來。

3. 期貨(外匯)為什麼難做

1、因為期貨(外匯)的走勢從根本上來講,是沒有規律的,只有部分可預測性;

2、因為這類高杠桿的投資風險大,比較極端,要麼大賺,要麼大虧,需要高超的資金管理技能;
3、最難的是控制自己的貪欲和恐懼。

4. 炒股是不是很難比外匯期貨難吧!

股票外匯期貨我搜做過,總體而言我還是喜歡外匯期貨這塊,因為交易機制比過票靈活多了

5. 國際期貨和外匯相比哪個更好賺錢期貨與外匯哪個風險大

股票市場交易是風險很高的交易。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後,很多人開始將目光轉向了其它投資領域,比如外匯、期貨。不過,在你開始交易外匯及期貨交易前,一定要對不同的市場有足夠的了解,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交易風格的市場。
股票市場交易是風險很高的交易。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後,很多人開始將目光轉向了其它投資領域,比如外匯、期貨。不過,在你開始交易外匯及期貨交易前,一定要對不同的市場有足夠的了解,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交易風格的市場。
外匯
外匯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日交易量達5.3萬億美元,它囊括了全球所有貨幣的交易。外匯市場沒有中央交易所,所有的交易都是在「場外」進行。
外匯市場一周7天都處於運轉中。當一個國家所在時區交易結束時,地球另一邊可能才開市。比如,澳大利亞悉尼在美國東部時間(EST)下午時間5:00開市,日本東京在EST下午時間7:00開市,英國倫敦在EST凌晨時間3:00開市,美國紐約則在EST上午時間8:00開市。而紐約市場閉市的時間又銜接悉尼開市時間。因此說,外匯交易者隨時都能進行交易。
外匯交易對執行速度的要求很高,而且交易可以即時進行。也因此,交易者可以根據市場的行情變化隨時調整交易,你獲得的報價都是根據即時市場行情來決定的。
外匯交易沒有最低傭金。交易者通常只需支付點差費用。目前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大多數經紀商都能提供相當低的點差。
期貨
期貨合約是金融合約的一種。買賣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交割某種商品,買方買入一種期貨合約,意味著他同意將來以固定的價格買入一種商品,而賣方必須以約定的價格賣出這種商品。交割日期可以是一周、一個月、一季度甚至一年。期貨市場的交易者也可以進行雙向交易。
與外匯市場相比,期貨市場的規模要小得多,日均交易量約500億美元左右。因此,期貨市場的流動性相比外匯市場也要小得多,盡管如此,這部分流動性已經能能夠滿足絕大多數投資者的需求。
與外匯不同的是,期貨交易必須在交易所進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期貨合約交易量最大。除此之外,洲際交易所(ICE)和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也是交易量相當龐大的交易所。
期貨交易的交割價是無法確定的。期貨交易通常不會立刻進行,因此交易者很難確切知道自己能夠買入或者賣出多少商品。
期貨交易不僅需要支付點差,而且還要支付傭金費、結算及兌換費用等。這些費用能夠迅速累積,最終消耗交易者的盈利。
結語
如果你希望交易簡單一些,那麼選擇外匯比選擇期貨更適合。外匯市場的高流動性及對零售交易者的開放程度,都能提供相當好的投資環境。而期貨的零售交易者佔比較少,其高風險性也使期貨市場更適合有一定交易經驗的投資者。不管你最終決定交易外匯還是期權,最重要的依然是建立交易計劃、嚴格遵守原則,並堅持下去。

6. 外匯課堂丨為什麼外匯比股票期貨等品種難做

說外匯比股票期貨難做,毫無道理,外匯市場比較大,像大海一樣,比股票期貨更好去遨遊

7. 外匯和期貨那個比較好做

不同階段的人覺來得是不一樣的,關於源還在路的的人來說,外匯和期貨都是十分容易賠錢的行當,猶其是外匯保證金行業,動搖比期貨要大和頻繁,而且杠桿要比期貨高得多,所以風險沒管理好的話,外匯保證金行業燒錢要更快更徹底。
外匯保證金買賣雖然動搖性更強,常常會有流利的趨向呈現,但由於杠桿十分大,所以對資金管理的要求很高,內行的人能夠遭遇細微的動搖也會有爆倉的風險。而且目前只能在國外的機構買賣,關於不熟習的人或許資金量大的人來說,即便再正軌的平台也比不上國際期貨的資金流轉運轉讓人擔心。
外匯保證金市場和期貨市場都是杠桿買賣,在技術上有很多中央是相通的,但由於杠桿的不同,在買賣零碎的細節上需求作出調整,關於真正入門的人來說,這兩者都沒有太大的成績,關於門外漢來說,兩者任何一個都是不好做且都很容易賠錢。
以上是本篇的分享,歡迎補充斧正~

8. 期貨和外匯交易 難度哪個更大

期貨和外匯交易因為屬於不同的品種,難度方面無從比較,得因人而異。個人認為外匯交易的難度更小一些,因為其交易有據可憑,而期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經驗,盤感,技術的積累,對新手來說很難短時期內掌握。
具體的對比可以從我們的官網進行了解,這里我也可以簡單的介紹下:杠桿,期貨8-12.5倍不等,外匯則20-2000倍不等;資金門檻,期貨一般在500000人民幣以上,外匯50美金即可交易;手續費方面,期貨在合約價值的3%-8%之間(雙邊),外匯沒有手續費,只有點差;傭金期貨是交易所手續費的1-3倍左右,外匯直接找交易商開戶是沒有傭金的。

9. 郎咸平那個老表字說外匯最難做,它真的比期貨難做

1、期貨和股票盤子小,比較容易控盤,對莊家來說,確實是容易點,郎應該屬於這類吧~

2、對散戶來說,還是外匯容易點,技術分析能比較有效的應用。

10. 郎咸平那個老表字說外匯最難做,它真的比期貨難做

難做和好做是相對的~
看個人能力~
中國的外匯比期貨難做,因為中國外匯保證金交易違法,現在上海這邊做得多的,大多是做對賭盤,想賺錢很難,而且手續費超高,還有高點差,所以賺錢很難,做外匯保證金的,基本都是在為代理公司打工,自己根本賺不到錢。
中國不好的地方是,人們都做股票習慣了,腦子很呆,特別老股民,一根筋~
在中國推廣雙向交易後,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閱讀全文

與外匯期貨更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全國融資擔保行業 瀏覽:58
葡幣對港幣幣匯率計算 瀏覽:678
通常股票講的杠桿是什麼 瀏覽:116
同花順我的持倉在哪裡 瀏覽:103
下列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說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218
初學者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745
東融資產延期 瀏覽:923
英國韋德外外匯 瀏覽:523
中國股市有幾個股票 瀏覽:251
今天股票回漲嗎 瀏覽:92
中信證券與中信集團 瀏覽:491
項目融資評估目的 瀏覽:350
理財產品出事怎麼報案 瀏覽:164
上海建設用地價格 瀏覽:110
九問投資理財 瀏覽:225
理財產品銷售招聘 瀏覽:780
銀行理財樂享天天 瀏覽:842
普惠家理財收益高嗎 瀏覽:257
包鋼北方股份央視 瀏覽:952
莊家布局建倉指標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