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其實就是一紙合同,賦予買進賣出的權利,期貨有2種,一種是買進,一種是賣出。
1、比如說花1塊錢(1/10的價格)買了一個賣出期貨(等於賣出合同)合同上說明,到一個時期X年X月X日,可以以特定價格賣出,比如現在股價是10塊錢,合同說半年後可以以15塊錢賣出。而半年以後股價跌到9塊了,那麼獲利就是16-9-1=5塊錢。因為雖然股價跌了9元但是還是可以以15塊錢賣出,減去買這紙合同的錢1元,獲利就是5元。 如果半年後股票漲到15元或者以上,那麼期貨就一文不值了,因為別人可以直接買給市場。
2、反之,買進期貨也是同樣的道理。比如現在股價是10元,花1元買入買進期貨,半年後可以以15元買進,如果當時股價漲到20元,那麼就獲利20-15-1=4元。因為可以以15元的價格買進市值20元的股票,如果那是股價在15元以下,那麼期貨的價值就等於0。
㈡ 股指期貨怎麼實現套期保值和套利的
股指期貨怎麼實現套期保值和套利的,根據不同品種的走勢一致,當波動大時而出現的價差。同一時間的同價格開雙向倉。同一時間時平倉。因波動的大小不同。賺取其中的價差。做套利只適合做波動大時才適用。
㈢ 關於股票指數期貨套期保值比率
假設有一投資組合與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完全一致,套期保值採取的策略為,當成分股5日預測值的流通盤加權平均值高於目前現價,就不採取套期保值,否則就賣出相同市值的股指期貨,同時忽略基差不計。套期保值後的指數組合與原指數的比較如下圖。 套期保值後指數由4598.38點,到12月7日的5049點,該段時間巧合的是與實際指數的偏差只有不到10個指數點,但是波動率明顯低於實際指數,在該段時間內的風險收益率高於實際指數,套期保值有較好效果。但是我們同時注意到,套保後的指數變化仍然受實際指數波動率的影響,當實際指數變動較大時,套保後指數的變動率同時也在增加。
㈣ 舉例說明股指期貨交易中套期保值交易策略
這里有我寫的一案例:http://hi..com/%B6%AB%D2%F8%C6%DA%BB%F5%B9%AB%CB%BE/blog/item/f4b99407830375cc7a8947e9.html
如何利用股指期貨進行保值、套利操作的案例分析:
現在滬深300價格是3710點(5月10日盤中價格)。
但是現在滬深300股指期貨的12月份合約價格已經漲到5900左右了,意思是假如你現在以5900點的價位賣空12月股指期貨一手,等到12月的第三個周五(最後交割日)滬深300指數收盤後,股指期貨12月合約要按當天收盤價格進行結算,假設那天(12月第三個周五)收盤價格是5500,那麼你在5月初賣的合約一手的盈虧計算是:1手*(5900-5500=)400點*300元/點=12萬。
好了,繼續正題——假設你現在買了100萬的股票,大部分是滬深300指數的權重股,也就是說大盤漲你的股票肯定也漲。而且漲跌幅度相近。。。。。於是你現在完全可以這樣操作:
嘿嘿,咱現在大膽持有股票不動、與庄共舞!空一手12月的期指,投入保證金約17萬(假設的,計算方式:5900*300元/點*10%=17.7萬,),那麼,你就是對你買的100萬股票做了有效保值操作,完全可以防範以後股市的下跌給你帶來的股票市值縮水損失!!!也可以說基本上確保到12月下旬股指交割日時能有近60萬元的收益!!!!
為什麼可以?假設兩個月後,股市下跌,那麼12月的股指會下跌更快更多,這一手股指期貨的盈利幾乎可以遠遠超過你股票產生的縮水損失。比方說到12月下旬最終交割時,滬深300指數波動到3500點,現貨股票損失大約是:(3710-3500)/3710乘以100萬=5 .66萬,但同時那一手股指期貨的盈利將是:(5900-3500)乘以300=72萬!兩項沖抵後凈盈利:72萬-5.66萬=71.999萬.
假設到12月的第三個周五,滬深300指數漲到5800點,股指也按5800點最終進行結算,那麼你的股票肯定又賺不少,大約是:(5800-3710)/3710乘以100萬=56.3萬元。同時期指也有盈利:(5900-5800)X300=3萬元。收益總和約60萬!
再假如,到最後交割時滬深300指數漲到6000點,那麼股票收益大概計算為:(6000-3710)/3710乘以100萬,結果=61.7萬。 股指期貨上的虧損:(6000-5900)*300元/點=3萬。 兩項相對沖後仍盈利達58.7萬之多!!!!!
期貨投資因為使用保證金制度,好比前幾年股票交易中的融資(俗稱透支),而且是10倍融資!所以操作不好的話風險很大。如上面案例中只買一手股指就可以對100萬的現貨股票做對沖保值或套利操作了。而投入資金不過才17萬。。。。。。
我的QQ:312383368
㈤ 期貨的套期保值和套利有什麼區別最好說深入一點,謝謝!
1、套期保值是同時在期貨和現貨兩個市場上做方向相反、數量相等、交割期相近的反向交易。其原理就是利用期貨合約(商品)臨近交割期時其價格和現貨價格趨於一致的道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食品加工商在明年7月需要100噸高筋小麥做麵包,於是他現(2008年底)在和某農場簽訂了明年7月中旬購買100噸強筋麥的合同,總金額為15萬元(100噸*1500元),預付20%的定金為3萬元。
為了避免到期時小麥價格下跌(如果到時小麥價格上漲,他就不用擔心了),他同時在鄭州期貨市場上賣出了明年7月交割的強筋小麥合約WS0907共10手(每手10噸共100噸),開倉價格是1600元/噸,按照10%的保證金比例計算,支付保證金1.6萬元。
假設到了明年7月小麥收獲時,由於國家加大了糧食生產力度,大力扶持農業,小麥獲得豐收,現貨價跌到了每噸1350元,而到期交割的期貨價格也跌到了每噸1400元。
如果此食品商沒有在期貨市場上做套期保值,那麼他就不得不在7月份以1500元/噸的價格買入市場價為1350元/噸的小麥了(或者選擇違約,但3萬元定金不予返還),這樣他做的麵包成本就比別人高很多了。
而如果他按照上述方法做了套期保值的話,其在現貨市場的每噸虧損的150元,可以由期貨市場上每噸盈利的200元(1600-1400)抵消了,並且略有薄利,這就是套期保值的作用。同樣可以考慮反向的例子。
2、套利是指在期貨市場上利用不同月份的合約之間不合理的差價、不同市場間相同品種的差價、以及同一市場上相近(相關)品種的差價來做兩個合約的反向交易,當差價擴大或縮小時,來獲取利潤的方法。
所以套利分為跨期套利(同一市場),比如上海銅的CU0905、CU0907;跨市場套利,比如利用倫敦銅和滬銅的差價套利一買一賣;跨品種套利,比如利用大連大豆和豆粕的不合理差價來套利。
套利相對來說比套期保值略復雜些,因為不但要考慮差價擴大的因素,還要考慮差價減小的因素,其差價的變動也復雜些。
不論是套期保值還是套利,都並不能保證交易者獲得利潤,只是可以讓交易者利用這些技術手段來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同樣避險的方法還有利用期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