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期貨行情怎麼解讀
期貨行情所交易的是期貨的標准化合約。黃金1205已經到期交割了。不能再進行交易了。
❷ 期貨交易技術指標分析應明白什麼核心理念呢
在期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運用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方法分析行情,指導操作,作出投資決策。基本分析是收集各種影響該期貨品種的供給與需求因素,根據因果關系的推理,從而形成對價格的預期。它被認為是一種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就大豆期貨而言,具有前瞻性與預測性並受市場廣泛關注從而對大豆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反映基本面狀況的報告之一,是美國農業部(USDA)每月公布的世界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WASDE)。除了這一重要因素之外,還有其它許多基本面因素影響大豆價格,如政府政策、經濟狀況、天氣狀況等。
技術分析,根據約翰·墨菲的定義是:「以預測市場價格變化的未來趨勢為目的,以圖表為主要手段對市場行為進行的研究。」技術分析的三種基本假定或前提條件是: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3、歷史會重演。其中第1點是技術分析的基礎,其含義是在商品期貨市場上,能夠影響某種商品期貨價格的任何因素,包括基本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其它因素都反映在價格之中,即所謂的「有效市場」。第2、第3點是保證技術分析的可操作性。技術分析的核心是把握趨勢。當一種技術指標為市場所認同並遵循時,該指標與市場之間產生正反饋效應。技術指標影響交易行為,交易行為驗證技術指標。
技術指標主要分為趨勢分析指標與擺動指數等,我們逐一對此進行定量檢驗。由於大豆不同月份的合約之間具有很強的聯動性,一般情況下,近月合約上漲,後續月份合約也相應上漲;近月合約下跌,後續月份合約也相應下跌,總提價格走勢基本相同。因此,為便於分析,我們在此只選擇成交量與持倉量較大的九月合約作為分析對象。從市場年度來看,9月是北半球大豆市場年度的第一個月份,我國與美國為當年9月到次年8月。從作物年度看,對於我國與美國來說,每年9月,當年的大豆已進入成熟期,產量基本確定,9月合約的價格對於該市場年度的大豆價格較為關鍵。因此我們在此選擇9月合約作為分析對象。分析的區間選定為2003年1月2日至2004年12月31日。其中2003年1月至2003年9月15日為大連大豆03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2003年9月16日至2004年9月14日為大連大豆04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2004年9月15日至2004年12月31日為大連大豆05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即當年九月合約到期後立即選擇下年九月合約。
一、趨勢分析指標的有效性
趨勢分析指標主要有:1、移動平均線(MA);2、停損指標(SAR);3、布林通道(BOLL);4、瀑布線(PUBU);等等。由於第1、第2種趨勢分析指標較為常用,並且容易量化,這里將主要對這兩個趨勢分析指標的有效性進行定量檢驗。
1、單一移動平均線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較為關注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5日、10日、20日均線,而中期移動平均線中50日均線、60日均線關注者較多,長期移動平均線在期貨交易中受重視的程度不如前兩種高,但對於把握大豆價格的基本方向也具有重要意義。只有一種技術指標受市場的關注程度越高,對於市場的影響也相應越大。我們在此選擇10日均線、60日均線及120日均線的有效性作具體分析。由於國內普遍關注的均線系統是簡單移動平均線,所以,我們選定簡單移動平均作分析。此外,為了便於分析,我們只對收盤價格作為分析對象,並且每次交易的倉量設為1手。
交易原則:當日價格由下向上突破均線,則買入合約,並持有,直至價格由上向下突破均線時平倉,並反手做空,空單直至價格由下向上突破均線時平倉,並反手做多,持有。如此反復。 按照上述原則,得到如下結果: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我們考察期間內,60日均線的盈利情況最佳。可以認為,按照中期移動平均線進行操作,雖然出現錯誤指標的概率較大,但因其把握大豆期貨價格大趨勢(單邊市)較佳,在出現大方向的時候,能夠得到很好的盈利,同時在控制連續虧損總額上,也有較好表現。短期均線由於易受價格波動影響,即使在單邊市中,也很容易出現假突破的概率較大,從而可能遭受較大損失。短期平均在控制虧損上表現最差,並且由於操作上頻繁進出,實際交易中手續費支出最大。另一方面,長期均線雖然出現假突破的概率最小,但由於對價格的反應最弱,因而會失去一些較好的盈利機會,特別是中期價格趨勢。
美林公司研究部門在20世紀70年代曾對移動平均線在期貨交易中的盈利情況作過較深入研究,結果表明對於大豆期貨而言,最佳的單一移動平均線為55天(請參閱:約翰·墨菲,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第231-233頁),也為中期移動平均線。
2、雙重移動平均線
我們也可以採用兩條移動平均線來產生趨勢信號,較長期者用來識別趨勢,較短期者用來選擇時機。利用兩條平均線及價格三者的相互作用,產生趨勢信號。
一般雙重移動平均線有兩種應用方法:
第一種稱為「雙線交叉法」。當短期平均線向上穿越較長期平均線時,構成買入信號;當短期平均線向下穿越較長期平均線時,構成賣出信號。
第二種使用雙移動平均線的方法是,把它們中間看作某種中性區。那麼,僅當收盤價格同時向上越過了兩條平均線之後,才構成買入信號。然後,如果價格再跌回中性區,則上述信號被取消。同樣,僅當收盤價格同時向下穿越了兩條平均線之後,才構成賣出信號。然後,如果價格在漲回兩條平均線之間的中性區,就平倉了結上述空頭頭寸。只要價格維持於中性區內,就袖手靜觀。依此方法設計的系統,也有一些其他系統所不及的長處。
一般較為常用而且直觀便於操作的方法是第一種方法,即「雙線交叉法」。本文利用這種方法進行分析。
一般地,在雙線交叉法中,一條平均線為短期移動平均線,另一條為中期或者長期移動平均線。設短期移動平均線的周期為M,中期或長期移動平均線的周期為N,則兩者之間有如下關系:N-M越大,則兩者相交概率越小,從而短期均線指導選擇入市機會的作用越弱;N-M越小,則兩者相交的概率越大,出現錯誤操作信號的概率越大。 為了平衡上述兩者的利弊,我們選擇一條短期平均移動線與一條中期平均移動線組成的雙移動平均線系統。
交易原則:當短期平均移動線上穿中期平均移動線,則買入大豆期貨合約,並持有,直至前者下穿後者時平倉,並反向做空,持有空單,直至前者再次上穿後者,平倉,並反向做多,持有。如此反復。 在此我們測試10日均線與50日均線所組成的雙移動平均線系統。另外,我們驗證美林公司的研究結果即20日與45日的所謂最佳雙線交叉組合以及在實際交易中較為常用的10日與20日雙移動平均線系統。
在我們考察的期間內,10日均線與50日均線組成的雙均線系統的累計盈利情況最佳。但即使這樣,雙移動平均線交叉法的整體盈利情況不如單一均線的盈利情況。20日均線與45日均線所組成的系統甚至累計虧損。並且,雙移動平均線交叉法在控制虧損額方面表現較差。在大部分的概念中,雙移動平均線系統比單一平均移動線更為有效,通過上文的檢驗,事實並非如此。這個結論在實際的操作中值得注意。
3、停損指標
停損指標又稱拋物線轉向指數,是利用拋物線方式,隨時調整停轉點位置以觀察買賣點的技術分析工具。在期貨交易中,如何提高盈利水平很重要,同時如何控制風險,及時止損也相當重要。而停損指標顧名思議,在止損方面表現突出,同時也具有跟蹤趨勢的特性。
交易原則:價格由上向下跌破SAR線時賣出大豆期貨合約,持有空單,直至價格由下向上突破SAR線時買入平倉,並反向做多,持有多單,直至價格由上向下跌破SAR線時平倉,並反向做空。如此反復。
著名的GET技術分析軟體在運用停損指標進行分析時,具有將其優化與精確調整的功能。從而能夠方便地解決該指標的參數設置問題。在我們考察的區間內,經過優化與精確調整後的參數為(46,37,250)。按照上述原則,得到如下結果:
停損指標具有很好的盈利能力,並且具有優秀的控制虧損的能力。同時因其具有直觀,容易操作的優點,在實際交易中應有很好的表現。
二、擺動指數的有效性分析
除了上述趨勢分析指標外,在期貨交易中還大量使用擺動指數進行分析,指導操作。擺動指數的數量眾多,但最為常用的有:KD指標、MACD指標、RSI指標及ROC指標等。由於KD指標及RSI指標在實際的使用中主要觀察價格是否處於超買或超賣狀態,而在熊市或牛市場行情中其超買或超賣的區間范圍會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很難通過統計的方法來對其有效性進行檢驗,而只能憑借投資者個人的經驗來確定與把握。在這里我們主要考察MACD指標與ROC指標的有效性。
1、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是利用兩條指數加權移動平均線,即快速移動平均線DIF與慢速移動平均線DEA。構造的指標,既可以把它用作擺動指數,也可以用作趨勢信號,還可合二為一。MACD需要設定參數,一般較為常用的是MACD(13,26,9),GET技術分析軟體默認的參數也是(13,26,9),在此我們對此作出檢驗。
交易原則:當DIF向上穿越DEA時,買入大豆期貨合約,持有,直至DIF向下穿越DEA時平倉,並反向做空,持有空單,直至DIF再次向上穿越DEA,平倉並反向做多。如此反復。
按照上述原則,得到MACD(13,26,9)的交易結果如下:
在我們考察的期間內,MACD指標對於大連大豆9月合約的盈利能力及控制風險的能力均為一般。
2、變化速度指數(ROC)
變化速度指數是利用當前的收市價和一定天數以前的收市價的商(比價)來表示市場的變化速度。它以向上或向下穿越零線(經標准化處理)作為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信號。 變化速度指數同樣涉及到如何選擇參數的問題。為了選擇合適的參數,我們有必要先考察該品種的價格循環周期。
GET軟體具有分析循環周期的功能,在我們考察的期間內,大連大豆9月合約的循環周期,我們可以將此變化速度指數的參數設為23,即ROC(23)。
交易原則:當ROC指數向上穿越零線時,買入大豆期貨價格,持有,直至ROC指數向下穿越零線時平倉,並反向做空,持有空單,直至ROC指數再次向上穿越零線時平倉,並反向做多,持有多單。如此反復。
按上述交易原則,ROC(23)的交易結果如下:
按照ROC(23)指數進行交易,能夠實現累計盈利,但盈利的能力不及同為擺動指數的MACD指標高。
通過對趨勢分析指標和擺動指數的有效性分析,可以發現,單一移動平均線的盈利能力較強,並且中期的移動平均線較其它移動平均線更佳。而雙重移動平均線的雙交叉法的盈利能力不如單一移動平均線的盈利能力強。趨勢分析指標中的停損指標的盈利能力最強,並且其控制風險的能力較佳,可以在實際的交易中重點關注。而擺動指數中的MACD指標及ROC指標,能夠實現整體盈利,但其盈利的能力不如單一移動平均線與停損指標強,而優於雙重移動平均線交叉法。
需要指出的是,技術指標是對以往交易規律的總結,由於市場運行是一個涉及政治、經濟、社會、心理等諸多方面的綜合過程,不斷發展變化的環境需要投資者在運用技術指標時有一個辨證的思維,既尊重技術指標的作用又不完全拘泥於技術指標,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較高的投資成功率,得到理想的投資回報。
❸ 如何看懂期貨交易的盤口
在現代交易中,機構往往採用了自動或半自動化的交易模型管理,所以在交易中會專出現程序化交易特屬征,一般程序化交易頻繁出現時,也就是說等量的交易手數反復出現時,輕易不要參與交易,因為很容易被程序化短線波動造成虧損,所以一般在明細中出現不規則的買賣交易單子,買賣比較集中且量能放大明顯時則更適合操作買賣。
而分價則能夠更容易地判斷每日的累積成交密集區,可以測算主力當日的主要交易成本,如果價格始終在密集交易成本之上,多頭會強一些,反之空頭勢力會偏強。
分筆可以直觀地看到大單與散單的統計數據,可以直接對比多空比例,但是對實際操作的決策影響有限,可以適當做一個參考。
期貨的盤口觀察主要在於熟能生巧,主要在於對資金與趨勢的理解,而對於趨勢的最終解讀肯定要落實在基本面上,所以在研究期貨技術問題時不要偏頗,要將基本面與技術面有機結合起來,只有如此投資期貨才會心中有數。同時在期貨投資中要高度重視風險與收益的平衡,一定要合理持倉控制風險系數,這是投資成敗的核心。
❹ 什麼是期貨復盤,怎麼做期貨復盤
期貨復盤,是指收盤後,對之前交易總體進行回顧與反思,類似孔子的「吾日三省「」!
期貨交易過程中,期貨復盤一般包括四個步驟:回顧、反思、探究、提升。即回顧目標和過程、反思原因、探究規律、提升能力。前三個步驟是期貨復盤的過程,後一個步驟是期貨復盤的結果。
期貨復盤的4個步驟:
復盤步驟一、回顧
對當天的走勢進行一次回顧和總結,從中發現問題和蛛絲馬跡,並據此確立自己在第二天或者是一段時間內的操作方法。
1、將所有內盤的品種主力合約認真瀏覽一遍,分析以下它們目前的狀態,處在什麼樣的位置。
2、瀏覽國內外重大新聞。
3、關注自己持倉品種的走勢。
4、回顧最近的行情,查看是否有遺漏的機會及原因。
5、觀察是否有符合自己交易系統的期貨品種。
復盤步驟2、反思
1、通過不同的角度對事實予以分析,分清現象與原因,第一步是描述現象,第二步是分類找問題,明確原因。
2、反思錯誤行為,比如虧損後為了扳回損失加倉了,沒有嚴格止損或者止損不及時,在不該做的地方做的多了等等,這些錯誤要一一列出來。
3、錯誤的行為和正確的行為都要按1234列好。每天去列,你就會發現交易上重復的症結在哪裡,以及真正能夠讓自己產生穩定盈利的正確行為到底是哪些。
4、正確的行為比如說在趨勢來的時候順勢執行得堅決,在危險的地方止損得很堅決等等。
復盤步驟3、探究
1、我們要剖析虧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可能是這個時段的行情和你的手法不匹配,也有可能是浮盈回撤引發的一系列期貨心態上的變化。
2、大賺又是因為什麼,是因為行情順暢還是因為交易節奏控製得好?亦或者二者兼有?
3、分析大錯和大對以剖析自身的行為正確與否為主,同時大錯和大對往往對應著無效和高效行情。
復盤步驟4、提升
1、在通過不斷的總結之後,你就會發現,漸漸的可以洞悉一個問題的本質,在期貨交易中,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2、在面向個人的復盤過程中,對於自己經歷過的事件定期總結,就相當於不斷進行「沙盤模擬」,慢慢就會形成一些思考框架和行為習慣,在決策時會變得更加系統、更加全面。會不自覺地繞開曾經走過的彎路以及掉過的坑,這不就是所謂的經驗嗎?
3、而當經驗有了時間的加持,我們就會形成一些超越某個時間、超越具體事件的「認知-思考-決策」能力,那就是寶貴的人生智慧。
4、復盤的核心目的在於從行動中吸取經驗教訓,並將其付諸後續的改進:從過程中學到了什麼新東西?哪些是可以直接行動的?哪些是需要相關的條件或資源進行的?
5、在期貨復盤的過程中,需要把握重點、定期回顧、形成習慣。能夠通過復盤總結現在的得失,並不斷提升自我,才能夠有能力去應對期貨交易中的種種問題。
總之,期貨復盤是一個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的事情,新手們不要覺得它枯燥,很多道理和經驗都是在復盤中發現的。
❺ 如何看懂期貨市場
投資者可以通過期貨行情軟體,期貨行情網頁,期貨交易所,期貨大型網站專,來查看國內期屬貨市場行情走勢,要了解開盤價,收盤價,最新價,最高價,最低價,結算價等常見交易數據,更要多看看日線圖,周線圖,月線圖等長期行情,好做出准備的判斷。
❻ 為什麼要長線輕倉做期貨 大局觀
長線止損很大的,重倉的話會死的很慘
❼ 股票方面的書籍推薦
1.《炒股的智慧》(作者:陳江挺)
炒股書籍,我大多看的是外國人寫的。國人寫的,要麼故弄玄虛的多,要麼寫不清楚。這可能和我們國家文化氛圍有關,說話喜歡講一半留一半,看得不痛快。本書作者雖也是華人,但長期在美國生活,行文已有西方的簡潔。
本書最大優點是簡單有趣,可讀性強,沒有任何炒股基礎的也能讀懂,是我心目中炒股入門最佳教材。而且,哪怕你不炒股,本書也值得一讀,因為炒股的智慧說白了,也是生活的智慧,是其他行業的智慧,萬物相通。
2.《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作者:埃德文·拉斐爾)
3.《股票大作手操盤術》(作者:傑西·利弗莫爾)
這兩本書是姊妹篇。前者是以20世紀初期天才作手傑西·利弗莫爾為主人公的傳記體小說,後者是傑西·利弗莫爾親筆所著的交易秘笈。兩本書主體內容差不多,只是表現方式不一樣,文筆各有千秋,都是不朽經典。
這位作手對交易和人性觀察的視角、對交易和人性本質的把握,讓人豁然開朗、相見恨晚。特別是每隔一段時間,對市場有了新體會新認識後重新再讀,經常會醍醐灌頂,怔立當場。
這是值得反復咀嚼的兩本枕邊書,幾十年來被全球無數交易者所推崇。傑西·利弗莫爾是我交易道路的精神導師,向永遠的Jesse Livermore致敬!
4.《股市趨勢技術分析》(作者:愛德華茲、邁吉)
5.《日本蠟燭圖技術》(作者:史蒂夫·尼森)
在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股票技術分析類書籍中,這兩本非常值得技術交易者翻閱。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歷史悠久,堪稱股市技術分析的權威之作,也是技術分析入門的基礎教材。書中最精華部分,是對道氏理論的闡述和解讀。如果說,技術圖形是人類本性在市場留下的不可磨滅的指紋,那麼道氏理論,就是解讀這個指紋密碼的「金鑰匙」。
需要指出的是,書中的經典技術圖形,並不能幫助你從市場獲利。相反,每多掌握一種形態,基本多學會一種虧錢方式。因為你難以分辨,到底是先有股價後有形態、還是先有形態後有股價,就好像你難以說清,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但是,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讓你對技術分析有一個全面、清晰的認識,大幅提升你的交易思想、交易技略以及技術分析的大局觀。最終有一天,驀然回首,可能會恍然大悟:原來交易就是這樣!
《日本蠟燭圖技術》是專門解析K線圖形和K線圖形組合意義的。蠟燭圖技術是現今人們普遍運用分析股票、期貨、外匯等證券市場的一項重要方法。和上本書一樣,當你熟悉K線後,會發現,能從市場上看到的機會更多了,然後錢虧起來的速度也更快了。
這很正常。重要的是,也許有一天你經歷過很多,會慢慢領悟到這些方法背後都有無法避免的局限,於是你開始有選擇性地只參與其中極少數的機會,並且理性接受運用這些方法必須付出的代價。這時候,你會突然發現,原來交易還真就是這樣、只是這樣!
這也許就是閱讀基礎工具書的意義和作用。
6.《笑傲股市》(作者:威廉·歐奈爾)
歐奈爾是華爾街經驗最豐富、最成功的資深投資人之一。他21歲白手起家,30歲就買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席次。在本書中,他總結了自己的選股模式「CAN SLIM」,每一個字母都代表一種尚未發動大漲勢的潛在優質股的特徵。
書中100張牛股走勢圖(好像第四版才有,以前的版本沒有),比較有價值,建議朋友們可以多看多揣摩體會。因為如果我們不知道牛長什麼樣子,又怎麼去市場里尋牛?
❽ 如何解讀期貨基本面信息
根據經濟學規律,商品的價格取決於供給與需求的相互作用,對於工業品而言,供給的數據往往比較容易找到,而需求的數據通常比較難以獲取。然而,供給與需求相互作用的結果就是庫存,我們可以根據庫存的大小來判斷供給與需求的相對強弱。如果某種商品庫存較低,說明市場上供不應求,需求的力量大於供給的力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格易漲難跌。
❾ 在期貨交易中真正的難點在哪
真正的難點是,建立一個符合自己性格的交易系統。沒有好的交易系統,不要輕易做交易。
❿ 趨勢交易:期貨交易者參透此文可以少走幾年彎路
如何在期貨交易生涯中少走彎路?如何在期貨交易生涯中少走彎路?我做這么久了,說實在話,走的彎路真的是太多了,得到了不少的教訓,最後把心態都要崩了,書籍也看了不少,交易的時候還是控制不好自己的交易。隨著交易時間越來越長,經歷越來越多,要想在期貨市場中掙到錢,必須要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不能盲目的在這個市場裡面操作,更不能有**心態,期貨交易是有自己的規律和方法可循的。
首先,彎路必不可少,交易理念和方法必然要經歷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再由復雜到簡單的過程,有些彎路可以不走,但是有些彎路必須要自己一個人孤獨的走完。你要做的只能是不要重復走彎路。下面我談談如何在期貨交易中少走彎路?給您一點借鑒:
模擬交易基本的交易訓練可以少走些彎路,合理使用模擬盤,練習下單,可以使下單准確率能得到提高。通過不斷的實盤操作,在實盤中不斷總結經驗,做好交易計劃,規避掉不該犯的毛病。了解杠桿,並初步使用杠桿交易。簡單的資金管理,如何管控風險是期貨交易的重中之重。以上,其實就是初步了解市場,這部分可以使用模擬盤來實現,並且不用付出資金成本,就可以完成。
模擬交易有助於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帶著問題去思考,去找答案。這比單純的看書要有效率。
交易理念1、順勢:順勢而為。(1)每個時間周期都有「勢」,例如周線上漲趨勢,日線下跌趨勢,60分鍾級別上漲趨勢,15分鍾級別下跌趨勢,那麼我們到底是要順哪個「勢」。「勢」和「時間周期」是相互依存關系,您要說「勢」,那麼您就要先確定你所說勢的「時間周期」。
(2)我是怎麼確定勢的呢:兩個時間周期方向共振,確定「勢」的方向,順著這個「勢」的方向操作。兩個時間周期通常是4倍或者5倍的關系,例如60分鍾級別周期和15分鍾級別周期。單個時間周期確定的「勢」方向不穩定,兩個時間周期方向共振確定的「勢」方向比較穩定趨勢波段大概率有可操作的空間,當然如果是兩個以上的時間周期方向共振,那(內容過長已省略...)
更多內容請搜索 寬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