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期外匯期權和期貨外匯期權的區別在於:前者是非標准化合約,不在交易所交易,無需繳納保證金;後者是交易所交易的標准化合約,需要繳納一定的保證金。
而外匯期權與前兩者的區別在於,外匯期權是賦予投資者在將來決定是否買入或賣出外匯的一種權利,在到期時如果執行期權有利於投資者那麼就執行,否則就不執行。而前兩者在到期時必須執行期貨/遠期合約,無論在到期時執行合約是否對投資者有利。
Ⅱ 外匯期權合約及規模預示什麼意思
這應該說的是二元期權吧 國家禁止交易二元期權,二元期權被政府部門定性為類似賭博,還是做正規的外,匯交易,比較合適
Ⅲ 請高手詳細解釋一下:關於外匯期權交易,「期權賣方」在約定時間到了之後,一定要執行期權合約。
期權買方:需支付期權費,到期有權行使買/賣權力(但也可以不行權,放棄買賣,具體要看對買方是否有利);
期權賣方:收期權費,到期就必須行權(除非了買方放棄行權)
Ⅳ 運用外匯期貨和外匯期權合約套期保值有哪些優點和不足
1)外匯期貨
利:1.一般來說無需初始投資費用,只需繳納保證金;
2.在相同標的資產的情況下,可以達成很好的套保效果;
3.鎖定未來價格風險。
弊:1.許多情況下不能找到規模、期限或者標的物匹配的合約;
2.一般情況下都會存在一定的基差風險。
2)外匯期權
利:1.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達到高於市場基準的收益率(比如拋補期權策略);
2.潛在的收益是無限的。
弊:1.在價格發展趨勢不利時會損失期權費;
2.有時候市場上不存在需要的歐式期權而不得不買入昂貴的美式期權。
以上的優缺點僅為部分,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Ⅳ 外匯期權合約主要有哪些內容
權合約是一種賦予交易雙方在未來某一日期,即到期日之前或到期日當天,以一定的價格——履約價或執行價——買入或賣出一定相關工具或資產的權利,而不是義務的合約。期權合約的買入者為擁有這種權利而向賣出者支付的價格稱為期權費。期權合約是關於在將來一定時間以 期權合約一定價格買賣特定商品的權利的合約。期權的標的資產包括:股票、股票指數、外匯、債務工具、商品和期貨合約。期權有兩種基本類型,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亦稱買入期權和賣出期權。看漲期權的持有者有權在某一確定時間以某一確定的價格購買標的資產。看跌期權的持有者有權在某一確定時間以某一確定的價格出售標的資產。期權合約中的價格被稱為執行價格或敲定價格。合約中的日期為到期日、執行日或期滿日。美式期權可在期權有效期內任何時候執行。歐式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執行。在交易所中交易的大多數期權為美式期權。但是,歐式期權通常比美式期權更容易分析,並且美式期權的一些性質總是可由歐式期權的性質推導出來。
Ⅵ 價內期權、價外期權、看漲期權、看跌期權、通俗易懂的解釋是分別是什麼
價內價外看漲看跌重大性組合下,有可能產生四中情形:1)重大價內看跌期權 2)重大價內看漲期權;3)重大價外看跌期權;4)重大價外看漲期權。
重大先不管。
先解釋看漲看跌,要點有兩個:
1)所謂看漲看跌,主要是拿將來的市價與手中可以行使的行權價相比。如果預期將來市價高於行權價,則看漲,反之看跌。
2)看漲期權是金融資產賣出方擁有的,可以在日後按約定行權價重新買回標的的行權,要注意的是看漲期權對應的只能是買入的權利。
看跌期權是金融資產買入方擁有的,可以在日後按固約行權價將買入的標的賣出的行權,要注意的是看跌期權對應的只能是賣出的權利。
例如,A向B賣出金融資產,另外附上的是看漲期權,那麼A支付期權價後獲得看漲期權,將來可以將金融資產按約定的行權價從B處重新回購。如果附上看跌期權,B支付期權價後獲得看跌期權,將來可以將金融資產按照約定的行權價賣給A。
那麼因為市價變動與約定的行權價間往往不一致,則會在看漲期權中出現對A有利或不利的情況,在看跌期權中出現對B有利或不利的情況。不管如何,只要是對行權人有利的,就是價內期權,對行權人不利的,沒有行權價值的,就是價外期權。
組合起來解釋:
1)價內看漲期權:按照以上分析,意味著預期市價將高於行權價,且最終市價波動結果相符,對行權者A有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A看漲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上升到11萬,按照規定,A可以回購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那麼這種情況對A行權有利,A會行權從B處以低於市價回購金融資產。
2)價外看漲期權:意味著預期市價將高於行權價,但最終市價波動結果卻相反,對行權者A不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A看漲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沒有上升到10萬以上,而是9萬。按照規定,A可以回購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但是這種情況下,A完全可以從外部市場中以9萬元購買同類金融資產而不需要多支付1萬元從B處回購金融資產,因此,市價波動結果對A行權不利,A不會行權。
3)價內看跌期權:意味著預期市價將低於行權價,且最終市價波動結果相符,對行權者B有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B看跌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跌到9萬。按照規定,B可以向A賣出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這種情況下,B如果拿到外部市場賣只能獲得9萬,但是B可以以10萬賣回給A,因此市價波動結果對B行權有利,B會行權。
4)價外看跌期權:意味著預期將來市價低於行權價,但最終市價波動結果卻相反,對行權者B不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B看跌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沒有下跌到10萬以下,而是11萬。按照規定,B可以向A賣出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但是這種情況下,B完全可以將金融資產拿到外部市場去以11萬價格賣出,如果賣回給A則會少獲利1萬。市價波動結果對B行權不利,因此,B不會行權。
有沒有重大這個title則是在以上分析中再加入可能性的因素。例如重大價外看跌期權,則意味著將來市價極有可能低於行權價,結果對行權者不利,行權者行權的可能性極低。
歸納如下:
項目 行權方 行權方式 市價波動結果 行權結果 金融資產風險報酬
是否轉移
重大價內看漲期權 A 向B回購 市價>行權價 行權 沒有轉移
重大價外看漲期權 A 向B回購 市價<行權價 不行權 轉移
重大價內看跌期權 B 賣回給A 市價<行權價 行權 沒有轉移
重大價外看跌期權 B 賣回給A 市價>行權價 不行權 轉移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重大價外看跌或是看漲期權,金融資產最終極有可能不會回到A手中,金融資產的風險報酬幾乎完全轉移給B。因此,在A將金融資產轉移給B,且附有重大價外看漲或看跌期權時,應當終止確認金融資產。
以上。
完全是自己手打的。
Ⅶ 比較遠期外匯合約、外匯期貨合約、期權合約、貨幣互換這四種套期保值方法在交易風險管理中的利弊。
首先解釋下你說的四個概念:
遠期外匯合約()又稱期匯交易,是指買賣外匯雙方先簽訂合同,規定買賣外匯的數量、匯率和未來交割外匯的時間,到了規定的交割日期雙方再按合同規定辦理貨幣收付的外匯交易。
外匯期貨合約是一種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的法律契約。該合約規定交易雙方各自支付一定的保證金和傭金,並按照交易幣種、數量、交割月份與地點等買賣一定數量的外匯。在實踐中,交易雙方很少進行實際貨幣的交割,而是在到期前作反向操作使原有合約對沖掉。
外匯期權(foreignexchangeoptions)也稱為貨幣期權,指合約購買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期權費後,所獲得的在未來約定日期或一定時間內,按照規定匯率買進或者賣出一定數量外匯資產的選擇權。外匯期權是期權的一種,相對於股票期權、指數期權等其他種類的期權來說,外匯期權買賣的是外匯,即期權買方在向期權賣方支付相應期權費後獲得一項權利,即期權買方在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後,有權在約定的到期日按照雙方事先約定的協定匯率和金額同期權賣方買賣約定的貨幣,同時權利的買方也有權不執行上述買賣合約。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簡單來說,利率互換是相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而貨幣互換則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系並沒有改變。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貨幣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籌資成本及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貨幣互換的條件與利率互換一樣,包括存在品質加碼差異與相反的籌資意願,此外,還包括對匯率風險的防範。
這四類外匯工具起到的作用類似,但適用的對象不一樣而已,而不是因為各自的利弊而又選擇的區別。遠期外匯合約和貨幣互換適合國際政府,銀行,企業之間的規避匯率波動對利益的影響,而外匯期貨和期權則是投資機構使用的工具,當然現在都會結合使用,無論哪一種方式,最終的結果只能有一方有利。如果還不明白再追問
Ⅷ 外匯期權交易是什麼意思
外匯期權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規定的期間按商定的條件和一定的匯率,就將來是否購買或出售某種外匯的選擇權進行買賣的交易。外匯期權交易是80年代初、中期的一種金融創新,是外匯風險管理的一種新方法。
平價期權是指執行價格與個人外匯買賣實時價格相同的期權。折價期權是指執行價格高於個人外匯買賣實時價格的看漲期權,或執行價格低於個人外匯買賣實時價格的看跌期權。溢價期權是指執行價格低於個人外匯買賣實時價格的看漲期權,或執行價格高於個人外匯買賣實時價格的看跌期權。目前國內開辦的個人外匯期權均為平價期權和折價期權,暫不辦理溢價期權。因此,國內只對平價期權和折價期權進行報價,僅在買入期權平盤時才對溢價期權進行報價。
執行價格
是指個人外匯期權到期日,客戶如選擇執行外匯期權時與銀行的外匯買賣交易價格。執行價格為外泡期權合同簽訂是銀行公布的個人外匯買賣實時價格或實時價格加/減一定的點數。
參考價格
是指判斷客戶是否執行期權的依據,是指期權到期日北京時間下午14:00國際外匯市場價格,統一採用路透報價系統TKFE、AUDH=和CADH=頁碼各幣種報價的中間價。如果參考價格優於執行價格即客戶執行期權有盈利,銀行代客戶執行該外匯期權,並將客戶收益存入指定賬戶。
匯期權的平盤與執行
在期權到期日前,客戶均可在銀行任意一個營業日向銀行櫃台詢價賣出持有的期權。到期日客戶無須再辦理資金交割。
客戶在申請辦理個人外匯期權時,須委託銀行在外匯期權到期時有收益的情況下,由銀行代為執行外匯期權,並進行軋差交割。到期的外匯期權的有效執行時間為外匯期權最後一個工作日,截止時間為北京時間下午14:00。客戶在此時點必須在指定的活期存摺賬戶上存入足額的期權賣出貨幣,否則視為自動放棄執行權利。
銀行默認的客戶買入期權交割方式為軋差交割,如客戶(期權買方)選擇按照期權合約進行交割,須向銀行書面提示。
註:軋差交割即由銀行代理進行外匯期權的交割,並按照市場價格北京時間14:00路透報價系統TKFE、AUDH=和CADH=頁面公布的各幣種中間價)再做一筆反向的交易,所得盈利直接存入客戶指定的賬戶。
Ⅸ 遠期外匯合約和外匯期權的差異
這個問題的解答主要是要弄懂遠期合約和期權的關系:期權屬於標准化的遠期合約,期權是到期時以敲定價格買或者賣標的資產,而遠期合約是在約定時間,以敲定價格必須買或者賣某種標的資產。期權賦予的是一種權利;而遠期合約是必須要進行的交易。
Ⅹ 投資者,你真正了解外匯期權么
含義:
外匯期權(foreign exchange options)也稱為貨幣期權,指合約購買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期權費後,所獲得的在未來約定日期或一定時間內,按照規定匯率買進或者賣出一定數量外匯資產的選擇權。 外匯期權是期權的一種,相對於股票期權、指數期權等其他種類的期權來說,外匯期權買賣的是外匯,即期權買方在向期權賣方支付相應期權費後獲得一項權利,即期權買方在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後,有權在約定的到期日按照雙方事先約定的協定匯率和金額同期權賣方買賣約定的貨幣,同時權利的買方也有權不執行上述買賣合約。
主要特點:
外匯期權買賣是一種交易方式,它是原有的幾種外匯保值方式的發展和補充。它既為客戶提供了外匯保值的方法,又為客戶提供了從匯率變動中獲利的機會,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外匯期權買賣實際上是一種權利的買賣。權利的買方在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後,有權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按約定的匯率向權利的賣方買進或賣出約定數額的外幣,權利的買方也有權不執行上述買賣合約。
外匯期權業務的優點在於可鎖定未來匯率,提供外匯保值,客戶有較好的靈活選擇性,在匯率變動向有利方向發展時,也可從中獲得盈利的機會。對於那些合同尚未最後確定的進出口業務具有很好的保值作用。
決定因素:
1、期權期限的長短;
2、市場即期匯率與期權合同中約定的匯率之間的差別;
3、匯率預期波動的程度。
影響因素:
1、期權的執行價格與市場即期匯率
看漲期權,執行價格越高,買方的盈利可能性越小,期權價格越低。看跌期權,執行價格越高,買方的盈利可能性越大,期權價格越高。即期匯率上升,看漲期權的內在價值上升,期權金越大;而看跌期權的內在價值下跌,期權金變小。
2、到期時間(距到期日之間的天數)
到期時間的增加將同時增大外匯期權的時間價值,因此期權的價格也隨之增加。
3、預期匯率波動率大小
匯率的波動性越大,期權持有人獲利的可能性越大,期權出售者承擔的風險就越大,期權價格越高;反之,匯率的波動性越小,期權價格越低。
4、國內外利率水平
外匯期權合約中規定的賣出貨幣,其利率越高,期權持有者在執行期權合約前因持有該貨幣可獲得更多的利息收入,期權價格也就越高。
外匯期權合約中規定的買入貨幣,其利率越高,期權持有者在執行期權合約前因放棄該貨幣較高的利息收入,期權價格也就越低。
交易場所:
目前我國尚未開放期權,也沒有實體的期權交易所。但是老百姓可以通過兩種渠道進行期權投資。
1、銀行渠道,銀行里可以買賣期權。像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等銀行都有期權交易。
2、國外渠道,可以通過國外一些期權交易平台來進行期權交易,可以通過美國FEX、澳大利亞Trader711等平台進行操作。
基本分類:
(1)按期權持有者的交易目的,分為:買入期權,也稱為看漲期權;賣出期權,也稱為看跌期權。
(2)按產生期權合約的原生金融產品,分為:現匯期權,即以外匯現貨為期權合約的基礎資產;外匯期貨期權,即以貨幣期貨合約為期權合約的基礎資產。
(3)按期權持有者可行使交割權利的時間,分為:歐式期權,指期權的持有者只能在期權到期日當天紐約時間上午9時30分前,決定執行或不執行期權合約;美式期權,指期權持有者可以在期權到期日以前的任何一個工作日紐約時間上午9時30分前,選擇執行或不執行期權合約。因此美式期權較歐式期權的靈活性較大,因而費用價格也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