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區分銀飾是純銀還是渡銀
一、銀的成色,什麼是925銀?
對於首飾,我們很關心它的成色,比如「999」代表24K足金;「750」代表18K合金。而銀首飾也同樣有這樣一種數字計量的標准。1851年蒂芬妮推出第一套含銀量千分之925的銀飾品後,925銀便開始流行,所以目前在市面上的銀首飾都以925作為鑒定的標准。
銀飾品的計量成色一般有以下幾種:
1、「99」代表純銀,雖然理論上100%才是純銀,但實際很難獲得100%的純度。99銀的顏色蒼白,而且很軟,用它做的首飾容易變形,不能鑲嵌寶石等。
2、「98」代表足銀,銀的含量為98%,含銅2%,在首飾上標注為980S。
3、「925」銀,銀含量為92.5%,含銅7.5%,在首飾上標注為925,我們常見的銀首飾大部分都是用925銀製造的。925銀首飾經過拋光後呈現出極漂亮的金屬光澤,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夠鑲嵌寶石,做成中高檔首飾。
二、如何辨別銀飾有無電鍍
銀飾品一般分為有電鍍的和沒有電鍍的(如鍍白金等) 。有電鍍的銀飾品:即里層為純銀,表面再做電流處理;電鍍的方法使其表面呈現的光澤比純銀的更光亮,反光效果很好,不易氧化(視電鍍的厚度而決定氧化時間)。
無電鍍的銀飾品:很容易因硫化而失去光澤,(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銀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一層硫化銀在銀飾品上,其道理跟剖開後的萍果會慢慢變黑一樣)。需用擦銀布進行保養,可恢復其光澤,也可用洗銀水清洗。
三、銀飾品是如何保養的?
很多的朋友喜歡純銀飾品,但卻不知道要如何保養,其實我們只需在日常生活中花點心思,就可以讓銀飾歷久如新了。
1、銀飾的最佳保養方法是天天佩戴,因人體油脂可使產生自然溫潤的光澤。
2、在佩戴銀飾時不要同時佩戴其它貴金屬首飾,以免碰撞變形或擦傷。
3、保持銀飾的乾燥,別戴著游泳,切勿接近溫泉和海水。不用時可用棉布或面紙輕拭表面,清除水份和污垢,將它置放於密封的袋子或盒子中,避免與空氣接觸。
4、如果發現銀飾有變黃的跡象,最簡單的方法使用牙膏加點水輕洗表面。或用珠寶小刷子清潔銀飾品的細縫,然後用擦銀布輕擦其表面,馬上就可以飾恢復原來的靚麗。(如果使用擦銀布能夠恢復約八九成的銀白狀況,就不要再使用拭銀乳和洗銀水,因為它們都具有一定的腐蝕性,銀飾品在使用過這些產品之後,會變得更容易變黃。另外,擦銀布含有銀保養成份,不可用水洗)
5、銀飾發黃得嚴重,用洗銀水浸泡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數秒鍾,取出後立即用清水清洗,然後用面紙吸干。
四、純銀知識
銀的特性
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貴金屬,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由於銀獨有的優良特性,人們曾賦予它貨幣和裝飾雙重價值,英鎊和我國解放前用的銀元,就是以銀為主的銀、銅合金。
銀白色,光澤柔和明亮,是少數民族、佛教和伊斯蘭教徒們喜愛的裝飾品。銀首飾亦是全國各族人民贈送給初生嬰兒的首選禮物。近期,歐美人士在復古思潮影響下,佩戴著易氧化變黑的白銀鑲淺藍色綠松石首飾,給人帶來對古代文明無限美好的遐思。而在國內,純銀首飾亦逐漸成為現代時尚女性的至愛選擇。
銀的性質
銀(Silver),元素符號為Ag.是從自然銀和其它銀礦物中提取的一種銀白色的貴金屬。硬度2.7,密度10.53克/立方厘米,具有很好的導電性、延展性和導熱性。多用於電子工業、醫療和照相行業更主要的用途是用來製造首飾、器皿和宗教信物。
如何識別銀首飾
銀是K金首飾中不可缺少的組合金屬,但做為以銀為主的首飾,主要是高純度的「標准銀」一種。 銀的硬度為2.7,為了提高其硬度和獲取最佳的成型效果,在做首飾時需要在銀中加入7.5%的銅。這種含銀92.5%、含銅7.5%的合金,國際上稱為標准銀。在英國也稱為英鎊銀(Sterling)。此外,市場上還有銀含量99%的足銀飾品。
對銀首飾的識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印記。銀首飾一般應打上銀的英文縮寫(「S」或「Sterling」)的印記。標准銀的印記是S925。足銀的印記是S990。但也有許多國家在銀首飾上不列印記。
2)色澤。銀首飾多呈微帶黃的銀白色,呈柔和的金屬光澤。因易氧化,時間久了,色澤會變成暗的黃白色。
3)掂重。銀的密度為10.53克/立方厘米。比鉑金、黃金小,用手掂無墜手感。鋼針可以劃出痕跡,也可以折彎。用這種方法可以和鉑主、K白金或仿銀的德銀首飾相區別。
4)酸試。銀遇任何酸都會變色,甚至溶解。如果在銀首飾的內側滴上一滴濃鹽酸,會立即生成白色苔蘚狀的氯化銀沉澱。而其它貴金屬則無此現象。
5)聲韻。標准銀首飾落地後聲音沉悶,不彈跳,不滾動。
925銀飾品
925銀是國際上做銀飾品的國際標准銀。 它與9.999銀有所不同,因為9.999銀的純度比較高,非常柔軟難以做成復雜多樣的飾品,而925銀能做到。925銀飾品其實並不是含銀量100%,那是因為在純銀中加入的7.5%的合金,讓銀的光澤、亮度和硬度都有所改善。 自從1851年蒂芬妮推出第一套含銀量千分之925的銀飾品後,925銀便開始流行,所以目前在市面上的銀飾都以925作為鑒定是否為純銀的標准。925銀首飾經過拋光後呈現出極漂亮的金屬光澤,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夠鑲嵌寶石,做成中高檔首飾。用925銀設計打造的銀飾有歐美風格,粗獷、大膽、前衛,走在時尚的尖端,也有精美、細致型,適合大眾的品味。 向大家展示的925銀飾品全都是手工製成,再採用先進的技術和設計,經過了人工制板-----注臘------倒模-----執模-----鑲石-----拋光這幾道工序後,每一件成品都凝聚了設計師的心血和汗水,因而使產品看上去極具靈性。
銀飾
你是否發現越來越多的時髦女孩,佩戴著各種款式的銀飾品在街邊飄然而過?銀飾因其擁有的那一份質朴、輕盈、個性,成了今夏女孩最寵愛的飾品。和老式銀飾的笨重、傳統相比,今天的銀飾有另一番氣質與風貌,隨著現代時裝簡潔、輕柔的潮流,獨有冷潔光芒的銀飾具有畫龍點睛之妙,寂靜婉約中顯出高貴典雅。作為時尚流行的重點,銀飾由於其並不張揚的優雅個性及其內在的淑女氣質,頗得都市年輕女性的喜愛。一位在襄陽路購買銀飾的小姐說,夏天的服飾比較簡單,因此更需要用一些飾品來襯配,她尤其喜愛銀飾品。一位常在網上購買銀飾的呂小姐對記者說,銀飾品價格比較實惠,大多在百元左右,且它們既可搭配職業裝,又可搭配休閑裝。東華大學一位服裝專業教授指出,銀飾的興起,表明了銀飾的保值功能正在逐漸淡化,而裝飾功能正被大家認同。
五、我買的銀飾品變黑了是不是假的?
當然不是啦,是氧化了。
銀飾變黑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因空氣和其它自然介質中的硫和氧化物等對銀都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在佩戴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一些微小的斑點(硫化銀膜),久之會擴散成片,甚至變成黑色。所以,目前銀飾都有一些因氧化而變色現象。
"銀飾會變黑是正常的,但如日常注意保養,是完全可以讓銀飾持久亮澤的"。
銀飾保養知識:
大部分消費者都知道銀飾會變黑,但不知道如何可以不讓它變黑或變黑了該怎麼辦,這才是有些消費者不願購買銀飾的根結所在。所以,傳授如何保養和去除銀飾表面的氧化物,恢復銀飾亮澤的方法是消費者購買信心的保證。
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佩戴銀飾時不要同時佩戴其他貴金屬首飾,以免碰撞變形或擦傷。
②避免銀飾接觸水汽和化學製品,避免戴著游泳,尤其是去海里。
③每天戴完銀飾後把它用棉布擦乾凈,放到首飾盒或袋子里密封保存。
④銀飾已經氧化變黑了,可以用軟毛刷子沾牙膏刷洗:
也可用手搓香皂或清潔劑等方式清洗:
實在無法處理干凈才用洗銀水擦洗: 洗完後銀飾均要用棉布擦乾。用洗銀水洗的時候,只能將銀飾放入其中幾秒鍾,然後用鑷子夾出來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分鍾後取出晾乾。
最好的銀飾保養方法是天天配戴,因為人體的油脂會使銀發出溫潤自然的光澤(當然也有人例外,有人的汗液中本身含有使銀變黑的成分)。
平時不佩戴時要收好,最好用密閉口袋裝好,防止銀飾表面與空氣接觸而氧化變黑。
佩戴時每天要用軟布擦拭銀飾表面,以保持光澤。
不過最好是專用的擦銀布。
日常清洗的土辦法:擠一點牙膏在銀飾上面,加點水,
適當揉搓至起小白泡泡,再用清水沖干凈即可恢復光亮。
② 純銀渡PT950是啥材質
pt950是指含有95%鉑金成份的飾品,而其餘5%是其它貴金屬。簡言之pt是鉑金的標記,後面的數字是鉑金的含量,如pt900的鉑金含量是90%。
③ PCB 板渡金市面上價格
你好!由於金作為貴金屬,尤其用在PCB板渡層上面,可大大提高其使用壽命。
但是目前時常上的鍍金PCB板也是存在很大的工藝和技術上的差異,價格也就參差不齊,幾百到幾千都有。而且價高的不一定質量就過關。
建議:你選擇一家比較有知名度的廠家產品好些。比如:東莞裕容電子公司、深圳b寶聚興電子等都是不錯的。
④ 為什麼大部分的工業催化劑採用過渡金屬或貴金屬做活性組分
這是因為過渡金屬和貴金屬都存在中間價態,這使得在參加反應時可以提供類似「通道」的作用,從而降低了反應的生成能,加速反應。
⑤ 貴金屬礦產
1)金
世界各國十分重視金礦的勘查和開發。世界黃金資源分布廣泛,但不平衡。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到年底黃金儲量45000t和儲量基礎72000t(不包括中國和其他一些沒有公開數據的國家),儲量較大的國家有南非、原蘇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資源大國。其中南非約佔世界黃金資源量的一半,佔世界黃金儲量基礎的48%,巴西、原蘇聯和美國各約占資源總量的12%。
金礦可形成於各個地質時期和各種地質構造環境及岩石類型中。原生金礦類型多,勘查和開采原生金礦的主要類型有:①前寒武紀地盾、地台區綠岩帶金礦,包括加拿大赫姆洛金礦、美國霍姆斯塔克金礦;②元古宙原始地槽坳陷區含金-鈾礫岩型金礦,包括南非維特瓦特斯蘭德金礦;③古生代褶皺區的美國卡林型金礦和烏茲別克穆龍套型金礦;④中、新生代與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小侵入體有關的金礦,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波爾蓋拉和利希爾島金礦、菲律賓阿庫潘-安塔莫凱金礦、日本菱刈金礦等;⑤現代砂金礦床和⑥伴生金礦。其中1和2類集中在前寒武紀,佔世界金儲量的70%;4類集中在中、新生代,約佔世界金儲量的25%;3類在古生代地層中的金礦約佔5%。可見,世界金儲量集中在「一老一新」是明顯的。
80年代以來全球性找金活動達到前所未有的熱度,發現了一大批大型和特大型金礦。尤其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日本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在金礦的找礦和勘查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進展。如:①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麥克勞林金礦床發現於1981年,金儲量100t,平均品位4.98g/t。礦床為產於火山岩和沉積岩中的網脈浸染型金礦床,礦體產於硅化凝灰岩中。②美國卡林金礦帶在72km范圍內有21個金礦床,截至1988年底總可采儲量達1026t,以金坑(319t)和波斯特-貝茨礦床(551t)為最大。卡林金礦帶原勘探深度在100~300m以內,均屬低品位沉積岩容礦的微細浸染型金礦。卡林金礦帶自1987年執行深鑽計劃以來找礦成果卓著,先後在礦區深部發現一系列高品位大型金礦床。近年來,又在深度450m以下發現了「高沙漠」金礦(60t,品位10.3~20.6g/t)和「綠松石」金礦(155t,品位12g/t)。可見,卡林金礦帶深部找礦仍有巨大的潛力。③加拿大安大略省赫姆洛金礦床於1982年發現,儲量597t,品位7.78g/t,屬太古宙綠岩帶中層控浸染型礦床。④加拿大西北地區通德拉金礦床位於耶洛奈夫東北240Km處,1982年發現,儲量150t,品位6.20g/t。礦床產於太古宙火山岩帶的陡傾長英質火山碎屑岩中,受剪切構造控制。⑤日本九州菱刈金礦床於1980年發現,儲量120t,品位80g/t,加上在其旁側發現的山田和山神金礦床,總儲量約260t,平均品位接近70g/t,屬第三紀淺成熱液石英脈型或熱泉型。近年在該礦區又發現一條舉世罕見的特大型含金礦脈,儲量40~50t,品位20~25g/t。⑥巴布亞紐幾內亞恩加省波爾蓋拉金礦床由70年代以前的一個小型金礦床(儲量僅幾噸)至90年代劇增為特大礦,儲量420t,品位3.7g/t,其礦化與中新世閃長岩成分的淺成斑岩侵入體有關。⑦巴布亞紐幾內亞火山岩型亞利希爾金礦床(573t,品位3.4g/t)。⑧前捷克斯洛伐克綠岩型塞利納-莫克爾金礦區。⑨巴西巴拉州砂金礦下部風化岩石中的佩達拉金礦床。80年代以來新發現的特大型金礦床還有:智利馬里昆加淺成熱液金礦-斑岩金礦帶的雷富希奧(可采儲量103t)、拉科伊帕(126t)等金礦床,整個礦帶金的地質儲量已超過四五百噸;美國阿拉斯加州諾克斯堡斑岩型銅金礦床(Au>124t);環太平洋火山岩區斑岩型銅金礦和火山岩型金礦的找礦也有巨大進展,如印度尼西亞的格拉斯貝格夕卡岩-斑岩型銅金礦床(1200t,品位1.8g/t)、巴圖希賈烏斑岩型金礦;菲律賓發現迪比迪奧斑岩型金礦;澳大利亞發現卡迪亞斑岩型金礦;智利發現塞羅卡塞爾和帕斯誇斑岩型金礦;秘魯和厄瓜多各發現了波里納和加比斑岩型金礦;美國發現了朱諾和諾克斯堡斑岩型金礦,還有麥克唐納火山岩型金礦等。目前,環太平洋火山岩區還在繼續工作和發展中。原蘇聯雅庫特的涅日達寧(475t,品位5g/t);馬丹加的邁斯科耶金礦(277t,品位12g/t);吉爾吉斯斯坦的庫姆托爾金礦(316t,品位4.4g/t),堪察加的阿梅季斯特金礦(96t,品位16g/t)等。另外,近年來有些著名老金礦區金儲量有明顯擴大,如南非蘭德金礦區新查明幾個儲量為幾百噸的金礦床,在該盆地深部發現了大型含金古礫岩型金礦床;多米尼加「老村莊」金礦儲量已擴大到600t以上。90年代以來,老地層中的金礦以及紅土型金礦也有大的發現,坦尚尼亞和委內瑞拉等在太古宙綠岩帶,馬里、尼日等在早元古代綠岩帶中均發現了大型金礦床;俄羅斯發現了特大型前寒武紀黑色頁岩型金(鉑)礦床;委內瑞拉1991年在綠岩帶地層分布區發現一大型紅土型金礦床(390t,品位1.25g/t)(古方,1994和何金祥,1998)。
此期間中國的金礦勘查工作發展迅速,取得了建國以來最輝煌的成就。發現和探明了一批大型金礦。值得注意的是,在黔西南的二疊系、三疊系中發現了很有前景的微細浸染型金礦,形成「黔西南金礦成礦遠景區」,被譽為滇黔桂「金三角」,成為中國新的黃金基地。此後,在四川、甘肅、陝西、寧夏等省(區)都相繼發現了該類型金礦,又找到一個陝甘川新的「金三角」區,進一步拓寬了找金領域。此外,膠東和小秦嶺地區老金礦區、帶,又發現一批新的礦床,如膠東台上超大型金礦,在廣東省雲開地區找到了焦家式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河台金礦,在海南省找到抱板等一系列金礦,近來又找到石英脈型富金礦——抱倫金礦。還發現了一些新類型金礦,如:山東省發現花崗岩型(斑岩型?)金礦;內蒙古發現鉀長花崗岩脈型金礦;安徽省新橋發現鐵帽型金礦。近十多年的重大進展,在礦床類型上主要是繼續發現綠岩帶型金礦新礦床和擴大儲量;找到了一批剪切帶型大型金礦;微細浸染型(卡林型)金礦的找礦取得了重大突破。
從中國金礦類型看,應著重抓淺成低溫熱液型(火山-次火山岩型)、微細浸染型(卡林型)、蝕變岩型和綠岩型金礦的找礦。在強調尋找獨立金礦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尋找含金多金屬礦床,此外應特別重視構造的研究和分析。
世界黃金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其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占總資源量的58%和80%,而儲量占儲量基礎的73%,說明金礦勘查程度較高。但儲量和儲量基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21年和29年,只能保證21世紀頭20年的生產。不過70年代以來的找金熱還在繼續,80年代以來發現不少大金礦,全球金礦的資源潛力仍較大,尤其是西南太平洋地區和拉美各國,黃金勘查前景可觀,儲量將不斷增多,保證程度也會進一步提高。
2)銀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世界銀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為28×104t和42×104t。銀礦分布廣泛,儲量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秘魯等國,它們佔世界總儲量的57%。世界銀資源約有2/3來自銅、鉛-鋅、金等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床中,1/3以產銀為主的脈型礦床。雖然最新發現是原生金、銀礦床,但巨大的未來儲量和資源預計仍來自副產銀的賤金屬礦床的發現。世界銀資源主要分布在3個巨型含銀構造帶中,即環太平洋帶、地中海帶和蒙古-鄂霍次克帶。銀成礦區的分布具規律性,它們都產於大洋—大陸過渡型成礦系統中;中—新生代褶皺帶的主要銀成礦區也都與大洋和大陸含礦構造的結合部位有關。最大的過渡型成礦系統的銀礦化時代為漸新世—中新世。第二個過渡型成礦系統為在大西洋和北冰洋中脊裂谷帶及相鄰褶皺帶的白堊紀—老第三紀的銀多金屬成礦區。銀的主要礦床類型有:①與中—新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關的淺成熱液礦床;②中溫熱液銀-有色金屬礦床;③中溫熱液銀-鈷-鎳礦床;④碳酸鹽中的交代型銀礦床等。
根據容礦岩石和主要有用元素組合劃分的主要銀礦床類型有:①陸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容礦的銀礦床;②海相鈣-鹼性火山岩和火山沉積岩容礦的含銀硫化物礦床;③碳酸鹽岩、夕卡岩容礦的銀鉛鋅交代礦床;④變質岩、碎屑沉積岩容礦的銀鉛鋅礦床;⑤前寒武紀變質火山岩、沉積岩、輝綠岩容礦的銀鈷鎳鉍砷脈狀礦床;⑥砂頁岩容礦的同生沉積礦床。由於銀礦多與其他金屬礦床共生,所以各種金礦、鉛鋅礦、銅礦勘查的成礦理論、礦床模式以及地質和物化探方法均可用於相應類型的銀礦勘查。找礦應根據各地區的地質構造環境、容礦岩石、礦化類型特點綜合考慮,合理選擇相應的勘查方法。
按賦礦岩石不同及金屬組合的差異,白鴿等(1994)提出中國銀礦床可分為8大類29個亞類,以產於火山岩系接觸蝕變岩系和構造破碎蝕變岩系最為重要。主要分布在地台邊緣、褶皺系,特別是濱太平洋構造岩漿活化區。成礦時代以中生代和元古宙為主。獨立銀礦床和銀金共生礦床以陸相火山岩和構造破碎蝕變岩型居多。與成礦有關的海相火山岩系多屬細碧角斑岩系,陸相火山岩和侵入岩主要是中酸性鈣鹼性岩石。銀的礦源層及賦礦地層以元古宙和古生界為主。銀礦的遷移、就位多受構造控制,合理運用綜合找礦方法是多快好省找銀的有效手段。
中國近十多年來加速了銀礦的找礦、勘查和開發,已成為世界主要銀資源國,銀礦成礦地質條件良好,資源遠景可觀。世界銀資源雖然豐富,但以伴生礦床為主,其開采利用受限。現有儲量和儲量基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20年和30年,可見,儲量的保證程度不高,因此必須加強勘查,尤其是加強尋找以銀為主產品的獨立銀礦床。
3)鉑族金屬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鉑族金屬儲量和儲量基礎為70600t和77500t,其分布高度集中在南非、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佔世界總儲量的98%。在鉑族金屬中,鉑和鈀的產量約佔90%,其餘金屬約佔10%。佔世界總儲量絕大部分的鉑族金屬勘探和開採的主要礦床類型有:
(1)與基性-超基性岩有關的硫化銅鎳礦型鉑族金屬礦床。這類礦床是世界鉑族金屬儲量和產量的最主要來源。當前世界三大產鉑國家的鉑族金屬主要來源於此類礦床,其代表性的礦床有:南非布希維爾德雜岩體銅鎳硫化物-鉑族金屬礦床(鉑族金屬是主產品,銅、鎳、鈷和其他金屬為副產品);原蘇聯諾里爾斯克含鉑族金屬銅-鎳硫化物礦床和加拿大薩德伯里含鉑族金屬銅鎳硫化物礦床。
(2)與基性-超基性岩有關的鉻鐵礦型鉑族金屬礦床。這類礦床的重要性日益增大,80年代初在南非布希維爾德雜岩體中查明了與UG-2鉻鐵礦層有關的鉑族金屬礦床,使南非鉑族金屬儲量幾乎增加了一倍。該含鉑層主產鉑族金屬,鉻鐵礦作為副產品回收。此外,原蘇聯烏拉爾、衣索比亞和美國阿拉斯加等地的鉑礦床亦屬此類型。
(3)砂鉑礦床。砂鉑礦床與其他礦產的砂礦床區別不大。有殘積、坡積和沖積砂鉑礦床。分布在哥倫比亞、美國、加拿大和原蘇聯。此類礦床屬次要類型,其儲量只佔世界總儲量的百分之幾,其作用逐漸減少。
(4)其他類型。除上述類型外,還發現下述6種類型含鉑族金屬的礦床:①含鉑黑色頁岩銅礦床(如波蘭蔡希斯坦銅礦床);②產於各種銅、金礦脈中的鉑礦床(如美國內華達州波斯礦床);③含鉑族金屬斑岩型(浸染型)銅鉬礦床(如美國的克萊梅克斯);④含鉑黃銅礦型銅礦床(如原蘇聯烏拉爾);⑤含鉑錫石-硫化物礦床(如原蘇聯遠東的一些礦床);⑥含鉑鈾-硫化物礦床(如加拿大安大略省)。
對鉑族金屬的勘查和研究重點是基性-超基性層狀侵入體,在侵入的岩漿岩體中前寒武紀層狀侵入體中的鉑族金屬具有極大的工業潛力。如南非布希維爾德、辛巴威大岩牆的大型層狀岩體、美國蒙大拿州的斯提爾沃特等。除了層狀岩體,鉑族金屬礦化還可能與屬於其他建造的基性-超基性侵入體有關,其特點是具有多種成礦專屬性(銅鎳硫化物、鉻鐵礦、鈦磁鐵礦等)。近年來積極研究蛇綠岩帶,特別是地中海的蛇綠岩帶。無論在侵入岩還是火山岩中都發現了鉑族元素的富集。在侵入的超基性岩石的硅酸鹽相中發現了鉑族金屬。與前寒武紀綠岩帶火山岩系中分異的超基性熔岩有關的科馬提岩型富銥硫化鎳礦床很有遠景。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的元古宙沉積物中,發現了可作為鉑族金屬資源新來源地的鈾金鉑族金屬礦石,硒銻鉍是鉑族元素異常的指示標志,有大量的鉑族金屬硒化物。某些熱液型鈾礦脈也富有鉑族元素,故必須認真研究鈾礦石成分中的鉑族金屬;鉑族金屬砂礦普查也是一項極為迫切的任務;將來尤其應注意鉑族金屬的新類型,即古代和現代海盆中的沉積物(鎂質沉積物、鐵錳結殼、高碳質頁岩)和噴出岩(大陸區的橄欖粗玄岩和大洋區的玻質安山岩),例如要研究太平洋的鐵鎂沉積物,這種沉積物所含的鉑族金屬比類似的大陸沉積物高出100倍,鈷結殼普遍含有鉑。
值得強調的是,近幾年發現的含重要的鉑族金屬礦化,其分布大部分與金礦化重合,如俄羅斯西伯利亞產在新元古代與黑色頁岩有關的沉積岩系中的中溫熱液型特大型「干谷」金礦等,這種非傳統金鉑礦床在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巴西等國均有出現。對於中國來說,也應注意與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黑色頁岩有關的多種金屬礦床,在原蘇聯東部地區發現了一些重要的甚至是世界級的大金礦床以及金鉑礦床,在中國應注意研究成礦環境和控礦條件,創造性地推進此類礦床的找礦工作。
總之,世界鉑族金屬資源豐富,儲量充足,保證程度高,按年產量平均283t計,鉑族金屬儲量和儲量基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191年和223年。但由於鉑族金屬已有儲量高度集中,所以各國為保證供應,仍需進行不斷的勘查。
⑥ 貴金屬和過渡金屬有什麼區別
貴金屬與過渡金屬有本質區別
過度金屬指化學周期表中所有副族無放射性金屬
貴金屬指在人類發展中可做貨幣或可做貨幣替代物的金屬,如金、銀
一個是化學概念,一個是經濟概念
⑦ 鎳是稀貴金屬嗎
鎳不是是稀貴金屬,稀貴金屬是稀有金屬和貴金屬的統稱。
鎳在地核中含鎳最高,是天然的鎳鐵合金。鎳近似銀白色、硬而有延展性並具有鐵磁性的金屬元素,它能夠高度磨光和抗腐蝕,屬於親鐵元素。
稀有金屬通常指在自然界中含量較少或分布稀散的金屬。
貴金屬主要是指:金、銀和鉑族金屬(鉑、鈀、銠、釕、銥、鋨)。
中國鎳礦分布就大區來看,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其保有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比例分別為76.8%、12.1%、4.9%。
中國鎳資源儲量巨大,僅次於加拿大薩德伯里鎳礦,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
金屬鎳幾乎沒有急性毒性,一般的鎳鹽毒性也較低,但羰基鎳卻能產生很強的毒性。
羰基鎳以蒸氣形式迅速由呼吸道吸收,也能由皮膚少量吸收,前者是作業環境中毒物侵入人體的主要途徑。
羰基鎳在濃度為3.5μg/m3時就會使人感到有如燈煙的臭味,低濃度時人有不適感覺。
吸收羰基鎳後可引起急性中毒,10分鍾左右就會出現初期症狀,如:頭暈、頭疼、步態不穩,有時惡心、嘔吐、胸悶。
後期症狀是在接觸12至36小時後再次出現惡心、嘔吐、高燒、呼吸困難、胸部疼痛等。
人的鎳中毒特有症狀是皮膚炎、呼吸器官障礙及呼吸道癌。
⑧ 渡銀是什麼
鍍銀最早用的光亮劑二硫化碳是Milword和Lyons在1847年發表的專利中提出的,現在還在使用,僅稍加改變而已。鍍銀層比鍍金價格便宜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導電性,光反射性和對有機酸和鹼的化學穩定性,故使用面比黃金廣得多。早期主要用於裝飾品和餐具上,近來在飛機和電子製品上的應用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