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線圖里的紅色和綠色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k線圖是以每個分析周期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繪制而成。以繪制日k線為例,首先確定開盤和收盤的價格,它們之間的部分畫成矩形實體。如果收盤價格高於開盤價格,則k線被稱為陽線,用空心的實體表示。反之稱為陰線用黑色實體或白色實體表示。很多軟體都可以用彩色實體來表示陰線和陽線,在國內股票和期貨市場 ,通常用紅色表示陽線,綠色表示陰線。(但涉及到歐美股票及外匯市場的投資者應該注意:在這些市場上通常用綠色代表陽線,紅色代表陰線,和國內習慣剛好相反。)用較細的線將最高價和最低價分別與實體連接。最高價和實體之間的線被稱為上影線,最低價和實體間的線稱為下影線。
用同樣的方法,如果用一分鍾價格數據來繪k線圖,就稱為一分鍾k線。用一個月的數據繪制k線圖,就稱為月k線圖。繪圖周期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選擇,在一些專業的圖表軟體中還可以看到2分,3分鍾等周期的k線。
k線是一種特殊的市場語言,不同的形態有不同的含義。
2. 外匯顏色代表
顏色的變化表示的是價格的變化。一般來說,紅色表示的是和之前一個價格相比是下跌的;反過來,綠色表示的是和之前一個價格相比是上漲的。你所說的藍色應該是和之前一個價格相比價格不變。
比如說,當前價格顯示EUR/USD的報價為1.5577/1.5579,若下一個顯示出來的價格為1.5578/1.5580,則為綠色。當前價格顯示EUR/USD的報價為1.5577/1.5579,若下一個顯示出來的價格為1.5576/1.5578,則為紅色。
價格是時刻都在變的,所以這個紅色綠色也在不斷地變化的。即使是氣勢如虹的漲勢,也不能保證每一次顯示出來的價格都是遞增的(即一直保持綠色),反之亦然。只要你留意價格的走勢就行了,這個紅綠色的話不必太介意。
3. 炒外匯是看的貨幣對顏色代表什麼意思
在國際上,紅色代表跌,綠色代表漲。和國內A股的顏色相反。
外匯匯率每時每刻都在變換漲一點就是紅色,下一點跌了就變成綠色。
4. 美元兌人民幣走勢圖的紅色綠色代表什麼
你好,像股市、期貨、外匯中的這些趨勢圖中一般紅色代表的是上漲,綠色代表的是下跌,美元兌人民幣走勢圖中紅色的部分代表其值上漲,綠色代表其值下跌,望採納哦。
5. 國家外匯管理局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低於下限(綠色),高於上限(紅色),是什麼意思,需要進行處理嗎
一般低於下限沒問題,高於上限的話,是說明你們進出口收支不平衡,要馬上平衡,下個月外管局監測的時候就會取消紅線了。不然時間長了會被降級,列為重點關注企業,之後進出口會很麻煩的。
6. 請問:盤口上最下面的紅色和綠色表示什麼
那叫MACD
MACD為指數平滑異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是從雙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移動平均線減去慢的移動平均線。MACD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但閱讀起來更方便。
當MACD從負數轉向正數,是買的信號。當MACD從正數轉向負數,是賣的信號。當MACD以大角度變化,表示快的移動平均線和慢的移動平均線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開,代表了一個市場大趨勢的轉變。MACD是Geral Appel 於1979年提出的,它是一項利用短期(常用為12日)移動平均線與長期(常用為26日)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
7. 外匯紅色綠色怎麼看
紅色代表上漲,綠色代表下跌。 紅色的上邊價格代表收盤價格,綠色下邊的價格代表收盤價格
8. 股票里,紅色是升(賺)了,綠色是降(賠)了,那在外匯交易中,紅綠又分別是表示什麼呢是賺還是賠啊
不是賺還是陪,綠是兌換比下降了。紅是上升了。
9. 你好請問外匯監測系統的上下限指標是什麼啊,就是出現綠色和紅色的指標標准
外匯監測系統的上下限指標一般有地區的差異,可以核查你所在區域的指標范內圍
比如深圳地區容指標如下:
總量核查指標
1. 總量差額指標 [-50萬,50萬]
2. 總量差額率指標 [-30%,30%]
3. 資金貨物比指標 [50%,150%]
4. 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比率指標 [0,25%]
PS:超出范圍的即出現顏色標示
10. 什麼叫外盤 內盤,他們變紅色和綠色有什麼原因求詳解
內盤:即主動性賣盤,賣方主動以等於或者低於買一、買二、買三的價格賣出股票時累計的成交數量,在成交明細窗口裡通常用S來表示,行情軟體上顯示為綠色。內盤(即賣盤S):是指以買進價格成交的股票手數,就是先有買進的價格,而後才有成交;主動性賣盤,賣方主動以等於或者低於買一、買二、買三的價格賣出股票時累計的成交數量,在成交明細窗口裡通常用S來表示,行情軟體上顯示為綠色。
外盤:即主動性買盤,買方主動以等於或者高於賣一、賣二、賣三的價格買入股票時累計的成交數量,在成交明細窗口裡通常用B來表示,行情軟體上顯示為紅色。外盤(即買盤B):是指以賣出價成交的股票手數,就是先有賣出的價格,而後才有成交。即主動性買盤,買方主動以等於或者高於賣一、賣二、賣三的價格買入股票時累計的成交數量,在成交明細窗口裡通常用B來表示,行情軟體上顯示為紅色。
把二者加起來就是股票的成交量,即:成交量=內盤+外盤。
內盤比外盤大,說明主動賣出的人更多,也就是空方力量較強;外盤比內盤大,說明主動買入的人更多,也就是多方力量較強。既然是這樣的定義,可能有人會認為只要「外盤大,內盤小,股票就會漲;內盤大,外盤小,股票就會跌。」這樣的想法是片面的,並不絕對。
外盤是主動性買盤,是股民用資金直接攻擊賣一、賣二、賣三、賣四等的主動性買入。外盤的多少顯示了多方急於買入的能量大小。
內盤是主動性賣盤,是股民用手中所擁有的股票籌碼,直接攻擊買一、買二、買三、買四等的主動性賣出。內盤的多少顯示了空方急於賣出的能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