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重商主義認為貴金屬即國家財富

重商主義認為貴金屬即國家財富

發布時間:2022-01-09 08:49:42

① 簡述重商主義的觀點。

重商主義的觀點:

1、重商主義也稱「商業本位」。是十八世紀在歐洲受歡迎的政治經濟體制。是封建主義解體之後的16~17世紀西歐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一種經濟理論或經濟體系,反映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和政策體系。

2、一個國家的財富必不可少的是貴金屬,如金銀等。這個國家如果沒有貴金屬礦藏,就要通過貿易來取得。

3、對外貿易必須保持順差,即出口必須超過進口。早期重商主義主張採取行政手段,禁止貨幣輸出和積累貨幣財富。晚期重商主義主張,對外貿易必須做到輸出大於輸入,以保持出超。

4、重商主義者認為,不可能所有國家同時都有貿易順差,在任一時點上黃金總量也是固定的,所以一個國家的收益(富裕)是以另一個國家的付出(貧窮)為代價。

(說明,1為重商主義的基本含義,2、3、4為重商主義的簡要的主要觀點。)

(1)重商主義認為貴金屬即國家財富擴展閱讀:

該理論認為一國積累的金銀越多,就越富強。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禁止金銀輸出,增加金銀輸入。重商主義者認為,要得到這種財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農業、商業和製造業;發展對外貿易壟斷;通過高關稅率及其它貿易限制來保護國內市場;並利用殖民地為母國的製造業提供原料和市場。

重商主義拋棄了西歐封建社會經院哲學的教義和倫理規范,開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據商業資本家的經驗去觀察和說明社會經濟現象。它以商業資本的運動作為考察對象,從流通領域研究了貨幣 —— 商品 —— 貨幣的運動(資本產生的過程)。

重商主義的發展經歷了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兩個階段。

① 早期重商主義產生於15~16世紀中葉,以貨幣差額論為中心(即重金主義),強調少買。該時期代表人物為英國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義者主張採取行政手段,禁止貨幣輸出,反對商品輸入,以貯藏盡量多的貨幣。

②16世紀下半葉到17世紀是重商主義的第二階段,即晚期重商主義,其中心思想是貿易差額論,強調多賣,代表人物為托馬斯·孟。他認為對外貿易必須做到商品的輸出總值大於輸入總值(即賣給外國人的商品總值應大於購買他們商品的總值),以增加貨幣流入量。16世紀下半葉,西歐各國力圖通過實施獎勵出口,限制進口,即獎出限入的政策措施, 保證對外貿易出超,以達到金銀流入的目的。

② 重商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

、認為貴金屬(貨幣)是衡量財富的唯一標准。一個國家的財富必不可少的是貴金屬,如金銀等。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金銀。除了開採金銀礦以外,對外貿易是貨幣財富的真正的來源。因此,要使國家變得富強,就應盡量使出口大於進口,因為貿易出超才會導致貴金屬的凈流入。一國擁有的貴金屬越多,就會越富有、越強大。因此,政府應該竭力鼓勵出口,不主張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進口。

2、對外貿易必須保持順差,即出口必須超過進口。由於不可能所有貿易參加國同時出超,而且任一時點上的金銀總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國的獲利總是基於其他國家的損失,即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游戲」。因此,伊麗莎白一世不僅採取許多有利於貿易發展的措施,同時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早期重商主義主張採取行政手段,禁止貨幣輸出和積累貨幣財富。晚期重商主義與早期不同的是,認為國家應該將貨幣輸出國外,以便擴大對外國商品的購買。不過他們要求,在對外貿易中謹守的原則是購買外國商品的貨幣總額,必須少於出售本國商品所獲得的總額,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貨幣流回本國。因此,晚期重商主義者主張,對外貿易必須做到輸出大於輸入,以保持出超。

重商主義的局限性
1、重商主義的政策結論僅在某些情況下站得住腳,並非在一般意義上能站得住腳;

2、重商主義把國際貿易看作一種零和游戲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3、重商主義把貨幣與資本等同起來,貿易順差也被錯誤地等同於收入超過消費的年差額(亞當·斯密對重商主義批判的要點)。正是基於這樣一個錯誤的認識,重商主義才輕率地把高水平的貨幣積累與供給等同於經濟繁榮,並把貿易順差與金銀等貴金屬的流入作為其唯一的政策目標。

③ 重商主義者的貿易觀點如何它們的國家財富觀念與現在有何不同

其觀點是:
1、認為貴金屬(貨幣)是衡量財富的唯一標准。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金銀。除了開採金銀礦以外,對外貿易是貨幣財富的真正的來源。因此,要使國家變得富強,就應盡量使出口大於進口,因為貿易出超才會導致貴金屬的凈流入。一國擁有的貴金屬越多,就會越富有、越強大。因此,政府應該竭力鼓勵出口,不主張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進口。

2、由於不可能所有貿易參加國同時出超,而且任一時點上的金銀總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國的獲利總是基於其他國家的損失,即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博奕」。

當代各國認為國際貿易可以實現雙贏,無論是斯密的絕對比較優勢論還是李嘉圖的相對比較優勢論還是廣義的H-O原理,都已經得到廣泛認同。
而 1、重商主義的政策結論僅在某些情況下站得住腳,並非在一般意義上能站得住腳;
2、重商主義把國際貿易看作一種零和游戲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3、重商主義把貨幣與真實財富等同起來也是錯誤的。正是基於這樣一個錯誤的認識,重商主義才輕率地把高水平的貨幣積累與供給等同於經濟繁榮,並把貿易順差與金銀等貴金屬的流入作為其唯一的政策目標。

④ 重商主義問題

重商主義的貿易觀點和經濟思想1、認為貴金屬(貨幣)是衡量財富的唯一標准。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金銀。除了開採金銀礦以外,對外貿易是貨幣財富的真正的來源。因此,要使國家變得富強,就應盡量使出口大於進口,因為貿易出超才會導致貴金屬的凈流入。一國擁有的貴金屬越多,就會越富有、越強大。因此,政府應該竭力鼓勵出口,不主張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進口。
2、由於不可能所有貿易參加國同時出超,而且任一時點上的金銀總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國的獲利總是基於其他國家的損失,即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博奕」。

⑤ 重商主義的基本觀點有

1. 重商主義的基本觀點? ⑴ 重商主義認為財富就是貨幣(即金銀), 貨幣就是財富。 ⑵ 重商主義認為財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領域, 即商業中。 ⑶ 重商主義認為, 國內貿易不能增加一國的財富, 只有對外貿易才會真正增加一國的財富。 ⑷ 重商主義認為商品生產只是對外貿易的先決條件和必要手段。 ⑸ 重商主義認為國家必須積極干預經濟生活, 管理和指導經濟, 保護國內有利於增加金銀貨幣的工商業, 促進對外貿易的有利發展。 2. 試比較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 早期重商主義又叫重金主義, 貨幣主義, 他們把貨幣看作一種作為財富寶藏的財富。 恩格斯稱之為「守財奴」 的觀點。 早期重商主義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 英國的威廉•史密斯, 法國的孟克列欽。 晚期重商主義者開始真正用資本家的眼光去看待貨幣, 開始懂得單純貯藏的金銀不會增多, 只有將其投入流通領域, 進行對外貿易, 才會帶來增加的金銀。 這意味著他們開始把貨幣理解為一種資本, 而不僅僅是單純用於儲藏的財富。 晚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國的托馬斯•曼和米塞爾頓。 法國的柯爾培爾。 總之, 早、 晚期重商主義的共同特點都是混淆了 貨幣與財富, 以貨幣積累為目的。 區別在於: 早期重商主義主要是貨幣差額論, 晚期重商主義主要是貿易差額論。 馬克思稱前者為「貨幣主義」, 後者為「真正的重商主義」。 後者反映成熟的商業資本的經濟思想。 3. 如何劃分「古典經濟學」 和「庸俗經濟學」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 中曾經劃分了「古典經濟學」 和「庸俗經濟學」。「古典」 只是指客觀的、科學的態度是第一位的, 而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辯解的態度在當時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庸俗」則相反,把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辯解的態度放在第一位, 而把客觀的、 科學的態度放在從屬地位。 4. 試述配第的地租學說? 地租學說試配第分配論的中心問題。 ⑴總收獲物=種子+工資+地租, 地租實際上是全部剩餘產品。 ⑵他在《政治算術》 中把總收獲物的價值分成了 工資和地租兩部分。 工資與地租是互相對立的關系,是反比例關系。 這也是他客觀性和科學性的一面。 ⑶缺點: 他把地租同全部剩餘價值等同起來了。 5. 試述休謨的貨幣數量論? ⑴一國中商品的價格決定於國內存在的貨幣量。 ⑵一國中流通著的貨幣代表國內現有的所有商品。 ⑶如果商品增加, 其價格就降低, 貨幣的價值就提高。 如果貨幣增加, 則商品價格提高, 貨幣的價值就降低。 評價: 休謨的貨幣數量論主要是他不懂貨幣的價值手段職能, 不知道貨幣本質上也是商品。 他只注意了...

⑥ 重商主義基本思想

按照其行為特徵,所謂重商主義,稱其為屯金主義好像更確切。
重商主義其錯誤在於,誤認為貨幣就是財富,所以他會窮凶極惡地大肆搜刮和囤積貨幣。
其實現代社會,財富是指消費品並且正比,消費品越多社會就越富裕;並且,既然財富來源於消費行為,那必定是越消費就會越富裕,消費強度越大就越富裕。消費強度是是富人與窮人的分水嶺。

需要澄清一個概念,『勞動創造財富』。:勞動生產出製成品,它不是財富。製成品只有經過消費過程轉換才成其為財富。可見是消費行為乃至需求才是財富的創造動機和動力。畢竟創造財富的唯一動機是為滿足自己的生存消費需求,誰會變態到為火星人去勞動生產?!
『貨幣 金銀是財富『,這個認識來自貨幣金銀經常作為消費等價物或乾脆就是充當炫耀消費品,至少是一半含量的錯覺認識。

⑦ 重商主義是什麼內容

重商、重工與國家干預 。

1、重商主義學說是歐洲資本原始積解時期代表商業資本利益的貿易理論。重商主義學說認為金銀貨幣就是財富,它是貴賣殘買的結果,重商主義即財富是在流通中產生的。一國要致富,必須通過國家的干預來保證對外貿易的順差,以便吸引金銀從國外流人,並把它保存在國內,從而增加一國的財富。

2、重商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國的托馬斯·孟,主要著作是《英W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這被認為是重商主義的聖經。

產生原因

1、15世紀初,正當文藝復興進入初期發展階段之時,重商主義興起。當時社會上追求商品生產更快發展,追求工商業資本的迅速增加,已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這是重商主義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2、然而重商主義的產生和更深層次的背景,則是在追求商品生產更快發展、追求工商業資本的迅速增加這股強大潮流沖擊下,所引起的西歐經濟形式和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新經濟的發展,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變化,舊式貴族變成了真正的商人,商人們開設工廠商行,創辦銀行,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重商主義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產生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重商主義

⑧ 關於重商主義。。請教各位高人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也稱作「商業本位」,16至18世紀)。
重商主義是十八世紀在歐洲受歡迎的政治經濟體制。它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上:即一國的國力基於通過貿易的順差--即出口額大於進口額--所能獲得的財富。封建主義解體之後的16~17世紀是西歐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一種經濟理論或經濟體系,反映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和政策體系。15-18世紀中在歐洲流行,後為古典經濟學取代。認為一國積累的金銀越多,就越富強。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禁止金銀輸出,增加金銀輸入。重商主義者認為,要得到這種財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農業、商業和製造業;發展對外貿易壟斷;通過高關稅率及其它貿易限制來保護國內市場;並利用殖民地為母國的製造業提供原料和市場。該名稱最初是由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國富論》)一書中提出來的。但一七七六年亞當·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擊了重商主義,他提倡自由貿易和開明的經濟政策。但是,直到十九世紀中葉英國才廢棄以重商主義哲學為基礎的經濟政策。
[編輯本段]一、重商主義產生的時期及背景
歷史上對國際貿易的研究和理論在最早的時候幾乎都是出自重商學派的著作。
重商主義是資產階級最初的經濟學說。產生和發展於歐洲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反映這個時期商業資本的利益和要求。它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了最初的理論考察。
15 世紀末,西歐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的瓦解時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萌芽和成長;地理大發現擴大了世界市場,給商業、航海業、工業以極大刺激;商業資本發揮著突出的作用,促進各國國內市場的統一和世界市場的形成,推動對外貿易的發展;與商業資本加強的同時,西歐一些國家建立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運用國家力量支持商業資本的發展。隨著商業資本的發展和國家支持商業資本的政策的實施,產生了從理論上闡述這些經濟政策的要求,逐漸形成了重商主義的理論。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是西歐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時期(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具體地說,在15—18世紀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種經濟哲學。重商主義又分為早期的重商主義和晚期的重商主義兩種。
重商主義拋棄了西歐封建社會經院哲學的教義和倫理規范,開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據商業資本家的經驗去觀察和說明社會經濟現象。它以商業資本的運動作為考察對象,從流通領域研究了貨幣 —— 商品 —— 貨幣的運動。
[編輯本段]二、重商主義的貿易觀點和經濟思想
1、認為貴金屬(貨幣)是衡量財富的唯一標准。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金銀。除了開採金銀礦以外,對外貿易是貨幣財富的真正的來源。因此,要使國家變得富強,就應盡量使出口大於進口,因為貿易出超才會導致貴金屬的凈流入。一國擁有的貴金屬越多,就會越富有、越強大。因此,政府應該竭力鼓勵出口,不主張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進口。
2、由於不可能所有貿易參加國同時出超,而且任一時點上的金銀總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國的獲利總是基於其他國家的損失,即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博奕」。
[編輯本段]三、重商主義的局限性
1、重商主義的政策結論僅在某些情況下站得住腳,並非在一般意義上能站得住腳;
2、重商主義把國際貿易看作一種零和游戲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3、重商主義把貨幣與真實財富等同起來也是錯誤的。正是基於這樣一個錯誤的認識,重商主義才輕率地把高水平的貨幣積累與供給等同於經濟繁榮,並把貿易順差與金銀等貴金屬的流入作為其唯一的政策目標。
重商主義主張政府應該控制國家的經濟,以便損害和削弱對手的實力,增強本國的實力。15世紀初,正當文藝復興運動進入初期發展階段之時,重商主義興起。到了17世紀,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衰落,重商主義也逐漸開始崩潰。從時間上看,重商主義可以說與文藝復興運動同步。同一時期產生兩種社會思想——人文主義和重商主義,其中有其深刻的根源,即當時社會上追求商品生產更快發展,追求商業資本的迅速增加和貨幣資本的不斷積累,已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這是重商主義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重商主義的產生和更深層次的背景,則是在追求商業資本增加、追求貨幣積累這股強大潮流沖擊下,所引起的西歐經濟形式和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新經濟的發展,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變化,舊式貴族變成了真正的商人,它正反映了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的變化。重商主義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產生的。
[編輯本段]四、重商主義的發展階段
重商主義的發展經歷了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兩個階段。
① 早期重商主義產生於 15 ~ 16 世紀,在對外貿易上強調少買,嚴禁貨幣輸出國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貨幣運動,以貯藏盡量多的貨幣,因而又被稱為貨幣差額論。
② 晚期重商主義盛行 17 世紀上半期,強調多賣,主張允許貨幣輸出國外,認為只要購買外國商品的貨幣總額少於出售本國商品所得的貨幣總額,就可以獲更多的貨幣。 晚期重商主義為保證對外貿易中的出超,採取保護關稅的政策。由於晚期重商主義力圖控制或調節商品的運動並發展工場手工業,又被稱為貿易差額論。
早晚期重商主義的差別反映了商業資本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義促進了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成長與確立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編輯本段]五、重商主義的主要內容
(1)一個國家的財富必不可少的是貴金屬,如金銀等。這個國家如果沒有貴金屬礦藏,就要通過貿易來取得。
(2)對外貿易必須保持順差,即出口必須超過進口。因此,伊麗莎白一世不僅採取許多有利於貿易發展的措施,同時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重商主義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15~16世紀為早期重商主義時期,16世紀下半期到17世紀為晚期重商主義時期。早期重商主義主張採取行政手段,禁止貨幣輸出和積累貨幣財富。晚期重商主義與早期不同的是,認為國家應該將貨幣輸出國外,以便擴大對外國商品的購買。不過他們要求,在對外貿易中謹守的原則是購買外國商品的貨幣總額,必須少於出售本國商品所獲得的總額,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貨幣流回本國。因此,晚期重商主義者主張,對外貿易必須做到輸出大於輸入,以保持出超

重商主義具有反封建、反傳統、反宗教規范傾向的特徵。1>從「人文主義」出發來觀察和研究經濟現象。2>破除古代經濟思想的「二分法」的褒貶原則。3>以因果觀點來觀察現象。
基本內容:1>認為金銀就是貨幣,是財富的惟一形態,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獲取金銀貨幣。2>生產只是創造財富的先決條件,流通是財富的真正源泉,利潤在流通中產生,是商品轉手「賤買貴賣」的結果。3>只有各國之間的流通才是財富的源泉。4>對外貿易必須保持順差,其基本原則是「少買多賣」。5>國家應積極干預經濟活動,利用行政措施和立法手段,使金銀盡可能多地流入國內。
歷史作用:1>重商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早進行理論探討的經濟理論。在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上,首次掙脫經院哲學桎梏,從因果關系來看財富的增長。2>其考察的對象是一國的財富增長,涉及廣泛的社會經濟問題,使經濟學的研究領域拓寬到一個新的領域,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先導。3>認為財富是貨幣,是交換價值,不是使用價值,貨幣只有投入流通才能增值,貨幣具有資本功能。這樣,在資本主義關系萌芽和剛產生的時期,重商主義者就明確說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和使命,有助於提高人們對資本主義初期的經濟狀況和商業資本利益的認識。4>研究著重於流通,特別是對外貿易,為現代的國際貿易理論的形成提供了基礎。5>重商主義主張的經濟政策,在歷史上起著一定的進步作用。在西歐,英法等國由於實行了重商主義政策,積累了大量貨幣資本,促進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成長創造了必要的前提。
不足:作為這種商業資本意識形態的重商主義,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研究局限於流通領域,對該領域的表面現象作了描繪。他們對金銀貨幣的認識只停留在簡單、粗陋的水平上,把金銀與貨幣、貨幣與財富簡單地等同,從而認為,在一國范圍內,除了開采貴金屬礦外,財富增長的惟一途徑,即財富的直接源泉,就是流通領域,就是順差貿易。

2回答者: 宣宗

⑨ 什麼是重商主義為何關稅是這個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也稱作「商業本位」,16至18世紀)。
重商主義是十八世紀在歐洲受歡迎的政治經濟體制。它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上:即一國的國力基於通過貿易的順差--即出口額大於進口額--所能獲得的財富。封建主義解體之後的16~17世紀是西歐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一種經濟理論或經濟體系,反映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和政策體系。15-18世紀中在歐洲流行,後為古典經濟學取代。認為一國積累的金銀越多,就越富強。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禁止金銀輸出,增加金銀輸入。重商主義者認為,要得到這種財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農業、商業和製造業;發展對外貿易壟斷;通過高關稅率及其它貿易限制來保護國內市場;並利用殖民地為母國的製造業提供原料和市場。該名稱最初是由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國富論》)一書中提出來的。但一七七六年亞當·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擊了重商主義,他提倡自由貿易和開明的經濟政策。但是,直到十九世紀中葉英國才廢棄以重商主義哲學為基礎的經濟政策。
一、重商主義產生的時期及背景
歷史上對國際貿易的研究和理論在最早的時候幾乎都是出自重商學派的著作。
重商主義是資產階級最初的經濟學說。產生和發展於歐洲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反映這個時期商業資本的利益和要求。它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了最初的理論考察。
15 世紀末,西歐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的瓦解時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萌芽和成長;地理大發現擴大了世界市場,給商業、航海業、工業以極大刺激;商業資本發揮著突出的作用,促進各國國內市場的統一和世界市場的形成,推動對外貿易的發展;與商業資本加強的同時,西歐一些國家建立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運用國家力量支持商業資本的發展。隨著商業資本的發展和國家支持商業資本的政策的實施,產生了從理論上闡述這些經濟政策的要求,逐漸形成了重商主義的理論。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是西歐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時期(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具體地說,在15—18世紀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種經濟哲學。重商主義又分為早期的重商主義和晚期的重商主義兩種。
重商主義拋棄了西歐封建社會經院哲學的教義和倫理規范,開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據商業資本家的經驗去觀察和說明社會經濟現象。它以商業資本的運動作為考察對象,從流通領域研究了貨幣 —— 商品 —— 貨幣的運動。
二、重商主義的貿易觀點和經濟思想
1、認為貴金屬(貨幣)是衡量財富的唯一標准。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金銀。除了開採金銀礦以外,對外貿易是貨幣財富的真正的來源。因此,要使國家變得富強,就應盡量使出口大於進口,因為貿易出超才會導致貴金屬的凈流入。一國擁有的貴金屬越多,就會越富有、越強大。因此,政府應該竭力鼓勵出口,不主張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進口。
2、由於不可能所有貿易參加國同時出超,而且任一時點上的金銀總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國的獲利總是基於其他國家的損失,即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游戲」。
三、重商主義的局限性
1、重商主義的政策結論僅在某些情況下站得住腳,並非在一般意義上能站得住腳;
2、重商主義把國際貿易看作一種零和游戲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3、重商主義把貨幣與真實財富等同起來也是錯誤的。正是基於這樣一個錯誤的認識,重商主義才輕率地把高水平的貨幣積累與供給等同於經濟繁榮,並把貿易順差與金銀等貴金屬的流入作為其唯一的政策目標。
重商主義主張政府應該控制國家的經濟,以便損害和削弱對手的實力,增強本國的實力。15世紀初,正當文藝復興運動進入初期發展階段之時,重商主義興起。到了17世紀,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衰落,重商主義也逐漸開始崩潰。從時間上看,重商主義可以說與文藝復興運動同步。同一時期產生兩種社會思想——人文主義和重商主義,其中有其深刻的根源,即當時社會上追求商品生產更快發展,追求商業資本的迅速增加和貨幣資本的不斷積累,已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這是重商主義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重商主義的產生和更深層次的背景,則是在追求商業資本增加、追求貨幣積累這股強大潮流沖擊下,所引起的西歐經濟形式和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新經濟的發展,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變化,舊式貴族變成了真正的商人,它正反映了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的變化。重商主義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產生的。
四、重商主義的發展階段
重商主義的發展經歷了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兩個階段。
早期重商主義產生於 15 ~ 16 世紀,在對外貿易上強調少買,嚴禁貨幣輸出國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貨幣運動,以貯藏盡量多的貨幣,因而又被稱為貨幣差額論。
晚期重商主義盛行 17 世紀上半期,強調多賣,主張允許貨幣輸出國外,認為只要購買外國商品的貨幣總額少於出售本國商品所得的貨幣總額,就可以獲更多的貨幣。晚期重商主義為保證對外貿易中的出超,採取保護關稅的政策。由於晚期重商主義力圖控制或調節商品的運動並發展工場手工業,又被稱為貿易差額論。
早晚期重商主義的差別反映了商業資本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義促進了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成長與確立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五、重商主義的內容主要內容
(1)一個國家的財富必不可少的是貴金屬,如金銀等。這個國家如果沒有貴金屬礦藏,就要通過貿易來取得。
(2)對外貿易必須保持順差,即出口必須超過進口。因此,伊麗莎白一世不僅採取許多有利於貿易發展的措施,同時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重商主義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15~16世紀為早期重商主義時期,16世紀下半期到17世紀為晚期重商主義時期。早期重商主義主張採取行政手段,禁止貨幣輸出和積累貨幣財富。晚期重商主義與早期不同的是,認為國家應該將貨幣輸出國外,以便擴大對外國商品的購買。不過他們要求,在對外貿易中謹守的原則是購買外國商品的貨幣總額,必須少於出售本國商品所獲得的總額,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貨幣流回本國。因此,晚期重商主義者主張,對外貿易必須做到輸出大於輸入,以保持出超。

⑩ 為何重商主義時期國庫貴金屬或財富累積會導致通脹

這個問題你肯定是對的嗎?通貨膨脹是由於流通中的貨幣太多了,物價上漲啊…如果重商主義時,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有錢,是會引起一定的物價上漲…但為什麼題目里有國庫錢多呢?應該有什麼背景的吧?貴金屬在國家,流通中的貨幣貶值(這樣解釋?)

閱讀全文

與重商主義認為貴金屬即國家財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近年出版期貨預測書 瀏覽:299
躍嶺股份雲南信託 瀏覽:718
活期黃金購買 瀏覽:268
最近的科創板股票 瀏覽:633
中國建設銀行的理財靠譜么 瀏覽:203
如何查持倉 瀏覽:847
農行貴金屬交易時間 瀏覽:378
甘肅消費金融公司有哪些 瀏覽:367
炒貴金屬分 瀏覽:448
1704螺紋鋼期貨價格 瀏覽:655
我國期貨交易所漲跌停板 瀏覽:538
15年6月5日黃金行情 瀏覽:797
微信理財通基金現金分紅的錢在哪 瀏覽:9
橫河股票代碼 瀏覽:134
外匯博美支持信用卡入金嗎 瀏覽:426
資產公司進行非金融債權收購 瀏覽:492
深圳捷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天眼查 瀏覽:34
分期樂樂花卡金融機構上線 瀏覽:36
嘉實基金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609
現在民生信託值得去嗎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