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公司賬戶的外幣能不能換成人民幣轉入國內公司賬戶做投資
您好,樓主
是這樣的,香港公司的匯豐銀行賬戶開立以後,在國內會有一張ATM 卡,這張卡每天可以取現RMB 2萬,但是香港公司的匯豐銀行美金可以取現,然後在香港當地兌換成人民幣,這樣您在轉入國內的公司賬戶,這樣操作您必須親自去香港。
直接通過香港公司賬戶,網銀操作是無法把美金折現成RMB 直接匯到國內的,因為這樣的話,國內的稅務監管就沒發進行了。
興業國際咨詢,專業從事香港等離岸公司注冊。這是QQ
Ⅱ 外匯:保證金交易,據說想從國內銀行把外國公司轉到國內銀行賬戶的錢取出來就難,銀行會「刁難」
不是,如果沒有提款自由,那麼你選擇的經紀商就有問題!因為提款自由是基本的服務承諾!我是做外匯的,這條規定類似於行規!
Ⅲ 境外資金如何轉入國內進行投資
一、外商直接投資的合法途徑。據商務部統計,2004年1-10月,我國合同外資金額1189.99億美元,同比增長34.1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37.81億美元,同比增長23.47%。截至2004年10月底,全國累計合同利用外資金額10621.29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552.51億美元。預計2004年全年我國外商實際投入金額將首次超過600億美元,增幅高於15%。但值得注意的是,外商直接投資中有一部分並未直接進入實業投資領域。
二、利用我國經常項目可兌換進入中國市場。常見的方式有進出口價格虛報、預收貨款、延遲付匯造假、平行貸款、提前錯後及借用外債等。
三、以在華外資企業為通道。一是通過在華建立投資性公司或生產型子公司及合資公司,或者以建設合資及獨資項目的名義,以企業注冊資本金或增資等形式,從境外收取外匯並辦理結匯。二是通過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東貸款,即外商投資企業以股東貸款方式進行對外短期借款並結匯。三是境內外資企業與境外關聯企業相互配合,以暫收應付款、預收貨款、延遲出口等方式,為境外資金入境提供便利。
四、通過境內企業進行外匯貸款並結匯。典型的做法是在境內的外匯貸款通過銀行離岸業務變相結匯,即境內企業利用中資外匯指定銀行的離岸貸款業務,由中資外匯指定銀行離岸部門對境內外商投資企業的外方發放短期外匯貸款後,外方再轉借給境內企業,辦理結匯,從而繞開中資外匯指定銀行外匯貸款不能結匯的管制。
五、境內中外資銀行的自主資金調配。
Ⅳ 如何把外匯轉入內地賬戶
中、工、農、建、交等行都有接收境外匯款這項業務,接收匯款免費。
具體操作很簡單!現在接收境外銀行匯款一般有銀行電匯和西聯匯款兩種方式常用。電子銀行一般不能接收境外匯款。
銀行電匯:首先是選擇銀行,最好選擇國內銀行的住外分支機構或匯出行與匯入行有直接帳戶關系的銀行,這樣省去了一家或幾家轉匯行一是節省時間、費用,因為每家轉匯行在做轉匯業務時,都會從中扣收一筆轉匯費,這就是實際收到的錢少於匯出數的原因。二是一旦出了問題查起來方便。建議你選擇中行,它是有百年歷史的專業外匯銀行,在26個國家和地區有582個境外分支機構。
如你選擇了中行後,沒有中行賬戶的話,持本人身份證開立活期本外幣一本通就可以,然後將賬號及戶名、開戶銀行的英文名稱、SWIFT CODE代碼告之你的境外親友作為收款人信息,這些東西當你開戶時問問銀行就行。開戶行收到境外匯給你的匯款後將直接存入你的賬戶。 可接收美元、歐元、英鎊、澳元、港幣、瑞士法郎、日元、加拿大元、新加坡元。款匯出後一般兩個工作日就可到帳。費用由境外匯款人一次付清,匯入行接收匯款是免費的。
國家對境內居民接受境外匯款並沒有條件限制,每個居民都可以。對匯入款的數量也沒有要求,但在結匯時卻有限制,一人一年限等值美金5萬(含),憑本人身份證就可以辦理,超了的話銀行需要相關合法收入證明。分批辦理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Ⅳ 我有一筆大額美金想轉回國內,請問該怎麼操作了
最笨的方法:出金之後先銀行入賬,(因為外匯交易出金的時候並不是直接入到你的銀行卡上,是首先到你的名稱上,然後銀行打你電話去入賬。)入賬但是不進行結售匯,也就是說把美元存在你自己的銀行卡上。(前提是錢不急用。因為反正都是自己的錢,錢在自己的卡上,所以是美元還是人民幣都無所謂,要是下次要入金,可以直接入金)
正規方法:因為國家規定,一個人一年只能有5萬美元的額度.如果當你的的5萬美金額度用完了.你可以委託自己的直系親屬代替自己為剩下的外匯辦理結匯業務.當然這個直系親屬也是一年5萬的額度.(其中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子女,配偶.)去銀行櫃台結匯時,代辦人須提供本人身份證和代辦人身份證以及直系親屬證明.通常為戶口簿或結婚證.(最好是自己和直系親屬一下去。)提供證明,讓銀行辦理結售匯的人看,然後就OK。當然了,目前國內主要對外匯交易投資的錢不開放,那麼很簡單。當銀行工作人員問你資金的來源,你就和銀行的工作人員說這個點是贍養費用,或者在網上培訓的費用。(如果是正規平台出金不會以公司名字進來。因為國際上規定公司不能對個人匯款)。
第二種:適合大資金的。每年結售匯超過30萬美金以上的。那麼你可以才用下面這種方法:
辦理一張香港的銀行卡。(如工商銀行的工銀亞洲,招商銀行的一卡通,建設銀行的陸港通龍卡),因為在香港,沒有所謂的結售匯限制,只有在中國大陸才有,(沒辦法,只能怪你命不好,生活在大陸)這里只介紹這三種卡,因為在國內能辦理香港的只有這三種。當然,你要是能親自去香港那很好說,可以辦理國際的渣打銀行等等,具體這里不多說。
Ⅵ 做外匯要把賬號里的錢自己轉到國內銀行可以嗎代理商說還要提交提款單給他們fxdd審核,批准後才把
我國是禁止外匯交易的,你說的那些公司是什麼外匯代理,你的錢有沒有在外國銀行,你交易的是不是真實資金?你是遇到詐騙集團了,馬上出金吧,如果你的資金出不來就報警吧,
Ⅶ 憑平台交易信息將外匯轉回給我們境內公司賬戶,銀行是否可以給我們提供結匯
根據匯發〔2020〕8號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優化外匯管理 支持涉外業務發展的通知第六條優化銀行跨境電商外匯結算。支持更多的銀行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印發<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的通知》(匯發〔2019〕13號),在滿足交易信息採集、真實性審核等條件下,憑交易電子信息為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提供結售匯及相關資金收付服務。
從政策來看,只要平台企業將電子交易信息單推送給銀行,銀行可以憑平台的交易信息進行收匯結匯,並且根據匯發〔2020〕11號可以差額收匯結匯,差額指的是平台銷售收入扣除物流、廣告、平台、VAT等費用後的余額。
但是:重點在這里;
(1)從目前的跨境電子商務平台企業來看,都是境外平台,比如amazon、ebay、wish等不可能將數據推送給中國境內的銀行,因為他也不受中國法律的監管啊;
(2)就算銀行承認你境外平台的截圖或下載下來的交易數據,稅局能否承認你這個是出口免稅收入問題,從目前稅局的政策來看是無法享受出口免稅收入的;
所以不管是跨境電商的任何一個政策,期望都需要把外匯、海關、稅務等部門全部考慮進去,只有三個部門協作或打通才有可能實現國家對跨境電商合規化的期望,我們現在只能靜靜的等待,不要輕舉妄動。
Ⅷ 出口單位將外匯截留境外對中國的影響
(1)持有外匯儲備的成本與收益比較。一般意義上說,持有外匯儲備的機會成本等於國內資本投資收益率或生產率減去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率。差額大,成本高,需求量越少;反之亦然。考慮到數據可得性,選擇中國3個月國庫券的利率與美國3個月的存單利率之差作為衡量機會成本的變數,是模型的解釋變數之一,記為IX。
(2)對外貿易狀況。對於對外貿依賴程度較高的國家來說,較多的國際儲備有其必要,以一定比例的進口衡量外匯儲備充足程度,也是一個常用的指標。考慮到可加模型對於解釋變數非共曲線性的要求,這里選擇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作為衡量我國對外貿易狀況的變數,記為IE。
(3)匯率制度。如果一國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和穩定匯率的政策條件,為干預外匯市場平抑匯率,對國際儲備需要的數量較大,且此時匯率與外匯儲備往往呈線性關系。反之,如果一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則對國際儲備需要的數量較小,此時考慮長期的情況下,匯率與外匯儲備呈現非線性關系。為了全面反映我國匯率制度的變化與人民幣的整體情況,我們選用對實際雙邊匯率進行貿易加權平均的實際有效匯率REER來表示匯率制度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4)國際地位。該國的國際地位包括該國的綜合國力、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應付沖擊國際收支的因素以及貨幣的國際地位等因素。一國綜合國力越強、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越強、各種因素對國際收支沖擊的概率和程度越小則所需的外匯儲備量可能就少些。GDP以其易得、廣泛等優勢被學者們廣泛的作為外匯儲備分析的解釋變數,然而由於我國目前位置並沒有公布GDP的月度數據,因此這里選擇消費品零售總額RT的自然對數值作為該因素的變數表示。
一.對中國的影響
1.減少中國外匯收入
2.減少中國稅收收入《逃稅》中國法律規定,在中國注冊並在國外開設公司的,也需要交納稅收!如果把外匯留在國外,不轉回本國,對於國家對其貨幣稅收管制有一定難度!
3.減少中國可利用的外匯
4.相對減少利用度,間接減少工作崗位
5.減少中國銀行業務收入
Ⅸ 從香港收外匯轉回國內,稅務有影響嗎
香港收外匯轉入到國內對稅務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但是問題不大。
Ⅹ 外匯轉入國內個人帳戶的相關政策
1、無論什麼銀行,外匯管理的政策是一樣的。日本的錢要轉入國內,首先要提供版給日本的付款人你的匯權款線路,你在哪個銀行收,就問那個銀行要他們的匯款線路。
2、現匯入帳沒有額度限制,也沒有手續費。但2000美元以上你要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申報款項的來源,建議仔細考慮一下,以什麼名義收匯比較妥當。一般公司匯給個人的外匯,來源多申報為:職工報酬、傭金、咨詢費等。
3、入帳後結匯(兌換成人民幣)或提取外幣現鈔有金額限制: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條規定:對個人結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個人年度總額內的結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年度總額的,經常項目項下按本細則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辦理,資本項目項下按本細則「資本項目個人外匯管理」有關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