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國際收支總差額=經常賬戶差額+資本與金融賬戶差額+凈差錯與遺漏 不等於0
資本項目下的外匯管制,是指對於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記入資本項目下的各項外匯借貸科目進行管制,在該項目下,外匯不可自由兌換,相應的,屬於經常項目的各項外匯借貸,可以自由兌換。 資料:國際收支
一、 國際收支概念
國際收支是指在一定時期(一般是一年)內,一國居民與外國居民之間經濟交易的貨幣價值的系統記錄。所謂「居民」,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包括一般政府、個人、企業、非營利機構。所謂經濟交易,一般是指價值的交換,商品、勞務和資產從一國到另一國的轉移,以及相應的貨幣的支付和收入。還有一種單方轉移賬。
國際收支是流量概念,必須指明是哪一段時期。國際收支是開放經濟中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
二、 國際收支平衡表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一種統計表,它以特定的形式記錄、分類、整理一個國家或地區國際收支的詳細情況。
編制原理:復式簿記
記賬方法:
(1)凡引起本國外匯收入的項目,記入貸方,記為「+」(可省略)
(2)凡引起本國外匯支出的項目,記入借方,記為「-」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內容:
(一)經常項目
經常項目主要反映一國與他國之間實際資源的轉移,是國際收支中最重要的項目。經常項目包括貨物(貿易)、服務(無形貿易)、收益和單方面轉移(經常轉移)四個項目。經常項目順差表示該國為凈貸款人,經常項目逆差表示該國為凈借款人。
(二)資本與金融項目
資本與金融項目反映的是國際資本流動,包括長期或短期的資本流出和資本流入。是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第二大類項目。
資本項目包括資本轉移和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收買或出售,前者主要是投資捐贈和債務注銷;後者主要是土地和無形資產(專利、版權、商標等)的收買或出售。
金融賬戶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間接投資)和其它投資(包括國際信貸、預付款等)。
(三)凈差錯與遺漏
為使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借方總額與貸方總額相等,編表人員人為地在平衡表中設立該項目,來抵消凈的借方余額或凈的貸方余額。
(四)儲備與相關項目
儲備與相關項目包括外匯、黃金和分配的特別提款權(SDR)
特別提款權是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中心,利用國際金融合作的形式而創設的新的國際儲備資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按各會員國繳納的份額,分配給會員國的一種記賬單位,1970年正式由IMF發行,各會員國分配到的SDR可作為儲備資產,用於彌補國際收支逆差,也可用於償還IMF的貸款。又被稱為「紙黃金」。
計算公式:
國際收支總差額=經常賬戶差額+資本與金融賬戶差額+凈差錯與遺漏
國際收支總差額+儲備資產變化=0
各項差額=該項的貸方數字減去借方數字
外匯管制:國家通過法令或條例,對國際結算、外匯收支和買賣及匯價等外匯業務活動實行管理和限制,目的在於有效地使用外匯,防止外匯投機,限制資本流出入,改善國際收支和穩定匯率。外匯管制是國際經濟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當代世界各國為了平衡國際收支、對付國際金融領域中的不穩定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實行外匯管制。
我國目前實行的資本項目下的外匯管制,是為了防範金融風險,穩定國內經濟秩序。由於我國的商業銀行商業化程度不夠,金融監管規則還不完善,對於資本項目下的外匯進行適度的管理,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
國際收支平衡表:國際收支按照特定帳戶分類和復式記賬原則編制的會計報表。
1. 特定帳戶分類
經常賬戶(Current Account):對實際資源在國際間的流動行為進行記錄的帳戶。
1) 貨物:一般商品、待加工的貨物、貨物修理、各種運輸工具在港口購買的貨物和非貨幣黃金
2) 服務:運輸、旅遊、通訊、金融、計算機服務、專有權徵用、特許以及其他商業服務
3) 收入:
第一, 支付給非居民工人的職工報酬;
第二, 投資收入項下有關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的收入和支出。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官方儲備帶來的收入和支出。包括直接投資的利潤、股本紅利、債務利息。資本損益應計入金融賬戶項下。
4) 經常轉移:無償提供的實際資源或金融產品,包括除去資本所有權的轉移(資本轉移歸入資本賬戶項下)
資本和金融賬戶:對資產所有權在國際間流動性為進行記錄的帳戶
1) 資本賬戶(Capital Account)
a. 資本轉移:固定資產所有權的轉移積極與其相聯系或以其為條件的資本轉移
b. 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收買和放棄:無形資產轉移,如專利、版權、商標、經銷權等
2) 金融賬戶(Financial Account):對外資產和負債所有權變更的所有權交易
a. 直接投資:投資者對另一個經濟體的企業擁有永久利益。直接設立或持股(10%以上)
b. 證券投資: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品等
c. 儲備資產:外匯資產、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IMF的儲備頭寸、其他債權
d. 錯誤和遺漏帳戶:統計問題、人為虛報等原因的抵銷性帳戶
2. 復式記賬法的三大規則:
1) 任何一筆交易發生,必然涉及借方和貸方兩個方面: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2) 借方:不論實際資源還是金融資產,都表示持有量的增加
3) 貸方:不論是實際資產還是金融資產,都表示持有量的減少
(三) 國際收支平衡和國際收支均衡
1. 自主性交易和補償性交易
1)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個人或企業為某種自主性目的所從事的交易。
2) 補償性交易(Compensatory Transactions):為彌補國際收支逆差而對外的借款或動用官方儲備
2.國際收支平衡和國際收支均橫
1) 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差額,也就是自主性交易差額為零。但是在統計上和概念上難以精確區分自主性和補償性,只是一種思維方式,難以付諸實現。
2) 國際收支均衡:國內經濟處於均衡狀態下的自主性國際收支平衡,即國內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外實現國際收支平衡的狀態。是一國達到福利最大化的綜合政策目標。
(四) 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口徑
1. 貿易收支差額:商品(貨物)進出口收支差額
分析意義:
1) 貿易收支在全部國際收支中所佔比重大,可以當作國際收支的近似代表
2) 商品的進出口情況綜合反映了一國的產業結構、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狀況,反映了該國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
2. 經常項目收支差額:包括貿易收支、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收支的差額
分析意義:綜合反映一國的進出口狀況,作為制定國際收支政策和產業政策的依據
3. 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
分析意義
1) 反映一國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和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對一國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的調整提供有益借鑒。
2) 資本與金融賬戶和經常賬戶之間具有融資關系,反映出經常賬戶的狀況和融資能力
重要問題:資本和金融賬戶與經常賬戶的融資關系的弱化
1.根本原因:資本和金融賬戶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國內外的投資收益率、利率、匯率、通脹率、稅率和稅收政策和風險因素等。
2.主要原因:
第一, 融資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
1) 當一國很難吸引國外資本流入時只能用官方儲備進行融資,但一國官方儲備是有限的。
2) 當一國提供融資的主要是國外資本,就會出現這種融資方式的穩定性和償還性問題,可能引起資金鏈斷裂和債務危機。
第二, 資本流動存在獨立的運動規律,不再依附於經常賬戶而由其被動地決定了。
第三, 在二者的融資關系中,兩大帳戶之間通過債務和收入因素互相影響,有形成債務危機的可能。(資本賬戶為經常賬戶提供融資後產生的資本流動會造成收入帳戶的相應變動,如股權紅利、債券利息等。如果經常賬戶赤字過多,引起外債過多,而由此導致的利息支出也越來越大從而惡化經常賬戶,形成惡性循環)
4.綜合帳戶差額:將官方儲備提出後的余額
分析意義:
1) 衡量國際收支隊一國官方儲備造成的壓力,對維持匯率的適當波動有重要意義。
2) 綜合反映了自主性國際收支的狀況,是全面衡量和分析國際收支狀況的指標
Ⅱ 簡要概述 國際收支差額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沒啥影響。
目前實行外匯和人民幣雙軌制,外匯大部分在政府手裡,企業或個人持有的外匯可以換成人民幣,因此貨幣量是可控的。
Ⅲ 為什麼國際收支逆差外匯就供不應求
國際收支逆差說明,一國的出口小於進口。出口業務掙的錢都是外匯,進口業務需要付出外匯,當掙的外匯不夠支付進口業務所需支付的外匯時,說明外匯供應不足。
逆差純粹是一種貨幣現象,是在貨幣需求增量小於國內信用水平增量的情況下出現的。在固定匯率制度下,過度貨幣需求應由外匯順差彌補,而過度國內信用創造反映為赤字。
如果貨幣需求不變,則國內信貸水平的變化完全反映為外匯儲備的變化。前者過量對產出和就業的長期影響完全為外匯儲備的流失所抵償。
正是外匯儲備的變化而非國內信貸水平的變化彌補了國內貨幣需求和國內貨幣供給之間的差額,這就是貨幣主義關於補償的原理,即當貨幣需求不變,減少外匯儲備,必然提高國內信貸水平。
(3)外匯國際收支差額擴展閱讀:
國際收支逆差彌補政策:
資助政策由減少外匯儲備和國際借款政策組成。資助政策僅適於短期國際收支逆差。國際收支逆差受貨幣供給和利率的影響,而它們是由基礎貨幣所決定的 基礎貨幣由國內信貸水平和外匯儲備組成。
採用資助政策時,金融當局一方面賣外幣,買本幣,使外匯儲備下降,引起基礎貨幣減少;另一方面盡量買本幣資產,放本幣,使國內信貸水平提高, 引起基礎貨幣增加。這樣,在彌補逆差過程中,基礎貨幣的減少和增加互相補償。
簡而言之,資助政策通過提高國內信貸水平的補償過程,平衡基礎貨幣的增減量,使貨幣供給和利率保持在原來的水平上,並不改變逆差產生的環境。
因此,它並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提倡。但在具備外匯儲備能力和國際借款可能性的條件下,資助政策的執行更加簡易,代價和阻力更小。
Ⅳ 國際收支差額是什麼意思是順差和逆差的意思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不平衡逆差還要用金銀賠給
答:國際收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對外國的全部經濟交易所引起的收支總額的系統紀錄,是影響匯率短期變化的重要因素。
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外匯供過於求,外國貨幣與本國貨幣的比值就會下降。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本國應付貨幣債務大於應收貨幣債權,外匯求過與供,外國貨幣與本國貨幣的比值就會上升,本國貨幣就會貶值。
在國際收支中,國際貿易的數據更為重要。如果貿易盈餘不斷增長,本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心以及需求都會增加,從而導致匯率上升;相反,龐大的貿易逆差不斷增加,市場對貨幣的信心和需求就會下降,最終導致貨幣貶值。外貿數字連續逆差或逆差大幅增加,對市場心理的影響最強烈。
Ⅳ 國際收支逆差是指人民幣流入國外的量大於外匯流入國內的量嗎
逆差分為貿易賬戶逆差,金融賬戶逆差,經常賬戶差額,總差額。我國用美元表示差額。例如我國國際收支總差額為2000億美元。我國經常賬戶順差為2500億美元。等等。貿易賬戶順差2400億美元。說明出口金額減去進口金額的2400億美元。不會提到人民幣。
Ⅵ 國際收支差額與市場匯率的關系,與外匯供求變動的關系
國際收支順差,說明外匯供應大於外匯需求,直接標價法市場匯率下降,即本幣升值。國際收支逆差則會出現市場匯率上升,外匯需求增加,本幣貶值。
Ⅶ 什麼是支付國際收支差額
國際收支差額,是指自主交易的差額。當這一差額為零時,稱為「國際收支平衡」;當這一差額為正時,稱為「國際收支順差」;當這一差額為負時,稱為「國際收支逆差」。後兩者統稱為「國際收支不平衡」。
國際收支中的主要差額包括:
1、貿易差額:是一國貨物進出口規模的對比。
2、經常賬戶差額:是指經常賬戶所包括的全部項目的外匯收入和支出的對比。
3、金融賬戶差額: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所有金融項目,也就是國際資本流動形成的外匯收入和支出的對比。
4、國際收支差額:是反映一國除貨幣當局以外所進行的各種國際經濟活動而形成的外匯收入和支出的對比。
(7)外匯國際收支差額擴展閱讀
計算公式
國際收支差額,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季、年),國際收入總額與國際支出總額間差額的絕對值。收入總額大於支出總額為順差,反之,為逆差。由於國際收支差額是按收、支總額計算的,又稱為國際收支綜合差額。
國際收支包括經常項目的收支和資本往來項目的收支。因此,國際收支差額的計算公式為:
國際收支差額 = 經常項目收支差額 + 資本往來項目收支差額
= (經常項目收入額 - 經常項目支出額) + (資本往來項目收入額 - 資本往來項目支出額)
=經常項目的順差(+)/逆差(-) + 資本往來項目凈流入(+)/凈流出(-)
上列公式未考慮「誤差和遺漏」。作為平衡項目的誤差與遺漏,可以用上列公式計算出來的國際收支差額與儲備資金增減額相比較計算。例如國際收支逆差為120萬美元,而同期資金儲備只減少了80萬元,則說明有40萬美元的誤差和遺漏。
Ⅷ 國際收支差額的分析法
應該如何根據國際收支平衡表來對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的國際收支狀況做出判斷呢?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國際收支差額分析法,即通過計算該國的貿易收支差額、經常賬戶差額、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以及綜合差額,來分析和判斷該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一)貿易收支差額
貿易收支差額是指包括貨物與服務在內的進出口貿易之間的差額。如果這一差額為正,代表該國存在貿易順差;如果這一差額為負,代表該國存在貿易逆差;如果這一差額為零,代表該國貿易收支平衡。在分析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時,貿易收支差額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對許多國家來說,由於貿易收支在全部國際收支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同時貿易收支的數字尤其是貨物貿易收支的數字易於通過海關的途徑及時收集,因此貿易收支差額能夠比較快地反映出一國對外經濟交往的情況。貿易收支差額在國際收支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原因還在於,它表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自我創匯的能力,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產業結構和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及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是一國對外經濟交往的基礎,影響和制約著其他賬戶的變化。
(二)經常賬戶差額
經常賬戶差額是一定時期內一國貨物、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項目貸方總額與借方總額的差額。當貸方總額大於借方總額時,經常賬戶為順差;當貸方總額小於借方總額時,經常賬戶為逆差;當貸方總額等於借方總額時,經常賬戶收支平衡。經常賬戶差額與貿易差額的主要區別在於收入項目余額的大小。由於收入項目主要反映的是資本通過直接投資或證券投資所取得的收入,因此,如果一國凈國外資產數額越大,從外國得到收益也就越多,該國經常賬戶就越是容易出現順差。相反,如果一國凈國外負債越大,向國外付出的收益也就越多,該國經常賬戶就越是容易出現逆差。
經常賬戶差額是國際收支分析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額之一。如果出現經常賬戶順差,則意味著由於存在貨物、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的貸方凈額,該國的海外資產凈額增加,換句話說,經常賬戶順差意味著該國對外凈投資增加。如果出現經常賬戶逆差,則意味著由於存在貨物、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的借方凈額,該國的海外資產凈額減少,亦即經常賬戶逆差表示該國對外凈投資減少。
(三)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
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是國際收支賬戶中資本賬戶與直接投資、證券投資以及其他投資項目的凈差額。該差額具有以下兩層含義:第一,它反映了一國為經常賬戶提供融資的能力。根據復式記賬的原則,國際收支中的一筆貿易流量通常對應一筆金融流量,當經常賬戶出現赤字時,必然對應著資本和金融賬戶的相應盈餘,這意味著一國利用金融資產的凈流入為經常賬戶提供了融資。因此,如果該差額越大,代表一國為經常賬戶提供融資的能力越強。第二,該差額還可以反映一國金融市場的發達和開放程度。隨著經濟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資本和金融賬戶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為經常賬戶提供融資,或者說國際資本流動已經逐步擺脫了對國際貿易的依賴,而表現出具有相對獨立的運動規律。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將能夠反映該國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以及這種獨立的資本運動規律。
(四)綜合差額
將經常賬戶差額與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進行合並,或者把國際收支賬戶中的官方儲備與錯誤和遺漏剔除以後所得的余額,稱為國際收支綜合差額,它是全面衡量一國國際收支狀況的綜合指標,通常所說的國際收支差額往往就是指國際收支的綜合差額。如果綜合差額為正,則稱該國國際收支存在順差;如果綜合差額為負,則稱該國國際收支存在逆差;如果綜合差額為零,則稱該國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綜合差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根據這一差額判斷一國外匯儲備的變動情況以及貨幣匯率的未來走勢。如果綜合差額為正,該國外匯儲備就會不斷增加,本國貨幣將面臨升值的壓力;如果綜合差額為負,該國外匯儲備就會下降,本國貨幣將面臨貶值的壓力。中央銀行可以運用這一差額判斷是否需要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政府也可以根據這一差額確定是否應該進行經濟政策的調整。
Ⅸ 國際收支總差額大於零,表明國際收支順差,為什麼儲備資產要增加。 不是說國際收支總差額是國際收支最
國際收支順差也就是反映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差額為貸方正值,為了平衡,相應地,儲備資產差額為借方正值(表內統一用貸方減去借方,所以表示為負值),二者絕對值相等,方向相反,都是增加。最簡化理解,國際收支只發生一筆,貨物出口1元錢,收支順差1元,儲備資產增加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