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期貨合約同一品種的不同合約有的是越往後越
市場對未來交收的價格看法
Ⅱ 期貨同種產品不同合約之間價格為什麼不一樣
當然不可能一樣,合約本身的價格是不固定的,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9月份的因為天氣原因,部分地區產量會高那麼價格就低,反過來11年1月份,因為某段時間的天氣自然等原因,造成產量低那麼價格自然就高,而且主力合約投機的人多,所以價格波動也更加頻繁。
Ⅲ 期貨主力合約(連續數據)的月與月之間的換月時間
豆一連續指的是離交割最近的月份,現在看就是指的1103的行情,因為期貨合約只有未來日期的,過期的合約就會沒有了,要看過去的行情怎麼辦,就是看連續。他並不是合約。1101指的是11年1月,這張合約的交割時間是1月份的中旬,具體日期每個品種都不一樣,到期後沒有平倉有交割資質的辦理交割,沒有交割資質的就會強行平倉不會移到下個合約里。他們之間不存在轉換。因為這些合約都是提前一年就有了,而且也有交易的,所以到合約到期就不存在了,
Ⅳ 同一個期貨品種為什麼有好多個月份的合約
期貨合約代碼是由品種+合約月份組成,滬銅1501代表2015年1月份交割的滬銅合約。
期貨合約不同於股票,期貨合約是有期限的,持有到期必須進行交割。
期貨市場中的投資者不僅有做投機交易的普通自然人客戶、還有進行套期保值的法人客戶、機構投資者。不同月份的期貨合約滿足不同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套期保值交易要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交割月份在交易所注冊的倉單等選擇合適的套保月份,也可以選擇主力合約。
普通投資者一般只選擇主力合約或遠期合約進行交易。其餘非主力合約,一般都是進行套保和套利交易。
Ⅳ 為什麼期貨中同樣品種不同合約的價格走向趨同
期貨中同品種的多數基本面因素相同,所以一般價格走勢趨同,但不全是,比如農產品就與季節有一定的關系,容易出現災害的季節利多,豐收季節利空。
Ⅵ 期貨合約不同月份價格之間的關系
影響期貨月份之間的價差主要因素:
倉儲費用:後一個合約相對前一個合約,在同一生產季節的情況下,倉儲費用增加了;
品質: 對於新季的農產品,容易水份較多,而後一個月份的相對水份少;
季節因素:商品需求的旺淡季
就想到這些了,呵呵.
在一般情況下,兩個月份會有一個合理的價差,利用這個價差可以做套利.
Ⅶ 農產品期貨中同一商品,不同時間的合約可不可以對沖
可以,這種情況成為套利 套利的情況分為幾種:跨時間套利、跨商品套利、跨市場套利。 你說的就是跨時間套利,但不同月份之間的合約之間價格的差,成為價差。 通常需要價差擴大到一定程度才可以進行套利的,或者價差為0時,你預計會擴大起來也可以進行套利。 但這里又涉及到正向市場和反向市場,所以一組合就是4種模式的套利方式。相對會比較復雜,你需要熟練掌握價差變化以及市場變化來判斷套利時機。 我就是經常進行套利的投機者,因為套利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但利潤較低,一旦出現套利機會,賺的錢雖然少但幾乎是穩賺的。
Ⅷ 為什麼不同月份的期貨合約走勢這么一樣,比如菜粕上下趨勢的開始怎麼都精確在一分鍾之內啊
原因就是無數人都盯著在看的,有個風吹草動行情就會立即反應出來。股票也是這樣的情況。
何況現在有電腦程序化交易,套利掛單交易,條件單等。
Ⅸ 期貨的同一品種不同月份價格走勢為什麼大致相同
1、建議不要參與鄭、大、滬、中金、上海能源以外的所謂交易所設立的期貨品種,各種不規范;
2、同一商品自然走勢相近,價值差幾個月難道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嗎?自然不會,所以合約間走勢相近才是正常。季節性差異大的當屬農產品,所以月間套利機會更多;當然其他品種也會有這樣的機會,只是相對少得多;
3、基本面研究有性價比的問題,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基本面研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不是簡單網上搜一下,或者道聽途說就是基本面研究,盡管絕大多數人也控制不住去打聽。對於散戶,既然所有因素最終要落腳到價格上,那用技術分析未嘗不可,但要做好少做預判,輕策略重應對。
Ⅹ 為什麼期貨的同一個品種的不同合約之間漲跌幅差異有時候會很大呢
因為不同時間段的合約收不同季節,地域環境政策等相關因素影響!所以不同時間段的合約價格和漲幅都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