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紡織業的影響--棉花直補政策
2014年國內棉市最大的改變之一是新疆試點棉花直補,而且日前相關細節已公布。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透露,基本確定為棉花直補380元/畝。今年中央1號文件確定打破部分農產品舊的定價體系,建立新的定價體系,棉花直補政策正是從行政定價向市場定價邁出的一步。植絨面料http://rong.99114.com/
對於380元/畝的補貼,部分棉農或許有些失望。因為和2000元/畝的植棉成本相比,看起來比較有限。但筆者以為,這一補貼數目是比較合理的。380元/畝的補貼將使棉農成本下降20%左右;而即使當前4000元/噸上下的內外棉價差完全消失,國內棉價下跌也不過20%左右(當然,價差回歸也不簡單是國內價格單邊下行)。更何況,國內外棉花4000元/噸的價差回歸並不會一蹴而就,可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雖然2014年國內棉市面臨著多種改變,但短期而言,之前影響國內棉市的各項政策短期仍將主導市場。首先是收儲、拋儲繼續進行:節後儲備棉投放於2月7日繼續進行,將不限量投放一直持續到2014年8月;國家棉花收儲也於2月17日再次啟動,將一直持續到3月底。其次是和外棉市場關系緊密的新年度棉花進口政策--配額和滑准稅基本確定,即使後期可能改變,但短期應不會有變。因此,這些政策至少在未來數月仍將主導國內市場。
據中國棉花協會統計,2013年全國棉花總產677萬噸,同比降12.5%;另據海關統計,2013年我國棉花進口同比降19.2%。盡管國內棉花產量和進口均同比大幅減少,但棉花供給仍不是問題,因為我國棉花庫存高達1300萬噸,約佔全球棉花庫存的60%。巨大的庫存將保障我國棉花市場充足的供給,但同時也會給棉花價格帶來持續的壓力。
與此同時,下游紡織業不景氣,需求疲弱且難有顯著改善。受國外訂單減少、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內外棉價差大等因素影響,我國紡織業經營遇到諸多嚴峻挑戰,而且還將持續。此外需要關注的是,在當前化纖產量嚴重過剩、價格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化纖對棉花的替代或進一步增強,也將進一步影響棉花的總體需求量。
綜上所述,棉花直補對我國棉市意義深遠,將逐步改變當前棉市體系和格局,之前困擾國內棉市的很多問題會逐步得到答案。不過問題的解決不會一蹴而就,就期貨市場來說,鄭棉當前主力1405合約仍將主要受政策因素影響,甚至9月份合約也是如此,政策因素主導下運行空間基本被限定難有趨勢性行情。而對於9月份以後的合約和新掛牌合約由於價格相對較低,目前看來可操作空間也比較有限。
㈡ 棉花期貨
棉花:棉花弱勢震盪
外盤:
1、4月28日,USDA公布的美棉出口周報顯示,上周舊棉銷售仍不理想,紡織廠毀約現象依然存在,受其影響,ICE棉花期貨近月合約繼續下跌,但跌幅較前一日縮窄。遠月合約因美元繼續走低而普遍上漲。7月合約開盤價152.95(美分/磅,下同),最高價1154.98,最低價146.50,收盤價151.80,結算價152.02,跌137點,成交量24991手,增加2349手。當日登記庫存206112包,增加5185包,74包不合格,56663包待驗。
2、國內:
鄭棉CF1109合約低開,早盤在多頭買盤推動下沖高,盤中高位換手回落,午後低位整理,日線形成低開2/3上影線的陽線,日內成交量放大,持倉量增加。CF1109合約日成交2561798手,日增倉27732手,終盤持倉量414504手;CF1201合約日成交333924手,日減倉790手,終盤持倉量131178手。
3、現貨面:
不少企業認為當前的市場形勢倍受折磨,作為原料供應的棉花企業,皮棉銷售斷檔脫節,紡織企業也一樣備受承壓,一些中型的紡織企業紗線庫存較高,減產原料替代現象頻增。市場各方壓力均比較大。籽棉收購方面,市場資源量比較少,加之前方皮棉銷售價格一路下跌,因此籽棉收購報價繼續下降,棉廠基本已經停收。不少企業認為當前市場弱勢難改,儼然已經進入了疲軟期。27日中國棉花價格指(CCIndex328)28550元/噸,跌250元,527級棉到廠均價25730元/噸,跌192元。
4、操作上逢高適當做空,前期空單繼續持有。
㈢ 期貨棉花爆漲對紡織業股票受益嗎
是會受益的,而且棉花種植企業將成最大受益者。國家統計局預測,2016年度全國棉花種植面積減少10%左右,今年全國棉花產量預計將現大幅減產。炎黃財經報道:根據海關總署今日數據,3月份出口增速同比高達18.7%,紡織業出口回暖有望對上游棉花產業帶來強力提振,棉花價格漲勢或將持續。棉花種植企業將成最大受益者。
㈣ 棉花期貨,什麼是棉花期貨,棉花期貨知識
棉花期貨是鄭商所上市的期貨合約,是棉紡織生產加工貿易企業,必備的風險套保的工具。標的是產地新疆的標准化的棉產品。
㈤ 棉花價上漲,對紡織行業是好還是壞
棉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也是僅次於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棉花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有「全身都是寶」的稱號。它既是最重要的纖維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糧食作物,還是紡織、精細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棉花涉及農業與紡織工業這兩大產業,全國有2億多農民直接參與棉花的生產。除了棉農,還有大量下游用棉企業如紡織企業等也都非常關心棉花的價格。而棉花期貨市場的發展為棉花現貨企業提供了價格發現與套期貨保值的功能,因此研究棉花期貨市場價格成為了棉花產業及期貨行業都非常關心問題。
從去年底開始,國家從照顧農民利益,穩定棉花產業等多個角度出發,出台了收儲政策,收儲的價格不菲,數量可觀,棉價下跌由此止步。 對於每噸12600元的收儲價格,業界有許多人猜測,未來棉花市場的價格定位會不會以此為軸?下跌。顯然可能性不太大,在國家收儲政策的強力推進下,財政投入巨資收儲棉花,並規定了收儲企業給農民結算的收購最低保護價,純粹是一種宏觀調控救市行為,從出台政策至今初衷也逐漸顯現,去冬今春,持棉農民得到了實惠,振興紡織工業規劃的政策出台,更使得業界的信心有所恢復。 再從行業現狀看,穩定的市場,穩定的價格,穩定企業與民生是當前最大的政治,重大物資再度巨幅漲跌也是不太可能的,國家眾多刺激拉動經濟的舉措正在一步一步地實施。上漲。上漲的動力來源於上游產品的復甦,國家調低紡織產品的出口退稅是個大利好,美棉等國外棉花和國內棉花種植面積的雙減也對棉價上行帶來長期利好。但這似乎有點樂觀,金融危機導致的負效應不是一天兩天。大量的小紡企被市場沖擊擊垮,短期不會恢復。雖然目前的棉花銷售價格出現上揚態勢,但以229級為代表的皮棉公檢到廠價始終沒有高於國家收儲棉的價格。當前整個行業所處的尷尬的境地,或許會令今年的棉花市場以國家收儲價格為軸波動調整。
我國紡織產品多半外貿出口的,而大家都知道現在仍在瘋狂著的經濟危機,中國的紡織出口影響最大。同時,國外紡織品市場也面臨著疲憊和低迷。下游不暢,國內用於紡織的棉花價格何來持續上漲的原動力?這是一個極簡單的道理。
1、棉花現貨市場的特點:
(1)棉花現貨價格波動大。從1999年9月1日棉花市場放開以來,棉花價格劇烈波動,這可以從棉花現貨價格的走勢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出。
圖為中國棉花價格指數走勢圖
(2)影響棉花現貨價格的影響因素多。這一點與期貨市場因素基本相同,下文中將詳細論述。
(3)產量大,消費量大。中國是世界上棉花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產消佔全世界25%以上。
(4)國內庫存變化大。一般來說,期末庫存消費比在30%左右時,市場可以表現為供求基本平衡。低於這個水平,市場會出現資源緊張。
(5)我國棉花進口量大,國際影響大。我國是棉花進口量較大,棉紡織出口多,因此中國棉花價格與世界棉花價格聯動性較強。
(6)年度供求變化大。主要表現在國內棉花種植面積變化大;產量變化大;消費量變化大;庫存量變化大;價格變化大。
2、棉花產業的特點:
(1)我國棉花產業的數項第一。產量第一,佔全世界產量1/4以上;消費量第一,佔全世界消費量將近1/2;進口量第一,佔全世界產量1/7左右。
(2)棉花生產地域相對集中。主產省為新疆、山東、河南、河北、湖北、江蘇、安徽,其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80%。
(3)棉花種植面積波動性大。中國棉花播種面積變化較大,主要是受價格的影響。本年價格高了,下年農民就多種;反之就少種,而且這種面積的調整幅度也比較大。該狀況增加了年度之間的價格波動幅度,增加了生產和經營的風險。
(4)棉花消費相對集中。主銷省為山東、江蘇、河南、浙江、湖北等,約佔全國消費總量的66%。
(5)棉花消費增長較快。從97/98年度以來,國內紡織業快速發展,平均增幅達到14%左右。中國棉花消費量佔世界比重明顯增加。
(6)棉花市場化步伐快。1999年棉花市場全部放開;2001年加入WTO;2004年推出棉花期貨交易;2005年紡織品配額取消。雖然放開時間只有八年,但市場化步伐比較快。
(7)棉花價格波動影響面大。棉花產業鏈長,涉及農業——紡織業——商業。棉花從原棉種植——採摘——軋花——儲存——紡織,生產、流通和加工環節非常多,涉及農業家庭數千萬個,農業人口約1.5億,30萬軋花工人,1800萬紡織工人。
(8)棉花的品種屬性決定影響棉花價格的因素多,棉花的價格波動幅度大。從生產環節來看,棉花價格變動使種植棉花的比較效益在年度間波動較大,影響下一年度農民種植,導致棉花種植面積在年度間大起大落,反過來又加劇了棉花價格的波動。90年以來我國棉花種植面積,最高為10260萬畝,最低為5595萬畝,相差近一倍。而且,天氣尤其是採收季節的雨澇對棉花產量和質量的影響更大。
上述對棉花現貨市場及產業特點的簡單介紹,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棉花價格、分析棉花現貨市場以及進行棉花產業研究。
棉花外部影響因素分析
如果我們認為供需關系是推動棉花價格變動的內在原因,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影響棉花的各種因素分成類,一是供需關系作為內在影響因素,二是棉花外部影響因素,也就是除了供需關系之外的其他影響因素,如政策,替代品,國際市場等。
1、政策面:一般說來,政策對價格的影響是相對短期的,但是有時卻很劇烈。影響棉花現貨價格的政策因素主要有:
(1)政府的宏觀政策:包括政治,經濟政策,如農業政策,外貿政策,金融政策,證券政策等,都會對棉花期貨價格產生影響。在分析國家重大宏觀經濟政策對棉花期貨價格影響的同時,還要分析國務院和其他職能部門出台的政策對棉花價格的影響程度。
(2)行業組織政策:行業組織在市場經濟中起的作用已日益明顯,他們制定的產業政策有時會影響棉花的生產規模,產量,銷售量以及相對價位。
(3)國家儲備計劃:國儲棉的拍賣,采購量以及采購價格決定對棉花價格的影響程度。
(4)各國農業補貼政策和紡織品進出口政策。 紡織品出口政策和棉花的配額政策影響國內的棉花價格,國際棉花價格與棉花補貼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㈥ 今日棉花期貨漲還是跌
今日棉花期貨還是跌,一直跌到%9.
一、棉紗期貨下跌4.6%
10月20日,國內外紡織品期貨全線下跌,ICE棉花跌破110美分。滌綸短纖重挫,收於7926元/噸,跌幅5.24%;鄭棉跌逾2.67%,收報21440元/噸,跌265元/噸;棉紗期貨收於29105元/噸,下跌245元/噸。這是10月15日鄭棉跌停後連續三天的明顯回調。曾經在天空中翱翔的鄭棉,突然失去了它的芬芳。「別墅靠海」的夢想似乎越來越遠,市場也處處透露著一旦有風吹草動,人們就會膽戰心驚的恐慌。
二、減產格局基本確定
1.今年春季部分棉區出現低溫、降雨、大風天氣,推遲了棉花種植時間,造成部分棉田重播。
2.為了讓棉花植株結出更多的桃子,一些棉農在進入土地經營時,沒有及時給它們上頂。後來由於光照不足,氣溫驟降,棉花植株貪戀綠色。
3.棉花生長後期,新疆,很多地區光照不足,不利於棉株頂桃吐絮。此外,今年新疆棉花種植總面積略有下降,單位面積產量低於預期,因此對總產量的估計不如之前的估計樂觀。根據此前相關機構數據,今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3718萬畝,預計產量520萬噸。
近期棉花價格快速上漲,創歷史新高,極大推高了下遊行業的生產成本,對棉花供應和紡織企業的生產備貨造成了不利影響,社會各界反映強烈。為保供穩價,10月19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座談會上指出的「穿透監管,梳理檢查異常交易,依法嚴肅查處公開曝光惡意炒作資本行為」,成為市場最為關注的內容。市場主要關注的是「梳理異常交易」可能從煤炭市場走向棉花市場,短期投機行為將得到遏制。
㈦ 2021年棉花期貨走勢圖
今開:19360 昨結:19560最高:19360 最低:19360
1、從2021-09-10 至 2021-12-09期間,棉花主力基差最大值為2851.00,最小值為-1068.33。
2、主力基差 = 現貨價格 - 主力期貨價格 = 主現期差。棉花期貨即以棉花作為標的物的期貨交易品種,是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農產品期貨合約。
拓展資料
(一)棉花的生長特性棉花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是一種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經長期人工選擇和培育,逐漸北移到溫帶,演變為一年生作物。春季(或初夏)播種,當年現蕾、開花、結實,完成生育周期,到冬季嚴寒來臨時,生命終止。棉花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於在疏鬆深厚土壤中種植,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溫度、光照、水肥條件等,就象多年生植物一樣,可不斷地長枝、長葉、現蕾、開花、結鈴,持續生長發育,具有無限生長性和較強的再生能力。在棉花的一生中,溫度對它的生長發育、產量及產品質量的形成影響很大。除溫度外,棉花對光照非常敏感,比較耐乾旱,怕水澇。棉花生長歷經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到立冬16個節氣(從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右),一生可以劃分為播種期、苗期、蕾期、花鈴期和吐絮期5個階段。相對於其他農產品來講,棉花生長期較長,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
(二)棉花的分類棉花為錦葵目棉屬,棉屬有四個栽培棉種組成,即亞洲棉、非洲棉、陸地棉(又叫細絨棉)、海島棉(又叫長絨棉),我國不是棉花原產地,棉種是由國外引進的。我國植棉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但到20世紀50年代末,陸地棉成為我國的主要品種。其次是長絨棉,長絨棉纖維較長,在我國新疆地區有一定產量。
(三)棉纖維品質構成棉纖維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細胞經伸長、加厚而成的種子纖維,不同於一般的韌皮纖維。棉纖維以纖維素為主,占乾重的93-95%,其餘為纖維的伴生物。由於棉纖維具有許多優良經濟性狀,使之成為最主要的紡織工業原料。
㈧ 期貨里棉花跟哪個品種關聯性大就是想一下關注兩個或者幾個有關聯的,
棉花和pta 的關聯最大。
聯系有三
第一 都是鄭州的品種。
第二 都是紡織品
第三 都是季節性用品。
外盤的話看美棉花。
㈨ 今年開始,紡織棉花的價格一路上漲,這會對下游的紡織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棉花價格維持在兩年來的高位,導致下游棉紡企業拿貨的積極性不高,但棉花期貨價格近期卻在短暫時間內迅速拉升,棉花現貨價格的短期波動主要是受到期貨價格拉升的影響。
㈩ 紡織棉花價格波動較大,後續的棉花市場會如何發展有人來說說看嘛
自5月中旬以來,棉花經歷了一波大漲大跌,成為期貨「網紅」品種,此次行情是否曇花一現,市場關注度極高。5月16日,棉花期貨闖入市場眼簾,其價格經過16日、18日及21日的不斷突破,一度觸及19250元/噸的高點,成為農產品中的「網紅」明星。但是「禁拍令」的發布,及隨後接連發出的定向投放滑准稅配額等消息,引發棉價連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