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匯儲備余額什麼意思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回政府機構所集中答掌握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❷ 中國2017多少美元的外匯儲備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2017年底我國外匯儲備3.14萬億美元。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399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207億美元,升幅為0.66%,連續第十一個月出現回升。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12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境內外主體交易行為進一步趨於穩定和平衡。國際金融市場總體小幅波動,主要非美元貨幣匯率上漲和資產價格上升,推動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上升。
2017年全年來看,外匯儲備規模自1月降至29982億美元後穩步回升,年末較年初上升1294億美元,升幅為4.3%。
2017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推動跨境資金流動更加穩定平衡。國際收支形勢穩健為外匯儲備規模連續穩步回升提供了保障。
2018年,我國經濟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國民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韌性將不斷增強,有條件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在全球經濟持續回暖帶來外需增長、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市場預期不斷改善的背景下,未來我國國際收支和外匯儲備規模將保持平衡穩定。
❸ 外匯儲備近十年的變化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首先,提問人需要明白什麼是外匯儲備,我查閱了網路詞條,它的解釋如下: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國外銀行存款、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您提及了美債危機,我不清楚您准備從哪個角度去闡述。
我國近十年的外儲問題,簡單而言,就是不斷增加。增加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貿易項下的外儲增加,一方面是資本項下的外儲增加,後者包括了資本的流入。
有關外匯儲備對經濟的影響,一方面是積極的影響,比如外匯儲備增加導致該國際清償力增加、匯率調節能力增加,一方面是消極的影響,比如外匯貶值帶來的資產減值和對貨幣發行造成的壓力。
我建議您從上述兩個方面去回答此問題。
❹ 中國的外匯儲備儲存在哪
中國外匯儲備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專機構債券。據估計,美元屬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
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❺ 我國近幾年的外匯儲備變化情況怎樣
中國的外匯儲備去年一舉超過日本,成為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美元的外匯儲備全球第一,約有大至兩萬億美元左右。 最近新聞上說 美國在印鈔,中國外匯儲備在縮水。 具體不知道又在搞什麼名堂,反正美國變著方法玩。
❻ 中國外匯儲備連續13年世界第一,我國近年外匯儲備比重結構有哪些變化
我國的外匯儲備比重結構是屬於國家的金融機密,是不會對外公布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元幾乎佔到了六至七成左右,而且這個是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推算而成的。
而在我國的外匯儲備結構中,美元比例過大其實是非常有風險的。比如匯率風險。在我國目前外匯儲備總額一超過3萬億美元,美元所佔比重當首屈一指,美元的匯率風險也成了我國外匯儲備的首要風險。近年來美元大幅貶值,造成中國外匯儲備遭受嚴重損失。還有帶來的流動性風險。中國每年對美國證券投資了大量的資金,帶來了巨大的流動性風險。
❼ 2017年我國外匯儲備佔世界外匯儲備的多少
外匯儲備(億美元) 30051.24
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外匯儲備排名榜榜位,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瑞士的2.6倍和4.5倍。
❽ 外匯儲備從哪裡來等於出口額減進口額嗎
外匯存底的來源,主要是央行以人民幣在外匯市場買進外匯所累積而成,少部份是由外匯存底本身的孳息收益,以及外匯存底中其他幣別對美元之匯兌損益所產生。當匯率固定不變時,一國所賺進的外匯(經常帳順差)再加上向國外借入的外匯(資本帳或金融帳順差),扣除民間持有的外匯,剩下的部份大約就是央行買進的外匯。
換句話說,一國的國外資產,有可能是散布在民間,也有可能是由央行持有。外匯存底除了可以提供央行干預外匯市場的籌碼外,尚可充當政府清算國際收支的工具,因此外匯存底的運用應以具有變現性快的流動資產為主,不宜進行中長期之投資。
眾所周知 外匯儲備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一是經常項目順差,二是資本項目順差。部分外匯儲備其實是通過「通貨膨脹稅」獲得的;央行購買外匯所使用的人民幣中有一部分貨幣屬於「經濟發行」。而這樣過多的外匯儲備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年積累的經常項目贏余,另一方面是多年流入的外資。 經濟大國的外匯儲備,最主要的來源是對外貿易順差。
中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貿易順差的快速增加 外匯儲備有3大作用:一是支付,國家進口重要戰略物資和關鍵技術必須用外匯購買;二是保障金融安全,這是最關鍵的,比如發生戰爭、災害或國際經濟形勢突然變化,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資,央行可以用充足的外匯儲備來對付突發的金融風險;再比如,一旦本國貨幣面臨貶值的風險,政府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干預外匯市場,應對金融危機;還有一點是軟作用,但在現代經濟中也極為重要。
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實力的象徵,能夠產生巨大的心理作用,讓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經濟安全和該國貨幣的幣值充滿信心,同時也能增加這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的金融影響力和在國際經濟組織中說話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