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的增殖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外匯的增殖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2-01-17 19:10:46

Ⅰ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你好:
這種文章網上有很多,你可以去參考一下。但最好不要通篇都是引用網上的,誰能保證你的同學不會引用同樣的文章,你的教授沒有看過這篇文章呢?
論文字數就太長了,這里給你提供幾個寫作中心吧,圍繞著這些寫再加上一些實例和數據就行了。
1、打擊出口製造業。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製造業的利潤大幅降低,以前1美元的訂單是8元錢,現在只有6.8元了。人民幣升值導致沿海地區大量工廠倒閉,將資金投入股市和樓市等虛擬經濟,助長了經濟泡沫。
2、有利於進口商品。人民幣升值了自然外國商品就便宜了,增大了外國商品消費量,但也導致大量外國貨搶占國內市場,不利於民族工業的發展。
希望可以幫到你。

Ⅱ 論述題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外貿企業及對策
交換率,也被稱為匯率是一國貨幣的比率,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兩種貨幣之間的,比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另一個國家的貨幣表示。匯率問題是密切相關的重要的國際金融問題和國家的經濟,匯率升值或貶值將有顯著影響一個國家的外貿。

中國的匯率制度已經歷了幾個階段,1949年至1952年匯率制度的初期,實行集中的外匯管理體制,1953年至1978年的計劃經濟體制,外匯管理體制國有外貿公司負責管理;外匯管理體制為1979年至1993年期間經濟結構調整,外貿,根據同意的外匯供給和需求狀況由買家和賣家,中國人民銀行於1994年成立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適度干預市場,外匯管理體制,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軌,浮動匯率制度。

1994年人民幣匯率並軌後,大量的固定匯率在1997年底的亞洲金融危機後,直到2005年7月,與美元名義「脫鉤」基本上是中國經濟增長已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特別是在2002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的固定匯率成為貿易大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從2003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掛鉤美元,日益惡化的外部經濟不平衡的原因。 2008年4月10日,人民幣匯率上漲超過7元對美元在外匯市場上,這不僅對中國的經濟與全球經濟的關系是一個標志性的標記,但也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貿易

(一)的有利影響,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的進口和出口貿易

1,人民幣升值可以改善貿易條件。的陪同下,貿易順差急劇增加,中國的貿易條件惡化,在最近幾年。商務部2093至00年的一項調查報告,以1995年為基期的整體貿易條件指數下降了13%。在2003年,出口商品價格指數為104,7進口商品價格指數為109.7,貿易條件指數為95.4%,低於去年同期的98.8%。這意味著中國的出口商品價格相對於進口商品價格的比例在下降,我國必須出口更多的商品進口貨物出相同數量的國民福利損失換取。

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會降低進口產品,尤其是價格較低的原材料和高科技設備的價格,公司將加快引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產品更新換代和產品升級動態比較。由於絕大多數轉口的進口產品。因此,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幫助中國企業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延伸,改善貿易條件。這將有助於更好地利用全球資源,提高國民福利,並提高我們的整體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人民幣升值可以優化外貿商品結構。目前,中國的貿易結構是不合理的,大多數企業在勞動力的密集型和技術含量是不高的水平,唯一的高科技,深加工產品部分出口往往有短流程,高附加值,真正體現技術水平和元素和高科技產品的生產和從國外進口的中間投入近80%的對外輸出轉移,處理增益和其他因素。一方面是深度加工業務,短鏈深加工進口原料晃動和組件的大部分職業價值的份額增加,另一方面,由於大量的產品價值鏈年底,普遍缺乏核心技術,自主品牌和營銷網路容易受到跨國公司,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空鼓情況的制約。通過人民幣升值,最高效的製造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管理不善的排擠,這是符合中國的產業結構變化的發展方向。同時,人民幣升值將導致更激烈的行業競爭中,鼓勵企業通過技術,管理創新,以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創新,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強者變得更強,並能減少與對方低效的企業在海外惡性競爭,也可以加快企業的步伐「走出去」。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國際品牌在日本,德國等許多國家都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長大本國貨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可以降低中國的出口產品受到反傾銷訴訟。長期以來,中國主要依靠低成本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實現出口導向戰略的數量擴張,依靠價格優勢迅速佔領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低端市場。根據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在2005年,美國進口中國紡織品(第61類,62類和63類)20.779億美元,占同類產品總進口的26.01%,鞋類(64 )金額為12.721億美元,進口總額的70.94%;箱包產品(42)的金額為6.259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71.66%類似;玩具及游戲(95)的金額為19.141億美元,進口總額78.24%。一般的情況下是其他發達國家。

這種較高的市場份額,中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沖突將不可避免地增加。近年來,中國一直受到反傾銷訴訟最多的國家在世界上。適當提高升值的人民幣,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以緩解國外市場對我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壓力,同時適當減少外匯留成,出口補貼,貿易信貸和其他方面的出口扶持政策也有利於增加出口企業的競爭力。此外,人民幣升值也可以增加非貿易品的價格,消除貿易品和非貿易品相對價格的扭曲,有利於各個行業,尤其是第三產業的均衡發展。

(二)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的進口和出口貿易造成不利影響

進一步上升,實際有效匯率將削弱出口。檢查匯率波動對貿易平衡是看實際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而不是名義匯率,衡量實際匯率的變化主要是看交換之間的相對速度的變化利率和通貨膨脹率,匯率貶值的速度比通脹的速度實際匯率的下降,相反,實際匯率升值。從1993年到2003年,中國的通脹率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然後逐漸趨於穩定,所以中國的實際有效匯率在一定范圍內小幅波動水平普遍上升。從1990年到2003年,名義有效匯率貶值了近40個基點,人民幣升值3.59%,中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的下降,但實際有效匯率。然而,由於人民幣實際有效的交換率升值所帶來的貿易下降的影響是更大的影響,國外收入增長的影響取消了,所以幾個主要貿易夥伴是很容易與中國的人民幣聯系該國的貿易赤字匯率在一起。實際有效匯率升值的條件,人民幣升值將進一步提高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實際有效匯率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來確定的多邊貿易,人民幣升值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貿易順差。

影響外商在中國投資的積極性。自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優惠待遇已經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資企業和跨國公司進入該國。他們生產的產品除了在國內銷售,在中國出口中所佔的份額很大一部分。 20年來,出口的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出口總額中所佔的比例繼續保持較快增長,2001年出口總額的50%以上。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意味著,外商在中國投資的成本增加,受外國資金可能會流入資本市場,在中國的「三資企業」的資本投資的影響。與此同時,外商投資企業是中國的進口和出口貿易中,相當大的比例,中國的進口和出口貿易的主要載體。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幣升值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中國的進口和出口貿易的負面影響不同。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對策

(一)使用金融工具對沖

目前的匯率避險產品主要包括遠期結售匯業務,結構性結算業務,擇期交易,貨幣掉期。遠期外匯對沖中國的金融市場,但有較高要求的企業匯率變動判斷的准確性。國際市場貨幣敞口風險企業常用的固定匯率成本的方法,以對沖外匯風險的金融市場工具。然而,中國的金融機構,對沖工具,從產品結構,設計,費用等方面企業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國的金融機構也應該向企業客戶推出,盡快盡可能的更合適的避風港。

(二)合同條款的選擇,以避免匯率風險

包括短期合同,採用多種計價貨幣或直接用人民幣計價的合同,協商使用固定匯率鎖定成本,提前或推遲結算。簽訂外貿合同,應在合同中加入匯率風險條款。匯率變動導致企業利益受到影響,新規定的實施,以確保企業的利潤空間。例如,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合同條款,在供應期間,人民幣升值的范圍,價格重新調整。

(三)貿易融資的形式,以規避匯率風險

中國發行融資產品,出口融資,打包放款,貼現匯票,進口押匯和國際保理融資的主要信貸。貿易融資可以很容易地通過出口押匯及貿易融資,外幣貸款,既解決資金周轉問題,以及即時的外匯,以滿足出口發貨與收匯期間的現金流量的需求,同時也避免了匯率風險。

(四)利用出口信用保險來規避風險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自公司成立以來,有數以千計的企業享受出口信用保險項下的融資機制更直接以避免匯率波動的損失。銀行可以賣掉票據的保險產品,通過我們的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及時紙幣,外匯風險規避提前。

Ⅲ 外匯匯率升高對中國的對外貿易會有那些影響

①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
②會增強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
③能使其客戶獲得更優質的服務。

當本國貨幣貶值時,有利於本國出口,減少進口,為本國賺取外匯並帶動對外貿易的發展,有利於本國企業「走出去」。但由於貶值刺激了出口需求也會影響國內物價上升,如果主要工業國的貨幣貶值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貿易收支,由此引發貿易戰和匯率戰。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注重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匯率浮動區間。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動,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的正常浮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Ⅳ 假設現在外匯匯率升高,對我國的對外貿易會長生下列哪些影響

我國是直接標價法,匯率上升,即為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出口,增強本國商品國際市場競爭力,從而能使客戶獲得更優質的服務.
選擇:A:123

Ⅳ 如何理解外匯匯率對中國進出口的影響

在國際市場的影響下,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十分頻繁,而且有升
值,也有貶值,需要全面分析其對於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確保國際
貿易的持續穩定進行。

1.人民幣升值。

1.1有利影響。

(1)有利於減輕外債壓力。人民幣匯率上升後,尚未償還的外
債還本付息所需要支付的人民幣數量就會相對減少,在一定程度上,
減輕了外債負擔。例如,我國在與美國的貿易中,尚未償還的外債有
30億美元,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為6.35,則需要支付人民幣本金190.5
億元。而如果人民幣升值,與美元的匯率變為6.22,則需要支付的人
民幣本金為186.6億元,數量減少3.9億元,使得外債負擔有所減輕。

(2)優化外貿結構。人民幣升值後,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力將
會有所上升,有限的資金可以購買更多的資源和商品,從而降低進口
商品的價格,擴大我國對於石油、糧食等大宗產品的進口數量,也可
以有效抑制初級產品的出口,對我國的外貿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例
如,原本10萬元可以在國際市場購買8萬斤糧食,人民幣升值後,變
更為10萬斤,可以提高進口,緩解我國的糧食壓力;同時,原本的初
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會有所降低,從而抑制初級產品的大量出
口,優化對外貿易的結構。

(3)推動我國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由於受到經濟發展程度的
限制,我國出口企業長期以來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長的道路,主要依靠
我國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出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產品的
消耗大,附加值低,企業僅僅獲得少量的加工費用。最為明顯的,就
是我國中東部地區的蘋果生產廠商,依靠流水線作業的方式,生產蘋
果手機等產品,缺乏技術性,盡管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但是經濟效益
低下,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利於國際貿易的發展。而人民幣升值
後,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價格競爭優勢將會減弱,逐漸淘汰
那些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管理效率低的企業,促進企業向著技術
創新型和自主品牌型轉變,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提升可持續發展
的能力,從而實現我國國際貿易有粗放型向效益型和質量型轉變。

(4)促進國際市場的開拓。人民幣匯率的提高,使得人民幣在
國際市場中的購買力上升,從側面減少了企業對外投資的成本,提升
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開拓能力,推動我國跨國、跨州企業的形成和發
展,從而為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提供不竭動力,促進我國有資本輸入
國逐漸向著資本輸出國的轉變。

Ⅵ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關系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不能簡單的用好於不好來形容,因為一個國家的幣值變動對不同方面的影響也是不同。
人民幣升值關繫到很多問題,其中比較直接的就是
1.人民幣的購買力問題,升值後人民幣對外的購買力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對外出旅遊或者是出國留學有一定的好處。
2.但是我國現在還處在出口導向的階段,GDP拉動很大程度上還要靠出口,人民幣升值後我國出口商品相對於外國來說價格是上升了的,所以對我國的出口貿易會有一定的影響。
3.政府一直對外宣稱我國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其實我國實際上實行的是盯住匯率制。這么做事為了配合我國出口導向的經濟戰略。從制定這個戰略的時候起,我國就故意將貨幣貶值,把人民幣對美元 二比一的匯率一直降到了十幾比一,而且這么多年來央行一直通過對外匯市場等形式來干預人民幣匯率,這就使人民幣無法達到其真正的價值,導致了一定程度的人民幣幣值低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人民幣升值是向人民幣真實的價值邁了一步,算是一個好現象。
4.由於我國實行出口導向以及大量吸引國際直接投資的政策,導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經常性賬戶和資產與金融賬戶出現了大額的雙順差,外部失衡嚴重,國際儲備過多。而我國的外匯儲備大量都是美元,最近美元貶值,使我國的外匯儲備快速縮水,面臨著巨額資產瞬間蒸發的危險。所以任何貨幣如果儲備過多了都不是一個好方法,這就是所謂的「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里」即使是美元也如此。從這個方面來看,人民幣升值可以解決外部失衡問題,減少我國國際儲備量,使外匯資源合理利用。
另外,任人民幣升值也是經濟學家余永定提出來的一個應對人名幣匯率問題的觀點,就目前來看,我覺得還是利大於弊的。
最後,你說人民幣像美元那樣不太清楚,我理解的是你希望人民幣像美元那樣充當世界貨幣吧?即使可以的話,也要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要充當世界貨幣起碼要解決自由兌換的問題,但是中國現在實行比較嚴格的外匯管制,人民幣自由兌換還沒實現,你就可想而知了。再說現在一個國家的貨幣成為世界貨幣已經不是大勢所趨了。
其實美元充當世界貨幣這一現象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就不復存在了,其根源就是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充當世界貨幣都會引發「特里芬兩難」,現在倡導的是國際儲備貨幣多樣化,或者是創立一個「世界元」即所有國家使用一樣的貨幣,這樣就可以規避匯率變動所產生的一些風險,但是這也還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

Ⅶ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分析論文怎麼寫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企業的影響和對策分析

匯率,又稱匯價,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即在兩國貨幣之間,用一國貨幣所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比率。匯率問題是和國民經濟密切相關的一個重要國際金融問題,匯率升值或貶值都會對一國的對外貿易產生重大影響。

我國的匯率制度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949-1952年建國初期的匯率制度,實行外匯集中管理制度;1953-1978年計劃經濟體制的外匯管理體制,對外貿易由國營對外貿易公司專管;1979-1993年經濟轉型時期外匯管理體制,由買賣雙方根據外匯供求狀況議定,中國人民銀行適度進行市場干預;1994年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的外匯管理體制,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軌,實行浮動匯率制。

人民幣1994年匯率並軌,1997年底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實質上的固定匯率,一直到2005年7月與美元名義「脫鉤」,基本上對我國經濟的增長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特別是在2002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固定匯率對我國崛起成為貿易大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2003年下半年以後,人民幣匯率掛鉤美元,導致我國產生越來越嚴重的外部經濟不均衡。2008年4月10日,人民幣匯率升破7元對1美元,這不僅在外匯市場上是一個標志性的關口,在我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關繫上,也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人民幣升值對企業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有利影響

1、人民幣升值可以改善貿易條件。伴隨貿易順差急劇增加的同時,我國貿易條件近年來正在不斷惡化。商務部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1993-2000年,以1995年為基期的我國整體貿易條件指數下降了13%。2003年出口商品價格指數為104,7進口商品價格指數為109.7,貿易條件指數為95.4%,低於上年的98.8%。這就是說,我國的出口商品價格相對於進口商品價格的比值在下降,即我國必須出口更多的商品才能換回同樣數量的進口商品,國民福利向外流失。

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將會降低進口產品價格,特別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設備價格的降低,企業將會加速技術引進,提高生產效率,進行產品更新換代,實現產品動態比較升級。同時由於進口產品絕大部分用於復出口。故隨著企業生產率提高,出口產品質最得到提高,有助於我國企業從產品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貿易條件得到改善。這樣會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利用世界資源,增加國民福利,從總體上提升我國產品國際競爭力。

2、人民幣升值可以優化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目前,我國的貿易結構很不合理,大多數企業都處在勞動密集型且技術含量不高的水平上,僅有的部分高技術、深加工出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過程短暫,增值不高的問題,真正體現技術水平和要素含且的高新技術設備和中間投入品等生產要素要從國外進口,加工收益近80%屬於外國產值的轉移。一方面是企業加工作業深度差,企業深加工鏈條短,進口原抖和部件大最侵佔增加值的份額;另一方面,由於大量產品處於價值鏈的末端,普遍缺乏核心技術、自主品牌和營銷網路,容易受到跨國公司的制約,出現無自主產權和技術空心化局面。通過人民幣升值的手段,可以最有效率地把製造業中那些技術含量與附加值低的、管理不善地擠出去,這符合我國產業結構轉變的發展方向。同時,人民幣升值會引起行業內更加激烈的競爭,激勵企業通過技術管理創新增強競爭力。讓那些富於創新、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強者變得更強,並且能減少無效率的企業在海外的相互惡性競爭,另外還能加快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從國際經驗看,日本、德國等許多國家的國際品牌都是在本國貨幣升值的過程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3、人民幣升值可以減少我國出口產品所遭受的反傾銷訴訟。長期以來,我國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來實現出口導向戰略,憑著價格優勢迅速佔領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中低端市場。根據商務部統計資料顯示,2005年美國從我國進口紡織品(61類、62類和63類)207.79億美元,占同類商品總進口額的26.01%;鞋類製品(64類)金額為127.21億美元,占總進口額的70.94%;箱包製品(42類)金額為62.59億美元,占同類總進口額的71.66%;玩具和游戲用品(95類)金額為191.41億美元,占總進口額的78.24%。在其他發達國家的情況也是大致如此。

如此高的市場佔有率,必然會加大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沖突。近年來,我國一直是世界上受到反傾銷訴訟最多的國家。通過人民幣升值,適當提升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緩解國外市場對我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壓力,同時適當削減外匯留成、出口補貼、貿易信貸等方面的出口扶持政策也有利於提高出口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另外,人民幣升值也可以提高國內非貿易品的價格,消除貿易品和非貿易品相對價格的扭曲,有利於各產業尤其是第三產業的平衡發展。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不利影響

1、實際有效匯率的進一步上升會削弱出口。考察匯率波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主要是看實際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而不是名義匯率,衡量實際匯率變化主要是看匯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變化的相對速度,當匯率貶值速度超過通貨膨脹速度則實際匯率下降,反之,則實際匯率上升。從1993年到2003年,我國的通貨膨脹率先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然後逐漸趨於平穩,所以我國的實際有效匯率水平普遍提高之後在一定范圍內小幅波動。自1990年到2003年,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雖然貶值近40個基點,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卻升值3.59%,使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下降。然而,因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所帶來的貿易下降效應被影響更大的國外收入增長效應給抵消掉了,所以,我國幾個主要貿易夥伴容易將本國的對我國的貿易逆差和人民幣匯率聯系起來。在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的條件下,如果對人民幣進行升值操作,則會進一步提高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而實際有效匯率又是決定一國多邊貿易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因此,人民幣升值會在一定程度上縮小我國現有的貿易順差。

2、影響外商對我國投資的積極性。我國自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優惠的條件吸引了大批外資企業和跨國公司進入我國。而他們生產的產品除在我國國內銷售外,很大一部分份額都用來出口。20年來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份額在我國總出口額中的比重保持了較快增長,2001年已超過總出口額的50%。人民幣匯率的升高意味著外商對華投資成本的增加,受此影響,國外資金可能會轉向流入我國的資本市場,影響對我國「三資企業」的資金投入。同時,「三資企業」是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主要載體,在我國進出口貿易額中佔有很大比重。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幣升值可能會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產生一定程度不同的負面作用。

發展我國對外貿易的對策

(一)利用金融工具進行避險
目前的匯率避險產品主要有遠期結售匯業務、結構性結匯業務、擇期交易、貨幣掉期等。遠期結售匯是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上主要的避險方式,但它對企業的匯率走勢判斷的准確性有較高的要求。利用金融市場工具規避匯率風險是國際市場上有貨幣暴露風險企業常用的固定外匯成本的方法。但目前我國金融機構提供的避險工具,從產品結構、設計、收費標准等方面與企業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我國的金融機構也應盡快向企業客戶推出更多合適的避險品種。

(二)通過合同條款的選擇迴避匯率風險
包括簽訂短期合同、採用多種計價貨幣或直接用人民幣計價簽約、協商使用固定匯率鎖定成本、提前或推遲結算等。企業在簽訂涉外貿易合同時,應盡量在合同中加入匯率風險條款。在匯率變動導致企業利益受到損失時,則執行新條款,保證企業的利潤空間。比如在簽合同時添加有關人民幣升值的條款,如果在供貨期內,人民幣升值到某個幅度,價格要重新調整。

(三)採用貿易融資形式迴避匯率風險
目前我國主要融資品種有授信開證、出口押匯、打包放款、外匯票據貼現、進口押匯和國際保理融資等。貿易融資可以較方便地解決企業資金周轉問題,通過出口押匯等貿易融資方式,獲得外幣貸款並立即結匯,既滿足了出口發貨與收匯期間的現金流需要,又規避了匯率風險。

(四)利用出口信用保險規避風險
我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成立以來,已有上千家企業享受了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融資便利,直接避免了匯率波動損失。銀行可以通過我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票據保險」產品及時賣斷銀行票據,提前結匯規避風險。

Ⅷ 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增加的原因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我國外匯儲備增加的原因
1.經常項目,資本與金融項目的雙順差
自1994年至今,我國國際收支中,雖然每年經常賬戶和資本與金融賬戶各自變動幅度較大甚至出現逆差,但總體一直保持「雙順差」的態勢,尤其兩者合計更是呈高額順差,2005年高達2237.6億美元。2006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2499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100億美元。
促成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最為值得關注的有兩點:第一,擁有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的我國商品具有較強的
,1994年匯率並軌導致的人民幣貶值更刺激了出口的高速增長,使我國國際貿易保持順差。第二,我國的勞動力資源優勢和市場潛能,以及我國對外資在收稅、產業政策、市場准入等方面的各種超國民待遇使外國對華直接投資不斷增長,而我國的企業沒有「走出去」,造成了資金流入大於流出,金融與資本賬戶順差擴大。
2.強制結售匯制度
1994年匯率並軌後,在對金融項目實行嚴格管制的同時,對經常項目實施強制的結售匯制度。該制度規定,除了允許部分外商投資企業開設外匯現匯賬戶外,企業和個人手中的外匯都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外匯指定銀行則必須把高於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頭寸額度之外的外匯在市場上賣出。而央行一般作為市場上的接盤者,買入外匯以積累國家的外匯儲備,從而導致其規模迅猛增長。2005年和2006年,隨著我國強制結售匯制度向著意願結售匯制的改革,結售匯制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影響逐漸減輕,但其仍是造成外匯儲備增長的直接制度性原因。
3.匯率的彈性不足
雖然我國對外宣稱的是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實際上,在外匯市場上,美元兌換人民幣多呈窄幅波動。匯改前實行了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兌換比價掛鉤,允許匯率浮動的幅度極為有限。2005年7月匯率改革後採取了放棄了釘住美元而改為釘住一籃子貨幣的策略,並立即升值2.1%。今年以來,又升值3.2%,但匯率彈性還是有限。政府一直將維持匯率穩定作為宏觀經濟目標之一,因此,為了維持人民幣幣值穩定,中國人民銀行成為了外匯市場上最終的市場出清者。在美元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央行被迫在市場上吸引對外貿易和外國投資增長所帶來的美元以保持外匯市場上的供求平衡,這導致外匯儲備的被動增加。同時,穩定的匯率消除了匯率風險,促進了我國的出口貿易,增加了國際貿易順差;並由於可穩定預期投資收益而促使外資大量湧入,增加了資本項目順差。
4.人民幣的升值預期
自2002年2月起,作為國際貨幣的美元開始貶值,這很大程度上源於美國貿易與財政的雙赤字。人民盯住美元,對其他貨幣貶值,造成幣值低估,人民幣升值壓力上升,最終促成2005年7月的人民幣匯率改革。此外,近年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外匯儲備的快速增加,尤其是自美國日本等國提出人民幣升值的要求以來,市場上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逐漸增強。升值預期刺激了國際資本向我國流動。

Ⅸ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企業的影響

一、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的積極影響

1.有利於進口成本的降低
人民幣升值以後,進口商品的價格將會發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降低我國進口商品的成本和在進口環節支付的費用。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鋼鐵、航空、電力設備等,人民幣升值將使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降低,進而改善相關行業的贏利狀況,對經濟建設非常有利。

2.有利於推動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
長期以來我國的外貿增長方式靠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經濟效益非常低下。人民幣升值將激勵出口企業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附加價值,而不是低價競銷佔領市場。一些只靠低成本競爭,技術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可能因為人民幣升值被擠出市場。從長遠看,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我國外貿增長方式從原來的粗放型轉向高質量和高效益的集約型,這會帶來出口結構的改善,激勵企業技術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

3.有利於改善貿易條件
貿易條件=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貿易條件的改善意味著同等數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換回更多的進口商品。我國雖然每年的貿易順差很大,但由於出口商品價格不斷下降而導致貿易條件持續惡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才能換回少量的國外高科技產品或稀缺資源。人民幣升值以後,出口產品的價格相對提高,就可以用較少的出口產品換回本國所需要的各種產品。出口利潤不斷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國目前的貿易條件。

4.有利於推動部分出口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人民幣升值以後,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成本就會相應提高。但沿海地區投資成本升高以後,一些跨國公司不一定就會撤出中國。為了降低成本,他們有相當一部分可能會轉向中西部城市和地區發展。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近年來已經有了顯著改善,完全可以承接這種產業轉移,有利於中國經濟未來幾年更平衡的發展。
5.有利於緩解貿易摩擦
我國自1994年外匯改革以來,對外貿易連年順差,就2004一年,我國的外貿總額為11 547億美元,貿易順差達到319.8億美元。連年的順差導致中國與各個貿易夥伴的摩擦日益增加,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大。人民幣升值可增加我國的進口總額,從而有利於減少貿易順差的數值。低價競銷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進口,有利於減弱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勢頭,減少一些貿易夥伴對我國進行保護主義貿易攻擊的借口。人民幣的適當升值,有助於緩和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促進我國經濟和貿易的和諧發展,創造和保持更加平穩的貿易環境。

6.有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的成本相對來說比以前下降,這使得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在國外建立跨國公司。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營銷網路。所以有利於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去」,造就出中國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二、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的消極影響

1.削弱我國外貿出口增長
人民幣升值將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直接削弱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目前我國主要是以極易替代的製造業產品出口為主,這種出口的製造產品大多數是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高科技產品很少。一旦人民幣升值,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可能會逐漸消失,極易發生製造業向國外轉移。人民幣幣值的提升,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的利潤,出口單位產品的外幣價格將有所提高,不利於出口持續擴大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率的提高;另外如果保持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沖擊。

2.不利於我國吸引外資
雖然人民幣升值對已在華投資或在華擁有資金的外國企業家有利,因為他們的資產因人民幣升值而增值,但卻會使即將到中國投資的企業家徘徊不前,因為相應的新增投資成本上升。另外中國許多周邊國家都提供了非常優惠的投資條件,所以新增資金在周邊地區存在著引資競爭的形勢下,就會轉向其他國家投資,這將會導致我國引進、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減少,也會影響到國內的就業率和經濟增長。另外,人民幣升值使加工貿易為主的外商企業的出口成本增加,從而使得加工貿易型的外商投資下降。這都將影響到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利潤再投資的規模及產業本地化的進程,不利於我國加工貿易產業的持續發展、升級。

3.使我國就業壓力加大
人民幣升值以後的一個重要不利影響是導致我國國內就業壓力加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我國目前出口的產品大部分是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人民幣升值削弱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出口量減少必然會增加就業壓力。第二,中國目前提供新增就業機會的主要是出口和外貿企業,人民幣升值影響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進而影響就業,對當前就業環境的改善帶來一定的沖擊。「歐元之父」蒙代爾也明確指出,人民幣升值會加速中國的通貨緊縮,減少經濟增長,增加失業壓力。這樣,人民幣升值將對穩定物價、經濟增長、充分就業三個目標都帶來負面影響。所以,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非常明顯。

4.我國的農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我國出口增長較快的農產品主要是水產品、蔬菜和水果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與國外相比,這類農產品具有價格競爭優勢。人民幣升值有可能喪失此優勢,而且,目前我國玉米和小麥與國際市場價格相差不大,但如果人民幣升值,進口量可能明顯增加,而大米的價格優勢也可能消失。因此,人民幣升值將阻滯我國農產品貿易出口增長的步伐,進口將明顯增加,對我國農業生產將造成沖擊,影響農民增收。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可能發生逆轉,由順差變成逆差。

5.給各個行業帶來不同影響
對出口依存度比較大的企業遭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沖擊也較大。紡織服裝業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出口依存度高達51%,而且其不斷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又是建立在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之上的,因此,人民幣升值後,將大大削弱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據測算,人民幣升值2%,我國紡織業出口額將減少25億美元,行業總產值增速將下降近3.5%。家電行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電子設備製造業也是人民幣升值的重災戶。當然,對於出口依存度比較小的企業來說,受人民幣升值的沖擊也就相對較小。

閱讀全文

與外匯的增殖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