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匯管制的主要目的是
實行外匯管制的目的(D.防止資本外逃,維護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保持幣值穩定。)
供參考。
B. 什麼是外匯管制 外匯管制有什麼作用
外匯管制是指國家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本國又稱外匯管理。國家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
作用有幾點:1.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或改善國際收支狀況。2.穩定本幣匯率,減少涉外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3.防止資本外逃或大規模的投機性資本流動,維護本國金融市場的穩定。4.增加本國的國際儲備。5.有效利用外匯資金,推動重點產業優先發展。6.增強本國產品國際競爭能力。7.增強金融安全。
C. 關於資本外逃的問題!
首先解釋下什麼叫資本外逃:
資本外逃是資本流出中「非正常的」那一部分,其中既包括規模未被政府准確掌握著的資本流出部分,如出口低報和走私等;也包括渠道未被政府准確掌握著的資本流出部分,如資本項下的資本混入經常項下流了出去等。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資本外逃具有極強的違規性與隱蔽性,因此其規模很難被准確衡量。
1、原因:
一國或經濟體的境內及境外投資者由於擔心該國將發生經濟衰退或其它經濟或政治的不確定性而大規模拋出該國國內金融資產,將資金轉移到境外的情況。
2、途徑,這個有點長
要探索資本超低空飛行的路線,首先必須區分中國資本外逃的兩種不同性質:一種是「純粹性」的資本外逃,即資本逃離本國時並未確定何時流回;另一種是「過渡性」的資本外逃,即資本外逃只是一個過渡過程,它們在國外 「改頭換面」之後,又通過正常渠道以「外資」的身份流回國內。當然,此後的流出便名正言順多了。
(1)現金轉移與地下結算系統。這類渠道即通常所說的「黑市」。
(2)借經常項目支付之名轉移資本。
(3)在境外投資中大量轉移資本。
(4)藉助境外融資實現資本外逃。
3、影響:
正如資本市場是經濟晴雨表的說法,當發生資本外逃事件時,通常也是經濟將遭遇衰退的前兆。最近一次大規模資本外逃事件是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在境內外資金逃離亞洲各國後,該地區用了2-3年時間才從衰退中擺脫出來。目前中國由於還實施嚴格的資本項下外匯管制,出現大規模資本外逃的可能性不大。
D. 外資如何出逃
外資出逃可以通過股市等證券市場獲利脫出,也可以通過地下錢庄等方式脫出。
E. 為什麼要進行外匯管制
1、擴大本國的商品生產:通過外匯管制限制外國商品的輸入,促進本國商品輸出,以擴大本國的商品生產。通過外匯管制來限制威脅本國幼稚產業存在與發展同類廉價商品的大量進口,同時鼓勵本國產品出口,可以使國內幼稚產業在國內市場通過規模擴張而迅速成長起來,促進民族經濟的提升和發展。
2、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通過外匯管制限制資本外逃和外匯投機,以穩定匯率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保持匯率穩定是發展對外經濟的先決條件,平衡國際收支是任何國家始終堅持的經濟政策目標之一。國際收支一旦惡化,本幣匯率下跌,導致資本外流,加劇國際收支逆差。運用外匯管制可以限制資本外逃和外匯投機,達到穩定匯率和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的目的。
3、穩定國內物價:通過外匯管制穩定國內物價,避免由於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對國內經濟造成沖擊。外匯管制可以阻斷國際通貨膨脹的輸入。國際通貨膨脹可以通過商品貿易傳入國內,引發進口型的通貨膨脹,貨幣趨於堅挺的國家常面臨外國資本的沖擊,通過外匯管制,限制商品的進口和資本流入,阻斷國際通貨膨脹的傳入,維護國內物價水平的穩定。
(5)外匯管制資本出逃擴展閱讀:
外匯管制注意事項:
外管局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但按照我國《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鈔不應超過等值5000美元,如果超過5000美元,應向外匯指定銀行申領《攜帶證》。也就是個人攜帶外幣額度有限,如果大額的資金想帶出國,還是要應該採取其他方式。
對於還未在國外開立銀行賬戶的市民,可以辦理匯票後攜帶出國。個人匯票是銀行根據客戶要求簽發的,以外匯標明面額的,由客戶持有、攜帶,並到境外憑此辦理外匯支付或取款的銀行票據。因為一般剛出去留學的學生都沒有海外賬戶,可以攜帶匯票出國,並在國外的銀行辦理托收,轉存入用戶開設的海外賬戶內。
匯票需要支付一筆額外的手續費手續費,與電匯的相比較要便宜,但缺點是資金到賬慢,匯票跟市民到達國外後,要到國外銀行進行托收,10個工作日才能到賬。同時匯票通常還有有效期限,通常為半年。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丟失需要本人回原網點辦理掛失手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管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品生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收支平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穩定物價
F. 「資本外逃」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其實不嚴重。你只要看看最近幾個月我國的外匯儲備數據就明白了。自從2017年1月31日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29982.04億美元跌破3萬億美元之後,逐月上升,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外匯儲備30915.3億美元,環比增加108.07億美元,升幅為0.4%,為連續第七個月出現回升。說明外逃並不嚴重。況且,手頭的外匯太多了沒有好的用途反而成為負擔。綜上,中國經濟盡管出現諸多問題和貪官坑民,但比起國際上最大幾個經濟體,我們還是略好一點,如果把資金從中國抽出去,那拿到哪個經濟發展更快的國家呢或者更保值增值呢?簡直無從選擇。以我曾經在省級經濟管理部門工作的體會,別聽那些沒有實戰經驗的所謂經濟學家吵吵,他們許多人只是為了寫文章而寫文章,有時候一些資金流動並不那麼可怕。
G. 資本外逃的產生原因
一般來講資產外逃多由於經濟原因造成,但中國資產外逃主要是大量貪官通過挪用,詐騙等手段攜款外逃.資產外逃可能對投資者產生不利影響.資產外逃一般會伴隨著匯率的劇烈變化(貶值).
一部分業主對私有財產權的保障心存疑慮;腐敗分子、走私集團轉移資金等。經濟體制不健全,管理強度弱。 一國的政局不穩,實施外匯管制或政策法令的限制投資應用:恰如資產市場是經濟晴雨表的說法,當發生資產外逃事件時,通常也是經濟將遭遇衰退的前兆。一次大規模資產外逃事件是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在境內外資金逃離亞洲各國後,該地區用了2-3年時間才從衰退中擺脫出來。中國由於還實施嚴格的資產項下外匯管制,出現大規模資產外逃的可能性不大。
在中國,資產外逃是指未經批準的、違法違規的資產外流,是超出政府實際控制范圍的資產流出。不能把資產流出都看做是資產外逃。資產流出中大部分是經過批準的合規的流出。比如,經過批準的外債還產付息、對外直接投資、金融機構資產存放或拆放境外同業、購買外國證券、貿易信貸,等等。 即使在未經批準的違規流出中,也有一些用於正常投資和經營目的,之所以違規流出,主要是躲避繁雜的審批程序或者是為了降低其他交易費用。 資產外逃不僅存在於發展中國家,也存在於發達國家。資產外逃也不僅僅是為了逃避外匯管制,還有的是為了規避國內政治和經濟風險,逃避稅收征管,或是為了洗錢和轉移資產。從中國實際情況看,資產外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由於擔心私人合法資產被侵佔,一些私營企業主採取抽逃資產或購買「綠卡」到國外的辦法,將資產轉向所謂「避風港」國家。同時,由於中國仍然對資產項目嚴格管制,移民的財產只能匯出收益部分,而產金部分不能轉移,也會引起變相抽逃。
H. 經濟泡沫中,外資如何實現資金外逃,撤離該國
方法之一就是利用一些衍生工具...
比如在一些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其實最主要的是如何將資產變現...
由於銀行實行外匯監管...
要直接撤逃是比較難的...
但是簽訂一些像掉期合約(或者說: 互換Swap)等...就可以相對簡單的逃過監管...
讓資金撤離...
掉期也是一些強大的投行用得駕輕就熟來逃脫監管的好方法
I. 資本外逃對中國經濟安全的影響
資產外逃(Capital flight)是資產流出中「非常的」那一部分,其中既包括規模未被政府准確掌握著的資產流出部分,如出口低報和走私等;也包括渠道未被政府准確掌握著的資產流出部分,如資產項下的資產混入經常項下流了出去等。
產生原因
一般來講資產外逃多由於經濟原因造成,但中國資產外逃主要是大量貪官通過挪用,詐騙等手段攜款外逃.資產外逃可能對投資者產生不利影響.資產外逃一般會伴隨著匯率的劇烈變化(貶值).
一部分業主對私有財產權的保障心存疑慮;腐敗分子、走私集團轉移資金等。經濟體制不健全,管理強度弱。 一國的政局不穩,實施外匯管制或政策法令的限制投資應用:恰如資產市場是經濟晴雨表的說法,當發生資產外逃事件時,通常也是經濟將遭遇衰退的前兆。一次大規模資產外逃事件是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在境內外資金逃離亞洲各國後,該地區用了2-3年時間才從衰退中擺脫出來。中國由於還實施嚴格的資產項下外匯管制,出現大規模資產外逃的可能性不大。
危害:
1.資本外逃對我國國內經濟的影響
(1)影響資本形成
經濟學家羅斯托在其著名的「經濟成長階段論」中斷言,經濟起飛的必要條件是凈投資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遞增到10%以上,而凈投資的增長必須以社會資本的積累為條件。在著名的「哈羅德—多馬模型」G=S/K的公式中,當產出率一定時,資本積累率S就成為決定一國經濟增長率G的唯一因素。因此,資本外逃會削弱一國經濟發展的後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從總體上看尚處於投資推動階段,大量資本外逃無疑將減緩經濟發展速度。
(2)削弱政府稅基
規模較大的資本外逃必然侵蝕一國稅收的基礎。我國近年來發生的巨額資金外逃,尤其是「過渡性」資本外逃,逃出去的資本以「外資」身份返回享受稅收優惠,一方面使國家應徵收的稅收流失,減少了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又製造了一批假外資企業,形成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3)導致財富流失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的資本外逃有相當一部分是單向流向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2001年1月新華社的一則報道指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4000多名貪污賄賂嫌疑人攜公款在逃。其中,有的已潛逃出境……」。外逃的貪官大多將非法所得的巨款在境外大肆揮霍,造成國內財富的大量流失。
2.資本外逃對我國開放經濟的影響
(1)影響國際信用等級
資本外逃會加劇我國對外資的依賴,而外資、外債的大量增加無疑對我國的國際清償力提出了挑戰。盡管我國擁有較多的外匯儲備,但資本外逃若持續地、大規模地發生,必然影響到債務清償率,導致國際社會對我國信用評價降低。同時,資本外逃也從側面反映了國內外投資者對我國經濟和社會前景信心不足,阻礙了我國政府申請追加國外貸款,影響在國際上等資。在資本外逃嚴重的時期,兩大國際風險評估機構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和標准普爾公司,對我國的信用評級分別是BBB[+]和BBB.因此,規模龐大的資本外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
(2)影響國際收支平衡
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主要依靠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的平衡來實現。隨著國際資本流動規模的擴大,資本項目比重會不斷上升,而經常項目比重會下降。從短期看,大規模的特別是突發性的資本外逃將使我國資本項目惡化,外匯儲備下降,這將進一步加劇國際收支失衡並引發更大規模的資本外逃。資本外逃也將對我國的經常項目產生不利影響。從貿易收支看,資本外逃使本幣匯率貶值,根據「J曲線」效應,我國貿易收支先有逆差,後有順差;從非貿易收支來看,可能出現持續逆差。長期的持續大量的資金外逃最終將破壞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惡化我國的對外經濟環境。
(3)影響人民幣匯率穩定
就外匯市場而言,資本外逃一方面減少了外匯供給,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對外匯的需求。在浮動匯率制下,本幣匯率會迅速下跌。而實行固定匯率或管理浮動匯率的國家,央行將動用外匯儲備維持一定的匯率水平,故會迅速減少國家外匯儲備。因此,資本外逃是沖擊我國外匯市場、加劇人民幣貶值壓力的重要因素。
[page_break]
3.資本外逃對我國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的影響
(1)加劇國有資產流失
我國國有企業存在的「所有者缺位」現象,使國有企業經營者獲得相當大的支配國有資產的權利。在缺少有效監督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行政權力經濟化。國有企業的資本外逃,是國有資產在缺乏有效監管下不斷流失的一種重要形式。
(2)助長各類洗錢犯罪
資本外逃特別是跨國洗錢如果能夠得逞,各類違法犯罪分子的經濟實力得以增加,其進一步犯罪的慾望將受到刺激,其進一步犯罪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這樣將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在此背景下,走私、毒品交易、黑社會等各類犯罪分子的氣焰將更為囂張,洗錢犯罪進一步擴大,這將嚴重敗壞社會風氣,影響社會穩定。
(3)損害執政基礎
由於我國外逃的資金有不少是某些權力階層及與其有千絲萬縷聯系的人的非法所得,而外逃正是為了逃避打擊。因此,一旦資本外逃行為得逞,其腐敗行為將難以查證,使之逃脫處罰,這將在社會上造成惡劣的影響,使黨和政府的威信受到損害,長此下去必將從根本上損害執政黨的執政基礎。
J. 中國實行強制外匯結算外匯管制,那麼根據國際匯率的變化,資本的流入和就出渠道都有哪些
中國實行外匯結算外匯管制,這個是相對於其他完全外匯開放的國家而言的,中國大陸現在對於經常項目(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的外匯流動正在逐步放開;至於您說的資本的流入及流出,跟國際匯率的變化好像沒有多大關系,資本流入大陸,基本上是看好了大陸的經濟發展前景,至於資本的流出,則是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一種投資發展理念。
單純的說資本的流入流出,正常的渠道都是通過銀行。方式可以是匯款,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不管採用什麼方式,獲得商務局及外管局的提前批准都是必須的流程。一旦獲得了批准,准備的資金也到位了,任何有外匯經營資格的銀行,都可以辦理,只不過是辦理後要將投資人或者被投資人的信息通過專門的系統反饋給外匯管理局而已。
非法渠道不了解,在此不作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