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如果虧損;只要上市企業不退市。那麼重新回到成本區;只是個時間問題。
而且所謂的「價值投資」一直強調「買入--持有」的策略;通過長時間的持有;來獲取「復利」收益。
期貨和證券投資完全不一樣。
首先:期貨合約交易時間有限制。到時要麼選擇實物交割。個人投資者則會被強行平倉。
其次;期貨投資的盈虧實行每日結算。如果不止損,一旦連續虧損;爆倉則是必然結果。
最後;證券的價格;最終由上市企業的經營業績決定;上市企業本身可以創造財富。而期貨合約自己不會創造財富。
㈡ 期貨的本質你看透了嗎
期貨與零和博弈,期貨市場的本質。
首先,什麼是零和博弈?零和博弈,又稱零和游戲,與非零和博弈相對,是博弈論很重要的概念之一。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通俗的講,就是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對方的痛苦之上的,所以雙方會竭盡全力的「損人利己」,所以與現在社會「共贏」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
舉個例子:A和B兩人對弈下棋,以每個棋子為1分計算,那麼A吃掉對方的一個棋子+1分,相對應的B會因此而失掉一個棋子-1分,這樣1+(-1)=0。同樣的原理,一方贏的同時另一方必然輸,如果我們把贏一局計算為得1分,輸一局為-1分,則若A贏的次數為x,那麼B輸的次數也一定為x,同樣,若A輸的次數為y,那麼B贏的次數必然是y。這樣,A的總分就是(x-y)而B的總分就是(y-x),顯然(x-y)+(y-x)=0,而這就是零和博弈的數學表達式。
那麼期貨又和零和博弈有什麼關系呢?我們常說期貨交易的本質就是買方和賣方在市場上的博弈,一方盈利的同時另一方必然虧損,這是沒錯的。可是期貨交易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零和博弈,因為要考慮一些外界因素,正是這種因素的存在,使得雙方的盈利和虧損相加往往是小於零的,也就成了負和博弈,盈利加虧損等於負數。所以我們經常說期貨市場上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虧錢的,賺錢的只有百分之一二十,那麼虧得錢剛好等於賺的錢嗎?不見得吧!
說期貨交易是一種零和博弈。是因為對於每一個買方而言,期貨市場必然存在一個賣方。每一個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交易者,都是在認為自己對市場走勢的判斷是准確的信念基礎上進行市場操作的。
黃金合約的買方之所以試圖構建一個多頭頭寸,是因為他持有未來市場將不斷走高的堅定信念。當然,那份合約的買方購進合約的目的也可能是對沖一個已有的空頭頭寸。在這兩個情形中,他都不會認為黃金合約的價格在未來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或者,至少他不會認為會遭受市場反轉這種傷害)。
黃金合約的賣方之所以賣出,是因為他們持有一個黃金合約價格即將下降的堅定信念。同樣,如果不是想構建一個新的頭寸,合約賣方出售的目的也可能是對沖一個已有的多頭頭寸。在這兩種情形中,賣方都有著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市場價格在未來大幅上升的可能性極小(或者不相信市場價格可能出現反轉)
交易雙方在考慮了他們前期市場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來判斷在那個時點和價位上發生的交易是否合適。但是,兩個個體交易者怎麼會形成對市場未來走勢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沒有答案存在。
期貨市場的運行如同一個不受約束、到處游盪的野獸,其走勢與海洋里的波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不管我們是否會選擇去駕馭它們,它們總是客觀存在的。對於一個交易者而言,如何選擇去接近這些波浪的方式將決定你的成功或者失敗。
讓我們來想像一下那令很多人都覺得驚恐的夏威夷的驚濤巨浪吧。面對巨浪時,有經驗的沖浪高手可以以一種極為優雅的身姿馭浪而行,享受海洋的樂趣。之所以能這樣,是因為這些沖浪者已經學會了如何使波浪的力量為其所用。你也可以在市場上採取同樣的辦法。在通過學習掌握了潮漲潮落的內在規律之後,你就能夠使期貨市場成為給你帶來豐厚回報的舞台。
有的時候,大海風平浪靜,平緩起伏的海面上時不時涌過一些小的浪頭;有的時候,海洋則狂暴不安,一個個巨大的陡峭浪尖和浪谷此起彼伏。在這些不同的時期,我們既可以選擇參與其間,也可以選擇旁觀。這個市場就像海洋一樣,並不會受到我們選擇的影響。實際上,市場根本是沒有感覺的,它不會去禁錮什麼人,也不會有任何遺憾。
回到最初的問題。這樣說來,好像市場並不會受到我們選擇的影響,那市場上也就買賣雙方,可是為什麼雙方的盈利和虧損總是不相等呢,那就是每個交易者交易的時候都會有一部分資金沒有流入市場,去哪了呢?可能這時候很多人都想到了,沒錯,就是手續費!不管你是買方還是賣方,都會有一部分錢流出了市場。假設整個市場沒有新的資金流入,市場的資金量是固定的,那麼雙方通過雙方的交易,這些資金會不斷的在雙方之間流動,可是每次流動都會產生手續費,這樣整個市場的資金總量會不斷減少。甚至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新資金流入,市場的資金早晚有一天會被手續費給吸干。
這就是為什麼說期貨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零和博弈,而是負和博弈,畢竟如果1+1不大於2,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廣大期貨人更好的了解期貨市場的本質,方便你們更好的研究市場。最後希望廣大期貨投資者理性投資,認清市場,持續穩定增加收益!
㈢ 課堂是遺憾的藝術,關鍵是如何縮減遺憾
教學被視為「遺憾」的藝術,教師要學會反思,反思是一種ABCD
㈣ 如何理解教學是一個遺憾的藝術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優秀的教師課堂也會存在瑕疵,完美的課堂是不存在的。
有關研究證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和創造性地反思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在教師應該具備的各種能力中,反思能力不僅對教學工作,而且對教師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呈現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它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基礎。課程標準的實施需要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體現新課程理念,是否有利學生的發展。
㈤ 你知道的做期貨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我的一個朋友,職業是催收員,兼職炒期貨,因為他,我第一次對期貨有了一點點的了解。每次見到他,他總會慷慨激昂的說著那些暴利的故事,他相信,他在不久的將來也會發財,實現財務自由。他說,男人要有夢想,要有膽量,要敢拼博。
這個世界上的錢是賺不完的,但是我們手裡的錢總有虧完的一天。期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重倉之下,小心危機四伏。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及時止損,偶爾良好的退出策略或許比我們囂張的進攻要好。
㈥ 《期貨投資的藝術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期貨投資的藝術》(黃聖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期貨投資的藝術
作者:黃聖根
豆瓣評分:7.4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12
頁數:216
內容簡介:
從事期貨行業20載的資深專家黃聖根,業內人稱「黃銅鋁」、客戶人稱「黃market」,從1993年抱定期貨這一終身職業以來,始終以兢兢業業、幾近痴迷的態度探索期貨盈利之道,期間既有為客戶賺取無數的超級業績,也有賠去一半的血淚史。在歷經期貨投資的大浪淘沙之後,他終於掌握了穩定獲利的心得,遂寫就《期貨投資的藝術: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與讀者坦誠共享。
作者簡介:
黃聖根
中糧期貨北京營業部總經理
畢業於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學院選礦專業,最初在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從事設計、科研工作。1993年年底加盟北京金鵬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任交易部部長助理,因為對客戶的出色指導,成為中國第一代明星期貨經紀人。2000年年底加盟首創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任資產管理部經理。2004年6月開始加盟中國最有影響的期貨公司——中糧期貨有限公司。
㈦ 期貨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期貨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
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
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大部分人認為對期貨的不恰當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以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這是不正確的看法,可以同時做空做多,才是健康正常的交易市場。
主要特點
期貨合約的商品品種、交易單位、合約月份、保證金、數量、質量、等級、交貨時間、交貨地點等條款都是既定的,是標准化的,唯一的變數是價格。期貨合約的標准通常由期貨交易所設計,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
期貨合約是在期貨交易所組織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價格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廳里通過公開競價方式產生的;國外大多採用公開叫價方式,而我國均採用電腦交易。
期貨合約的履行由交易所擔保,不允許私下交易。
期貨合約可通過交收現貨或進行對沖交易來履行或解除合約義務。
㈧ 什麼是期貨投資的藝術
從事期貨行業20載的資深專家黃聖根,業內人稱「黃銅鋁」、客戶人稱「黃market」,從1993年抱定期貨這一終身職業以來,始終以兢兢業業、幾近痴迷的態度探索期貨盈利之道,期間既有為客戶賺取無數的超級業績,也有賠去一半的血淚史。在歷經期貨投資的大浪淘沙之後,他終於掌握了穩定獲利的心得,遂寫就《期貨投資的藝術: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與讀者坦誠共享。這也許是世界上最貴的一副對聯上聯:止損永遠是對的,錯了也對下聯:死扛永遠是錯的,對了也錯橫批:止損無條件這是我及我的客戶們花了幾千萬元買來的教訓。根據多年來的交易經驗,我試著從如何選擇交易方向、入市點、出市點、資金管理、如何調整心態這五個方面去探索期貨投資的規律。作者結合自己近20年的期貨實際操作經驗,從交易方向、入市點、出市點的選擇到資金管理、心態調整,再到各交易品種的操作特點、套期保值交易等方面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期貨投資應有的投資理念和策略。本書適用於期貨投資者、期貨從業人員、證券投資者、證券從業人員、基金和其他金融工作者。
㈨ 為什麼說表演永遠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這是導演的高明所在,因為人生本就是一次充滿遺憾的旅行。
表演的重要屬性之一,它是一次完成的藝術,不象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等文學形式,寫好乃至發表或演出之後,還有修改甚至再創造的可能.表演只能將終極成果發行放映,才能被觀眾認識接受,才能判定優劣成敗,而此時電影的製作創造已經完成定型,它已通過特殊製作手段,將一切凝固在膠片上,幾乎無法修改.如要修改就得重新演出,重返外景地,重新攝制,重新洗印,而同樣,再補正的過程中的效果也只能在洗印出來後通過放映才能知道.從這個意義上看,表演藝術往往與遺憾同在.故此,人們把表演稱為:遺憾的藝術